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枪已上膛
牦牛,我们中国的牦牛藏语称“呀”。它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草食性反刍家畜。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它是人类的好朋友,其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三千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
事实胜于雄辩,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野牦牛栖息于海拔四千——五千米的高原草甸、灌丛、荒漠、雪山等地,适应性强,耐风雪严寒,嗅觉较灵敏,多成群活动,喜晨昏觅食。一般年末至次年年初发情交配,怀孕期约九多月。
野牦牛一年四季生活的地方不一样,冬季聚集到湖滨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线附近交配繁殖。野牦牛性情凶猛,人们一般不敢轻易触动它,触怒了它会以十倍的牛劲疯狂冲上来,有时还会把汽车撞翻。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中国的牦牛占世界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多数生长在西藏高原。不过,牦牛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有时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另外,牦牛能适应海拔三千二百——四千八百米。其胸廓发达,心肺发育指数大,借以保护胸、腹内脏器官、外****、**及各关节,以防受冻。
牦牛体形防寒保暖,体躯紧凑,颈短耳小,皮厚表面积小;汗腺机能极不发达,被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胸廓大,心胸发达,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呼吸、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牦牛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蹄质坚实且有软垫,善走陡坡、沼泽、雪山、激流;性情温顺,反应灵敏,建立的条件反射比较巩固,容易调教;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合群性强、食性广、耐饥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一般说来,走私分子若偷运石雕等笨重的古董,没有牦牛做运输工具,是根本不大能行的通的。临近印度、尼泊尔边境的樟木、勒布、米林等地,为了直达中印、中尼国际贸易的通道,但喜马拉雅山区地势险峻,牦牛商队可成队通行,故这一带的运输多仰赖当地的藏民,这些从事背运货物的人,被称为“背夫”或“背子”。
可这十个人不像普通的武装走私分子,而像受迂高原训练的军人。看这十个武装分子的举动,不像是远行,倒像是来接应什么人。
李小花正想着,这时候,她的高级手机振动,她知道信息来了。
李小花把身子完全隐藏在被大雪掩盖住的大树的后面,取出手机一看,上面写道:“有二十多人马的走私分子队伍,正向我方运动,不能及时支援你方,请密切注意你方的神秘武装分子。”
李小花看后,脸上剑眉皱起来。信息是中校大队长白志花发送过来的,内容很简单。于是,李小花轻松地叫:“五号、六号队员听令,现命令你们注意观察你们后面的斜坡。如果发现什么情况,立马向我回报!”
“是!”扎娜嘎和爱娜娅同时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