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6600000039

第39章 在光明话剧团

穆廉

1999年10月17日,我带着河南省委党史办的通知,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登上东去的列车。乌鲁木齐到郑州三天三夜的行程中,我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是啊,整整50年了,当我参加到抗日救亡团体——光明话剧团时,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进祖国胸膛、国破家亡的生死存亡关头,即使是个孩子,也抱有拯救国家危亡的宏愿。我抛弃了学业,顾不上回家,毅然走上斗争的征途,实现了抗敌救国的决心。在将近一年的艰苦生活和紧张的工作中,我受到了难得的锻炼,初步树立了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每忆及此,我都把光明话剧团作为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师、培育我成长的摇篮。这次能参加“光明”老同志座谈会,是多么难得、多么幸运啊!

经过50年的漫长岁月,久别重逢的11位兄弟姊妹们又相见了,说不完的想念,道不完的回忆,那峥嵘的岁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啊!

一、我投身抗日救亡的激流

1937年12月中旬,我参加了由开封部分爱国青年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团体——光明话剧团。

此前,我只身远离家乡确山县,就读于开封北仓女中,16岁的我,十分幼稚、单纯,我的天地就是校园,我的生活就是读书,我想念的就是妈妈,既不了解社会,也不太关心国家大事。

卢沟桥惊天动地的炮声后,北平、天津、保定相继沦陷,河南危在旦夕,亡国奴的厄运降临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当时河南省会——开封的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各个学校的爱国青年学生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走上街头、郊区农村,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日救国,动员群众。11月学校被迫提前放假,我安谧的校园天地被打乱了,自己用鲜花编织的读书美梦也破灭了。在抗日救亡大潮推动下,我随着许多爱国同学的脚步,先是参加了河南大学进步教授范文澜、稽文甫、肖一山创办的河南大学抗敌训练班,学习游击战术、大众哲学等课。刚学习了一个来月,由于日寇逼近豫北,日机轰炸加剧,训练班又提前结束,一些同学,有的奔赴延安,有的另找了工作,有的回了家。我既无任何社会关系,又不甘心回老家困守闲居,面临着报国有心、抗日无门的窘境。恰在此时,开封光明话剧团准备赴豫东各县广大农村宣传抗日,北仓女中同学李秀媛(现名李予姜)约我一块参加了光明话剧团,同年12月29日奔赴豫东豫南广大地区,开始了艰苦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我和李秀媛到光明剧团后,才发现北仓女中的教师林亮(原名林英亮)已被邀请参加了剧团,并被选为团长。团员除北仓女中的外,还有开封女师、开封男师、开封豫中、开封初中的。年纪最大的是剧团党支部书记、河大学生杜达,大约30岁左右,其次就是团长林亮老师。初次见面,大多数互不相识,可是会前同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工农商学兵一齐来救亡》等抗战歌曲,却像一股红绳,把大家一颗颗滚烫的心紧紧地串在一起!是啊,我们都是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来,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相聚,为了达到这个神圣的目的,我们有着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的决心。在这里,我们没有宣誓表决心,可是此时此刻存在于每一个人心里的共同信念,却比那宣誓和表决心坚定何止千百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一见如故,很快就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兄弟姊妹。后来,在出发前,团里又决定全体团员按年龄长幼以兄弟姐妹相称,支部书记是我们的大哥,林亮团长是我们的二哥,我排行十五,长者叫我十五妹,幼者叫我十五姐,最小的弟弟小张才14岁,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亲昵地叫他“小尾巴”。可惜他在剧团只工作了一个来月就被他父亲强制叫回家去了。我们这一伙年轻人,在抗日救国的共同目标下,消除了一切私心杂念,纯净了灵魂,升华了思想境界,组成了亲密无间的战斗集体,确实做到了一人有难,大家相帮,吃苦争前,享受互让;那时差不多每天晚上都开一次工作小结和生活检讨会,对于当天发生的偏差,都能展开坦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是不是手足胜过手足。记得这年7月,在豫南汝南县繁忙的演出中,我脚气发作,两脚溃烂,难以行动,只好请假回家就医。八哥郑秉乾同志(解放后因病去世)负责送我回家。路上,我坐在独轮车上,火热的骄阳晒得我头昏脑涨,脚痛难忍,八哥却顶着太阳,跟着车子步行100多里路,把我安全送到家里。在一天多的行程中,他扶我上车下车,帮我打尖吃饭,耐心地照顾我,那真挚的兄长般的情谊,至今仍铭记不忘。还有一次在农村演出时,突然惊报土匪来袭,群众惊散,剧团也急忙收拾演出什物搬走。正恰十九妹李岩疟疾发作,寸步难行,在此危急时刻,十四哥李战同志二话没说,把她背上就走,硬是跑了十几里路,逃出了险境,至傍晚才赶回剧团,累得十四哥瘫倒在地上,好久才爬起来。诸如此类患难与共的战斗友谊和真正的同志之情,确实使人感到格外的珍贵。无怪乎1988年河南省委召集光明话剧团老同志座谈会时,虽然时隔50年,天南海北未曾谋面,当年风华正茂的一群青少年,如今都已双鬓斑白,耳聋齿落,面目全非,蓦一相见,已不相识,只有按当年的排行称谓自我介绍,方能唤起往昔的记忆。当我在座谈会上,初次见到大哥、五姐时,说“我是十五呀”,大哥、五姐一下握住我的手,老泪纵横,久久难释。难忘啊!在那艰难战斗岁月中铸成的无比崇高的同志情谊。

