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很久以前有个道号上灵的道人,他喜欢云游四海,饱览天下名胜。
在他游历了名山大川,遍览了青山秀水之后,他选择在一座天下间灵气最旺的山上开宗立派。
那座山后来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上灵山,而他所开创了的门派便是当今天下正道第一大派——七星门。
上灵道人一生共收了七名弟子,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瑶光。而这七名弟子后来又各创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一脉,这就是七星门的由来。
七星门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瑶光七脉组成。天枢一脉在上灵山中灵气最旺的天都峰,天枢的掌门历代在七星门中又是修为最高深的,所以其他六脉千百年来一直以天枢马首是瞻。
天枢一脉在千百年来出过多位旷古烁今的修仙奇才,第一代的天枢道人时期,七星门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一跃称为正道四大名门,上升速度之快令其他各门各派都深感不安,天枢道人更是与天罗寺主持慧禅大师、寒城剑派掌门卓天、神剑门门主独孤傲天并称当世四大高人。
而后神剑门日渐式微,经过第二代和第三代掌门的努力,七星门在第四代掌门青木道人的手中已经稳居武林前三,而青木道人本人也是武林三大高人之一,此时的七星门已有上千门众,香火鼎盛。
然而,在第五代掌门天然道人的时期,魔教兴盛,幽冥宫、血煞盟等邪派兴起,七星门门众被屠杀殆尽。七星门还未到武林第一便一落千丈。
第六代的时候,七星门规模已经小到众人都以为这只是上灵山上的一个普通道观。
终于,奇迹在第七代的时候发生了。第七代的掌门是沐天道人,据说是第六代空空道人在巫溪抱养的。这巫溪是天底下绝无仅有的一条溪流,它的源头在东海,流向上灵山,是一条逆流而上的溪流。
从东海飘来的第七代掌门注定不是一个凡夫俗子,他在独辟蹊径在上灵山的炎陵洞穴中悟出了緂辰诀。緂辰决共有十个境界,沐天道人在将他练到第九境界之后,孤身一人扫平魔教,天下修仙之士无不汗颜惊叹,纷纷到上灵山拜师求道。一时间原本门可罗雀的七星门突然间人满为患,求道之人排到了上灵山脚下的天宫村。
遗憾的是,沐天道人他爱清静,所以他也只收了七个弟子。
一向奉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他传授完弟子们緂辰决之后也就不知所踪了。
十年之中,他偶遇了玄凤和灵凰两只两只上古神兽。可笑的是,这两只神兽还是夫妻,一日这两只神兽吵架,打得遍体鳞伤,鲜血直流。沐天道人想着神兽血,白白流干了太可惜了,他便把神兽血收集起来,练就了玄凤和灵凰两把仙剑。
在夜黑风高之夜,他潜回天都峰,把两把仙剑插在了天枢殿前的八卦池中,并在一盘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着四个大字——谁拔谁的。很难想像,沐天道人用词会这么通俗易懂。
后世弟子去拔剑者不计其数,但无一不是铩羽而归,好在緂辰决有反噬作用。外面的武林人士偷进天都峰拔剑的也不计其数,但无一不被仙剑吸干精血,统统成了铸剑亡魂。后来这拔剑渐渐演变成了七星门五十年一届的拔剑大会。
话说仰仗第七代掌门所创的緂辰决和沐天道人一人荡平魔教的声势,七星门从此稳稳高居正派第一大派的位置。
到目前,七星门已历经九代,当代掌门狄清歌亦是一个不世之材,緂辰决已经练到第七重,当世四大高人之首。七星门亦是香火鼎盛,七脉弟子共一千五百多人。
一百年前的正邪大战中,七星门更是率领天罗寺、寒城剑派等正道中人再次一举重创魔教,换取了这百年来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