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0300000019

第19章 引力之谜

茫茫宇宙由无数个星系、星体组成,这些天体沿着各自的轨道秩序井然地运转,组成一个和谐的宇宙大家庭,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把这些天体组合在一起的呢?人们认为是引力。然而引力的实质是什么呢由两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构的体系,按照广义相对论,这两个物体振荡时,就可能发射出引力波。

许多加速运动的物体都可以发射引力波。

一个跳跃的小球,挥舞双臂的人,月亮围绕地球的运动……都能发射引力波。

引力波的传播速度也是光速。

并且,它携带着一定的能量。所以,它是一种实在的波。

可以发射引力波,也可以接收引力波。这种种特点都与电磁波非常相似。因此,尽管在牛顿的理论中完全没有引力波的概念,但是广义相对论的这个预言却很容易被接受。

尽管人们容易承认引力波的预言,但是,它的观测检验却异常困难。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给出的其他的预言,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被观测证实了。

唯独引力波的预言,经过了60年,直到1978年底才取得了第一个定量的观测证据。原因在于引力波实在太弱了。

早在1679年,著名科学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认为天体间因有质量而有引力,并且发现了引力对一切物体的作用性质都是相同的。

例如,当地球引力把任何一个物体吸引到地面时,其加速度是9.8米/秒2。很显然,牛顿所提出的引力,实际上就是重力。但是引力是如何实现的呢?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万有引力定律不能予以解答。

引力与电力有相似之处,如,二力均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所带力荷(引力是质量,电力是电荷)的乘积成正比。但二力的比例系数相差悬殊,电力远远大于引力。

二力间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差别,如同性电荷间存在相互排斥力,异性电荷间存在吸引力,而万有引力却总是吸引力。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问世,提出了崭新的引力场理论。他认为由引力造成的加速度,可以同由其他力造成的加速度区分开来。

这个命题就是爱因斯坦的等价原理,即一个加速系统与一个引力场等效。

我们设想,一个人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乘一架升降机上升,上升的加速度为9.8米/秒2,由于速度变化产生了阻力,这个人双脚会紧紧压在升降机的底板上上,就像升降机停在地球表面上不动一样,但无法说明他所受到的是引力还是惯性。因此,牛顿所说的万有引力,在爱因斯坦看来,根本不是什么引力,而是时空的一种属性。

爱因斯坦根据引力场理论预言有引力波存在。他认为高速运动着的物质会辐射引力,引力波就是这种引力的载体,就像光波是电磁力的载体一样。

引力波的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相同。

例如,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就是靠引力波传递引力子而实现相互作用的。因此,引力波存在与否,是广义相对论的又一个关键性验证。引力波非常微弱。

据计算,用一根长29米、直径1.6米、重500吨的圆棒,以28转/秒的转速绕中心转动,所产生的引力波功率只有2.2×10-29瓦/厘米。一次广岛级核爆炸,在距中心10米处的引力波充其量也只有10-16瓦/厘米。因此,引力波在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自然界也应存在引力波,正如电荷的运动会产生电磁波一样,物体的运动也会产生引力波,引力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这是电力与引力间又一个重要的相似特性。但只有宇宙中具有巨大质量(几倍于太阳质量)的运动天体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引力波。

例如,双星体系就是一种引力波源。下表给出一些双星的引力波辐射的强度。双星的引力波辐射强度双星名称〖〗轨道周期〖〗引力波强度(焦/秒)〖〗到达地球表面的能流(焦/厘米2·秒)仙后座η〖〗480年〖〗5.6×103〖〗1.4×10-36牧夫座δ〖〗150年〖〗3.6×105〖〗6.7×10-35天狼星〖〗50年〖〗11.1×108〖〗1.3×10-31天琴座β〖〗13年〖〗14.9×1021〖〗3.8×10-22狮子座UV〖〗14小时〖〗1.8×1024〖〗3.5×10-19可见尽管双星系统的引力波发射强度比500吨的圆棒旋转和一枚广岛级原子弹爆炸要高得多,但是,比起电磁波来仍是微不足道的。例如,太阳的电磁波辐射强度高达4×1033焦/秒。比上表中任何一个都大得多。至于引力波到达地球时的能流那就更小了。