二、艰苦的锻炼

抗战初期,进行广大农村地区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就是在这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从事战斗的。记得剧团在开赴豫东时没有一分钱经费,置点最简陋的布景、道具、化妆品的费用,是大家捧着募捐册,像求乞似的求亲友“施舍”的,没有伙食钱,是由参加者每人预交五块钱凑的。踏遍豫东豫南大部分城镇农村,严寒酷暑,风霜雨雪,都凭的是两只磨不穿的脚底板和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所迸发的坚强意志。我们近一年的流动演出宣传,全部以足代步,县县之间,一般都在八九十里,遇到特殊情况,还要走得更多一些。有时能找上一辆大马车,拉着布景、道具和演员简单的行囊,这就是最好的条件了,而大多数时间连这个条件也没有,我们只好把布景拆开,连同道具、行囊等分配给每一个同志背着走。吃饭是有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就饿着。当饥肠难忍或乏累不堪的时候,我们就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一唱,精神就来了,好像就忘了饥饿乏累。夜晚睡觉,马厩、牛圈、草房都是我们的住处,从无人挑剔。当然,碰到好运气,住进学校教室或是分住在群众家里,那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有一次,我们步行的队伍和拉东西的大车脱了节,夜晚,我们走进一处荒无人迹、仅有几间破烂草房的小村庄,住进一间储草的黑的小破屋,屋里堆着一堆铡碎的麦秸,此外别无他物,房主人大概都逃荒去了。我们奔波了一天,随身带的干粮吃光了,水喝光了,每个人都饥肠辘辘,口干舌燥,可是在这个野村里,渴无水,食无粟,旷野的寒风又从倾斜的门缝和破窗户往屋里吹灌,一身热汗倏忽间像变成一层冰,冷得直打战,真的走到了绝境。大家经过一天近90里路的急行军,已经乏累不堪,都需要躺下来美美睡一觉,可是拉行李什物的大车还杳无踪影,无铺无盖,怎么睡呢?睁着眼睛,这一夜是熬不过去的。怎么办呢?不知是谁出了个“绝招”,大家一同钻进草堆里,互相把碎麦秸厚厚地盖在身上,没有多大一会儿,居然都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是晨光熹微,大车也寻来了,我们从草堆里钻出来,彼此相视,都不禁捧腹大笑起来,一片欢腾雀跃,好像昨晚遇到的困难早已抛到九天云外去了。在这劳累又欢快的日子里,不知遇到过多少诸如此类的困境,每逢克服一次困境,我们就不约而同、情不自禁地唱起鼓舞斗志的歌,这次也不例外:“我们战黄河,我们战淮河……”在雄壮的歌声中,大家又随着马车车轮的转动,精神抖擞地继续往前走去……

