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王公孙度,可能有很多人知道后来他祖孙三代占据辽东多年,但对公孙度的生平可能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公孙度字升济,祖籍辽东襄平。后来他随父亲公孙延到了玄菟,并做了郡吏,玄菟太守公孙琙很看中他(主要是因为他小名叫公孙豹,跟公孙琙早死的倒霉儿子同名,而且他还跟那个公孙豹同岁!你看,巧吧,搞不好是公孙度为了讨好公孙琙故意编的呢!)后来在公孙琙的帮助下,他一路高升,最后居然做到了冀州刺史,但好景不长,朝廷听信谗言免了他的官。董卓****后,董卓手下的大将徐荣(打败孙坚的那个)推荐他做了辽东太守(徐荣跟他是老乡)。公孙度到辽东去上任,因为他最初是玄菟太守手下的一个小吏嘛(官都算不上),辽东的官员、名豪大姓们都看不起他,襄平令公孙昭居然召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为伍长(想羞辱公孙度)!此时,公孙度表现出他强悍的一面,他一到辽东,就果断的杀了公孙昭,又以法诛灭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百余家,这事震动了全郡,从此公孙度在辽东站稳了脚根!
辽东郡是属于幽州的管辖范围,那就是说公孙度应该是当时的幽州牧刘虞的属下,但刘虞根本管不了他(刘虞连公孙瓒都管不了,何况是远在辽东的公孙度)!于是乎公孙度慢慢做大,他东征高句骊,西攻乌桓,又分割辽东郡的一部分,设置辽西郡、中辽郡,各设太守,并渡海去占领东莱各县,设置营州,委派营州刺史。他又自称为辽东侯、平州牧,建立汉二祖庙,代表皇帝发号施令,在郊外祭祀天地,并举行藉田之礼,以表示重视农业。他出入时乘坐皇帝使用的鸾车,设有旄头、由羽林骑士护卫。(等于就是变相称帝了,反正那时中原打来打去,也没人管他)
公孙度是个明显的乱臣贼子,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在他的经营下,辽东郡日益强大、稳定,而他更是威行海外,中原地区人士为了躲避战乱纷纷来辽东归附于他,这之中就有一个着名的人物——管宁。管宁是北海朱虚(今山东省临朐县)人,管仲之后,字幼安,三国时的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管宁现在之所以这么有名,是因为一个成语——割席断交。
说起割席断交的故事,我应该都很熟悉,大家小时候语文课上都学过,但是我可以说这个故事毁了一个好官千年的清誉却一点不为之过。而这个好官,就是割席断交中另一个主人公——华歆。
割席断交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及其门客所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常常从中寻找素材。这里我们要重点注意,《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那都是小说,是小说就是说里面的故事有很多是虚构的。其实小说故事虚构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好歹虚构的要有点谱啊,你不能把一个好官说成是奸臣,那好像就有点那个什么了!而华歆就是那个倒霉鬼。
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华歆和管宁是很好的朋友,俩人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还是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还有个故事是说华歆和管宁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看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看了看才扔掉。我不知道这两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但至少能说明在世人心目中华歆的品德没有管宁高尚!
去年,我听复旦的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说的《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里,也提到了这个故事,用来说明交友要交益友的道理。你看,像钱教授这样有名的学者,也受《世说新语》的影响,认为华歆有品德缺陷,不适合做朋友!(这其实也没什么,从前两个故事看,他的品德比一般人要好多了,可能管宁是近视眼,地上有金子他根本看不见)但他讲完这个故事,来了句:“后来因为华歆趋炎附势被杀了!”这我就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得来的了。《三国志》上明明说:“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裴注引《魏书》说:“歆时年七十五。”那就是说华歆活到七十五岁才死,死后魏朝廷还给他封了侯,后来他弟弟因为他的功劳也封了侯!你说要是跟钱文忠教授说的那样他是被杀的,那他们兄弟能封侯嘛!再说他活到七十五岁容易嘛,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三国时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三十多!
至于说他趋炎附势那就更不知道是从那得来的了。《三国演义》上说华歆本来是豫章郡太守,孙策平定江东时投降孙策。后来孙权用顾雍之计,派他前往许都表奏刘备为荆州牧,此后华歆就一直留在曹操身边。曹操废伏皇后时,华歆亲自带领士兵进入皇后寝宫抓捕伏皇后。曹操死后,华歆又同王朗等曹氏旧臣威逼汉献帝让位给曹丕。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上的说他是个趋炎附势的人那还有点道理,因为他威逼汉献帝让位给曹丕嘛!
