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听话就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吗
中国式教育误区1
中国的教育总是在强调教育者的权威。与之相反,常青藤的教育里,从没有所谓的权威,真理才是决定一切的标准。孩子和教育者是平等的,想让孩子信服,就必须有让他信服的足够理由,而不是依赖“权威”。
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教育者放不下自己的权威、尊严,认为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孩子强,才能树立权威。这既是个理念误区,也是个巨大的心理障碍。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这样,即使获得了尊重,也是带着负面的尊重,总有一天会被孩子抛诸脑后。
每天绷着一张脸,不苟言笑,说一不二,看成绩单的眼睛像老鹰一样锐利,这应该就是孩子心目中的父母的权威。在一些父母看来,只有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个威严的形象,孩子才会怕自己,才会听自己的话。这样一个权威形象到底对孩子有没有好处?父母是否有必要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这样一种形象呢?
父母之所以希望孩子听自己的话,是因为孩子淘气,不听话。大人说什么,对他来说都是耳边风,考试没考好,父母训他一顿,也不起作用。家有儿女,父母确实有操不完的心。怎样才能让孩子听取父母对他的教育呢?父母的苦心怎样才能在孩子身上产生效果呢?这可能就是一部分父母想在孩子心中树立权威的原因。
其实,就算父母在孩子心中有了威信,也只是给了孩子心理上的压力,而对他的学习并不会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孩子每天想着怎么逃避父母的审查和训斥,哪有心思去认真学习呢?
泰哲的父亲对泰哲要求非常严格,想让泰哲什么都听他的。他说一不二,在他看来当爸爸的就得让孩子怕。
泰哲也确实怕父亲,平时几乎不主动和他说话,问一句,说一句,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日常生活中,能躲则躲,尽量不和爸爸打照面。
泰哲曾经私底下和他的同学说:“我也不指望学习能怎么样,只要能过我爸那关就万幸了。”
他的同学问:“难道你是给你爸学习的吗?”
泰哲说:“你不知道我爸,只看我考了多少分,从来没关心过我,他根本不爱我。”
哪个做父亲的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父亲的“权威形象”经常让孩子造成这样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难把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这不就与父母的愿望背道而驰了吗?看来让孩子怕自己、一味听从自己,并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童话书里,孩子喜欢慈祥和蔼的外婆,却厌恶凶狠的大灰狼。同理,父母和蔼可亲,孩子就喜欢和父母亲近;父母一脸严肃,孩子就会与其疏远。所以如果问孩子更希望爸爸妈妈以哪种形象出现在自己面前,那么不苟言笑的“权威”父母首先就会被排除在外。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父母不妨这样做。
1.用平和的语调批评孩子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不要一下黑了脸,更不要火冒三丈。因为事情已经做错了,再怎么发怒也于事无补。不如观察孩子做错事后的反应,然后指出他的错误,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脸上保持一个微笑,是对孩子改正错误最大的鼓励。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不过的事情。用一个良好的情绪和态度对待做错事的孩子,孩子才更容易悔改,也才能更让他信服。
球王贝利童年时,有一次他与几个小伙伴躲在屋外吸烟。不巧的是,贝利的父亲看到了他们的不良举动。贝利心想,回家后父亲一定会惩罚他。于是忐忑不安回到家,然而父亲并没有斥责他,只是平和地对他说:“你在踢球方面有几分天赋,只要你认真练习,以后也许会成为一个高手。但如果你吸烟喝酒,就踢不好球了,到时候一场90分钟的球赛你就没有足够的体力踢出理想的水平。这件事你自己决定吧。”贝利后来说,如果父亲当时狠狠地骂他,很可能会激起他的反抗,今天很可能成为一个恶习难改的烟鬼。
父母的威信并不是靠训斥孩子建立起来的,那种只让孩子怕的威信其实不如没有。让孩子既怕又服,才是真正的有效的权威。
2.在孩子面前“不怒自威”
这就是说,当父母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时,孩子也能明白父母的意思,进而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孩子的这种感受不是由于权威压制,而是出于对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3.让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
一些父母觉得孩子小,不会有想法;即使有又怎么样呢,大人做决定能让一个小孩子左右吗?其实大人这么想是不对的,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就为孩子决定所有事情极不可取。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孩子渴望父母能注意到自己的心思,如果父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大人”,让他发表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那对孩子来说,是很得意的事。为了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自己的“成熟”,他尽可能要把话说得有板有眼。这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总之,父母在孩子心中树立起权威的形象未必就是好事;相反,父母平易近人、平等民主地和孩子相处,更容易把孩子教育、引导成懂事的“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