三、和广大人民心连心

在这一年抗日救亡的征程里,我们这群刚从学校踏入社会的青年,确实历尽了困苦艰辛,受到了难得的锻炼和考验,为以后投入更艰巨、更漫长的革命征程打下了可喜的基础。我们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深入到豫东豫南广大农村,实践了与工农相结合,毫无保留地与农民做到了“三同”,我们和广大农民在民族危亡、大敌当前的现实面前,结成共洒一掬泪、同流满腔血、生死与共、甘苦共尝的情谊。广大农民群众一经动员起来,迸发出的强烈爱国思想、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和义无反顾的自我牺牲精神,使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中的散漫、怕苦、好高骛远等思想意识受到一次猛烈的冲击,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抗战必胜的信念和投身革命洪流的决心。

我们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经费困难,一切都很简陋,演职人员没什么严格分工,每人都身兼数职,搞编导的也要参加演戏、搭台子,演员除了演出任务,也要参加教唱抗战歌曲,编壁报、画宣传画、写标语、家庭访问、组织座谈以及开展上层爱国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等,总之,只要工作需要,什么活都干,而且干得很起劲。生活这么艰苦,工作这么劳累,虽然随着日军进攻的不断逼近,我们仍然按着预定计划,从北到南沿县进行宣传、演出,大家从无怨言,从未辍断。这年的6月6日,开封失守了,出生在开封、豫北各县以及在开封求学的我们19位兄弟姊妹们,全部成了逃亡者。那几天大家都郁郁不乐,很少讲话,有几个年幼的弟妹不禁哭了起来。大家在演出中更加义愤填膺,迸发出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无比仇恨,演出效果更加明显。为了表达我们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为了进一步唤起广大农民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演出剧目间隙,穿插了《逃亡三部曲》、《五月的鲜花》等救亡歌曲,当每次唱到“……丢掉了我的家乡……”时,大家都毫无例外地禁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女演员甚至泣不成声,这时台下观众也是一片抽泣,不忍再听下去……一曲唱罢,紧跟着就是响彻田野的“打倒日本鬼子”的怒吼声!难忘呵,那民族危难的悲壮时代!难忘呵!我们年轻时曾经奉献给祖国的赤子之心的壮丽生活!而今,50年后,曾听到不少修养有素的歌唱家演唱这些歌子,为什么反使人感到那么苍白、那么空虚呢?

