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1400000033

第33章 古地图疑团(1)

秘境的地图美国空军第8侦察中队战略空军司令部马萨诸塞州魏斯欧佛空军基地年7月6日事由:海军上将皮瑞·雷斯绘制之世界地图请求鉴定案致: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基恩学院新罕布什尔州基恩市哈普古德教授道鉴:

本部业已遵照您的要求,对皮瑞·雷斯于1513年绘制之世界地图,就其中若干不寻常细节进行鉴定。

部分学界人士声称,这幅地图下端所描绘的是南极洲穆德后地玛莎公主海岸以及帕玛半岛之地形。经仔细检视,本部发现,上述学者对皮瑞·雷斯地图之推测合乎逻辑而且正确。

地图下端所显示之地理粗细位置,与1949年“瑞典——英国南极考察团”在冰层顶端搜集之地震资料,极为吻合。此一发现显示,南极海岸被冰层覆盖之前,已经有人对该地区进行探测,并且绘制成地图。

此一地区之冰层现今大约厚达1英里。

皮瑞·雷斯地图所呈现之资料,大大超越了1513年当时人类有限之地理知识。何以如此,吾人不得而知。

特此函复。

哈洛德·欧尔梅耶(HaroldZ.Ohlmeyer)美国空军中校中队指挥官这封官腔十足的复函,由负责绘制南极洲地图的美国空军单位发出后,在学界引起极大的震撼。如果南极洲穆德后地在冰封之前被人探测过,那么,最原始的地图应该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绘制成的。

但是,究竟多久以前呢一般学者认为,南极洲的冰层,以它目前的面积和形态,至少已经存在了好几百万年。然而,只要稍加检视,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观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皮端·雷斯海军上将的地图所描绘的,绝对不是几百万年前的南极洲穆德后地。最近的一些证据显示,穆德后地和邻近的地区曾经度过一段漫长的“无冰”时期,直到约莫6000年前才完全被冰层覆盖。这些证据,我们将在下一章详加探讨。在本章中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证据的出现,使我们不必再挖空心思,勉强解释一个难解的谜团:200万年前,人类还没有出现在地球上时,究竟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在南极地区进行精确缜密的地理勘探?同样地,由于地图的绘制是一种复杂的、“文明”的活动,我们不得不解释:即使在6000年前,这样的一项工作怎么可能完成呢?历史学家所承认的真正的早期文明,那时全都还没有出现呀。

(1)比人类文明更古老的地图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之前,我们必须记住下面的一些基本的历史和地球事实:

①皮瑞·雷斯地图是真实的文件,不是任何骗局。它是公元1513年在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绘制成的。

②这幅地图的焦点是非洲西海岸、南美洲东海岸和南极洲北海岸。

③皮瑞·雷斯不可能从当时的探险家获取有关的资料,因为直到公元1818年,在他绘制地图300多年后,南极洲才被欧洲人发现。

④地图上显示的穆德后地不被冰封的海岸,是一个难解的大谜团,因为根据地质资料,这个地区能在“无冰”状态中被勘探、绘图的最晚日期,是公元前4000年。

⑤我们无法确定这项勘探可能进行的最早日期——不过,有证据显示,穆德后地沿海地区在无冰状态中至少存在了9000年,然后才被日渐扩大的冰层完全吞没。

⑥据我们所知,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文明,在公元前13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之间,具有探测这段海岸线的能力。

换言之,这幅绘制于1513年的地图,其中所包含的真正谜团,倒不是它把直到1818年才被发现的南极洲大陆涵盖进去。最让我们困惑的是,它呈现的竟然是尚未被冰封的南极洲海岸,而早在6000年前,这种无冰状态就已经结束,从此,整个南极洲被覆盖在坚厚的冰层下,不见天日。

这一种现象应该怎样解释呢?幸好,皮瑞·雷斯在地图上亲笔写下一连串记,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他告诉我们,实际进行勘探和绘图工作的并不是他本人。他承认,他只是一个编纂者和“抄写者”,从大量的原始地图中搜集资料,绘制他那幅地图。作为蓝本的这些地图,部分是当时或不久前到过南极洲和加勒比海的探险家(包括哥伦布)所绘制,其他则是公元前14世纪,或更早之前遗留下来的文件。

