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儿今天可高兴,遇见宁强,让她很兴奋。其实宁强是她初中时的死党,那时候的她正处在反叛期,对什么事都看不顺眼,但她又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只有凡事怂恿宁强去干。
初中时的孩子总有些无法无天,捉弄老师,捉弄同学,那是经常的事,要是让老师发现,批评挨罚也是经常的事,只是赵宁儿学习太好,每次宁强“屈打成招”说是赵宁儿指使的,老师们都不信。
这让宁强很生气。他发现赵宁儿成绩太好是个原因。他要想办法让她考不好,当然主课是不能胡来的,怎么说赵宁儿也是他哥们,不能太过分,他选了半天,最后瞄准的是政治考试。
赵宁儿是初中生中难得对政治课感兴趣的同学,每次考试都的一百分。但赵宁儿也有个习惯,就是每次考试,一开始不写名字,最后反复检查之后才会签上自己的大名。
宁强就坐在赵宁儿后面。
初中的政治因为是副课,考试都不是很严,交头接耳的现象很普遍。赵宁儿早早将卷子做完了,正准备检查一遍就交卷的。同排的李飞在喊她,他刚刚借了她的橡皮,她转头去看,李飞正是要给她还橡皮,赵宁儿胳膊抬起去接东西。
就在这个时候,宁强抽准机会,将赵宁儿的卷子换了,迅速签上自己的名字,交卷走人了。
李飞还装模作样的和赵宁儿寒暄了几句,考试时间没剩多少了,赵宁儿看同学们陆陆续续都交卷走人了,她也提笔签上自己的名字,交卷了。
她将卷子往讲台上放的时候,瞥见上面的字迹有些疑惑,今天写的太快,字好像不太好看。
宁强在门口喊她,她没多想,将卷子放下出去了。
宁强见赵宁儿没有发现猫腻,都快笑翻天了。
没过几天,学校成绩公布了,赵宁儿政治只考了六十二分,因为影响到总分,被排在了十五名。
而宁强因为政治考的太好,破天荒的进了前十名。
学校有个惯例,就是喜欢挂红榜,前十名的名列在上。最后十名用黄榜,对比鲜明。虽然赵宁儿榜上无名(她属于中等名次,两个榜都靠不上。)她还是很生气,她贪玩,可是成绩从来不马虎,一直稳居第一,这次人可是丢大了。
她对自己一向很有信心,她不相信政治只得六十二分。她跑到老师办公室去看卷子。
仔细一看,她脑袋轰的一声,卷子被人换了!可是名字确实是自己的笔迹。
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宁强,她将宁强的卷子抽出来,除了名字不是自己写的,其他的题目都是自己娟秀清晰的字迹写的。
她当时气的冲出去找到宁强就是一顿暴打,那时候的宁强又胖又矮,她的个头窜的很快,收拾宁强还是小意思。
宁强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只需要赵宁儿消气即可。他知道赵宁儿最恨那张没有她名字的红榜了。他赶紧献殷勤去解决这件事。
事已至此,赵宁儿也没有办法了,如果告诉老师,宁强免不了一顿挨罚,算了毕竟是自己的哥们。
宁强真的趁晚上夜黑风高无人时,将红榜给撕了。这让赵宁儿很感动。
老师为此追查过几天,因苦于没有证据只好作罢。
这次的事件的直接后果是,赵宁儿更加刻苦学习了,为下次重新上榜努力。
宁强从来没有上过红榜,大家看他榜上有名,对他刮目相看,父母知道他进了前十名,给了他很多的奖励。那种感觉真好。宁强想继续保持,当然他也是个好面子的人,于是也开始认真学习了。
这就是赵宁儿记忆犹深的换卷子事件。那是她唯一一次榜上无名。谁都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刻苦学习,她想以后上大学离开B城,离开这个曾经充满父母气息的地方。
当然宁强也有可爱的地方。有一回,赵宁儿买了一套学习用具,铅笔、尺子、橡皮、圆规等一应俱全。她很喜欢。一天下午上体育课,宁强说头痛没有参加。等赵宁儿他们上完课回来,看见心爱的文具,气的七窍生烟。
原来宁强在每一样文具上面都刻上了赵宁儿的名字。这虽然是个有创意的想法,可是破坏了原有的美感,气的赵宁儿揪着宁强就是一顿暴打。
宁强一边抱着头一边说:“我是为了让你高兴才刻上去的,别人一看是你的东西也就不敢拿了。”
说的有道理,最近她的东西流失的太多,这也算是个办法。
她看着宁强抱头鼠窜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赵宁儿想她以前就是这么霸道和无理的。也许在宁强的记忆中她就是个小魔头。
其实,她上高中以后,就没有这样过了,一个原因是没有宁强那个小跟班了,另一个原因是高中的学习太忙,她如果想顺利离开B城,就要好好学习,这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