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48000000025

第25章 高效创新才能高效发展(1)

这是一个创意为王的时代,在高频率的信息轰炸之下,只有足够亮眼的创意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必须开阔自己的视野,开动自己的脑筋,因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人,注定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

让创新成为习惯

人类创新的动力来自哪里?首先要说的是,这并不是一个时尚问题,而是一个生存问题。

人类之所以能够从茹毛饮血的远古社会发展到如今多彩的新时代,创新是其中最根本的推动力。创新首先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满足自身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创新能帮助我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现和创造新的事物,进一步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

企业的创新同样如此。创新不是一种时尚,它不仅仅是向人们展示自身对行业前沿的追逐,更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用新的能力、策略和产品来让企业赢得竞争,占领市场,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当今时代,生存是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企业如同人一样,只有生存下去,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正因为如此,创新应该成为一个企业安身立命、实现长远发展的看家本领。

只有将创新意识深入企业的骨髓,变成一种DNA,企业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创新。

如果企业没有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要想持续保持或者临时学习创新能力是很难的,一旦遭遇严重困难而来不及创新,企业就难以生存。

企业要想培养出创新的习惯,必须要进行综合体系建设。只有实现了上下联动,多方配合,才能为创新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实际上就是企业的一种创新文化。纵观全球知名企业,无论是IBM、苹果、HP还是3M,创新都是它们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支持创新的,就是企业强大的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的建立,必须要依靠企业在制度上和思想上的长期努力。

一个具有创新习惯的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实际上现在的企业在人才的选拔上就很注重本身具有创新意识的员工。毕竟,创新的主体是人,具备创新意识,无疑为这个人在工作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基础。一些企业在面试时就会通过一些方式,来检验应聘者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这种从源头上抓起的方式,对企业打造强大的创新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毕竟,那些有创新意识的员工比起那些本身缺乏创新意识的员工,要更容易培养,企业为此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会更少。

在拥有了那些具有良好创新意识的人才之后,企业必须从制度上来对这些人才的创新要求进行明确,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白创新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和自己的生存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员工们才会从心底产生一种创新的潜意识,在工作中懂得用创新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创新的手段来解决难题。

当然,创新习惯的建立应该是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一样,要想养成一个好习惯,就必须在习惯形成之前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企业创新不是追求时尚,更不是作秀,所以每一次的创新都应该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不能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要避免让创新变成点子大会,否则数量再多也只不过是相同层面的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毫无创新价值。

创新更不能脱离实际,如果一个新方法在现实中完全做不到,那么创新也将变成海市蜃楼,同样没有价值和意义。

只有鼓励企业中的人才立足于工作需要,形成具有前瞻性和改良作用的创新,才能对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苹果公司是当今高科技企业中的佼佼者,但是它最令同行和消费者尊敬的并不是它的资产规模和销售业绩,而是它无所不在的创新意识,这种意识让苹果公司将创新变成了一种习惯。

当苹果公司的日常运转都已充满创新时,它的强大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实际上,其庞大的资产规模和惊人的销售量同样源自创新。

苹果前CEO乔布斯给世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强烈的创新意识。乔布斯有句经典名言:是否创新是鉴别一个领袖和跟风者最重要的标志。

苹果公司每一次发展上的飞跃,都是由技术上的巨大创新所推动的。过去的10年,苹果获得了1300项专利,相当于微软的一半,相当于戴尔的1.5倍。

乔布斯无疑是一个好的企业领袖,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将自己的创新意识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心中,从而为苹果公司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今天的苹果公司,最早是一家电脑公司,至少从目前来看,我们已经很难发现这个公司原来的痕迹了,这本身就反映出苹果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缺乏了这种创新,苹果公司不可能有勇气和能力来承受巨大转型带来的阵痛。

苹果公司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企业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实际上这种能力很多企业都有,更在于他们将创新变成了一种优秀的习惯,因为苹果公司的创新是有效和全方位的。

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的强大创新能力是苹果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苹果是电脑公司起家,但强大的创新能力使其不断将推陈出新,引领潮流,并使其从最初单一的电脑公司,逐步转型成为高端电子消费品生产和服务企业。

哪怕面对强敌,苹果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创新习惯。在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和Intel处理器称霸市场的情况下,苹果依然坚持推出了自己独立开发的系统和处理器,这种看起来像是鸡蛋碰石头的鲁莽行为,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成功,不仅得到了大批设计人员的青睐,而且最后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iPhone的推出更是苹果的惊世杰作。2007年智能手机已经逐步成为发展趋势,而此时的苹果只不过是刚涉足此领域的新手,但强大的创新能力让苹果公司最终成为这一潮流的推动者。