绘制早期地图的人究竟是谁?皮瑞·雷斯并未提供给我们任何线索。1963年,哈普古德教授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个新奇的、引人深思的解答。他认为,皮瑞·雷斯使用的原始地图,其中有一部分——尤其是公元前4世纪流传下来的那些——是根据更古老的地图绘制成的,而后者所依据的蓝本则更为古老。他强调,目前已有确凿的证据显示,早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整个地球已经被一个具有高度技术,至今犹未被发现的神秘文明彻底勘探过,并且绘制成地图。他进一步推断:

显然,精确的地理资讯经由不同的民族逐渐流传下来。最早的地图显示是一个来历不明的民族所绘制的,然后经由古代最伟大的航海民族、纵横世界海洋1000多年的迈诺斯人和腓尼基人流传到后代。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图被收藏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图书馆,经过地理学家整理后编纂成集,供学者研究。

根据哈普古德教授的研究,这些地图集和一些原始地图辗转流传到其他学术中心,尤其是君士坦丁堡。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君士坦丁堡被威尼斯军队攻占,这些地图落入欧洲水手和浪人手中:

这些地图大部分是地中海和黑海地图,但其他地区的地图也流传了下来,包括南、北美洲和南北极的地图。显然,古代航海家的踪迹远达南极和北极。说来也许不可思议,但证据显示,某个古代民族确实曾经在冰封之前勘探过南极海岸。这个民族显然拥有先进的导航仪器,可以精确判断经纬度。他们的航海技术,远远超越18世纪下半期之前的任何古代、中古或现代民族。

这些年来一直有人推测,远古时代,地球上曾经存在一个如今已经消失的文明。上述的航海技术足以证明,这些假设并非纯然是空穴来风。古代航海技术的证据,大部分被学者斥为神话,但我们在这里提出的证据却不是轻易可以推翻的。我们的证据显示,以往发现的那些证据现在必须重新提出来,让学者以开放的心胸重新加以评估。

尽管爱因斯坦强力支持哈普古德的推论(见下文),而且,美国地理学会会长约翰·莱特也承认,哈普古德“提出了亟待学界验证的假设”,但是,至今仍未有学者对这些神秘的早期地图,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哈普古德在学术界的同侪,非但不曾赞扬他在人类文明研究上的贡献,反而刻意打压他。直到逝世之前,他的观点和研究工作备受讥刺,而这些批评往往是“尖刻的、琐碎的,禁不起事实的检验,回避了真正的问题”。

(2)爱因斯坦观点已故的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生前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基恩学院讲授西方科学史。他既不是地质学家,也不是古代史学者。然而,他的研究却对世界历史和地质学产生极大的冲击。他的成就应该会受到后人肯定。

爱因斯坦早就看出这点,所以,他破例为哈普古德在1953年写的一本新书作序。这年也就是哈普古德对皮瑞-雷斯地图展开调查之前的几年。在序文中,爱因斯坦指出:

我经常接到各方人士来函,要求我对他们尚未公开发表的论点和观念提出一些看法。当然,这些观念和论点大多缺乏科学根据。然而接获哈普古德教授的第一封信时,展读之下却让我大为振奋。他的论见虽然简单,却极富创意;如果能找到确凿的证据,他的观点必将对地壳的历史研究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哈普古德这本书所提出的“观点”,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的地质理论。他试图解释,南极大部分地区,直到公元前4000年,为何能一直保持无冰状态。此外,这本书也探讨地球科学其他许多异常现象。哈普古德的论点简述如下:

①南极大陆并非一直被冰雪覆盖,在某个时期它的气候曾经比现今温暖得多。

②当时这块大陆气候温暖,因为在那个时候它的地理位置并不在南极,而是在南极以北大约2000英里处。换言之,当时它的位置是在“南极圈之外的温带,或温带和寒带之间的地区”。

