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因富有情感,常有民胞物与的心怀。加之所读圣贤之书,皆以经世用世为职志。所以凡有关民生的建设,尤其是水利与农田,皆特别致力。
我对于苏东坡,发生敬仰之心,是他再次在杭州任内的民生建设他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在宋神宗熙宁四年十一月,至七年十月去任,历时三年其时,他为36岁至39岁,正值壮年第二次到杭州任太守,在哲宗元枯四年七月,到六年六月回京,历时两年其时,他为54岁至56岁,也尚未老他曾说:“居住积五岁,自忆本杭人。”
他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力行青苗、免役、市易及盐法等地方骚然,违法者众他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到任,次日即为小除夕他说:“值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可见其汉事之勤。
他第二次到杭州任太守时,与上次相隔,已15年新法虽已废止,而杭州却连续发生水灾早晚稻的收成大减,粮食发生恐慌。次年夏季,又逢大雨不止太湖两岸与钱塘江下游,均成为一片汪洋农民移居丘墓之上,市街上可以行舟他以官米输平巢,救济灾民并在大水退去之后,立即发动民力,以工代贩,疏浚西湖与城内的运河又将西湖中所浚出来的泥土,在湖中筑了一道长堤,使北山与南屏相通堤上建了座石桥,使堤内外的湖面,仍能相连,而游艇也仍可通行。
这一条堤,后人为纪念他,称之为苏堤这六座桥,由南至北,也由后人为之分别命名为:映波、锁斓、望山、压堤、东溥与跨虹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就在望山桥畔历代诗人咏苏堤春晓的诗很多,兹录聂大年的一律:
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
三竺钟声催落月,六桥柳色带栖鸦。
绿窗睡觉闻w鸟,绮阁妆残唤卖花。
遥望酒旗何处是,炊烟起处有人家。
在苏堤的两旁,东坡遍植了芙蓉与杨柳后人又在杨柳与杨柳之间,种了桃花,于是乃有一株杨柳一株桃之说其实杨柳远较桃花高大,故必须在两柳之间,种上三株薄荷,从远处看去,才能看出红绿相间。
在对日抗战时期,杭州沦陷日人在苏堤种了许多株樱花胜利回杭,我便通知杭州市政府悉予移去,并仍在杨柳与杨柳之间,补植桃花次年春季,又回复了桃红柳绿的良辰美景。
运河在杭州城内,有15华里之长自拱哀桥进人城内,而到菜市桥的断河头为止,这是大运河的南面最终点《儒林外史》写匡超人与景兰江初到杭州,就是乘船而来,在菜市桥上岸杭州城内的运河,本已淤塞,也是苏东坡予以疏通,使其深度达八尺以上,船只可以通行无阻。
我国历代,多以文人知地方事而文人因富有情感,常有民胞物与的心怀加之所读圣贤之书,皆以经世用世为职志所以凡有关民生的建设,尤其是水利与农田,皆特别致力苏东坡在杭州任太守,后于白居易270年白苏二人,皆以滴官而到杭州,但二人皆未因降官而玩忽正事白居易也曾疏浚西湖,也曾以湖泥建了白堤,也曾在堤上建了断桥(原名段家桥)与锦带桥,并且因为白堤的建成,使得孤山与杭州城相连,故日断桥桥不断,孤山山不孤因而,东坡在杭州兴修水利,也可以说是受了白居易的影响他自己晚年也曾说过:“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
东坡两次在杭州,共为五年,写了30多首诗,平均每5天要写一首这是指现在尚留存的而言,散佚的犹不在内他在杭州所写的词,第一次约为40首,第二次约为30首东坡第二次到杭州任太守时,马中玉任浙嘈元枯六年,东坡奉如赴,马在席间作词送别。
木兰花令
来时吴会犹残暑,去日武林春已暮。欲知遗爱感人深,洒泪多于江上雨。欢情未举眉先聚,别酒多斟君莫诉。从今宁忍西期,抬眼尽成断肠处。
东坡即席有和作: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量暮。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东坡生于宋仁宗景枯三年,距现在已将一千年他逝世时只6
岁,生前未能有机会再到杭州但是他对杭州的怀念,却颇为深远,他曾有句谓:“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
柳,陇头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的心境,后先如出一辙。
杭人对东坡的民生治迹,也极为怀念至今在平湖秋月对面,犹有白苏二公祠,以纪念这两位诗人太守又谓:“堤上花枝尽姓苏”,可见东坡的遗爱之深,弥足千古尝有以为东坡两次在杭州,只不过是饮酒、看花、吟诗、填词、啸傲湖山、平单风月真是肤浅之见,不足以言知东坡也。
可惜的是白苏二公祠,因1927年,教育部在罗苑设立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后因学生日多,校址不敷,该校便向浙江省政府要求租用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决定,准其租用50年抗战胜利回杭,校长改由潘天授担任。
某日,潘校长约我至校参观,始知该校将二公祠用作学生的饭厅,桌角之旁,幸未破损我当面请潘校长予以扶下,并仍置于墙中,以便瞻仰潘也觉得过意不去,满口承诺,但直至18年7月,我离开浙江省政府,闻潘并未照办。
我也曾将所见白苏二公祠的情形,在省政府委员会会议席上提出报告我谓以白苏二公对杭州民生建设的贡献,竟不能保有其纪念祠宇,我等司地方之责者,实感惭愧省府以原祠既一时不能收回,乃决定将西湖净寺北面的空屋,另为二公建新祠但后来查明,空屋系唐代的永明禅师塔院,产权属于净寺,也正在计划兴修,因而未成乃再命杭州市政府,另行觅地我交代时,特将此事列人事业交代书,请我的后任注意办理。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白居易和苏东坡两位大诗人不是也留下了流芳千古的政绩吗?政绩,不是靠形象工程装点出来的,而是靠点滴的务实之举证明出来的。所以,要想做一个被人民记住的好官,就要心怀苍生,关注民生。
唯有把心放在人民身上,乐于做人民的公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像白居易和苏东坡两位大诗人那样被人民永远传硕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