我们的剧团,演出了20多出抗日救亡题材的戏,大部分是从上海演剧队及其他地方引进来的剧本,如《九一八以来》、《张家店》、《顺民》、《放下你的鞭子》等,也有一部分是我们出发以后同志们自己编写的,如《周年祭》、《不能走那条路》、《敢死队》等。每个兄弟姊妹都多少不同地担任着演员的工作。其实,我们大家都没受过表演艺术的专业训练,也没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只有少数人是学校里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在每年节假日演过几次校园话剧,多数人还没上过舞台,虽然我属于前者,但毕竟不是专业戏剧工作者,只是凭着抗日救亡的一腔热血闯入戏剧艺术殿堂的。那时,在舞台上只知为苦难的祖国和同胞而情不自禁地流淌着热泪,为宣泄对日本鬼子和叛国贼走狗的无比仇恨,呼唤着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斗争,为鞭挞侵略者灭绝人寰的暴行而痛揭其禽兽嘴脸!每个演员都好像和所扮演的角色融合为一体,虽然当时我们还不懂得什么表演方法,正是这种朴实真诚的表演,使我们眼中流淌的热泪、胸中奔腾的热血,迅速和观众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融会,点燃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抗日火焰。那些震颤人心的场景、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的惊心动魄的呼喊,即使是明日黄花,俱往矣,但每忆及此,仍然令人激动不已。记得在豫东项城县演出《九一八以来》时,观众看到舞台上这个家庭中的两个女儿都已被残暴的日寇抢走,日本鬼子仍然不顾这位可怜的父亲的磕头作揖求饶,又向第三个女儿扑来时,台下观众心中的怒火一下像火山般地爆发出来,无数只手指着张牙舞爪的鬼子兵,不约而同地高喊:“打呀!”“打死他!”“把他赶出去!再也不能求饶了!”……扮演三姑娘的我听着观众震耳的吼声,一股热流涌过全身,对日寇侵略者的无限仇恨,一齐涌上心头,竟然忘了是在演戏,捋起袖子,猛冲一步,狠狠地给扮演日寇的演员一记耳光,打得他晕头转向,捂着半边脸,在台上转了一圈后,踉跄地退了下去……在日常生活中,郑秉乾同志对年纪小一些的弟、妹照顾得无微不至,态度非常和蔼,大家都喜欢接近他,可在那次演出中,他真的生了气,下了舞台,不断责备我:“演戏嘛,怎么能这样?!”我很不好意思地连连向他认错道歉,后来他却笑了,反而夸奖我演得好,演得真实。诸如此类的观众情绪和场景,在我们频繁演出的众多剧目中,几乎是屡见不鲜。特别是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一剧时,差不多每次演出都使我激动不已,至今难以忘怀。

《放下你的鞭子》是我们在豫东豫南广大农村城镇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这个戏是街头剧,不受演出场地限制,舞台、街头、打麦场、村边上随时随地都可以演,为了扩大宣传面,到扶沟县后,剧团组织了两个《放下你的鞭子》的剧组,在舞台演出空隙,两个剧组常常同时分赴农村演出。所以,仅这一个戏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据粗略估计,演出场次不少于300场。在这戏里,我参加了一个剧组的演出,每次演出的艺术效果都很好,至今虽已60多个寒暑,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和引发出来如火如荼的群众抗日情绪,仍然历历在目。记得在西华县的一个农村村头演出此剧时,照例一阵紧锣密鼓引来众多观众,密密麻麻围成一圈,打开场子后,剧中卖艺老汉边敲小锣边高声念起来:“小小镗锣转悠悠,五湖四海皆朋友,南边收了南边去,北边收了北边游,南北两边都不收,黄河两岸度春秋。咳!光说不练,嘴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说着练着,真把式。”几句江湖套语开场白后,接着就将卖艺姑娘香姐唤出舞剑,香姐因饥饿乏力,一套剑未舞完就倒在地上,立即受到老汉的痛斥责骂,接着又逼着香姐唱小曲。由于演得真实动人,同时,那时候农村里甚至城镇还没见过这种演出形式,观众都信以为真,很多围观妇女都感动得暗自抹眼泪,有位老奶奶竟趋到我跟前,眼里噙着泪颤巍巍地将一个铜板塞在我手里说:“孩子,先买个烧饼吃了再唱吧!”很多农民观众也跟着纷纷往场子里扔钱。我知道这每一文钱都是他们连醋、盐也舍不得吃攒下的,如今却慷慨地给了香姐(我),这是多么高尚的阶级感情啊!我感动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点点落在老奶奶的手上,我真的哭了,哭得那么伤心,可卖艺老汉又在责骂了,在他的威逼下,我抹掉眼泪,唱起了《凤阳花鼓》小调:“……自从来了日本鬼,十年就有九年荒。大户人家改行业,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他乡……”当时,虽然是按照剧情规定,其实,我的确为香姐的苦难遭遇和演出现场的情景所感动,哽咽得唱不下去了。卖艺老汉“怒不可遏”地用鞭子狠狠地抽打我,原已站在观众中扮演青年工人的演员一声大吼:“放下你的鞭子!”跳进场内,不少观众也气愤地跟着冲进场子,高声制止卖艺老汉:“不许打这个可怜的苦孩子!”还有个40多岁的大娘也挤到跟前,向卖艺老汉说:“这孩子还小啊,不能打了……”还有一些人在一旁议论纷纷:“这都是日本鬼子害的呀!”当观众知道香姐原来是卖艺老汉的亲生女儿,因为不甘忍受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而离乡背井到处流浪,为了糊口,出于无奈不得不卖艺为生时,许多人又都流下了同情的眼泪。还有一次在杞县城里,这出戏演完后,杞县县长激动地跳上舞台,举着哭湿的手帕,告诉观众:“这个戏演的都是真事,我们都要记着日本鬼子的惨无人性啊!……”接着带头捐款200元,帮助我们克服经费的困难。回想起我们多次演出时,广大观众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的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阵阵“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赶走日本鬼子”的怒吼声,好像至今仍然萦绕在耳际……

