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6200000049

第49章 跋·重来回首已三生

仲则的故居在今常州市神仙观弄33号。

因为仲则,我对常州,有了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触。这城市我不讨厌,但这里与他有关的痕迹,我都不愿去看。

重来回首已三生,是物、是人非太甚,已叫人无从凭吊。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我念念不忘李商隐这首《风雨》,无意间道尽仲则一生播迁,简直无法更合契了。而最终我将书名定为“聊将锦瑟记流年”,亦是因为黄仲则和李商隐之间有着莫名的神似,和不得不说的诗歌因缘。

仲则的一生,如一帧一帧的影像从我脑海中拉过。一幕一幕,细节宛然。每每想起,就有一种哀婉的情意升起。

他的诗和词,我读来几乎首首皆好,所以不惜笔墨,几乎是以编年体的形式,写完关于他的诗词赏鉴。也因此,你读完的这本书,会较以往厚了很多。

我评《饮水词》时,二十二岁,而今却是年近三十。固然称不得老,心境却与七年前大不相同。当年更擅于描摹情事之美,而今却更多体会人情世事之悲,直如仲则的诗:“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我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并未频繁地想起容若。他们看似相同,实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一体一相,千变万化,就那么细微的差别,足以使我不会将他们两个人混淆、重叠。同样的生命,却用各自不同的气息、以不同的姿态绽放凋零。

偶尔我在微博上,分享一些书写仲则的体悟,经常会被人理解为是在写容若,我亦懒做解释,毕竟现在为众所知的是纳兰容若,而不是黄仲则。只是感慨,我们的见知有时未免过于狭窄。

黄仲则的诗和纳兰容若的词,堪称清代诗词双璧,都是哀感顽艳,各自天成一脉幽婉,不与世俗同流。容若卒于康熙年间,仲则卒于乾隆年间,一前一后,都是作盛世之哀音,好为幽苦语。且又都是英年早逝、天不假年。

所不同者,是一为权相之子、八旗贵胄,看似百事无忧;一为寒士文人,终生颠沛折转、沉沦下僚,苦为稻粱谋。

论起来,两者风格相近却也相异。容若词凄婉清贵,仲则诗凄怨悲壮,时人王昶评他的诗:“如哀猿之叫月,独雁之啼霜。”

写仲则是不讨巧的。

因为他的诗词,有太浓太深的悲怨。似一杯苦茶,要品得久了,才有那似有若无的一丝回甘。许多人难有这耐心。

他的诗写世情太真——太过真切地描述人世奔波,而无所得之苦,叫人读了心生退惧。莫若高谈纳兰公子的清贵婉约,能够使人暂忘尘世之劳苦,回归情感的纯净和华美。

毕竟,在心底,谁都愿意当自己是个贵族,抵触自己只是个凡人。

有人擅写繁华背后的苍凉,有人擅写苍凉背后的繁华。不同于容若所营造的残缺、空幻之美,仲则的珍贵,是他的诗能够唤起在黑暗和庸常中沦落的心。

人既需要入世,也需要潜怀;既需要观照,也需要探索。作为一个直面困境的人,纵不能安置人生中接踵而至的痛苦,不能修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亦能如实照见生命真相,做一个不屈不挠、至诚至真的人。

诗之于中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诗歌像一个时间胶囊,把历史和感情盛放在里面,包裹着时间和记忆,为它们保鲜。

无尽的因缘,有涯的此生。与诗词相对,就像是收到久远的时光中投递来的陌生情书。它们存留到今,与我相会,几多不易,与之相对,要有对情人的婉转心思。我分外细致地揣摩每个字句的意思。

《两当轩集》里诗作虽经删改,为数依然不少,一千多首诗,挨个评注的话,没有个百万字下不来。何况任何一人的作品,若逐篇去评的话,总免不了意旨的重复。

仲则善写穷愁,感慨飘零,此意更在其中层出不穷。我以一人之力,便只能择其精要评之,务求不错过他的任一可堪传世之佳作。但个人之品味,难飨众口,况际遇心境不同,喜好亦异,总不免有遗珠之憾,若有遗漏不周之处,且待来日修订。

仲则死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距今二百三十多年。在他身后,曾先后三次出现研究他的热潮。

第一次是在乾、嘉年间,亦即他生前死后那一段时期。当时许多诗评家,名流如袁枚、毕秋帆、翁方纲、洪亮吉、朱筠、沈业富等,都甚为推赏他的诗作。

第二次是民国年间。瞿秋白、郁达夫、苏曼殊、柳亚子、郭沫若等称赏其诗,对其推崇备至。

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由于1983年是黄仲则逝世二百周年,这一年中,学界出版了《两当轩集》,其后陆续出版了《黄仲则书法篆刻》、《纪念诗人黄仲则》等书,黄仲则的后人黄葆树主编的《黄仲则研究资料》于1986年5月正式出版。在此之后,就少人问津,乃至现在的人,对黄仲则越来越陌生。