③在一种名为“地壳移置”(earth-crustdisplace-ment)的地质机制(pM。-tectonics)运作下,这块大陆转移到目前所在的位置,进入南极圈之内。这个机制不同于结构地质学上所谓的“大陆漂流”(cont;nentaldrift)。它指的是:地球的整个外壳“有时可能移换,如同一只橘子的表皮,松脱后就会整个地移动”。

④根据哈普古德的推测,“地壳移置”造成南极洲向南移动后,这块大陆逐渐变冷,地上形成的冰层日益扩大,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在这儿,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正统地质学家到现在还不肯接纳哈普古德的理论,尽管他们一直无法提出有力的反证。哈氏的观点引起太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有哪一种地质机制,能对地表的岩石圈产生如此强劲的冲击,以致引发规模如此庞大的地壳移置让我们听听爱因斯坦如何解答这个问题:

在南、北极地区,冰雪不断累积,分布并不均匀。地球的运转使这一堆堆分布不均匀的冰雪产生变化,从而引发出一股离心的动力,传送到地球僵硬的表层。以这种方式产生出来的离心动力,能量会日渐增强;当它达到某一个程度时,就会使地壳松脱,开始移动……令人惊异的是,皮瑞·雷斯的地图似乎蕴含一些间接证据,支持哈普古德提出的理论:地壳突然南移之后,南极洲部分地区才开始形成冰层。更重要的是,由于这样的。一幅地图只有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才有可能绘制成,我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的历史重新加以考量。根据一般学者的看法,公元前4000年之前根本不可能有文明存在。

简单地说,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共识是:

文明最初发源于中东地区肥沃的新月形地带。

文明发源于公元前4000年之后,在最早的真正文明(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出现时达到一个顶点,时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随后出现的文明,崛起在印度河流域和中国。

大约1500年后,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绝的南北美洲,独立地发展出一个文明。

在旧世界,自从公元前3000年以来(在新世界,自从公元前大约1500年以来),文明稳定“演进”,变得愈来愈复杂、精致和丰富。

因此,相对于今天的人类文明,所有古代文明(以及它们的各种成就)只能算是原始的玩意儿(中东古代天文家对上天的敬畏,违反科学的精神,而埃及的金字塔只不过是“原始工程师”的作品)。

皮瑞·雷斯地图所蕴含的据证,却跟以上所有论点发生抵触。

(3)神秘的绘制技术在他那个时代,皮瑞·雷斯可是鼎鼎有名的人物;他在历史上的身份和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身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将领,他曾参与16世纪中期无数次海战,功业可谓十分彪炳。此外,他也是公认的地中海区域地理专家,著有航海指南《基达比·巴里耶》(KitadiBahriye)一书,对爱琴海和地中海的海岸、港口、潮流、浅滩、码头、港湾和海峡,描绘得颇为详尽。尽管劳苦功高,他却失宠于主子,于公元1554或1555年被问罪斩首。

皮瑞·雷斯于1513年绘制地图所使用的蓝本,原来极可能收藏在君士坦丁堡的帝国图书馆——据说,这位海军上将享有特权,可以随意取阅图书馆收藏的所有资料。这些原始地图,当初可能取自更古老的学术中心,如今下落不明。皮瑞·雷斯绘制的那幅地图,直到1929年才在君士坦丁堡的故宫图书馆被发现。这幅地图绘在一块羚羊皮上,卷成一卷,放置在尘封的书架上。

失落的文明留下的遗产诚如欧尔梅耶中校在1960年回复哈普古德教授的信中所承认的,皮瑞·雷斯地图描绘的是“冰层下的地形”,也就是南极洲穆德后地被冰雪遮盖的真正面貌。自从公元前4000年,穆德后地被冰层覆盖以来,世人就无缘一睹她的真面目。直到1949年,英国和瑞典组成的一支科学考察队抵达南极,对穆德后地展开全面的地震调查,她的面纱才被揭开。如果皮瑞·雷斯是惟一接触到这种“异常”资讯的,他所画的地图也就不值得重视。我们大可以嗤之以鼻:“表面看来也许意义重大,但说穿了,也许只是个巧合而已。”然而,在当时,这位土耳其海军上将并不是惟一拥有这种神秘地理知识的人。至于这种知识如何从一个民族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流传到另一个时代,哈普古德教授已经说得很清楚,我们就不必费心猜测了。不管流传的过程如何,事实是:有好些制图者曾经接触过同样的奥秘。

