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则4
常青藤教育提倡尊重孩子,鼓励家长和孩子进行平等对话,戒除命令式教育方式,以此尽早树立孩子的人格,培养他们独立的思维能力。
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意识也就越淡薄。”
常青藤教育认为,孩子和成年人是平等的,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需要得到足够的尊重,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并且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也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
这是哈佛大学的一个事例:在一个由学生社团主办的讲座中,当学生主持人向听众介绍站在一旁的主讲教授时,看到教授把两手插在裤袋里,马上幽了一默:“这位教授是如此著名,以至于他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那位教授在哄堂大笑中马上抽出手,向学生道歉。
这虽是一个师生相处中的一个细节,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哈佛的教授已把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扎根于他们的内心深处。试想,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还有什么清规戒律不敢破除?还有什么权势可以阻碍他们的创新和探索?因此,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活泼、具有个性、有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让孩子感到他们与成年人是平等的,老师和父母并不是不可冒犯的权威,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完全放松,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
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大人不但要认真听,而且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且可以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
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能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时也不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
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加以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作引导。
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
最近十几年,美国高等教育日益普及。许多劳动阶层的子弟也纷纷进大学读书,成为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但是,他们进入大学后,许多人表现明显不如父母是大学生的中高产阶级子弟,日后的事业也不甚成功。很多人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很多知名的美国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证据,得出一个结论:劳动阶层的家教偏重于权威式的,喜欢动用体罚,喜欢对孩子下命令;而中产阶级的教育则更喜欢循循善诱讲道理,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抽象的原则来指导具体的行为。
当然,这和不同阶层的心理因素有关,劳动阶层更注重孩子对自己态度的恭敬,而中产阶级则更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行为准则。人类学家Shirley Brice
Heath曾经描述:劳动阶层和中产阶层一样爱自己的孩子,也同样花时间给孩子读书。但在方法上有很大不同。中产阶层父母在给孩子读故事时,鼓励孩子问问题,并通过问题帮助孩子探究故事的内在含义。而劳动阶层的父母,对孩子则很少提问,并很少对孩子的问题予以解释,而更喜欢用命令式的语言。比如:“关掉电视,做作业去。”在小学里,劳动阶层的孩子表现还是不错的,他们能够听话地完成阅读训练,能够坐在教室里不吵不闹。但是倘若老师对他们提出问题,他们就会耸耸肩,说不知道。而中产阶级的孩子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常常轻松自如地回答,并且能体现出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为劳动阶层的家长总是指挥孩子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规矩严格,所以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一般很懂礼貌,但惯于服从,不喜争辩。而在中高产阶层家中,则是完全不同。家长不会直接告诉孩子他们应该如何。孩子如果要做一件家长不允许的事情,家长就会耐心启发,和他们商量,甚至不得不和孩子“谈判”。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这样,孩子就更愿意动用自己的智慧去独立思考。另外,因为这种平等,家长在孩子们面前,也不得不自我约束。比如,不让孩子看电视,那么自己也不能看电视,因为要以身作则。不然,孩子就会问:“凭什么你看我不能看?”家长没有理由,就不能阻止孩子。因此,就在这样的平等的对话过程中,家长对孩子培养出了适当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
这种平等的关系,使孩子从小能具有讨论的习惯和能力,培养了他们把具体的事务归纳成具体原则,有按照抽象的原则进行分析运用于具体事件的能力。从三四岁开始,当孩子们和父母出现分歧,大家就开始磋商。这种家庭的父母看上去毫无“权威”可言。然而,正是采用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他们更为自信,敢于为自己的想法和利益据理力争,善于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当他们上学时,在课堂上更为出众,在他们工作后,也更善于和不同的人、不同的组织打交道。
再来看常青藤的学校,几乎所有常青藤的学校都采用一种面对面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满堂灌式的。常青藤视大学为一个自治的学术共同体,他们将大学切割成几百人左右的一个个小学院,学院内的师生就能基本做到互相认识,叫得出名字,有利于共同体中成员彼此之间的互动。一个学院,就像一个家庭。常青藤的学校对于扩招常常都很慎重,因为一旦扩招,就和规模庞大的州立大学很难区别。学生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中,就会消失在陌生的茫茫人海里,让常青藤失去了精英教育的特征。
曾经有位在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说,他在耶鲁已经三年,竟然一次大课都没有上过,几乎都是研讨班形式的课。这种研讨班,五六个或十几个学生与教授围坐在一起,就自己查阅的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各抒己见,教授只是起引导协调的作用,学生的讨论才是最重要的课堂内容。这就是所谓年轻人智慧的互相激励。
最初,这位中国留学生十分不适应美国大学的课堂方式,学生如此积极,而他几乎完全只听不说。结果,没多久,他就收到了一封教授写的“委婉”的信,信中问他,为什么上课总是不说话,有什么原因吗?这时,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就逐步放开自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课堂讨论中去。
可以看出,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学生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同时是教育者。学生不仅有学的义务,更有为他人、课堂讨论贡献智慧、交流所得的压力。并且,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中,能让不同背景的学生将各自的不同阶层、种族、文化中的经验带进课堂,社会各个集团的思想在这里交锋、整合,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识,培养了多角度的思辨能力。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国家贡献他们的智慧,同时也为社会的融合和稳定提供了部分基础。
所以我们发现,常青藤精英教育的优越性正在于这样的对话。因为每一个学员都像是一个人人互相认识的平等家庭,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听讲,还要不停地提问、质疑,辩论。即使下了课,对话也不会结束,大家在一起探讨学术,学习就成为了生活中很自然的事情。只有在这样不断的对话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更容易获得独立思想、创造性和分析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借鉴常青藤的教育,中国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应该贯彻这种对话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