有论者言:仲则的诗真率而不粗陋,清新而不纤巧,缠绵而不鄙亵,豪迈而不叫嚣。诚是高明之论。

此番我写黄仲则的诗评,除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两当轩集》之外,主要参考中华书局出版的《黄仲则诗选》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黄景仁诗选》。两版比较而言,由蔡义江先生主导选注的诗选更合我的心意,而李圣华先生选注的版本,则胜在全面,是目前除《两当轩集》之外,比较全面的仲则诗选了。

谛观古文诗,相识佳句里。有时我会觉得,我们幸运地拥有着一库博大精深的宝藏,终此一生研习之,也不过是以管窥天而已;有时又觉得我们是站在诗歌的废墟上,仰望前人,无能为力——遂清醒认知到,是世事本身创造了诗歌,而不是文人手中的笔。

七情六欲自生自灭,语言早已消亡,我们身陷在自己编织的繁复谎言中。也许,所谓诗歌,亦不过是我们自己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

每一次,写诗词赏析最辛苦的,是如何突破以往那些已经述说过的主题。须知,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是延续的。这一次,如同当初写《当时只道是寻常》,我将两三年内积聚的对诗词的热情,果断付诸这个两百多年前的男人身上。

心无挂碍地走入他的生命,体验他命中的甘苦。看他如何从一个意气激扬的少年变成一个萧瑟落拓的中年;而后,萧然病殁,消散如旧年烟花。

“文字之相,本不可得。以分别心,云何测度。若风画空,无有能所。如是了知,斯为智者。”——我不愿像一个因痴心而盲目的情人一样,丧失了对他的判断。他的诗,既是主题,也可以是引子。假如,我在评赏的时候,想到比他的诗作更好的作品,彼此之间的深切联系,我会如实告知。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行文至此,不知为何想起了《红楼梦》开卷时的这首偈子。

他的一生如冬蝉夏艾,又静又苦。可就算一生寒苦,亦不能说他是缺少知己的。仲则身故之后,当世之人都为他惋惜。赵怀玉说他“算慧业,多应得道”;毕沅说“高才无贵士,悲乎”,是说有才的人难有富贵;且有刘大观说得痛心疾首:“不知造物有何亲,独将此笔与此人。不知造物有何恨,独使斯人受其困!”话里话外,毋论真心假意,大家无不为他叹息。

寂寞春风意未降,酒狂诗癖旧无双。他的生命中迂回起伏的忧伤,荡气回肠。

淡香无痕的少年,浓香渐溢的青年,清苦单薄的中年。他的一生恰如江南清茗,三泡之后已叫人略带惆怅。我像品茗一样,读完了他的诗句。开卷时,还是初春,掩卷时,已近残冬。

读懂了彼时的他,亦看清了此时的自己。通过书写,冷静而客观地看待生命,看待离散,获得内心的安然和茁壮。

四季又轮回了一次,岁月的年轮又多了一痕。许多事,写起来很长,想起来很短,一生如流光过眼、白驹过隙。总有些不甘尘封在岁月里的人和事,镌刻在记忆里。

他的一生像一部压抑着激情的电影,他的诗就是最好的脚本,将生命的过程隐匿其中,情感逐次显现,忧伤渗入生命。他的孤单,如影随形了一生。

寂寞和苦痛是孕育、成就诗歌的黑色土壤,亦是供其高翔的灵性天空。他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是不掩的,他对生命的热情亦是不掩的,他弃绝的只是凡俗庸绩,并非自暴自弃。

因为太纯粹、太绝对,不懂择中道而行,所以自陷囹圄,困厄终生。

我想起王荆公的《凤凰山》:“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白头富贵何所用,气力但为忧勤衰。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这是一位经历宦海浮沉之人,归隐之后检点心路的诚实语,不乏对曾经激越自负的自嘲。他曾位高权重,权倾天下,他也曾想过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可回头想来,激扬、平和是人生的两种心境。能凌烟阁上功名悬、垂范后世固然令人称道;可清静自适,安然度日,毕生不识干戈,天地安危两不知,却另有一番喜乐大好。

打破名缰利锁,识破世事机巧,荆公此诗甚妙。可惜仲则这一生,不能忘情,不能舍名,徒惹心困。

他的诗悲意太甚,开始和途中,我都屡屡被牵引得有心意消沉之感,如行在荒烟蔓草间,如身在边塞霜月下,抚一支曲,遥寄故人,是谙熟于心的曲调,却因不能释怀而频频停顿。到后来,我却觉得意犹未尽,觉得有很多事还没有说到。

浮浮沉沉,往事显现,光阴深处,真相永存。已经过去的生命,是一幅落笔之后就无从更改的画卷。

而我慢慢释然,人生有那么多事、那么多遗憾,哪能一件件都细述、补偿。最后我平静地看他离开,离开这个纷繁的、让他无限眷恋又无限伤心的人世,亦不再纠结于他一生的未遂愿。

