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世间正处三国鼎立之局面,这三个王朝不同于历时的朝代,可以说是至亲至密,彼此供给,没有战争的纠纷,百姓安居乐业。
在一百多年前,这曾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当时的帝王未立后,与唯一的嫔妃,皇贵妃,诞下三位龙子,取名盛元,盛夏,盛余。
到老皇帝白鹤归兮后,三兄弟各自为政,因得到生前老皇帝的嘱咐,便将这大陆分成三部分,便是此时的元盛王朝,夏盛王朝,余盛王朝。
正时,元盛王朝开元三十四年。
宫门外,四处都洋溢着和乐的笑声。
许多夜店都张灯结彩,店内都是满座慨谈。然而街上也不消沉,街中的档口也都没有收拾,档主们吆喝着,吸引过路的人。孩子们拿着灯笼围着圈子唱诵着当前的歌谣。不少的华龄少女拿着花灯写上自己的心愿,将那各有特色的花灯放在能流入皇宫的祈愿河里,顺流而入。
宫门上,挂满了红艳艳的灯笼,灯笼都镶嵌着带有金箔的祝福词,不仅带有寓意而且更为皇宫增添了贵气。
宫中筵席已铺,官朝中,上牌匾金光熠熠上面铿锵的雕刻着瞭卿殿,此匾便是此时的元盛王朝在位的元宗帝的亲笔题字。都说字如其人,果真如此,此字虽带张狂但亦带不少身为帝王的威严和压制。
今日即是元宗帝的六十寿辰又是元盛特有的百花季灯节。
百花季,亦如其名,元盛王朝内,四处百花齐放,花儿争相斗丽为蜂蝶添加了五彩的衣裙,弹奏出夜幕下闪烁的星辰。所以立定为节朝廷上下普天同庆,共享其美景。
此刻元宗帝在髹金雕龙木椅上正襟危坐,金座上龙椅的微妙之处在于那栩栩如生的龙眼,那无底洞般的深邃看不清它的动向,让人一看便心生害怕,就如同金座上那穿着以织成云龙红金条纱为之的绛纱袍一般的人,也象征着他的至高无上。
威严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令人忍不住发出汉颤。随着歌声翩翩起舞,殿上的酒也都开封,高座的绛纱龙袍上也粘上了不少酒水的污迹,一旁的总管太监丁薛正拭擦这龙袍上因元宗帝的欢乐而滴下的酒汁。
元宗帝不禁有点微怒,一手拿着三脚酒杯一手指着丁薛骂着:“如此高兴之时,你居然破坏朕的雅兴,滚,旁边站好!”,但是虽脸上带怒但语气却有欢喜之气。
殿下的人被元宗帝带动,随即也都活跃了起来,宴会中乐声高高响起并未受到刚刚事件的影响。
殿下的一处高位中,不少大臣围在一起敬酒,其中一个略胖的三品官员上前祝贺:“此次将军带领我们元盛将士,去往攻打那不知天高地厚攻打元盛边境的小国,不仅全面击破,还带来了那临安君主。”
“对啊对啊,听说那临安君主可是那小国国君最宠爱的女儿,而且能文能武,这次带兵行仗的不也是她?”隔壁是刚上任的大司农张大人。
“想不到,张大人除了管理财政之外还留神这些。”说话的,是此次一同出战的副帅郭宁:“而且此女还是周边小国公认的第一美人,比起咱们元盛的第一美人可也一点儿都没少。”
“是吗?真想瞧瞧,不过,这美人还是在李宁将军手上吧!”一个官员附和道。
“不管怎样,还是将军本领高,这杯敬你!”
此刻,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美人的消息都汇聚在了一起讨论。
听到了这些谈话的李宁将军举起手中的杯子,投足间带着武人少见的谦逊,含笑回复着各位:“各位大人谬赞了,即为将军,为国出战本是应该,取得胜利乃是陛下之佑。尚且刚刚说到的那位君主,乃是战俘,理应交由陛下处置。”
听到这些话,元宗帝那张因皱纹遍布而略带紧凑的脸上,弯起浓密的眉毛,嘴角挂着若隐若现的笑意,继续俯瞰着殿下的官员,心里想着,那李宁倒是个识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