难道说,这些画地图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都曾经分享过一个消失无踪的文明遗留下来的丰富科学知识?有没有这种可能呢.预见南极大陆年底到1960年初,哈普古德教授利用圣诞节假期,在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参考室查阅有关南极洲的资料。一连好几个星期,他废寝忘食,埋首在成堆的中古世纪地图中,展开搜寻的工作:

我找到很多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找到的东西,十分有趣;我还找到一些描绘南方大陆的地图。有一天我打开一本地图集,翻到一页,眼睛蓦地一亮,整个人顿时呆住了。那是奥伦提马斯·费纳马斯在1531年绘制的世界地图。我瞅着这幅地图下方的南半球,心里想:我终于找到了真正可靠的南极洲地图。地图上的南极洲,整体形状和轮廓像极了现代地图所呈现的这块大陆。南极的位置靠近大陆中央,和现代地图显示的相去不远。环绕海岸的山脉,使人联想到最近几年在南极洲发现的诸多山脉。显然,这幅地图并不是某个人一时异想天开,凭空捏造出来的。地图上的山脉形状不一,各有各的独特轮廓,有些靠近海岸,有些位于内陆。河流发源自这些山脉,蜿蜒流向大海;每一条河流都依循看起来非常自然、非常可信的排水模式。这显示,南极洲最早的地图绘成时,这块大陆的海岸犹未被冰雪覆盖。然而,地图上所呈现的南极洲内陆,却完全不见河川和山脉的踪影,这意味着内陆地区全被冰雪覆盖。

费纳乌斯绘制的地图,显示南极大陆犹未被冰封的海岸、山脉和河川哈普古德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李察·史崔臣博士检视这幅地图后,做出以下结论:

①费纳乌斯的地图,是依据更早的几幅原始地图绘制成的,而后者是根据几种不同的投影法绘成。

②它确实显示南极洲海岸地区被冰雪覆盖前的景况,尤其是穆德后地、恩德比地、维克斯地和位于罗斯海东岸的维多利亚地以及马利伯德地。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海洋生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海洋生物

    本书详细阐述了海洋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生活习性等内容,重点介绍了海洋生物的演变和起源,并且补充了海洋生物界的趣闻以及海洋生物与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 地球就像玻璃珠

    地球就像玻璃珠

    本套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打破了现在市场同类图书单纯猎奇地介绍奇闻怪象的单一性,去伪存真地将求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让读者不仅能够看到科学研究的轨迹与前沿,更能激发读者学习科学的兴趣。本套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彩色制作、丰富多彩,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也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高新科技的开发

    高新科技的开发

    海洋中有多少生物,海洋生物的环境又是怎样的,海水的又有着怎样的学问,以及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无一不激发我们的好奇,让我们走向探索的道路。早在史前人类就已经在海洋上旅行,从海洋中捕鱼,以海洋为生,对海洋进行探索。然对深海海底的探索一直到20世纪中才真正开始。而今,我们通过高科技来探索海洋,进一步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还你一个更加真实的海洋。
  • 生活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生活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养”这个词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养出好皮肤,养出健康,养出好气质。本书向读者分享了在日常的美肤过程中应该注意怎样的问题,有哪些简单的方法来改善我们的肤质?减肥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盲目的减肥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那么怎样做到健康减肥呢?减肥又有哪些小妙招?养生最好的是食疗,可食疗也必须根据人群的不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怎样才能吃出健康?书中还为您贴心的讲解了餐桌上的一些礼仪以及在进餐时出现意外情况的应对方法。让您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优雅。
  • 世界科技五千年