一生荣辱,几度悲欢,数场大戏过后,一生也就这么落幕了。介怀的事,无须介怀太久。

他已经走了,而我们还要继续在这万丈红尘跋涉修行。隔世相望,既然一生已成定局,那就顺其自然去看待。

如那龚定庵诗云:“未济终焉心飘渺,万事都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两当轩集》是留给知己的诗,亦是一本托付知己的书。

不求有过人之论,只愿能叫世人更真实、全面地了解这个人,了解他的诗,不立而立。

我愿如绣娘倾心尽力,绣一幅称意之作,交付给懂的人。如仲则,倾一生心力作诗,即使终了,锦字成灰。生命是这般华丽慷慨,无所谓终,无所谓始。

在诗中,看他走过千山万水。我愿他,到红尘未染的地方,人迹不至,千莲盛开,有仙鹤白鹿接引,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亦愿你我,能真实地安住于当下,不悲过去,不贪现在,不惧未来。

同类推荐
  • 文学回忆录

    文学回忆录

    本书是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干的又一本回忆录。在本书中,萧乾先生详细地回忆了他的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并阐释了他的文学创作观点,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他对世界与人生的意味深长的重新认识和深度思考,有很高的文学和数据价值。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盆地这边

    盆地这边

    本诗集收集了诗人近几年所作的诗歌精选,作者以人生节点上发生的事件的切面为基点,描绘了一些常见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和感悟。这些诗歌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诗人通过对人、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有了深切的感悟之后所作。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枕边小品:花季雨季全集(心语卷)

    枕边小品:花季雨季全集(心语卷)

    花季雨季,是生命真正的开始,我们要学会勇敢地争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阳光和雨露,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虽然有的花在镁光灯下灿烂夺目,有的在荒野迎风飘扬,有的在路旁奋力绽放,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我们都在沐浴阳光,经历风雨,都值得珍藏和回忆,本书既是对青春的铭记也是对青春的致敬。
热门推荐
  • 夜夜惊魂:冥王老公轻一点

    夜夜惊魂:冥王老公轻一点

    支教回校的路上,我接连做了两场诡异的梦。村里的神婆却说,那不是梦,是鬼招魂。从此,我身边多了个时时想把我扑倒的帅气冥夫。我也踏上了不断遭遇灵异鬼怪的漫漫长路……
  • 渊之汐

    渊之汐

    天道将倾,人道纷乱。天外天的来客,山外山的众人。少年顾霜受得仙缘,卷入三界第一等大事。宿命纠缠,红颜相伴。顾霜奇妙的身世也将缓缓解开。两道一宫寻蝶谷,书院倚山偏作仙,邪道教化妖魔舞。作者:这是一本慢热的书,有点像散文。看下去,你会觉得温暖。
  • 大文案

    大文案

    “欢迎宿主启动《大文案》程序!”1积分兑换1000人民币,不知道真假哦?“宿主成功兑换一枚【小解毒丹】!耗费10积分!”
  • 兵王隐于市

    兵王隐于市

    富家千金穷追不舍,高官女儿死缠烂打,白领丽人芳心明许……一个个投怀送抱,非他不嫁,这些美女太疯狂?他,只不过是一个流浪汉,不怎么帅、却有点坏……
  • 治世龟鉴

    治世龟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级便利店

    神级便利店

    在热闹繁荣的商业街上,有一间便利,它位置偏僻,产品单一,但却有很多商业大亨甚至有来自异界的大咖排着队来抢购。那里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卖到100RMB,但仍然生意火爆。【系统任务:与女帝上演工口剧情】张君宝拿起手机,“女帝,今晚来我店里一趟....算了,还是我过去吧。”他刚挂电话,手机再次响了起来,他阴晴不定拿手机一看。来电显示:来自火影世界纲手【本书不是种马文,大家放心收藏,另外天真建了书友群561075534】
  • 乘风少年的冷俏小姐

    乘风少年的冷俏小姐

    她是外界的异魂,命缘里注定来到这个架空的世界。她丢失了三世的记忆,连爱到刻骨铭心的少年也不记得。这一世,少年终于再次找到了他心尖上的那个她,阳光温暖的笑容重新照进乐正颜荒凉的心间。“我不认路。”少年腼腆地对乐正颜道。蓦然,厚重的旧忆和陌生的熟悉感参杂,乐正颜多想回:我陪你走一生。可少年听见的却是――公子当可同行。毫无温度的声音,少年:没关系,你是我的,生生世世都是我的,竭我所能也定要寻到你,护着你,守着你
  • 鸿飞羽翎

    鸿飞羽翎

    天若无道而吾有道,则,吾将。。。斩天而立!吾即是天,吾便是道!出身卑微如何?先天不足又如何?终会破茧成蝶,鸿飞天际!
  • 盛世倒影

    盛世倒影

    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照出他们美好的外在,也照出他们阴暗的内心。富庶不过是半个盛世,另外半个需要倒影来呈现,上面是浮华,下面是污浊。
  • 放开那医生

    放开那医生

    他是腹黑医生,她是呆萌美人,一场错误的相遇,注定了两个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