在MP3领域靠iPod+iTunes大获成功后,苹果紧接着在手机市场进行iPhone+App Store的组合,通过在产品、性能、操作系统、渠道和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化定位,一举击败其他竞争对手。

2011年2月,苹果公司击败世界手机业老牌霸主诺基亚,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厂商,成功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

苹果公司不但在产品和技术领域展现了其创新能力的全面性,它的创新能力甚至覆盖了公司的所有环节。比如在产品的营销方面,苹果公司针对产品的现实状况,创造性地推出“饥饿营销”,让很多消费者被它牵着鼻子走。苹果手机在饥饿营销的推动下,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高端商品,为了得到苹果手机,很多消费者彻夜排队,成为产品的忠实粉丝。

另外,针对苹果产品在技术上相互补充和配合的特点,苹果公司还进行了捆绑式营销,iTunes对iPod、iPhone、iPad和iMac的一系列捆绑,既让用户全方位体验了苹果产品的多样性,也让用户对其产品产生了更强的依赖性。

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苹果公司同样不甘落后,几乎从涉足这个新的领域以来,苹果“iPod+iTunes”的组合就开创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将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iPod+iTunes”模式的成功,使苹果看到终端内容服务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因为如此,苹果公司适时进行了整体战略转变,让企业从纯粹的电子消费产品生产商变成终端综合性内容服务提供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正是苹果公司良好的创新习惯,才让它的创新展现出全面性和组合效应。就如一个人的习惯一样,一旦习惯养成,将会对这个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全面的影响。

任何企业,都应培养出良好的创新习惯,同样应该将创新的意识贯彻到每一个部门的员工,只有这样,企业的创新才会遍布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

如果企业只是在某一个部分实行创新,而没有其他方面的配合,这些创新也不一定能够发挥全部的价值,甚至会因为其他方面的缺陷而使这些创新毫无价值,这显然不是一种好的创新习惯。

苹果公司创新习惯的形成,得益于乔布斯本人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其个人的领导魅力对全体员工所形成的有效意识灌输。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全方位的制度和管理建设以及思想意识的培养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旦形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企业将会在全面创新机制的推动下,不断实现飞跃。

创新并非都是从无到有

创新是什么?也许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回答,创新就是通过创造产生新的事物。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的创新大多数都是对现有事物进行优化,比方说通过展现更多的价值,将原有的物品由简单变复杂。

因此,创新并不都是从无到有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只要我们面对的是具体的事物和问题,创新的条件就具备了。我们不必要再变出一个新的东西出来,只要对它们进行优化,我们就实现了一次创新。

创新从来不是那些科学家和高智商人士的专利,而是藏之于每个人身上的意识和能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被周围的人认为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给小爱因斯坦和他的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就是让他们回到家之后,用泥巴做一个小板凳。第二天上课,当小爱因斯坦亮出他的家庭作业时,老师失望至极,她表示这是她见过的最难看的板凳。爱因斯坦随即表示了反对,并拿出了前面做的更丑的板凳。

从这个故事我们就能看出,小爱因斯坦也许并不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但是他有一个巨大的优点,那就是他看到了自己具有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也许正是这种意识,帮助他在物理学上成就了非凡的建树。

创新并非都是从无到有的,这不仅对个人适用,对任何企业也都适用。

很多企业都会以市场成熟、产品可附加值低、企业规模小、没有研发资金甚至员工素质不高来为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不作为找借口。创新并不是让企业一定要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品,对生产和管理环节的不断优化同样也是一种创新,我相信,这样的创新能力每个企业都有。

既然有,为什么不发挥出来呢?对一个企业来说,一次发展的飞跃并不需要靠创造一种全新产品来实现。生产和管理环节的不断优化,同样能由量变产生质变。只要企业带着这种意识去发展,就会发现企业的任何环节都有创新的条件和必要。

在一次高科技产品技术汇展上,两个会跳太空步的机器人成为最大的亮点,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这两个机器人动作灵活,有摄像功能,能进行远程遥控,还有较强的监控能力,能起到防盗的作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高智能的机器人并不是国内那些知名高科技企业生产的,它的生产商只是一个小型企业。

这家企业的销售经理王安告诉记者,企业的启动资金只有几万元,企业刚成立时大家挤在一间小屋里,办公环境很差。但企业从建立之初,就致力于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从技术较为简单的汽车机械臂制造开始,逐步提高其技术含量,并一步步迈向高技术电子产品的生产。这两个机器人就是公司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多年来从汽车机械手臂生产中积累的技术经验的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企业来说,创新的空间和机会有多大!如果企业不把创新当成一种高难度和高投入的战略行为,而是视为日常运转中的家常便饭,企业就能在任何环节实现创新。

