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200000054

第54章 后记:阿蒙森,斯哥特

这本书写到这里,很遗憾,因为出版的原因,还有别的一些因素,先写到这里

对不起大家

非常抱歉

乃把网上关于阿蒙森和斯哥特的一些资料附录在后面给那些喜欢

阿蒙森和斯哥特的朋友

附录在南极探险史上,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是最著名的英雄之一,同时也是头号倒霉蛋。他本来最有希望成为第一个到达极点的人,完全没有料到结果会被挪威的阿蒙森抢先一个月。更不幸的是,阿蒙森来去一帆风顺,他却在历尽艰险之后死在了返途上。我一直想了解这幕悲剧的详情,新近翻译出版的《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一书使我如愿以尝。这本书被美国地理协会列为十本最佳探险书之首,对此我丝毫不感到奇怪。只须想一想,本书的作者彻里就是斯科特探险队的成员,当年刚从牛津大学毕业,受的是文学和史学训练,在两年半的旅途上认真写日记,可资利用的还有包括斯科特在内的其他成员的日记,在此基础上写出这部旅行记,其内容之翔实、细致、生动自不待言了。我曾经在南极洲生活过两个月,因而在读这本书时更有了异乎寻常的亲切感,几乎觉得它是在讲“我们自己的故事”。当然这话过分地夸大,我只是一个坐享其成者,所经历的艰险不足千万分之一,但毕竟亲见过极地特有的奇丽景物,也领教过南极可怕的地况和气候,所以书中所述的情景常常会历历在目地呈现在眼前。

1910年6月,当“陆地之星”号轮船离开英国港口驶向南极时,已经有先行者包括斯科特本人曾经到达南极的一些地区,人们对南极并非一无所知了。但是,就危险而言,南极永远是一片未知的大陆。人们可以描绘出南极的地图和气象图,却永远无法测量出积雪和薄冰掩盖下的无数条巨大冰缝,茫茫冰原上来去无常的暴风雪,以及会吞噬人的生命的其他各种突发险情。在彻里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从接近南极大陆的那一刻起,危险便已无处不在。在登陆时,随后在补给站之旅中,队伍在海冰区行进,队员们必须带着马、狗、装备在漂流的浮冰上跳跃,从一块跳向另一块,用这个办法向陆地和目的地靠近。脚下的浮冰随时可能因不胜重负而碎裂,不仅如此,请看这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十二条巨大的鲸鱼排着完美的队形,头全冲着我们所在的那块浮冰。”海冰区有无数这种被称做杀人鲸的可怕动物,它们会潜到站有人畜的浮冰下拱动,企图把冰块击碎,美餐一顿。有时真把冰块击碎了,只是靠了侥幸,上面的人马才没有落水。

对于彻里来说,在全部历险中,冬季之旅是最可怕的经历,其可怕没有语言能表达。南极的冬季是极夜,继续四个月的黑夜加上零下五十度的严寒,使得任何野外活动都变得近乎不可能。然而,在这样的季节,包括彻里在内的三人组离开驻扎在哈特岬的大本营,向遥远的克罗泽角出发了,那里是皇企鹅的聚集地,他们要去解开皇企鹅冬季繁殖之谜。旅途果然苦不堪言:黑暗中盲目的摸索;严寒把汗冻成冰,衣服和头套被凝固在身体上;狂风中帐篷的门帘刹那间迸裂成千百块小碎片,发出震耳的巨响,接着整个帐篷被吹走……以至于在绝望的时候,彻里只求一死了之,渴望掉下冰缝,想不再保暖快快冻死,想使用药箱里的吗啡。他当时的感受是:人并不怕死,通往地狱的路未必坎坷。但是,他们终于活着回来了,收获是三只企鹅蛋。