那我们就来看看华歆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中,陈寿写道:“拜歆豫章太守,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说明华歆做太守时为官清廉,勤于政事,官民被他感动而爱戴他。)
“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原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人家为他送行,他表面收下,后来一一奉还,他不当面驳他人面子,说明他一不贪财,二能为他人着想,考虑事情周到)
“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当时华歆官居司徒,他平素就很清贫,朝廷给他是俸禄和赏赐他都去救济他的亲戚、朋友了,家里一担粮食的储备也没有。当时的俸禄那不是钱,就是粮食啊,司徒俸禄有两千石,而且司徒是管人事的,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长,你说这官他要是贪,那有多少油水可捞!这充分说明他的清廉!)
“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歆举管宁,帝以安车徵之。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三百户,转拜太尉。歆称病乞退,让位於宁。帝不许。”(他多次举荐管宁,后来他做了太尉,还想把位子让给管宁,但皇帝不许!太尉那就是三军总司令啊,多大的官!你说要是那个割席断交的故事事真的,管宁这么对他,他却反过来这么对管宁。随便换个人,有几个能做到?这充分说明他不忘旧友,是个值得交的益友啊!)
《三国志》裴注引《华峤谱叙》说:“文帝受禅,朝臣三公已下并受爵位;歆以形色忤时,徙为司徒,而不进爵。魏文帝久不怿,以问尚书令陈群曰:“我应天受禅,百辟群后,莫不人人悦喜,形于声色,而相国及公独有不怡者,何也?”群起离席长跪曰:“臣与相国曾臣汉朝,心虽悦喜,义形其色,亦惧陛下实应且憎。”帝大悦,遂重异之。”(在曹丕篡汉的时候,华歆和陈群不像其他大臣那样面露喜色,曹丕问陈群怎么回事,陈群用我与华歆都是汉旧臣心喜不行于色胡混过去了。说明华歆与陈群对曹丕篡汉也不是十分赞同的。而且裴松之在这里没有提出异议,说明他也是赞同这个说法的,因为一般他要是觉得这个记载不合情理,他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的!)
通过《三国志》上的这些记载,我们知道了在历史上华歆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历史上的华歆和故事里的华歆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这我们就不得不从我国古代的忠君思想说起了。在中国古代,忠、孝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特别是在汉代,汉代的选官制度叫征辟察举制(科举制是在隋朝才有的),征就是皇帝征召贤人,辟就是大臣推荐贤人,但征辟所得的贤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人当官靠的就是地方的从下而上的推荐,而推荐的主要标准叫“孝廉”(主要看你这人对父母孝不孝,至于廉还没当官这么看得出。)。古代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家对父母孝顺,做官后才能对皇帝忠诚。所以汉末时对这个忠、孝是看得非常重的。而我们的华歆,他起初在汉朝廷做官时,冀州刺史王芬想废了灵帝,要拉华歆入伙,他没同意(不是他不想,是他认为王芬这人不行,跟他一伙肯定倒霉,说明他不忠于汉室)。后来王芬的计划果然失败。灵帝死后,华歆先后在何进、董卓、袁术手下做过事,后来他投靠刘繇做了豫章太守,孙策进攻豫章时他又归顺了孙策。后来曹操想要华歆,曹操就问孙权要人(当时孙策已死),华歆糊弄了孙权两句孙权就放他走了(说明他不忠于孙吴),后来华歆在曹魏官居太尉。虽然他主子换了一个又一个,但这在当时本是稀松平常之事(君不见刘豫州?),和后世对他的评价并没多大影响!
那又是什么事是他名臭后世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部巨着《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提到:“(曹操)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收后玺绶,以尚书令华歆为副,勒兵入官,收后。后闭户,藏壁中。歆坏户发壁,就牵后出。”(曹操叫郗虑和华歆去捉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华歆砸门破壁,把皇后拖了出来。)这件事因为《资治通鉴》中记录了,所以在《资治通鉴》成书以后,华歆基本就被定性为奸臣了,《三国演义》也采用了这个说法,所以从此华歆的坏名声就人人皆知了!但是在《三国志》以及裴注中都没有这个说法,所以这种说法也就有待考证!希望有关专家考证后还华歆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