其他在舞台上演出的剧目,如《张家店》、《顺民》、《重逢》等,都取得了强烈的效果。每逢演完一场戏,经常有一些姑娘、媳妇强拉着女演员到她们家里吃饭、休息,我们也就趁此机会,通过谈心、拉家常,做了不少的家访和宣传抗日的工作。我们这群青年学生的心和劳苦大众的心更一天比一天地贴近了。我们也更加热爱农村了。

四、人民没有忘记我们

在我们工作过的豫东豫南广大农村城镇地区,我们还做了许多组织工作,如协助当地群众成立剧团、排戏、教唱救亡歌曲、召开社会各阶层的座谈会等等。好像是在淮阳县(或项城)的时候,有个名叫贺红玉的女学生,看了我们几次演出后,同她的几个同学一块儿找我们要求帮助排《放下你的鞭子》这出戏。想不到在六年后的1944年在延安联防司令部政治处外边,意外地又遇到了她。原来她从那时受了我们的影响,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以后不久,也到延安来了,改名贺路,调在部队文工团。我为光明话剧团抗战初期的抗日救亡工作,在豫东豫南广大地区洒下的汗水和心血,结出了果实而感到欣慰。其实,60年的沧桑岁月,我们自己做过的很多事已淡忘了,可是,据说我们过去走过的县份,在当前编写地方党史时,还记载了当年光明话剧团的足迹。人民没有忘记我们!

我,当然更不会忘记当我年轻时在那段战斗的峥嵘岁月里所度过的传奇般的舞台生活;那些教育、哺养我投身革命洪流、坚定了中国不会灭亡信念的父老兄弟姊妹,特别是曾在西华相聚、直接领导我们工作而在不久之后与日寇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豫东中共工委书记沈东平和西华县农民武装领导人胡晓初等同志;也不会忘记已先后离开人世的曾和我们一道跋山涉水、忍饥受饿进行艰苦的抗日救亡活动的八位兄弟姐妹;永生也不会忘记我是在光明话剧团的怀抱里开始起步,而走向更广阔的抗日战场和更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王夫之的有关内容。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本书以中国古代名人的情感轶事为立足点,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背后也是一个个鲜活立体的生命。
热门推荐
  • WAR OF THE WORLDS

    WAR OF THE WORL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宿敌,浮生,情

    宿敌,浮生,情

    新仇?旧怨?为舒心中绵绵仇怨,计谋连连,却令人蹉跎年华。……聊聊浮生,为何而生?未何而存?……万物皆为浮云,唯情永恒
  • 及格的幸福:缘分天定

    及格的幸福:缘分天定

    “是否这样的伤害才是你给我的全部?”“留不下你的心,我也要霸道的留下你的人!”……“幸福如果可以用一百分来算的话,你给我的却只够及格成绩!”“我无法给予你满分的幸福,却依旧要你留在我的身边,因为我给你的是满分的爱!”……“爱情没有对错,而你却强行的加入对错,那么谁对谁错呢?”“为何你的世界变成了黑色,为何我走不进你的世界,到底哪里出了错?”
  • 女王来袭:校草强势宠