亚默尔是美国一个普通的实业投资人。1875年春天,亚默尔像往常一样在咖啡厅里边喝咖啡边看报纸。

这时,中缝的一个小“豆腐块”吸引了亚默尔的注意。新闻的大意是:据小道消息,墨西哥可能发生了猪瘟。

看到这个消息,亚默尔两眼放光,他认为商机来了,立马打电话给自己认识的一个兽医,约他去墨西哥旅游。

莫名其妙的兽医朋友跟着亚默尔来到了墨西哥,亚默尔说出了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想让这位兽医朋友确认一下这里是否真的发生了猪瘟疫情。通过这位兽医朋友的检验,亚默尔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于是亚默尔立马赶回去,用自己全部的积蓄购买了大量的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的肉牛和生猪,并把这些牲畜运到了美国的东部地区。

不久,墨西哥的猪瘟疫情就蔓延到了美国西部的几个州,为了避免疫情进一步蔓延,美国政府下令,美国西部的牲畜禁止食用,所有牲畜产品全部由美国东部提供。由于市场上猪肉和牛肉供应紧缺,亚默尔囤积的牲畜价格大涨,一下子就赚了上百万美元。

在这个故事中,亚默尔并不是一个企业的领袖,他的背后也没有庞大的智囊团,但他还是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抓住了这次商机。而如果没有创新意识的挖掘,那个新闻也只不过是一条毫无价值的小道消息而已,由此可见创新意识的巨大能动作用和价值创造力。

我们也可以看到,要实现这次创新并不是一件难事,由墨西哥的猪瘟疫情想到其会蔓延到接壤的美国西部,然后再想到西部的猪肉和牛肉不能食用。这些逻辑推理几乎都是生活常识,每个人稍微推理就能得出东部肉贵这样的结论,但是能提前发现并很好地利用这一事件的人并不多。

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只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创新能力,并带着创新意识去面对生活,我们才有可能产生创新行为。

创新的机会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只要带着发现和创造的眼光去看待市场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可能找到创新的机会。当企业从那些看起来普通的信息中看到商机,企业就等于实现了一次创新。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企业,如果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没有创新能力,或者只是狭隘地把创新理解为创造一种全新的产品,那么企业本身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就会被隐藏和掩盖,所有的创新机会也会被放弃。这样的企业既不能意识到创新能力的存在,又看不到创新带来的现实意义。

会创新的企业永远年轻

很多外行人喜欢用企业的成立时间来判别企业的新旧,认为成立时间长的企业是老企业,而刚成立的企业就是新企业。

如果我们仔细留意一下各国的企业发展历史就会发现,成立时规模相同的企业,它们发展的轨道和存在的时间却大相径庭。很多企业经过几十上百年的发展依然活力十足,看起来前途无量;有的企业成立没多久就未老先衰,甚至夭折。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新旧程度和企业成立的时间长短并没有特别大的关联性。

同类推荐
  • 一对一经理人

    一对一经理人

    这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留言簿,里面都是那些在“新大陆”的探索中卓有成就的开拓者们,从一对一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这些未知领域的前沿发回来的信息。他们正在向我们讲述那里究竟是怎样一番天地。有些人毫无疑问会注定名垂青史——至少在商业圈内是如此,因为他们为这个时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些人早已成了传奇人物,比如罗伯特·麦克德谟特将军。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麦克德谟特就使用了当时最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把一家原本体态笨重、文案工作没完没了的官僚化保险公司UsAA,改造成了利用关系营销最具说服力的成功典范之一。
  • 格兰特和李将军的领导力

    格兰特和李将军的领导力

    本书从作战的角度纵览了1864年陆路战役的全貌,对格兰特和李作为领导者所面对的挑战进行了非常有趣且实用的分析还描述了使两位将军成功的素质、技巧和方法,并且巧妙地把他们的经验转化为“领导力教程”。
  • 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

    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

    西点军校以管理理念创新为世界瞩目。这批政商优秀人才以自己超凡的执行力与智慧书写了卓越人才,演绎了军人物质的神话与传奇。韩远方编著的《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立足于培养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突出现代企业管理的神奇魅力,把每一条军规延伸到企业和团队的执行力锻造上,给人大有启示意义。
  •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擒拿术》内容简介:人生处处都在销售:画家销售艺术,音乐家销售声音,政治家销售主张,作家销售文笔,发明家销售创新,男人销售魅力,女人销售美丽,销售无处不在,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持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销售自己,销售是一门生存艺术,《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擒拿术》将帮你成为洞察世事、见微知著的人,让你学会捕获人心,成功地推销出自己。
  • 如何进城找工作

