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来找茬的么?”就在张秦写下这个数字之后,一个有些愤怒的声音从远处传了出来。
“何以见得?”张秦说:“若我诚心来找茬,想来我还会多算几位才过来吧——”张秦摇了摇头
[
若我还有Mathematica的话,不给你算出Expand[((24+5Sqrt[23])^65536)]来,用200KB的答案糊你一脸之前,才不会停下呢……
看来也是你们不知道这道题的算法吧……
]
“既然你不是来找茬,那你在乱写乱画些什么?”一个浑身闪着光的彪形大汉怒气冲冲地来到张秦眼前。
“24加5倍根号23之后得数连续平方5次之后根号23的部分的系数的一半。”张秦说[果然,这术士都是个顶个的电灯泡啊……怪不得阿兰只愿当个法师……起个这么女性化的名字,然后跟这样一群灯泡在一起……我是不是想到了什么不和谐的东西……]
“什么意思?”那彪形大汉问。
“你不是个术学家,当然不懂。”张秦回答得很是自然。
“你凭什么说我不是?”那大汉反问。
“我问你,哪个平方数,它的92倍加一还是平方数?”张秦问。
“当然是一万——你问这个干什么?想用这个偷到这次术学家考试答案么?”那大汉反问。
“这个数的平方,乘以92,再加一之后,能开根否?”张秦说。
“根哪里是这么容易开的,许是你算错了吧——”那大汉说。
“你们真的解过这道题?”张秦问。
“当然,这道题我解了两三天呢。”那大汉说得底气十足。
“怪不得。”张秦听到,反而摇了摇头:“其实真的不怪你,在这种时代能像你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真正的术学家,从来都是,无论证明还是否定,都会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的。”
“按你的说法,你不是术学家。”那大汉说得言之凿凿:“那你又拿什么评价术学家。”
“相信权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术学家。”张秦平静地说:“相信权威的,只〖当得〗【巨匠】,却【永远】成不了【大】家。”
“你怎么知道?”大汉问。
“别争了,他对了,司徒雷登,让他进来吧。”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
那个大汉一惊,匆匆忙给张秦说了一句“在那边”之后,便学着张秦,拿起一个土块,便在告示栏上面演算了起来。
张秦顺着大汗的手势看过去,才发现那大汉指的是一座塔。
[话说——为毛看到塔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走迷宫呢?]一个念头闪过之后,张秦便迈开步子,向塔里走去。
不过幸好,那座塔,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塔而已,并无什么特别的地方,而恰好有一个发着光的斗篷人,从塔里面走出来。
张秦向苏仪望了一眼,问了一句:“一起么?”
苏仪摇摇头:“我在这里等你吧——跟他们聊天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耗费心力和脑力的枯燥的事情——我才不去受这个罪呢……”
说完,随便找了一个有阴凉的地方,掏出了一本书,席地而坐,就这样读起了书来。
张秦点头,一笑,便径直向那座塔走去。
“你——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张秦刚走到一半,迎面而来的那个发光斗篷人就急忙发问。
“首先可以用连分数,这是一种求这类问题的通解的算法——当然解释起来很麻烦。”张秦说:“而且我也没记住该怎么用。”
那发光斗篷人像是吃了一惊,微微一愣。
“我用的是另一种方法,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求x^2-92y^2=1的正整数解,92可以化成23*4,从而方程可以化为x^2-23*(2y)^2=1,这就相当于,我们如果知道了方程x^2-23y^2=1的全部解,那我们一定在其中能找出x^2-23*(2y)^2=1的解。”张秦没有管那个发光斗篷人吃惊的表情,接着说:“后一个方程看上去会简单许多,很容易验证5的平方是25,乘23得到575,加一是576,恰好是24的平方。”
“好吧,我能勉强听出你说的‘方程’是怎么一回事,但,你怎么通过这个答案找出这个问题的全部解的?”发光斗篷人接着发问。
“证明能找到全部解的理论比较复杂,不过我可以说一下怎么去找。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如果把a换成x,b换成y根号23,那么我们有x^2-23y^2=(x+y根号23)(x-y根号23),这个你应该知道吧——不知道也没关系了,现在,我们把这个式子中x换成刚才求出的24,y换成5,于是,(24+5根号23)(24-5根号23)=1,现在把这个式子的两边平方,得到(24+5根号23)^2(24-5根号23)^2=1,计算可得(24+5根号23)^2=1151+240根号23,同时(24-5根号23)^2=1151-240根号23,这样我们就得到了,1151^2-120^2*92=1151^2-(120*2根号23)^2=1,从而我们得到了根号92的一个解,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其他更大的解,比如我写在黑板上面的那个是24+5根号23的32次方——别看这个数大,但计算32次方比计算31次方要简单,你只要把这个数自乘5次就好了……”
“抱歉我没听太懂。”发光斗篷人有些尴尬:“不过,听你的说法,你的这套方法,好像不是你自己研究的,而是是老师教的?”
