坚持可以获胜,这个道理许多人都知道,但很难做到。毫无疑问,要做成一件事情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魏征为了唐朝的兴盛,从不阿谀逢迎,只要是正确的事情,他就坚持不懈地让唐太宗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减少决策的失误。
韩非在《说难》中讲过:龙的喉下有逆鳞,人如果触着了,就要杀人。国君也像有逆鳞,臣下向他进言时,触动了他的逆鳞,生命就危险了。封建时代的帝王,头脑较清醒的,能听取臣下的意见,这称为“纳谏”。主观武断或昏庸蛮横的君主,既不听取臣下的意见,又怕臣下提出批评的,称为“拒谏”。隋炀帝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昏暴之君,他不只是拒谏,甚至借故杀死进谏的大臣。
李世民称帝之后,急于求治,处处以隋炀帝暴虐拒谏、臣下人人钳口为教训,主动要求大臣有意见就及时提出来,并保证虚心听取。他与魏征两人,有时不免争执得面红脖粗,最后大多是按有益治道的原则听而纳之。这些历史佳话,被后世称誉为“贞观之风”。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九月,岭南的越族酋长冯盎图谋以武力反唐。冯氏家族据有岭南八州之地,隋末归唐臣服。但由于唐中央对其是鞭长莫及,冯盎仍怀割据之心。太宗闻报,下令调发岭南其他十州兵马讨伐冯盎。魏征向太宗建议:国力初复,不宜用兵劳民耗财;而且冯盎反叛的证据不足,应当先派遣使者前往调停。太宗听取了这一建议,以调停之策平息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事,省去了一笔军费。事后他嘉奖魏征说:“一介使者,使岭南获安。魏征一言,胜过十万之师。”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十月,太宗想去南山游历,但却迟迟未下令成行。魏征恰好扫墓归来,听说了这件事,见到太宗后问:“听说陛下要去南山,真有此事吗?”太宗笑着回答:“朕是有这个念头,因为怕你又要大发议论,所以就不去了。”
太宗有只心爱的鹞鹰,一天,正放在手臂上玩弄时,魏征入见,就急忙将鹞鹰藏于怀中。魏征装作没有看见,一气上奏了几件事情,君臣两人谈得时间长了,那只心爱的鹞鹰竟活活闷死在了主人怀里。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二月,魏征担任秘书监(秘书省长官,主管国家图书著作),参与朝政。这一年,太宗为了扩大兵源,下令征点中男(十六至十八)体壮身高者。魏征进谏坚决反对,甚至拒绝签署诏令。太宗勃然震怒,召魏征上朝责问道:“有些人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兵役,你为何这样固执,认为不可以征点呢?”
魏征回答说:“国家初定,人口不足,征兵本来就很困难。男子十八岁成丁,而中男不到服役年龄。如果竭泽而渔,今年得到了鱼,那明年泽中就无鱼可捕了。焚林打猎,可以捉到许多,那明年就无兽可猎了。自古兵不在多,而在于得带兵之道。只要兵精,训练有素,将领指挥有方,就能无敌于天下,又何必要征集不够年龄的人来增加虚数呢?陛下曾讲要以诚信治天下,使官吏和百姓都不欺诈。但是陛下即位不长时间,就已有几次失信于天下了。”
太宗有些吃惊,忙问:“朕有何失信于天下的事情?”
魏征从容指陈道:“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凡拖欠的国家赋税,一律豁免。但是主管赋税的官员却认为秦王府的财物不属于国家,仍然催征拖欠秦王府的租税。陛下是以秦王而登基为天子,秦王府的财物如何能说不是国家的?陛下曾下诏免除关中百姓两年的租调,关外百姓免除一年的徭役。此诏刚下,又有敕令说,已经完纳租调的,从明年再算,既然下诏免除,又复下令征收,使得百姓产生怨言。现在又要征点中男,这难道能说是以诚信治天下吗?”