如果以为在南极探险只有苦难,没有欢乐,那就大错了。事实上,探险者们会品尝到许多不寻常的快乐,并且不只是与苦难作斗争的意义上的快乐,更多的是完全正面性质的轻松的快乐。快乐的一个重要源泉是别的地方所看不到的景物。彻里常常情不自禁地描绘他所看见的美景:在阳光普照的日子,由于光影作用和大海、天空、云彩、积雪、冰峰之间的互相映射,万物都染上了奇妙的色彩。他说得对:南极绝非一片纯白,到处呈现的是亮蓝、翠绿和紫红。到过南极的人也一定会熟悉他的这一感受:面对眼前的奇丽景色,人们很难回想起也许昨天还支配着自己的沮丧心情了。他对企鹅的生活习性观察得特别细致,在书中有极为有趣的描述,很值得一读。在南极生活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快乐,便是摆脱了对现代社会中所谓必需品的需要,不为物所累,真正做到无忧无虑。由于这个原因,彻里把在哈特岬度过的日子视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不过,有时候代价未免过于惨重。斯科特的极点之旅无疑是全书中最悲惨的一章,这次探险活动就是因此闻名于世的。极点是整个探险活动的真正目的地,但全队二十四名队员中,只有五人参加了这最后的远征,其余人对此的贡献是后勤,在沿途建立补给站,使极点组在返回时能够得到必要的食品、燃油等物资。彻里不是极点组成员,他参加了搜寻之旅,在极点组遇难六个月后找到了遇难的地点。根据斯科特等人留下的日记,不难判断当时的情形和遇难的原因。最致命的是南极夏秋季节罕见的坏天气,导致了行进缓慢,进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油短缺。体格最棒的埃文斯最先垮掉,死于营养不良。接着,严重冻伤的奥茨为了不拖累别人,自己离开帐篷,消失在暴风雪里了。在最后宿营地的帐篷里,躺着斯科特、威尔逊、鲍尔斯的尸体。他们的死亡和一个微小的细节直接相关:油箱冻裂,燃油告罄。这个地点离最近的补给站只有十一里,可是,因为连续九天的暴风雪,也因为体况极差,他们已经无力到那里去取燃油了。他们是活活冻馁而死的。

最感人的是这些遇难者在临终时日的表现。斯科特大约是最后一个死去的,他的日记坚持写到1913年3月29日。3月17日,在奥茨走进暴风雪之后,他写道:“我们都希望自己能以相似的大无畏精神去迎接末日的到来,并且我们确信,终了之日已经不远了。”写完最后一日的日记,他加上一条补充:“看在上帝的面上,照顾好我们的家人。”他还分别给两位难友的夫人写了热情的慰问信,给英国公众写了沉痛的告别信。在后一封信中,他表示:“我并不后悔进行这次远征,它展示出英国人能够承受苦难,互相帮助,即便在面临死亡时也可以一如既往地保持坚忍和刚毅。”搜寻组看到的情景是:帐篷内十分整洁,三具尸体的表情和姿势都显得平静,各人的日记本以及气象日志、地质标本、摄影底片等物件安放得井井有条。一切迹象表明,他们是安详从容地离去的。

比起斯科特来,阿蒙森的运气实在太好。他找到了一条新路线,既近又好走,没有牺牲一个人,几乎是轻松地到达了极点。据说他在出发时玩了一个声东击西的小花招,宣布去北极而实际上驶向了南极。他的抢先使得斯科特既愤怒又沮丧,以至于在到达极点后,斯科特也兴奋不起来,在日记上写下了一句评价:“上帝啊,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单从竞争的角度看,斯科特探险队未免输得太惨了。很自然地,一个疑问折磨着彻里:这次探险到底值得吗?他的结论基本上是肯定的。他想明白了一点: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竞赛,而是对南极进行科学研究,以填补空白。这的确是事实,他们这个探险队有一半成员是科学家,沿途都在兢兢业业地工作。更重要的理由是,驱使人们去南极的真正动力是精神上的需要,包括对新知识的渴望,也包括战胜自身弱点的愿望。世上并无天生的勇士,恐惧之心人皆有之,而正是在各种形式的探险活动中,人们以向恐惧挑战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勇敢。彻里在全书的结束语中说:“探险是精神动力在身体上的体现。”我想把这句话稍做改变,来表达我对探险的理解:探险是一项用身体实现的精神事业。

为什么阿蒙森和斯科特进行南极探险时要选择冬季?南北极有极昼极夜现象,冬至的时候,南极是极昼多,阳光照射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利于考察。而且,夏季往往会有风暴,所以只有在冬天去的时候,才正好可以在持续的夏季风暴之前赶回来。

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罗尔德-阿蒙森征服了南极。

这是一个事实,毋庸置疑。但是一个细节令我费解,为什么阿蒙森要留下一封信给他的对手——下一个到达的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呢?为了炫耀吗?还是说这仅仅只是一个探险家们的惯用做法?一个传统习俗?

