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使用票据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完整意义上的票据则出现在唐宋时代,当时产生了纸币和票据,票据市场逐步发展至清末,资本主义国家将西方的票据制度引入中国,通过与外商银行的业务往来,旧中国的钱庄票据已开始向现代票据形式过渡,旧中国的票据市场已经有了规范的法律规定及票据交换所和多家票据承兑所,并形成了以上海市为中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票据市场。
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改造”的运动终止了票据市场在中国的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才逐步开始对票据市场恢复发展。但是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票据市场的主要品种是银行承兑汇票,这单一的发展模式显然是在我国商业信用极不发达、市场存在许多缺陷以及监管当局施加了过多限制的背景造成的。
一、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历史
(一)票据推广使用阶段(1982~1994年)
这一阶段,是新中国票据市场的探索和起步阶段,也是中国票据市场制度变迁的重要阶段。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重要性逐渐突显,我国开始对票据市场进行建设,在此阶段主导力量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国有企业。
1981年,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开始着手研究票据贴现问题,同年2月,洋浦和黄浦两区的办事处合作试行了第一笔同城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徐汇区办事处和安徽某县支行合作试办了第一笔异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同年10月,徐汇区办事处和安徽天长县支行试办了跨省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业务。198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了上海市分行提出的关于恢复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请示报告,并在同年5月决定在重庆、沈阳、武汉等城市试行。1984年12月,人民银行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并决定从1985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项业务。
198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联合颁布《关于实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办法清理拖欠货款的通知》,来整治企业之间拖欠货款、占用资金严重的状况,并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开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办法清理三角债,同时允许各银行对工商企业进行票据的转贴现业务。同年,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试行办法》,正式开办了再贴现业务,以推动商业票据的推广和贴现业务的发展。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银行结算制度,取消了银行签发汇票必须确定收款人和兑付行的限制,允许一次背书转让,试办银行本票业务。
1989年4月1日,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改革银行结算的报告》,制定了新的银行结算办法,确定了以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卡为核心的“三票一卡”的银行结算制度,把商业汇票作为企业贷款清算的一种工具。到了1990年底,全国共签发商业承兑汇票37.9万笔,金额为507亿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57.7万笔,金额为1716亿元;银行办理承兑汇票贴现24.8万笔,金额为804亿元;银行间办理转贴现1159笔,金融为2.7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3万笔,金额为187亿元。整个票据承兑贴现市场,到1990年累计融通资金32167亿元,相当于1990年国家银行贷款余额的21.2%,相当于当年GNP的18.2%。但是这种繁荣并不能掩盖信用秩序的混乱状况,在90年代初期,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问题日益严重,为此1992年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投入了大量的清欠资金,但是效果不佳。在这一阶段,大家都认识到加强商业信用票据化和法规化的重要性。
1993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汇票办法》对票据市场进行强制性制度改革。1994年底,为了解决一些重点企业之间互相拖欠、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有关部门提出在“五行业、四品种”(煤炭、电力、冶金、化工、铁道、棉花、生猪、食糖和烟叶)的购销环节使用商业汇票,开办票据承兑授信和贴现、再贴现。至此票据业务才真正开始有所发展。
(二)票据市场的制度建设阶段(1995~1999年9月)
1995年5月10日,八届人大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并于199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颁布和施行,对规范票据行为,保障票据活动中人的合法权益,理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信用关系,促进票据承兑和贴现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再贴现业务的通知》,明确提出通过推广使用商业汇票改善金融服务的想法。此后1997年颁布《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再贴现办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1998年颁布《关于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制度的完善。
(三)票据市场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10月至今)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商业银行对票据业务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2000年11月9日,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票据专营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在上海成立。此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先后成立“票据中心”、“票据贴现窗口”等。市场交易量急速上升,票据市场成为金融市场中成长最快的子市场之一。2000年,全年票据累计签发量为7445亿元,票据累计贴现6447亿元,2008年这两个指标值分别为71000亿元和135000亿元。2003年6月30口,“中国票据网”作为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服务平台正式推出,为全国统一票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平台,仅截至2004年底,票据网就已经拥有1027家成员。2003年11月7口,中国工商银行编制的“工银票据价格指数”正式对外发布,该指数的推出有利于全面、准确、及时反映票据交易的总体价格水平和变化趋势,有利于为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机构提供票据利率趋势信息,有利于推动票据市场实现集中交易。2005年7月8日,中国农业银行票据营业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上海正式开业,成为全国第二家票据专营机构,这意味着我国票据市场专营机构的雏形已经形成。