魏征所言有理有据,问得太宗无话可说,他明白了自己的失误所在,于是下令“停选中男”。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农业获得丰收。先前因为战乱和灾荒而流散异乡的人,都重归故里。东至大海,南到五岭,百姓生活安定,外出旅行,不必带干粮,沿途随处可以买到,一斗米的价钱三四文钱。全国一年判处死刑的罪人,只有29人,刑罚几乎可以搁置不用。天下太平,四夷臣服,太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这都是魏征劝朕施行仁义收到的效果,可惜封德彝(死于贞观元年)看不到了。”
这年的十二月,高昌(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王麴文泰来长安朝贡,西域其他小国也想借此机会,派遣使臣进贡通好。太宗下令让麴文泰的使者厌怛纥干去迎接这些国家的使臣。魏征反对因此事而劳烦地方府县,对太宗说:“以前文泰来朝,所经过的地方都办不了供应,现在又加上这许多国家的使臣,那就会出现沿途州县因供应不足而得罪的事情。让他们作为商贾来往,那么,边境的百姓可以得到利益。把他们作为宾客来接待,中国的财力消耗就太厉害了。东汉初年,西域各国请求中国设置都护,并愿意把儿子送到中国来随侍皇帝,光武皇帝都没有答应,他是不愿意让蛮夷来消耗中国的财力啊。”太宗觉得魏征的考虑比较实际,眼光长远,就派人追回已经发出的诏命。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正月,许多大臣上奏,请太宗东巡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种大型迷信仪式,先登泰山之顶祭天,然后到山脚下的小山梁父祭地,告太平于天地,报诸神之功德,并借以表明自己是上天之子,秉承天命而君临万民。太宗在群臣的一片赞颂之声中,耳热心动,自认为开国的战功,治理有成就,便同意举行封禅。按照惯例,随驾参加封禅大典的官员,都能加官晋爵。唯独魏征力排众议,认为不可行此大典。
太宗质问魏征:“你为什么不赞同封禅?难道是朕的功业不够高?仁德不够厚?国家不够安定?年景没有丰收?四夷没有臣服?”
魏征恳切回答说:“陛下的功业虽高,但百姓得到的恩惠还不够多;仁德虽厚,但恩泽还没有遍及天下所有的人;天下虽然太平,但是百废待兴,国家财力还不十分充裕;庄稼虽然连年丰收,但库存还有空虚。这样,怎么能向天地众神报告功业圆满呢?这就如同一个人患病十年,经过医治,虽然好转,但是体力还未恢复,如果马上让他挑一担米,日行百里,显然是不行的。隋朝时的荒乱,不只十年,陛下像良医一样,治平天下,但国家元气未复,这时候就举行封禅,祭告天地,说功成业就,臣以为是不妥当的。再说,我朝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储尚虚。举行封禅,千乘万骑,沿途州县的供应负担,可是一笔不轻的负担。陛下封禅,四邻各国必派使者前来祝贺,随从前往。但是中原自伊水、洛水以东,直至海边,千里之地野草丛生,人烟稀疏,满目荒凉景象,路程艰难。这不正是让四夷看中国的虚弱吗?我朝竭尽财力,给予厚赏,也不能满足四夷图财的欲望。封禅之后,即使连年免除赋税,也不能抵偿百姓的劳费。这种图虚名而处实害的事,陛下怎么能做呢?”
太宗听了魏征的话,思前虑后,感到很有道理,遂决定停罢封禅一事。这就使国家减省了一大笔财政消耗,使中原百姓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劳役烦扰。
作为专制皇帝,在求谏和纳谏上,唐太宗是比较突出的一位。贞观前期,对于大臣净谏,太宗基本上做到了虚心听取。但是,对一些言词激烈,特别是像魏征那样直言不讳的进谏和争辩,秉性要强好胜的太宗,有时也感到太伤体面。有一天,退朝回宫,太宗气愤愤地说:“总有一天要把这个乡巴佬杀掉!”长孙皇后问要杀谁,太宗说:“魏征经常当着百官的面叫朕下不了台,朕非杀他不可。”长孙皇后一听,急忙退出,穿上朝服(上朝所穿礼服)进来,恭恭敬敬地向太宗道贺。太宗惊讶地问道:“何贺之有?”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明臣直,皇上英明,臣下才敢直言。魏征敢于直言,正是因为陛下英明啊!我怎么能不表示祝贺呢。”太宗这才转怒为喜,心中对魏征更加敬重。
有一次,太宗在九成宫(在今陕西麟游境内)丹霄楼宴会群臣。酒饮到半中间,太宗对宰相长孙无忌(长孙皇后之兄)说:“魏征、王过去服事隐太子(即李建成)和巢刺王(即李元吉)时,实在可恶,朕能够抛荆日怨,发挥他们的才能,可以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进谏,只要朕不听他的话,朕发表什么意见,他总是不立即赞成,这是什么缘故?”
魏征在一旁答道:“臣所以进谏,是因为觉得事理不对。如果陛下不听取臣的话,而臣立即顺从陛下的话,只怕就照陛下的意见办了。”
太宗道:“你可以当时答应一下,等别的时候再来提意见,这难道也不行吗?”
魏征说:“从前舜告诉群臣,叫他们不要当面服从,敢于表达不同的意见。如果臣当面答应了,等到别的时候又来提意见,这就是背后有意见。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
太宗听了大笑起来,说:“别人说魏征举动粗率傲慢,朕只觉得他非常可爱。”
魏征立即拜谢道:“陛下启发臣要畅所欲言,所以臣才敢这样。要不然,臣怎么敢屡次冒犯陛下的尊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