最早试图检测引力波的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物理学家韦伯(E.Weher1901~)博士。20世纪60年代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引力波检测装置:一根长153厘米、直径61厘米、重约3.5吨的圆柱形铝棒——后人称之为韦伯杆,横搭在由两个铁柱子支着的钢丝上。

铝杆质量虽大,钢丝却几乎无丝毫振动。在圆柱体的表面装有压电晶体。

可以测量圆柱体极微小的形变。当引力波作用到天线时,就可以通过圆柱形的形变,把它们检测出来。

韦伯推测,铝杆若能接收到来自太空的一束强引力波,就会摆动起来,但摆动很可能是很轻微的,他估计摆动幅度可能只有原子核直径(10~15米)那么大,附近卡车开过等引起的地面震动均可能导致韦伯杆产生如此幅度的振动。

为确认检测的确实是引力波,他还在1000千米之外的芝加哥阿岗国家实验室安装了一个类似的仪器。他想,假如有一个引力波扫过整个太阳系的话,则两个仪器都会同时做出同样的反应。

6月韦伯声称,他的天线在1968年12月30日到1969年3月21日的81天观测中,收到了两次引力波的信号。韦伯的结果也引起很多疑问:首先,如果韦伯收到的是引力波信号,而且如韦伯自己宣称的,这些信号来自银河系中心,那么,银河系中心必定有十分激烈的事件,可是,核对当时的天文观测资料,却没有看到任何异常的记录。

其次,如果引力波到达地球时的能量有韦伯宣布的那样大,竟能达到103焦/厘米2·秒,那么银河系中每年就要消耗104个太阳质量,才能产生如此强的引力波。如果这样,我们银河系的寿命只能有107年。

但天文观测证明,银河系已经有1010年的历史了。这又是一个矛盾。更重要的是,其他各国的实验小组用更精确的仪器再也未检测到,所以韦伯的结果并没有得到公认。科学家现在一般认为,韦伯的实验结果有误。

因为韦伯检测器工作在室温(27摄氏度左右)环境,由于受分子热运动噪声的限制,最高灵敏度只能达10~16量级,用来检测引力波尚无能为力。

天体物理学家采取另一种途径来检验引力波理论。由于双星是一种典型的引力辐射源。

引力辐射能把双星的能量慢慢带走,使整个双星体系的能量变小。结果使双盛的周期越来越短。

这个性质叫做引力辐射阻尼。只要我们能证实引力辐射阻尼所引起的双星周期变短确实存在,尽管没有直接测到引力波,也是对引力辐射理论的一种支持。不过,这种方法同样不容易真正做到。

因为,能引起双星周期变化的因素太多了。按照广义相对论,只有由两颗脉冲星(R很小)组成的双星体系,才有可能是一个良好的检验引力波理论的天空实验室。脉冲基是急速旋转的中子星,它是一个内部停止了核燃烧而被压得极端紧密的恒星体。

它与另一个中子星一起相互绕转,构成一个双星体系。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这个双星体系应能发射引力波,从而带走一些能量,使双星轨道慢慢缩小,周期慢慢变短。

这些变化尽管都很微小,却可以从它们发出的脉冲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精确计算出来。

然而,直到1974年以前,没有发现一个双星是由两个致密星组成的。1974年底,美国射电天文学家胡尔斯及泰勒发现了离地球15000光年的一颗射电脉冲星,名字叫做PSR1913+16(PSR是射电脉冲星的意思,1913是赤径,+16是赤纬)。这颗星与众不同,在当时,所有发现的射电脉冲星都是单星,唯独PSR1913+16肯定是双星中的一个成员。泰勒等人对PSR1913+16进行了四年多的监视性观测。

测量次数超过1000次。使许多观测参数的精度达到百亿分之几。

他们的确发现了这颗双星的周期在稳定地变短。它的转动位相与时间的关系反映出如果没有周期变短,则应是一条水平线。理论与观测之间的符合是双星轨道周期总共减少了万分之四秒。