我已经找了很多资料,也请教了一些人,可惜我还是没有得到一个令我信服的答案。所以,请各位高人指点迷津,给我一个准确而有根据的答案。

阿蒙森

挪威极地探险家,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1872年7月16日生于奥斯陆附近的博尔格。曾在挪威海军服役。1901年到格陵兰东北进行海洋学研究。1903~1906年乘单桅帆船第一次通过西北航道(从大西洋西北经北冰洋到太平洋),并发现北磁极。在获悉R.E.彼利成功到达北极后,积极准备探测南极。1910年6月乘“前进”号(Fram)从挪威出发,1911年1月3日到南极大陆的鲸湾,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与4个同伴乘狗拉雪橇向南极进发,12月14日到达。阿蒙森在南极进行了观测研究,于12月17日离开。1926年5月11日至13日,阿蒙森和美国探险家L.埃尔斯沃思、意大利航空工程师U.诺比莱从挪威乘飞艇到阿拉斯加,第一次飞越了北极上空。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在一次前往北极的飞行中失事亡故。主要著作有《南极》(1912)、《我作为探险家的一生》(1927)等。

1911年1月,挪威人阿蒙森乘着“弗拉姆”号船,经过半年多的航行,来到了南极洲的鲸湾。阿蒙森在那里建立了基地,准备度过6个月漫长的冬季。同时,阿蒙森也着手南极探险的准备工作,他率领3名队员,带着充足的食物,分乘3辆雪橇。从南纬80度起,每隔100千米建立一个食品仓库,里面放置了海豹肉、黄油、煤油和火柴等必需品,仓库用冰雪堆成一座小山,小山上再插一面挪威国旗。这样,在茫茫雪地上,很远就能发现仓库的位置。阿蒙森一共建立了3座食品仓库。

当阿蒙森回到鲸湾的时候,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也到了,两个竞争对手进行了友好的互访。阿蒙森看到斯科特带的西伯利亚小马和摩托雪橇。而他自己率领100多条爱斯基摩狗组成的雪撬队探险,阿蒙森坚信,爱斯基摩大狗有着比西伯利亚小马更惊人的耐寒能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10月20日,阿蒙森带领4名队员,分乘4辆由爱斯基摩狗拉的雪橇,正式向南极进发了。斯科特在11月1日,也踏上了南极探险之旅。两支探险队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展开了一场争夺光荣与梦想的竞争。

阿蒙森前进的速度很快,他用了4天时间就赶到一号仓库。在到达南纬85度时,出现在他面前的是连绵起伏的南极高原。阿蒙森下令,把较为瘦弱的24条狗杀掉,用18条强壮的狗牵拉3辆雪橇,带足60天的粮食,轻装上路。这时,南极地区天气异常恶劣。暴风雪连续刮了5天5夜,为了抢先赶到南极,阿蒙森他们顶风冒雪,艰难的前进。12月15日,阿蒙森终于率先到达了南极。

与此同时,恶劣的天气好给斯科特他们带去了灾难的探险队带来了,他们西伯利亚小马部在探险途中全部冻死。虽然斯科特在1月18日也到达了南极,但由于他们的体力衰竭,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在归途中相继倒下了。8个月后,营救人员发现了他们的遗体,和斯科特留下的一本日记。

挪威的两位伟大极地探险家弗里德约夫?南森和罗阿尔?阿蒙森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历史的巧合之一。阿蒙森1872年出生于挪威南部的萨普斯堡,比南森年轻11岁。他放弃了原来计划的医生职业,决定献身于极地研究。作为一名合格的海员,他曾经在一艘航行于北极海域的商船上工作过。后来,他以大副的身份参加了1897至1899年“贝尔吉克号”在南极首次越冬的探险。

在以往航行中获得的经验,为阿蒙森提供了充足的信心。他决定挑战困扰航海家达300年之久的“西北航线”。探险家们长久以来一直意识到北美大陆以北有一条连接欧亚的航道,但是从未有任何一条船能够完成全部航程。阿蒙森购买了排水量45吨造型坚固的“格约亚号”。船上装备有风帆和一个13匹马力的引擎。“格约亚号”于1903年夏季从奥斯陆峡湾缓缓驶出,六名船员准备在布满坚冰的“西北航线”水域完成航行。

“格约亚号”于1906年8月突破最后一段航线成功地完成了航行。水手们在航行过程中还收集到了宝贵的科学数据,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地磁和北磁极准确位置的观测。此外,他们还积累了有关“西北航线”沿途爱斯基摩人的人种学资料。

在初战告捷的鼓舞下,阿蒙森将注意力转向北极。他计划在白令海峡北部让自己的船冻结在浮冰上。然而,他无法得到必要的经济资助。1909年9月传来了美国人罗伯特?皮尔里和弗雷德里科?库克抵达北极的消息。阿蒙森遂决定推迟探索北极,并同时争取在罗伯特?法尔康?斯科特之前抵达南极,而这时斯科特已经率领一个大型远征队出发了。

