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1700000007

第7章 杀身成仁

许多动物中,何以只有人讲道理呢?是为了人具有别的动物所没有的一件宝贝,这宝贝名叫“同情”。同情就是用自己的心来推谅别人的心。

贪生恶死,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是动物之一,当然也有这种本能,但人贪生恶死,与其他动物的贪生恶死有点不同:其他动物的贪生恶死是无条件的。

人的贪生恶死则为有条件的。古人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可说就在于此。

何谓无条件的,只要吃得着东西就吃,只要逃得脱性命就逃,而不顾其他一切道理,叫做无条件的。

人以外的动物都如此,狗争食肉骨头,猫争食鱼骨头,母鸡被掳,小鸡管自逃走,母猪被杀,小猪管自吃食,不是人所常见的吗?

何谓有条件,照道理可以吃,方才肯吃。照道理活不得,情愿死去。这叫做有条件的。条件就是道理。故人可说是讲道理的动物。除了白痴及法西斯暴徒以外,世间一切人都是讲道理的动物。

许多动物中,何以只有人讲道理呢,是为了人具有别的动物所没有的一件宝贝,这宝贝名叫“同情”。同情就是用自己的心来推谅别人的心。人间一切道德,一切文明,皆从这点出发。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说:自己所不愿有的事,不要使别人有。自己要立身,希望别人都立身。自己要发达,希望别人都发达。故《韩诗外传》曰:“己恶饥寒焉,则知夭下之欲衣食也。己恶劳苦焉,则知天下之欲安佚也。

己恶衰乏焉,则知天下之欲富足也。”这便是孔子所谓“忠恕”。忠恕就是同情的扩充。我国古代的圣人,普遍爱护一切同类。故孟子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樱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伊尹也是如此,孟子说他“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纳之沟中”。他们为什么能如此,就为了富有同情。同情极度扩张,能把全人类看做一个身体。左手受伤,右手岂能独乐,一颗牙齿痛,全身为之不安。这样,“一己”和“大群”就不可分离。我就有“小我”和“大我”。小我就是一身,大我就是全群。

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求生害仁,就是贪小我而不顾大我。杀身成仁,就是除小我以保全大我。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就是做人的道理。倘去信而保全食,就同不讲道理的禽兽一样。人是讲道理的动物,故最后必然去食而保住信。去食虽杀身,但人道可以保全。即虽失小我,而大我无恙。人总有一死。失了身体还是小事,倘失了人道,则万人万世沦为禽兽,损失甚大。志士仁人,因富有同情,故能为全体着想,故能杀身成仁。

舍小我以全大我,轻身体而重精神,不独志士仁人如此,一般人都有如此的倾向。孟子说得很详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他又加以反证:“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然后加以结论:“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他又举一个实例:“一覃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就是前面所谓照道理可以吃;方才肯吃。照道理活不得,情愿死去。除了疯狂者及法西斯暴徒以外,凡人皆有此心,即凡人皆有杀身成仁之心,不过强弱厚薄有等差耳。

同情是光,能温暖和照亮一颗被黑暗笼罩的心;同情是雨露,能滋润一片干渴的心田。

爱,出于伟大的同情。没有对他人处境的同情,就不会有关怀和怜爱;没有民胞物与的情怀,就不会有无数仁人志士的舍己救人、前仆后继,更不会有伟大事业的成功。

孔子说:“仁者,爱人。”同情是一种爱、一种善,以同情之心待人,才会收获他人的感恩,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价值。

同类推荐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本书里的美文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
  •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本书选取了诸多较有影响力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为了方便您的阅读,编者还在每篇文章的结尾处附注了“哲语沉思”,引导您去品味其哲思与意蕴。相信每一篇美文都会叩击您的心灵,让您在阅读之余收获那久违的感动与激励,从此不再寂寞与孤独,从而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找寻那迷失已久的精神家园。
  • 地火

    地火

    本书故事情结波澜跌宕,险象环生,壮怀激烈,字里行间催人泪下,歌颂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公安干警、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的精神风貌,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 读诗(第二卷)

    读诗(第二卷)

    《读诗(2011年第2卷)》汇集了现代诗歌百余首,《读诗(2011年第2卷)》本着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富有魅力的曲作标准选出名家名篇外,还纵横照顾选入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加以简洁的注释与评析,适合广大诗歌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智尊剑魂

    智尊剑魂

    一个远古少年,无意间,被封印在神剑中万年后,重新夺回身体,并从此逆天修炼,成为众人仰慕的王者!
  • 冰山相撞请注意

    冰山相撞请注意

    冷漠的她,从小便背负着如同铁牢般的诅咒,把她紧紧的囚禁,不想牵连他人,从此冰封内心。冷酷的他,父母在他面前惨死,他痛恨、他悲伤,可他什么都做不了,不想历史重演,从此封闭了内心。当两座冰山在命运的安排下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关注:冰山相撞,请!注!意!
  • 苍茫行

    苍茫行

    心若在,梦就在。一个人,一把剑,一段传奇……
  • 鸣人物语

    鸣人物语

    如果水门与玖辛奈并没有在鸣人出生的时候死去。那么鸣人的生活轨迹是不是会发生变化?“你问我为什么不想成为木叶的火影呢?当你站在火影岩上的时候你看到的是木叶,而我,看到的是天下……”——鸣人。
  • 中国儒学之精神

    中国儒学之精神

    郭齐勇教授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儒者,数十年来沉浸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儒学之精神》即汇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大学与民间演讲儒学的成果。全书深入浅出、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论述了儒学的源流、一代宗师、发展轨迹、经典著作;儒家的礼乐文化、社会理想、治国方略、管理智慧、人性学说、核心价值、人生意境;儒家人文精神的特色、当今的意义与价值,经济全球化下的创造转化与应对之道。对学术前沿的课题,如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公与私、公德与私德、亲亲互隐与人权、儒学的宗教性及宗教对话等论域,亦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有拨乱反正之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据。
  • 仇林的末世和异界

    仇林的末世和异界

    仇林身死末世却意外穿越到拥有强大修炼之法的异界,时刻不忘变强回去拯救父母,但面对强大的敌人日益严重的末世,仇林该如何抉择。在两界挣扎着,抵抗着,变强着,只等成为太阳荣耀自己的一天!
  • 穷极一生,一场梦

    穷极一生,一场梦

    我终于明白世间有一种思绪无法用言语形容粗狂而忧伤回声的千结百绕而守候的是执着一如月光下的高原一抹淡淡痴痴的笑笑那轻轻颤动的百合在那清辉下亘古不变谁有那灼灼热烈的双眸在你的颔首中挺拔而上,遥远的忧伤爱情有千万种,这是他们的爱情。是命运,是宿命。
  • 给予神明的箱

    给予神明的箱

    唯一的人类:查斯沃福多特在名为伯利恒的世界里亲身观看六王换代的故事。
  • 两机男人

    两机男人

    大家好,我是老四,感谢百度之眼让我的人生可以重来一次,这一次,我一定要做一个!上床就是打桩机!下床就是取款机!样!样!滴!两!机!男!人!
  • 希望还能回到过去

    希望还能回到过去

    一场大火,毁了一个家庭,昏迷过后的他只能寄宿在他青梅竹马的家中,却和青梅竹马收到一所学院的邀请函,还觉醒了能力。偶遇了她后却是一场悲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