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第一次全省的诊断考试也如期而到,这对所有的高三学子来说都将是一个挑战。这让高三学生们的时间变得更紧张了。
我看到英尘每晚的作息时间也越来越晚了,由原来的凌晨1点推迟到接近2点才休息,她多么想一夜学习到天亮啊,如果说身体允许的话。
一诊就那么平静而来,考场上的事,恐怕只有考生自己能够明白,到底有多么纠结了。连续考了三科了,就剩下最后一科——理综。
如果说理科分开考,那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合卷了,能够完成确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英尘坐在考场的最后一排,细数着手表上的时间。完成了一科了,英尘一看,才用了20分钟,她的笔速开始慢下来,稳稳当当地答题。可是到做了第二科中间的时候,外面的广播响了。
“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
英尘的脸一下子变得惨白,不对呀,她看了看手表。头疼的是,
手表停了。
我站在她的桌子旁边,心里为她捏了一把汗,我看到她拿笔的手在不住地斗着。
终于,“当,当,当”交卷的铃声响了。
英尘停下了笔,好像豁出去了一样,不再看卷子,一路往前收去,,,
这个中午是一个难熬的中午,虽然阳光很好,可是强光太过刺眼了,我看到英尘来到了教学楼的楼顶上,和她一起的,还有一个人,郑小芬。些许是散散心吧,两个人聊了很久,,,
一回到教室,她便闷头大睡,可是只有我看到,其实她是没睡着的,她在思考着很多很多的事情,可她唯一不明白的是,选择高考这条路,经常面临如此多的失落,为什么她还要在这里待着,,,不知什么时候,她还是睡着了,些许是心神疲惫了吧。
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学校举行了高三年级全体大合唱的节目,歌的名字是《感恩的心》。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此情此景,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很多学生的眼睛都暗含着泪水,湿润了,这泪水不是流给别人的,是流给他们自己的,流给这艰苦的青春岁月的。
18岁的花季呀,那是多么美好的年纪,可是年轻的他们却要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冲进如此残酷的竞争,来接受着社会的洗礼。
当合唱节目结束后,应该是放假的时间了。王亮老师把班上的同学都集中在了一起。
大家一起仰天长嚎“高考,我行;高三,必胜”,响声震天动地,那种阵容简直就像是一支冲锋部队,无畏生死地冲向敌人的阵营。
解散后,王亮老师把英尘叫走了。
什么原因,很明显,一诊的结果出来了,,,
也许生活就是这么残酷。努力的代价很高,可是结果却是个无底洞。你透支着自己的时间,健康,自由,到了最后,却还要为自己的透支度买单,而且你的透支对你的期望值没有任何影响。常常有人感叹,生活欺骗了我们。可我们却只能够去感叹,然后捡起那破碎的生活,继续生活着。
王老师语重心常地和英尘谈着话,不知不觉,英尘的声音开始颤抖,接着,豆大的泪珠从眼角溢出,,,老师从屉子里拿出一卷纸,递给了英尘。
这一举动深深地感染了她,在别人面前忍不住哭泣,这是第一次。一位敬爱的老师递给了她纸巾,这也是第一次。这不仅仅只是纸巾,这个纸巾里包含了多少的安慰与关爱啊。
从办公室的门口走出,英尘的脸上又强硬地恢复了笑容,,,
小时候我们用哭的方式期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关注,可是长大了,我们却只能偷偷地哭,再也不愿意别人看到我们的脆弱之处。那怕再难过的事,也要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寒假这么快就来了,算是短暂的解放吧。这个寒假,英尘几乎再也不去过问学习的事了,天天钻进电视剧,电影里。
之所以这样,或许还是两个字——逃避。是的,她多么想逃避自己的生活,过去与如今的落差,她没办法去接受。未来和如今也许还会出现更大的落差,,,她不敢再想下去了。
因此从影视里窥探别人的生活,然后她自己也会忘我的投入到角色之中,忘记这尘世中所有的不辛。可是当电影结幕后,她还是要回到现实中,在分数,排名,感情,还有高考的挣扎中,,,
短暂的寒假很快就到尾声了,接下来又是无休止的拼搏。时间到了这里,你想躲,是躲不过去的。
一天一天机械式地过去,让人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整个人也越发的麻木了。所有的目标只有一个汇聚点,那就是高考。那段时间,他们不是人,他们不再属于他们自己,他们只是一架可以每天运转20小时的学习机器,,,这样的人生恐怕再也没有人愿意再走一次了,休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至于享受这个字眼,那真是像是从天国而来。
英尘终于不堪这种生活了,一个人上了街,想去散散心。
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的地点,差异就是如此之大,外面的世界里,天是蓝的,水是青的,连空气都是甜的。而校园就像一所人间地狱,沉闷,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