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的作用
(一)融资功能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量屡创新高,目前不仅吸纳了境内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参与市场,而且已经成为国内证券投资机构不可或缺的短期融资平台。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显示,券商等证券投资机构利用银行间市场进行短期融资日显活跃,2007年度中国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量和交易活跃前100名排行榜中,不少证券公司榜上有名。2007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成交金额达到9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8.5%。其中证券投资机构交易量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221.99%。
截至2007年6月末,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达6644家,其中金融机构2051家,非金融机构法人4593家。可交易品种也涵盖了国债、中央银行票据、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工具。其中2003年和2005年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中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更是对我国债券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国债规模偏小的情况下,作为中央行的主动负债工具,央行票据已成为中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宏观调控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央行票据的不断增发有效控制了基础货币的增长,而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则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融资方式,截至2007年8月末,短期融资券共发行6423.8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除股票市场外企业直接融资的又一新的途径。
(二)价格发现功能
中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债券交易最主要的市场,该市场多元化的交易主体和巨大的成交量为我国债券资产的定价提供了便利。市场中各个期限的债券品种构建了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为其他债券的定价提供了参考。同时,不同的参与主体以及不同类型的发行人所发行的不同债券产品,构造出了中国最丰富的、最完整的定价体系。目前,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包括了1天、7天、14天、21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15年、20年、30年等18个期限,构造的收益率曲线更是多种多样,如国债收益率曲线、金融债收益率曲线、即期收益率曲线、远期收益率曲线等,对各类债券资产的流动性溢价、信用风险溢价等都提供了定价的基础,促进了各类债券的价格发现。
(三)流动性管理功能
中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及时调节资产构成,优化资产配置提供了空间。商业银行提高其债券资产的比例,可以降低过高的贷存比,从而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且也可以降低商业银行过高的超额准备金水平。此外,中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均衡,特别是资产流动性的提高和资产风险的分散提供了有效手段。商业银行通过债券回购交易,可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利用债券远期交易,可以规避其债券资产的市价波动风险;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盘活银行的存量信贷资产。不仅如此,商业银行投资持有的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这部分投资相当于替代了部分企业贷款,可以降低商业银行贷款的流动性风险。
中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也为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提供了参考和便利。首先,该市场的利率水平是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状况的最直观的反映,是中国人民银行观测市场流动性状况的重要指标。其次,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货币供应的调节,避免了货币政策可能带给金融体系的剧烈震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能通过该市场来观测货币政策的效应,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风险管理功能
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主要以存贷款为核心。但这种战略发展模式,具有风险较高、收入结构单一、流动性较差的特点。而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把战略发展的重点,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转向金融市场业务,实现了资产和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其中,债券业务的资产负债管理功能、收益提升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逐步显现出来。以债券市场为主的资本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大中型企业客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获取短期流动资金或长期项目资金。而以承分销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业务和资金投资业务,面临着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和信贷稳步增长下的重要利润来源。同时,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金融债等品种,还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满足了监管要求,为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营模式也面临变革。商业银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货币和债券工具创新,达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目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在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进行主动负债,如发行次级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等方式,可以锁定商业银行的负债期限,减少或消除流动性风险敞口。在信贷风险控制操作上,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较长期限的资产,特别是信贷资产以证券化的方式,通过市场进行销售,从而降低商业银行整体资产的余期,优化存量资产结构。
国际商业银行发展的经验表明,低资本占用资产的增加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是银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商业银行以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为依托,逐步增加低风险、低资本占用的债券资产占比,并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产品设计、承分销等多种业务,进一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形成规模和效益的可持续性增长。
二、中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市场管理体系建设的欠缺
在1997年中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成立初期,我国货币当局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在设计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总体架构时,侧重于建立一种协调与管理关系,以便于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管理体制上,具体表现为: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负责制定市场的业务管理规则和总体发展纲要,借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交易网络系统完成前台债券交易,通过中央国债簿记系统完成债券的登记,过户和托管,利用中国人民银行资金清算系统完成交易双方的资金清算。上述多头监管的管理体制涉及的主体相对独立,对市场发展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制度制定、技术提供、资源开发、研究和利用等方面难以形成连续、有效的政策合力支持,导致了诸如:债券发行对象单一、管理制度不严、信息披露不及时、信用观念缺失等现象的发生,导致债券市场的扭曲。