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颁布了《企业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重新启动了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工作。只是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由于某些原因,并没有在票据市场上发行,而是由我国央行主管,并作为债券的一种在债券市场上发行,由证监会负责监察。之所以将短期融资券也算在票据市场的组成中,是因为短期融资券实际上就是国外的商业票据,是指在公开市场发售的,无担保的,短期可转让的信用期票。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信用票据时代的开端,拓宽了企业短期直接融资的渠道,为我国金融市场日后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了交易性票据的运作,明确了风险管理的侧重点,进一步增强了票据的融资功能,促进了票据的流通。2006年11月,央行出台了《关于促进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也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新一轮业务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2007年6月底,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全国推广完成,实现了支票全国通用,便利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异地支付活动。中国票据市场正进入稳健发展的新时期,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步加强。
二、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票据市场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市场规模和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其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二)银行承兑汇票的功能异化
如前所述,我国票据市场中的工具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但是由于市场存在诸多的缺陷以及监管当局的过多限制,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其他短期融资渠道,导致在发达国家中以真实贸易背景为主的银行承兑汇票在中国却逐渐变成了一种融资性票据。由于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交易必须以真实贸易和债券债务关系为背景,银监局对于票据的交易使用也有专门的监控,商业银行在办理业务时也根据规定审查增值税发票和合同。因此理论上讲,票据累积承兑额和增值税收入理论上应该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是,自1995年以来我国票据累积承兑额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增值税的增长速度。其中票据市场累计签发商业汇票与国内增值税收入两者之间的比例逐年上升。这恰恰说明我国票据市场上银行承兑汇票功能的异化,由此也折射出我国票据市场上急需发展融资性票据的现状。
(三)区域性票据市场已具雏形
目前全国票据业务逐渐向经济发达、业务基础好、辐射能力强、金融机构较多的大中城市集中,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性票据市场已初步形成。其中上海、沈阳、重庆、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南京、武汉、成都等中心城市不仅票据业务率先发展,而且操作规范,背书交易比例高,业务量已经占到全国的1/2以上。区域票据市场的形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也对全国商业汇票业务的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四)票据专营机构成立,市场主体竞争多元化
目前中国的票据专营机构可以定义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的,专门从事商业汇票买卖和咨询等业务的金融机构。2000年11月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在上海成立,并成为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票据专营机构之后,中行、建行也先后成立了“票据中心”、“票据专营窗口”。近几年来,随着政策面的宽松,票据市场的交易成员逐渐多元化,目前已发展为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乡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参与的有竞争性的市场。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市场规模,主要推行“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致力于收益相对较低安全相对较高的转贴现市场和大型企业的票据贴现业务。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则充分利用经营机制的灵活优势,在票据承兑、贴现市场上表现活跃,不断进行票据业务创新。目前中国的票据市场上已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主导贴现市场,其他股份制银行主导承兑市场的格局。中小金融机构在票据市场交易中所占份额。
(五)票据市场利率趋于市场化
票据市场的再贴现是一国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基础货币供给,实现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商业汇票贴现利率是由商业银行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执行的。但自2001年9月以来,随着再贴现利率的上调,商业银行融资成本的上升逼使其逐步减少了对中央银行再贴现资金的依赖,商业汇票贴现市场利率不再以再贴现利率为参照系,而是与同业拆借利率之间表现出非常强的相关关系,我国票据市场利率随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同向变动,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票据市场利率水平,票据市场利率趋于市场化。不仅如此,近年来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也为票据市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基础。2003年6月30日,中国票据网正式启用,为金融机构间票据转贴现,票据回购等业务提供报价查询服务,虽然该网暂时不能提供交易功能,但中国票据网的适时推出,对促进票据市场交易现代化建设,防范票据业务风险,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较快,在货币市场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但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票据市场的交易额仍然偏小,2007年我国票据市场的交易额占货币市场交易总额的19.48%,而美国在2001年这一比例就达到80.54%。不仅如此,即便相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和其他货币子市场(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也显得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票据的信用基础薄弱
