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每秒发出这么巨大的能量,几十亿年来,它源源不断地把能量输送到四面八方,却丝毫不见发光能力有任何减弱。是什么东西“燃烧”并不断地供给这么多的能量呢?历史上,科学家们曾提出过多种看法。最初设想的是像地球上的普通物质燃烧那样产生热。就假设燃烧的是优质煤吧,1克优质煤完全燃烧只能放出2926千焦的热,如果太阳全部由优质煤构成,那么只要经过5000多年整个太阳就烧完了。而我们人类存在的历史已经有200万年了。显然煤不是太阳的能源。后来人们又提出一些其他假说,也没能完满解决问题。那么,太阳的能量究竟怎样产生的呢?很长时间以来,这都是一个谜。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个问题才得到解答。1938年美国物理学家贝特提出太阳的能源是原子核聚变反应,即由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1个氦原子核,从而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氢弹就是这种核反应。可以说,1克氢聚变成氦能放出65×1011焦耳的能量,相当于产生648×1011焦耳的热,这等于200吨优质煤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可见,核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是其他产能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核反应需要高温压条件,太阳中心具有约1500万度的高温,压力比地球大气压大4000亿倍,是一个天然的核反应实验室。太阳能源也给我们以启迪。如果在地面上能人工大规模进行这样的受控核反应,可以获得多么巨大的能量啊!原子核工作者正在为此不断努力创造实验条件。
同类推荐
奇妙的发明(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网络世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
本书精心挑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101项古今中外的发明成果,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活、交通等各方各面,并详尽地讲述了每项发明辗转曲折的由来、艰辛的发展历程,为青少年读者展现更为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让其从每一项发明中感受前人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激励青少年读者学习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创造精神。古代生物与医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隐婚老婆:饿狼Boss轻点宠
他是全S市女人都想嫁的男人,性格冷漠,心狠手辣,但却唯独对她宠溺到了极点。“你想干什么?隔壁有人!”某总裁环顾四周,略带疑惑的问道:“这个屋子里除了你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