阿蒙森于8月份驾驶由南森提供的“前进号”向南出发。当时,船只为了通过白令海峡必须绕道合恩角。因此,当“前进号”驶向南方时,没人猜测他已经改变了计划。

当船只在马德拉岛停泊时,阿蒙森通知探险队员他们将继续向南,而不是向北航行。斯科特收到一份电报,得知挪威探险队正在向南极进发的消息。那之后的戏剧性竞赛至今仍然吸引着读者。

阿蒙森在鲸湾安营扎寨。这里与斯科特的出发地点麦克默多海峡相比距离南极更近。不过,鲸湾与南极之间的地形尚无人知晓,而斯科特却可以沿着他的英国同胞沙克尔顿1908年标明的路线前进。阿蒙森与四名伙伴、四部雪橇和五十二条极地犬于1911年10月19日离开营地。阿蒙森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到达南极。这项任务在两个月之后完成,比斯科特和他精疲力竭的队员们提前5个星期。斯科特抵达南极时发现了阿蒙森的旗帜和帐篷。

挪威国旗于1911年12月14日在南极上空冉冉升起。为了抵达一个冰川交错的高大山脉的脚下,挪威探险队曾穿越遍布危险的罗斯屏障。在当时看来,继续前进的征程上充满了风险。然而,由于他们技术娴熟和运气较好,探险队员们奋力登上了海伯格冰川,翻越了山脉,并最终抵达了通往南极的高原。

对于像阿蒙森这样的探险天才已经不存在挑战了。然而他还想做一件事情:在空中探索北冰洋。他和探险队于1925年乘坐“N25号”和“N26号”水上飞机冒险远征。飞机在北纬88度被迫在冰上着陆。但探险队成功地使其中一架飞机重新起飞,于三星期后返回斯瓦尔巴德群岛。

美国人林肯?埃尔斯沃思资助并和阿蒙森共同参加了这次飞机探险。翌年,阿蒙森、埃尔斯沃思和意大利人安贝托?诺比尔共同领导了从斯瓦尔巴德群岛乘“挪威号”飞艇飞越北极前往阿拉斯加的探险飞行。这些探险家飞越了此前人所未知的地域,填补了世界地图上最后一个空白点,白色的荒原。

阿蒙森为极地探险而生,并为极地探险而死。当诺比尔两年后乘坐“挪威号”的姊妹飞艇“意大利号”进行第二次北极飞行时,探险队失踪。阿蒙森参加了前往寻找飞艇的搜救队。另外一只搜救队发现了飞艇和仍然活着的诺比尔。但是,阿蒙森与他的伙伴却再也没有回来

参考资料:世界五千年

同类推荐
  • 少女封灵师:校园诡谈

    少女封灵师:校园诡谈

    封落霜是落英高校的新生,在进入落英高校后,一件件离奇诡异的事情在她的身边上演,红杜鹃林里的凄凉歌声,恐怖阴森的死亡之信,真实诡异的梦境……她从不是爱管闲事的人,可她不理会这些诡异之事,而这些诡异之事却自己找上她,极阴之身,血月吸引,天生紫瞳竟是灵眼,封家竟是封灵世家,她的职责所在,家族的恩怨所在……一切的一切,当查出源头的时候,事情的真相到底会扯出怎样的事中事……
  • 搂过鬼夫小蛮腰

    搂过鬼夫小蛮腰

    十八岁那年,为了让我活下去,大伯让我嫁给了一个男鬼。而结婚那天,母亲死去,大伯失踪,一桩桩事情接踵而来。为了找到失踪的大伯,我毅然踏上了一条本不属于自己的路。
  • 渡灵人之巫灵

    渡灵人之巫灵

    她叫巫灵,自打她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自己拥有阴阳眼,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从一开始的慌乱害怕到现在的泰然处之,这一切也要归结到一直潜心教导她御鬼驱鬼的奶奶。奶奶说既然上天给了她们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她们就要承担那份不一样的责任,所以她们便有了渡灵人的称号。奶奶还说过,其实每个执念太深的鬼魂大多都是生前可怜之人,让她能帮的就尽量帮一下。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看得太多,她做不到像奶奶那样总是无怨无悔的去帮助那些执念太深不愿离去的鬼魂,她只知道人心不轨,幽魂不散。作为渡灵人更不是她自愿的,那么,一切就得照着自己的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冥夫临门:猛鬼先生别咬我