票据是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商业信用的代表和载体。我国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信用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很多信用关系需要重建和理顺,整个社会的信用意识和履约意识还比较淡薄。经济生活中缺乏信用规则的约束,失信行为比比皆是。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和信用状况不佳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另外,我国缺乏信用评级机构。为投资者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存在,是票据市场建立特别是商业票据市场的建立重要条件,这是投资者投资选择的重要依据。我国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评级机构的体制和组织形式不符合中立、规范的要求,这必然影响票据业务的发展,不利于票据市场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二)市场主体缺位
目前我国的票据市场以商业银行和部分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程度十分有限,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这种集中于持票人与银行之间的承兑和贴现以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再贴现的垂直交易结构,降低了票据市场的流动性水平。根据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分析,较低的流动性会导致实际交易难度增加和执行成本(即隐性成本)上升。
而现代西方的票据市场中,市场主体多元的特征明显。除了银行和企业以外,还包括个人、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信用评估机构、交易中介机构(如英国专门的贴现所、承兑所等)、票据交易商、经纪人(如美国的波斯顿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等)。而我国的票据市场缺乏中介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这种主体的缺位,导致票据市场发展的不配套,严重制约了票据市场的发展。
(三)交易品种单一
目前我国商业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约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95%以上,企业主要利用银行信用进行融资,这不仅直接削弱了票据市场的市场功能,也导致了票据业务过于集中于银行,使商业银行成为票据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因此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对票据市场的运行特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宏观经济扩张阶段,票据市场随着企业资金需求的膨胀而快速膨胀,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出于调整贷款总量和结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办理票据业务大幅减少,导致了票据市场运行出现了超常规的大幅波动。
(四)票据市场法规滞后
《票据法》是我国管理和规范票据市场发展的基本法律准则,自1996年1月1日起实施。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及票据市场的发展,已经显露出诸多局限与不适应性。如《票据法》第10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真实交易原则”对于保护交易的安全性、防止票据欺诈具有重要意义,但却忽视了票据的融资功能,把融资票据排斥在商业票据之外,限制了票据市场的发展空间。而从世界其他国家票据市场发展进程来看,融资性票据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票据市场最大的功能就是资金融通功能。我国《票据法》限制融资性票据发行和流通的规定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状况。
此外,我国现有的票据法律法规之间也存在着冲突。例如与票据流通相关的三部重要的法律法规,即《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与《支付结算办法》之间,就存在着诸多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之间更是存在许多尖锐的冲突。二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票据记载事项更改无效规定不一致;解除付款责任的规定不一致;票据出票行为的规定不一致;接触付款责任的规定不一致;票据出票行为的规定不一致等。
(五)票据市场分割明显
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票据市场,目前是形成了以各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性票据市场,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等、信用状况参差不齐、金融机构经营能力差异较大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各地票据业务发展水平不一。约有一半以上的票据交易集中在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同时也是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的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发展水平相当,东北地区的票据市场发展比较缓慢。
不仅如此,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建立了专业票据机构,但受地域和规模的限制,各成体系。在目前票据业务的现代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票据的签发、承兑、流通转让和查询、查复等多是采取手工操作,不能摆脱实物券的制约,业务处理手段和经营模式落后,无法形成统一的登记、保管和清算体系。这种落后状况也直接增加了跨区域票据交易的难度,信息的不对称,给商业票据的真实性查询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为票据诈骗留下了操作空间,加大了票据交易风险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