    如何进城找工作

    本书用讲故事的方法,通过1个典型农民进城找工作的过程,组成7天故事每天讲一个方面,另增加附录——实用信息供查询。
热门推荐
  • 致自己的过去

    致自己的过去

    你真的要离开了吗?你要抛弃我了吗?我舍不得忘记你,你不愿住在我的心里吗?
  • 唯爱甜心的霸道校草

    唯爱甜心的霸道校草

    你们自己看吧!因为我也不会写!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医小姐

    医小姐

    落魄,低贱,在这个家,她处处被人辱骂,读大学的机会被剥夺,还差点被堂哥轻薄!她不是天生忧郁!最后居然被婶婶卖给这个冷血的男人!!呵!难道她这辈子的命就是这样么?不!她不信命!!等级高了不起?!一别三年,单纯妹变身傲娇女神,重新风华归来医者心善?伤她者,死无全尸。一手毒术出神入化!说她欺负弱者?呵!这个世界强者为尊,不服气?来战啊!………“好久不见,你不想我么?”男人抱着她纤细的腰,缓缓说道。“呦!这不是潋少么,别说笑话了,我未婚夫会生气的。”她一挑细眉,推开男人。“呵,看了我的身,逃跑就不说,居然还想嫁给别人!”男人一手抬起她的下巴,落下一吻,“你一辈子都是我的人。”
  • 树之以桑

    树之以桑

    曾婕雅倒霉催的被车撞了,然后死了,曾婕雅倒霉催的再次差点被马车撞了,然后多了一世记忆。当拥有两世记忆的你会干什么呢?曾婕雅觉得自己的愿望很简单那便是:让族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费晓雾的奇幻天空

    费晓雾的奇幻天空

    故事从一个不会说话的小男孩费晓雾开始,讲述了他和朋友苏茶花在来自B1339星球一个名叫美通通的“0”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共同解救一群因为种种原因,被精灵国精灵困在物质里的孩子的故事。在送走他们的最后,费晓雾和苏茶花在美通通的带领下进入了奇幻的长满理想树的图图“砰”森林,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树,更加坚定了梦想和方向,也更清晰了生命的意义。
  • 修真玄道

    修真玄道

    这本书是讲比道术还要厉害的玄道、主角叶天就是玄道第五百零八代传人、来看看我们自己怎样抓鬼、除魔
  • 玩出来的智慧(0~1岁)

    玩出来的智慧(0~1岁)

    本书作者从0~1岁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为家长揭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让家长轻松掌握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作者还创编了60多个朗朗上口的、极易操作的亲子儿歌互动游戏,将宝宝的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融入游戏中,使宝宝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本书既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又是早教从业人员的工具书。
  • 千里姻缘一戏牵

    千里姻缘一戏牵

    他半路接过她给暗恋帅哥的便当“老婆你真好,虽然你没有我好看,虽然你比我大,可是我会爱你永远的。”被他的话雷成焦炭的她被他带走,边走边回头看着自己暗恋的帅哥“姐是单身啊,帅哥你不要相信这个妖孽的话。”“我们都有了订情信物,你难道想始乱终弃吗?”他两手捧着姨妈巾放在心口,满脸心疼地说看着他手中的姨妈巾,她泪流满面,谁来告诉她这是唱得哪出戏,姨妈巾怎么就成了他俩的订情信物了,再说她什么时候和他订情了。
  • 同桌福尔摩斯(同桌好好玩)

    同桌福尔摩斯(同桌好好玩)

    《同桌好好玩》从同桌到邻桌,从校园到家庭和社会,形成环环相扣的教育链条。主要人物有“福尔摩斯”巴奇,调皮鬼周大齐,爽歪歪李晓果,见义勇为的侯洋,学习好的小美女纪阳,等等。别小瞧这些爱玩的孩子,他们的本事可不小,他们在玩侦探中竟能让一个快破裂的家庭获得重生,他们通过卖花给贫困的小伙伴温暖;他们在集体的力量中让顽劣的小混混尝尝拳头,也让他们自己从恶作剧中醒悟。
  • 婚姻之殇

    婚姻之殇

    妻子彻夜不归为了什么?是为了工作和事业,还是另有其他?面对妻子的各种难以启齿的行为,他为什么选择坚守婚姻?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作为心理咨询医生,面对风韵犹在的富婆以及青春美丽的少女,他会有怎样的举动?一切交织而往,室息感、罪恶感,他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