举例来说,由于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是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领导和政策指导下组建起来的,但是日常业务管理的事务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负责。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各自开发建立了一套交易系统,前者负责维护的是询价交易系统(前台),后者维护的是债券簿记系统(后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日常交易中这两套系统是相互独立的。市场成员先在询价交易系统报价或查询报价,然后寻找交易对手谈判以实现交易。在交易双方缔结合同(成交通知单)后,就可以凭着此成交通知单进行资金划拨和债券交割了,而债券交割这一过程就要在中央结算公司管理的债券簿记系统上完成。在实践操作中,前后台之间除了后台交易要根据前台的成交通知单所载内容进行数据填充外并不具有约束性的联系,这样,在后台填写有关债券交割条件时,只要在形式上是符合逻辑的,而且交易双方填写的内容又是一致的,债券簿记系统就会让该笔交易指令通过并匹配成功。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前后台合同内容的不一致,导致给交易双方带来结算风险。由此可见,银行间债券市场前后台之间在业务联系上具有松散性缺陷,这不利于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在对市场运行和管理上发挥合力,难以起到优势互补作用。
(二)市场主体建设的不完善
从货币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作为一个典型的场外市场,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应该是一个向不同需求的机构投资者开放的公开市场,参与主体应当包括所有金融机构、非金融的企业和居民个人以及非居民,也就是说,所有愿意进行债券投资的法人和自然人都能参与进来。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目前的市场成员包括了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几乎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居民个人,但是还未包括非居民。其中财政部是国债的发行主体,中国人民银行是作为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性银行是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发行者,其他机构投资者可以是债券的发行人同时也是参与市场债券交易的主体,居民个人是则可以通过国债柜台业务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散户”。
乍一看,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几乎吸收了国民经济的所有微观主体,但是从市场的实际运转来看,众多的成员都是市场的不活跃者,一、二级市场的业务量几乎集中在不到5%的成员身上。且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以自营投资为主的机构占了多数,缺乏投机性机构的参与。商业银行单独一类机构投资者债券托管量比重就达到了68.95%。券商和基金等投机性色彩较强的机构投资者在整个市场中不占主流,整体规模偏小,这种缺乏投机机构的债券市场持有者结构放大了债券市场的筹资功能,弱化了其配置风险的作用。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市场买方垄断、流动性和活跃性缺乏,市场中的金融创新推广缓慢。
另外,缺乏债券经纪商、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也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以询价交易为主要交易方式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而言,客户资源非常重要,但每家机构投资者的客户都不可能无限丰富,本身询价交易成本高,经常会出现成交价格非最优的情况。发达国家债券经纪商起着活跃债券市场、提高交易效率的重要作用。经纪商可以帮助市场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和对手达成匿名交易,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有助于帮助和扶持弱势机构交易,弥补了做市商制度的不足。为了解决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银行间债券市场于2001年推出了现券交易双边报价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经过遴选后确定了以南京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一部分成员成为现券双边报价商,希望双边报价商成为交易中介,在部分程度上起到做市商的作用,为以后推出做市商制度做好前期准备,但是由于金融机构投资偏好的趋同性强、中央银行对双边报价商的政策支持不足等原因,双边报价商并没有在实质上起到做市商的作用。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仍然呈现出“冷热不均”的局面,即较少的交易成员完成了极大份额的债券交易,为数众多的其他成员业务却寥寥无几。
除此之外,中国大多数信用评级机构受行政干预多,评级缺乏统一的规范,可比性差,专业人才缺乏。同时评级机构缺乏对发债主体的信用级别进行持续跟踪评定制度,不能及时改变债券信用级别。由于设立门槛过低,导致评级机构相对过剩,形成过度竞争局面,造成评级结果的失真。因此其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难以保证,其公信力有待增强。这说明,我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的市场主体建设还存在很大的不完善性。
(三)市场交易工具和品种单一
首先,就交易债券的性质而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而次级债、企业债仅占较小的比重。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优点是发债主体资信好,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因而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首选投资品种,但正因为二者风险较小,存在收益率相对较低的缺点。由于目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集中的是低风险、低收益债券,而缺乏收益及风险都相对较高的债券品种,所以债券产品单一化现象严重,产品之间明显缺乏层次,难以满足债券市场不同层面的交易需求。
其次,从交易债券的品种期限上考察,目前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中以5~10年的中长期债券所占比例居高,占总债券数量的50%左右,缺少作为提高流动性工具的1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由于商业银行持有债券的期限结构不合理,交易主体投资动机的趋同性使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流动性明显较低。而相比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债券,既有中、长期债券,也有相当数量的短期国债,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交易主体投资动机的趋同性,提高了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最后,就现有业务品种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的主要方式是债券回购和现券买卖,其中债券回购包括封闭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债券回购业务更多起到的是调剂投资者临时性头寸余缺的作用:而现券买卖则更多地被投资者用来寻找价格差异以获取收益,即利用不同交易对手所掌握的债券信息不同步和行情判断不一致的机会,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差价收益。随着市场主体范围的扩大,不同层次的机构投资者对于交易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现有的交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多样化需求。从国外场外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即要有投资工具也应有投机工具,以便不同偏好的投资者均能寻找到交易机会,然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缺乏可以用来进行对冲交易的工具。投资者无法有效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和投机交易,参与主体之间资金供求的趋同性,最终导致了我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较差问题。
(四)市场分割影响了资金配置的效率
统一的债券市场并不意味着交易方式、交易场所和托管系统的统一,交易方式和托管系统只是技术层的问题。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也分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统一的债券市场应当是指交易主体可以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资金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市场间流动。但是,目前在我国,债券市场主要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尚未实现资金的双向自由流动。
银行间短期债券市场尽管集中了国债发行量的绝大部分以及全部的政策性金融债和金融机构次级债,但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的趋同性却导致该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极为突出。相对而言,资本市场却呈现出另一种问题:即债券品种不足,该市场上流通的国债相比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来说数量非常有限,并且没有金融债券,只有一些企业债券。为缓和矛盾,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了债券代理结算业务,初衷即是通过代理业务引进非金融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从事债券交易,改变交易主体趋同的问题,但是由于企业法人交易的不活跃,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没有起到太大帮助。
虽然我国现有体制下两个市场的独立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资金的风险,提高银行监管的便利性,但是却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切断了,这种设计阻碍了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资金的转换,造成了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和供求不对称,随着市场的发展,反而增加了金融业的整个监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