    冥夫临门:猛鬼先生别咬我

    “女人,从此之后,你的命归本座!”一趟古墓之行,我被一只又傲娇又腹黑的厉鬼缠上,不但如此,还被无数厉鬼盯上,口口声声叫我把我的命给她们。莫名其妙出现的血玉,突然身故的爷爷,让我原本平静的生活天翻地覆,还以为是我鲁莽招惹厉鬼,却不想盯上我的可能不是鬼……
  • 异眼途

    异眼途

    雨莫是一个高中生,她有着普通的人生,每天都过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但她有一个秘密。雨莫喜欢独来独往,是因为她不得不独来独往,她必须习惯,没有亲人,没有朋友。雨莫的父母抛弃了她,因为她一出生便有一双一看见月亮就变红的眼睛,在农村,不,在整个地球上,这是史无前例的,父亲很害怕,因为自从她出生家里就莫名其妙发生许多怪事。直到有一天,是她满十个月时,一个道长从门口经过,明明已经走出很远,但又回来,在一束红光的指引下,来到雨莫身前……
热门推荐
  • 驭灵传奇:金牌元素师

    驭灵传奇:金牌元素师

    黑暗中佣兵之王重生于异世没落的家族。废物?丑八怪?从来没有人敢如此形容她秦落妖!强大魔兽手到擒来,极品丹药随手可炼,倾城容颜祸国殃民,出尘气质拜倒数人,这才是她秦落妖的本性。“小妖,本岛主献身于你,给你本岛主笑一个可好?”邪魅男子笑意吟吟眼带桃花看着身侧女子。女子不理睬,侧过身去。男子见此,从背后将女子扑倒在榻。“本岛主给你笑一个,你献身于本岛主也真是极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复仇公主的美好爱恋

    复仇公主的美好爱恋

    hi,大家好,我是忆兮思黄昏,大家可以叫我薰哦
  • 你我的血色契约

    你我的血色契约

    喂!我那么爱你,你就不能回应一下吗?如果你不爱我就不要把我留在你身边!
  • 红尘青鸟

    红尘青鸟

    重生一世,倘若活得和之前一样,还有什么意思?老天仍然让她爱上了相同的人,遭遇了相同的劫,但却给了她一条不同的命:让她前世胎死腹中的孩子活了过来!夺子加复仇,高墙内那少得了明争暗斗;王女变丫鬟,朝野间多得便是暗流汹涌。可偏偏还有诡异的杀人案件,将她牵扯进去;外族藩国更借此搅乱京城、以谋独立!阴谋阳谋之间,宅府家国之际,她是一枚棋子,却也是牵扯各方的一枚棋眼……看小丫鬟这一世如何谋大国,定四海,刃仇雠,笑红尘,快意潇洒,直上青云!只是那孩子将怎么看她?……会当她是仇人,是情人,还是母亲?
  • 三界仙尊

    三界仙尊

    一件远古至宝,让紫府传人侯军来到这个叫真武大陆的地方,一切重头开始,他将如何以一己之力填满那空虚的至宝,乾元镇仙狱?在这三界之中,真的有传说中的逍遥仙人,尊贵且神秘的上古天庭存在吗?顺我者得永生,逆我者尸骨无存!---------(绝对爽文,一爽到底,绝不侧漏!)
  • 天伏

    天伏

    在这个浩大的世界,群雄并起傲立于世,修炼者更是多如牛毛!能者移山填海,帝者摘星夺月!他们谱写了无尽的战歌!然而,却都悉数消失在时间洪流。随着一个青年的到来,一个让无数生灵永世传唱的神话就此开启......
  • 风中站立:诗歌卷

    风中站立:诗歌卷

    本卷收入了当代众多著名诗人的名篇和代表作品200多篇,均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和喜爱的作品,有较高的欣赏和珍藏价值。
  • 不破战神

    不破战神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代战神刑天因机缘巧合来到灵翼大陆,可却成为一个无比可笑的废材,他是打算当废材还是重回巅峰?“我不会什么,但我会杀人。。。
  • 奉你为王

    奉你为王

    尽管身高175cm也依旧踩着起码7cm高跟鞋,巴掌大的小脸上永远是最精致的妆容,以及永恒不变的面无表情和浑身散发着的冰冷气息,这就是周一。是我的世界里那个可以抬头去仰视注目的王。——她走了,没关系,我知道有一天她一定会回来的。带着满身的光环再次如同发着光的信仰般降临在我的世界里。
  • 所谓始末

    所谓始末

    刑警肖霂易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身受重伤不得不离开热爱的刑警工作,更为可怖的是这狠狠伤了他的子弹出自她的枪。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在难以补偿的亏欠面前,逃避成了顺理成章的处理方式,之后呢,会怎样,逃得过自己的心吗?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