“嗯,从书上看到的——虽然是自学,但勉强算得上是老师教的。”张秦说得很诚实,毕竟,在之前已经有一个能够读取记忆的系统精灵出现了。
“敢问,你的老师是何方人士,高寿几何?”发光斗篷人忽然变得十分客气起来。
[
难道是说潘承洞么……记得那年国家集训队旁听的时候还拿他开过玩笑呢……
-“今年感觉来了好多人呢——”
-“去年也差不多吧。”
-“陶平生来了么?”
-“来了。”
-“潘承彪来了么?”
-“来了,”
-“潘承洞来了么?”
……
]“他,仙逝已久。”张秦摇了摇头。
“啊——你的师父,享年几何?”发光斗篷人有些吃惊,一时间竟然停下了脚步。
“许是六七十,许是八、九十,我说不准的(注一)”
“他——难道不修法么?”那发光斗篷人喃喃自语:“看来是了,〖阿兰〗说过的,‘成大道者不修小术’,我一直嗤之以鼻,觉得,一个人的一生,若不修法术,只有短短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之中,却又做的了什么——没想到,阿兰竟然是对的啊……我枉活了三百五十六载,却比不过一个凡人——或许,我们只可称‘匠’,而绝不是什么‘家’吧……”
张秦觉得,若是那个斗篷人不发光的话,他一定会被那人的表情恶心到出问题的……(注二)
[
不过,似乎,这群可爱的法师,是不是就像十几世纪的欧洲那样,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共享”啊……这群人,再研究三百年,也未必搞得清近代数学到底是个什么啊——那就更别提物理化学什么的了……
其实,真的没想到,在天朝学到的那些奥数的知识,竟能从这里直接派上用场呢……
]
——
注一:理论上这里存在一个点娘的和谐字的,只是让我吃掉了而已……话说反和谐这个工作绝对是数学家的必修功课……设集合A={2,4,6,8},B={3,6,9,12,15,8964},求gcd(Card(A),Card(b))……至少我知道类似这样的题目在百度贴吧100%会被打上三四个码的……
注二:第一章第四节有关于为什么张秦会觉得恶心的原因……如果仔细看的话,不难发现……在这一章之后还喊着主角和阿兰在一起的都可以去面壁了……
以及,求别喷我,因为国外真的有个很著名的伙计用阿兰(Alan)做自己的名字的……当然,埃瓦里斯特也是一个伙计的名字,不是姓……外国人的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是,他们的姓和他们的名字的出名程度完全不成比例……比如在我说Issac的时候,你是多半不会认出其实我在谈论牛顿那样……外加哪怕我看到MontaguesandCapulets(DanceoftheKnights)这样的字眼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后面紧跟着(RomeoandJuliet)……只能说我这样取阿兰的姓氏只是为了剧情保密需要,因为阿兰那伙计肩负了两个人的部分研究和命运(包括被误认同性恋么……),因而若是我说出了那两个伙计的名字,一定会有人去Baidu或者Google或者Bing或者问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