    世界科技五千年

    总的来说,罗马人更注重实用技术,而希腊人更注重科学理论。科学史家一般认为罗马时代的科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从此,西方的科学发展从辉煌的希腊时代跌进了中世纪的低谷。而在漫长的中古时代,对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热门推荐
  • 樱花草的雨季

    樱花草的雨季

    樱花草一般的千金女孩楚梦瑶在16岁生日回国,与青梅竹马一起进入高中生活。在学校,她结识了很多朋友,还遇到了一个对她还说非常重要的男生,她愈来愈想守护他。但是不久,她发现自己的经历像是一个谜团:父亲被告、家族败落、男孩的种种试探、闺蜜的异常行为……生活的压迫不得不让她有所改变,但在她身后依旧有一些人一直守护着她,不离不弃,她也渐渐地成长着……樱花草终于在这个雨季青春蜕变了,成长了……
  • 穿越上古世纪之纵横

    穿越上古世纪之纵横

    这是一个被称作光芒与玫瑰的时代。这是一个关于神与英雄的记载。这是一个爱恨交织,毁灭和拯救的故事......新的世界就在眼前!魔法,秘宝,城战,角斗场......生存的丛林之中,全能才是王道!一场匪夷所思的穿越事件!一场化蝶重生的涅槃锐变!热血疆域,正在苏醒的神秘版图--原大陆!与你一起去探索,与你,不战!不休!......粉碎世界藏在某处的阴谋,拯救世界!!!
  • 猫王子养成记

    猫王子养成记

    [花雨授权]神呀,她真的被一只嗜血猫妖盯上了吗?她低着头往家走,在她身后三米远的地方跟着一个穿着她的校服的人。只有她知道他是一个由猫变化而来的妖怪。始终觊觎着她的血。她的血!想到就让人不寒而栗。快来救救她吧!
  • 栀子花未开

    栀子花未开

    最后一片花朵绽放,春天却还未归来最后一片雪花融化,栀子却还未绽放【短篇】
  • 宝贝萌妻——高冷男神

    宝贝萌妻——高冷男神

    “老公,我们去旅游吧!”“好!老婆你想去哪里呢?”“去北极!”瑾瑾首次写书,不好的地方请多关照哟!
  • 犬夜叉之到了现代

    犬夜叉之到了现代

    被卷入现代,又回不去战国。在现代生活,遇到困难,打破生活神秘人接连出现。被困幻境幕后主使又是谁?他们又是否能够安全出来…
  • 与你无关的我爱你

    与你无关的我爱你

    我们都会在简单的人生中遇见这样一个人,你很爱他,但是他却不爱你。或者你们相爱过,他不爱了,你却依然爱着他。这就是我要写的故事。苏清宁爱了宋祁廷八年,从青春最美好的大学时光一直到一个女孩子最年轻最美好的一个时代,她都赋予了他。可是他在离开以后,与她再不修边幅。没有联系,也没有任何怜惜,甚至没有一点点的动容,哪怕那个女孩子,曾经为了他放弃了一切,其中包括差一点失去性命而保住的一个孩子……七年之后,宋祁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苏清宁自杀……原来一个女人的爱,真的可以蔓延所有时光,也可以拼尽生命去成全。而那个男人,有过后悔?有过懊恼?有过疼惜吗?这就是苏清宁和宋祁廷的故事。
  • 王俊凯想念

    王俊凯想念

    明星的爱情不是一直都不被看好吗?我们该怎么办?十年之约该怎么办?为什么所有我爱的,我渴望的全都离我而去!
  • 莹盈一笑暖倾城

    莹盈一笑暖倾城

    大学时代的年少无知,一直暗恋着他,直到成熟后的明白事理才决定放弃。直到她放弃,他才懂得珍惜,后来经过他的一系列的告白,甜言蜜语,坑蒙拐骗,才把她牵在手上…
  • 网上购物小常识

    网上购物小常识

    本书针对农民朋友初次使用互联网购物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按照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编写,以通俗易懂、简洁实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