这个结果恰好与爱因斯坦的理论相符。这是人类第一次间接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这毕竟是间接证明,还不能由此得出引力波真实存在的结论。

但引力辐射阻尼理论的定量证实,意义十分重大,它把引力物理推进了一大步,再一次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然而,物理学家们坚持走韦伯之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制造出工作在低温条件下的第二代引力波检测器。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建成了低温引力波天线装置:天线是圆柱形的铝棒,长3米,重4.8吨,工作在液氮温区,灵敏度达5×10-19,能检测出振幅为1.5×10-16厘米即约10-3原子核半径或者10-24头发直径的振动。

日本东京大学平川诺平教授的引力波检测工作也令人耳目一新。其众多实验均以频率为千赫量级的高频引力波为检测对象,这是与科学家迄今所知道的最强天体引力波源相对应的。

平川则创制了一种共振低频引力检测器,明确以蟹状星云中的高速自转脉冲中子星NP0531+21为检测对象,该星自转周期为33毫秒,所发引力波到达地面的强度约为10-27量级。平川的引力波检测器分别设立在东京和筑波科学城,经在低温条件下的长时间积累,灵敏度已达10-25。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前苏联科学家乌恰耶夫又提出了"中微子引力论"。传统理论认为,中微子不带电荷,无静止质量,它以光速运动,几乎不与物质发生作用,可以顺利穿过地球。

但是近年来发现中微子还是有静止质量的,不过其质量极小,约10-32克。

科学上笨现的中微子实际上有三类:电子类、μ介子类和介子类。例如,在太阳核聚变反应中辐射的是电子类中微子,它们在到达地球前某个时候就已经变成了μ介子类或介子类中微子了。

如果一类中微子能变成另一类,它们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质量了。有质量就可能对物体造成冲力。

乌恰耶夫以"中微子气"代替引力波,认为在壳满宇宙间的中微子气中,中微子以亚光速进行着杂乱无章的运动,其中一部分总是要被天体吸收的,结果每一天体都获得一种"脉冲力",此脉冲力大小等于其吸收的中微子质量与其速度乘积。

在日地系统中,地球向日面承受的中微子流比背日面要弱,由此产生的脉冲力恰好抵消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离心力。宇宙间各天体运动都可以如此解释。在这里根本不需要吸引之力。

当然,这个理论只是一种探讨,并无实验事实作依据。不过由于中微子在宇宙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它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乌恰耶夫的说法或许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引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重力,引力波,还是中微子现在,科学家又在改进检测器或创制新的检测器,以求检测到引力波。例如,美国计划分别在东西两岸建立臂长为3.2千米的激光检测器,经多次反射,总光程可达100千米,其灵敏度估计可达10-21。

欧洲航天局宣布,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从2010年开始共同实施"莉萨"(LISA)计划,以寻找84年前就预言存在的引力波。"莉萨"计划要发射3颗卫星,这3颗卫星将组成一个边长为500万千米的巨大三角形,它们之间以激光束相连。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借此测量出3颗卫星中的某一颗是否会因太空中的引力塌缩而产生微弱的位置偏差,从而获得引力波存在的事实证据。

同类推荐
  • 细说趣说万事万物由来大全集

    细说趣说万事万物由来大全集

    ??????????????????????????????????????顣???????????
  • 奇妙的鱼类世界

    奇妙的鱼类世界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栖居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生环境中。无论是在湖泊、河流这些淡水环境中,还是在大海、大洋这些咸水环境中,都可以看到它们悠游自在的身影。
  •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生物的奥秘

    生物的奥秘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奇异现象,人类一直在探索着、追寻着,想找出其中的答案……本书构思新颖,带你走入一个神秘的生物王国……
  • 捉住砍伐森林的那只手(星球保卫战)

    捉住砍伐森林的那只手(星球保卫战)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
热门推荐
  • 出轨的盛唐2:武后

    出轨的盛唐2:武后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她是这个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她是历史,也是传奇!真实再现中国历史生存法则及后宫内幕!本书全景式展现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最隐忍、最狠厉、最孤绝又最辉煌的传奇人生!值得你细细品味。这是一本精彩诠释中国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权力场上征服天下的最经典教材,生动描写了武后的从容镇静,老成练达,虽然难以洗涤其残忍毒狠之罪,却是人人敬佩。
  • 完美失控

