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入土为安,整个北武当行宫,已经彻底搬迁。
当年繁华无比的陪读,逐渐地,要沉淀成历史的记忆了。
历史选择了另外一个更加繁华的地方。
北武当,逐渐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所有人都跟随年轻有为的皇帝忙碌于迁都洛阳的路上——那是几代人梦寐以求的花都。当然,很多人也不愿意。
尤其是那些年老的鲜卑贵族们,他们好说歹说,老是以洛阳天气**燥热为由,不愿意离开平城。
但是,这些问题,北武当已经不再关心了。
那是年轻的皇帝的问题。他的名号,开始变得响当当的——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大名拓跋宏!身后得享“高祖”庙号。
小名李欢。
他和他的父亲拓跋弘,名字相差一个字,名声却相差一万倍。
以中兴之帝王身份,身后得以庙号“高祖”!其殊荣,史上只此一个,别无分店。
秉承太后懿旨,迁都洛阳。
但是,之前太后并未告诉他该怎么办。
一切,都要他亲自做出决断。
就如冯太后生前所言,迁都的决定一旦召开天下,便遇到极其强烈的反对。
反对的自然是鲜卑贵族们。
他们实在是不愿意从平城到洛阳——几千里距离是小事,问题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南人的男耕女织完全不同。在马背上生活惯了的人,谁愿意?
语言不通;服饰不同;生活方式不同。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谁愿意这样长途奔波?
别说那么大规模的整个都城,整个国家的迁徙,就算现在的三峡大搬迁,也多少累累血泪。
就算孝文帝大人经过了极其严格的考察,有了充足的准备,有一万个光辉的理由,也没有强行拆迁,反对之声,也尘嚣尘上。
为此,鲜卑大臣们准备了无数的理由,无数的奏折,不分老少尊卑,只要皇帝一开口,他们就会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