    女王来袭:校草强势宠

    当毒舌女王遇到损嘴男神,谁更胜一筹?“特么的,夏洛琳你怎么会这么无赖!”某男一脸炸毛的吼道,“嘿嘿,谢谢夸奖啊!也不知道当初哪个龟孙子死皮赖脸的缠着我”某女小声地嘟囔,“你说什么?”某男邪魅一笑,“该给你点惩罚了”说着抱起某女往床上走去,“滚蛋,放开我……”[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小虐√][秀恩爱√][放心入坑!][不得转载√](欢迎加入读者群:584131200)
  • 幸福来敲门之exo的小团宠

    幸福来敲门之exo的小团宠

    女主小彤,20岁身高:170体重:保密爱好:吃,唱歌跳舞。梦想: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性格:活泼大方善良。外貌:漂亮。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妹妹。现居:韩国。体质:胃病低血糖。男主:exo12只啦啦啦,不多说行星饭都懂
  • 方生方死之九天神域

    方生方死之九天神域

    【生命有尽,梦想不灭。】三百年前,古书现世,神域第一次为人所知。三百年间,无数探险者为此出发,却全失败了。三百年后,人们将神域当做不可寻的传说。风临,一个自小梦想着到达神域的少女,继承父亲遗志,力排众议就此出发。途中,不断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始攀至九天之上的冒险旅程。【新人,请大家多多指点。也不知道文分在这个类别中是否正确,纠结……】
  • 江山为聘:纨绔皇太后

    江山为聘:纨绔皇太后

    大婚当日,不仅未等来心上人的花轿,反而被抬入宫中替老皇帝冲喜。然冲喜失败,老皇帝驾崩,心上人踩着她继任皇位,而她作为谋逆罪妃,被灌哑药挑断手脚筋脉陪葬于地下皇陵之中!以她一人之死,换得所有人鸡犬升天!等她再次醒来,时光竟倒流回三年前,她仍是弱质少女,父慈母贤,亲妹可爱,心上那人依旧一副谦谦君子模样,对她轻声软语恩爱有加。霍明珠在心底冷笑,所有和睦慈爱都是假象,她已糊涂一世,再不会相信他们的花言巧语,上辈子我死,这辈子只能你们亡!要家族荣光是吗?她嫁皇帝为妃,做渣男的皇嫂,是否足够荣光!想要皇位是吗?她辅佐傻太子继位,做母仪天下的皇太后!然而,一直被她当做棋子的傻太子······
  • 初夏季节走

    初夏季节走

    一场宿命的对决.他们注定毫无缘分。她们是亲姐妹,为一个男人决裂。她们是好闺蜜,为彼此受伤。她们是敌人,为一件小事看重对方。他说”初夏,让你承认你爱我就那么难吗?“她说“要我如何说?我的妹夫?”
  • 祖迹

    祖迹

    一个宁静的夜晚,雄姿挺拔的昆仑之巅,突然爆发出一道炽烈的光芒,随即便是山摇地动。昆仑山山顶惊现一座天坑!湿热与黑暗并存的山体深处,八座古老的祭坛分八方而落,组成一幅硕大的五行八卦图。正中的太极阴阳眼上,赫然漂浮着一盏古卷????????????一个浩瀚未明的世界,玄秘莫测,光怪陆离。踏着仙神的的骸骨,追寻着远古的足迹,壮怀激烈,饮尽血泪,放眼万年??????
  • 魔法战

    魔法战

    在宇宙的初期人类还是魔法师的时候是在幻界里生活的,因为受到排挤人类才来到了地球这个空间。邹平迷糊地成为了魔法师,家人又迷糊地被杀,自己又迷糊地来到了幻界,又迷糊地成为名人......其实这些都不是迷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