    完美失控

    一切都是如此美好,让所有人都流连忘返,可是,你可曾怀疑过,这些只是一场梦,谁能意识到呢?“思想才是真实!思想即是真实!”
  • 梦见白驹

    梦见白驹

    当我再一次做梦的时候,当我再一次梦见你的时候,我知道,我该为你写上一本正正经经的口述、亲笔、亲力亲为,一本可爱的笑话
  • 重生萌妃:邪王宠妻无度

    重生萌妃:邪王宠妻无度

    异世重生,堂堂特工第一人沦为被抛弃在荒郊的王府的落难郡主,白莲花来欺,绿茶婊来犯,连丫鬟也能来跟前花样作死了。绿茶蛇蝎心肠装柔弱——剥了你的美人皮,看你怎么装。通兽言、会医术、签血契收天狼,驭白虎唤群蛇,胆敢来犯,来一只打一只,来两只打一双。她机智腹黑,睚眦必报,却在某个千年狐狸面前失了防备,轻易就落入了他精心编织的名为“宠爱”的大网里。他超然度外,对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但是却在某只小狐狸跟前摘下疏离的面具。传言,浮生公子乃是明月天涯榜第一人,实际深不可测,拒人于千里之外。某只小丫头一脸嫌弃地推推靠在自己身上睡的欢实的某男,“来来来!说这话的人你过来!我保准不打死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被掉包的豪门千金复仇记

    被掉包的豪门千金复仇记

    今天,林思佳18岁的生日,她却并不开心,她还在为了自己和妈妈妹妹的生计而忧愁,因为明天正是自己的妹妹满7岁的生日,今年她必须让妹妹去上小学,看着兜里仅存的一些钱她哭了,妈妈以为是幸福的泪水,她知道妈妈无法理解自己,因为自己的妈妈精神状况有问题,她该怎么凑够妹妹上学的钱?然而今天因为一个女人她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她的人生将发生怎样的转变?这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呢?豪门恩怨即将揭开,她该怎么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让那些小人为自己这些年的苦痛付出代价呢?在身世之谜揭开的漫长路上,她遇到了钟爱一生的男人,这个男人到底是谁?面对重重困难和家族小人的不断暗害她该怎么变成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呢......
  • 思路决定出路(第三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三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 血映雪

    血映雪

    血,染红了雪…雪,染白了三千青丝…血雪,见证了谁的一生繁华…血映雪,又伤透了谁一颗的真心…
  • 不是非你不可

    不是非你不可

    事过境迁。往事如烟。这句话说出来总是那么容易。当郑沐欣只身一人来到人地生疏他生活的城市。才发现让你恋恋不舍。不甘心丢弃竟只有一个名字没有改变。没有模糊。往事耿耿于怀了四年。囚禁着她。让我颓废。落魄的祈求着。从前总觉得爱上一个人后失去了定会花费半生的余力去忘记。毕竟他折磨了我四年。让我不死不活苟延残喘的生存了四年。后来才明白。你根本无须特意去学习忘记。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忘记一个人其实也只需要一秒。繁华人世。谁都不能保证谁会爱上谁,谁会离开谁。谁又会忘记谁。而我,要的爱情也并不是非你不可。我对你并无亏欠。也再无留恋。我凄凄凝望,苦了自己。我微微一笑。暖了你。
  • 九重昆仑

    九重昆仑

    有道是一念成魔,可爹妈偏偏给我取名叫“一念”,所以我毫无意外的成魔了。有道是邪不胜正,可我却偏偏重生在神山“昆仑”,所以我毫无意外的被压了。有道是因祸得福,好容易得到开挂神器想逆转人生,可却是个鸡肋的全能辅助。张一念背负“无能辅助”阴阳碑,一把鼻涕一把辛酸泪,为魔证道踏上昆仑。
  • 谈文说画

    谈文说画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谈文,收录了胡适、林语堂、余平伯等著名文学家的文章;下编为说画,包括张大千、潘天寿等著名艺术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