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则13
常青藤精英教育中的正直是指:通过正当的手段,遵循公平的原则,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也要捍卫和尊重他人正当的收益,帮助弱小,保障他们的权益。而不仅仅是我们经常说的口号——坦荡无私,作风正派。
人性中需要彰显正直之美。
树不直,难以长大成材,因为在生长过程中难以舒展,也无法抵抗更多的风雨雷电。人的成长也一样,不正直则不能顺利地接受成长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一棵树要健康正直地生长,主要依靠的是:树根的扎实深刻(才能充分吸收养分);树干的力度(才能保持正直生长的方向);树枝的正直向上(才能潇洒自主)。
求知也是如此,“树根的扎实深刻”就是稳健踏实的作风,这样才能不断深入,从而具备钻研的底气和实力;“树干的力度”就是战胜怠惰克服干扰因素的力量,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求知欲;“树枝的正直向上”就是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有爱憎分明,勇于选择,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生的影响,在全美国选出50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在收到的回信中,有两封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中一个又大又红的,十分喜欢。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瞪了他一眼,责备地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口,并把那个最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学会了不择手段,学会了打架,学会了偷、抢,反正我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直到现在被送到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成功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和哥哥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拿在手上高高举起,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最大的苹果。’我们三人比赛锄草,结果我赢得了它。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付出配得上它的努力。”
常青藤精英教育认为,所谓正直,就是通过正当的手段,遵循公平的原则,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也要捍卫和尊重他人正当的收益,帮助弱小,保障他们的权益。这就不仅仅是指我们经常说的口号——坦荡无私,作风正派。
对于孩子来说,主要的就是学会遵循所有的游戏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充分使用正当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当人不愿意从内心承认规则,就极容易选择投机取巧的方式,而选择了投机取巧并且达到目的之后,人的精神气质以及深层心理结构就会发生改变,或者阴暗,或者低靡,或者消极。这样,不仅会陷进学习的困境之中,人格最终也会受到挑战。
我们传统的教育文化中,经常会说到一个美德——“悌”,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看似感人,实际上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类似“谦让”这样的传统教育文化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性质没有变,但内容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应当进一步抽象其性质,上升到从公平的角度来强调规则意识,来建立新的道德观。一味要求孩子无条件谦逊,实际上缺乏说服力,让孩子放弃真实的欲望而获得奖励,既违背真实的人性,也给孩子暗示了“言不由衷”的合理性。这往往是病态人格发育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