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3200000016

第16章 民主斗士闻一多

郭沫若对闻一多先生有个很新奇的比喻,说他虽然在古代文献里游泳,但不是作为一条鱼,而是作为一枚鱼雷,目的是为了批判古代,是为了钻进古代的肚子,将古代炸个稀巴烂。这番话是在闻一多死后才说的,闻先生地下有知,大约会很喜欢。闻一多生前曾对臧克家说过:“你诬枉了我,当我是一个蠢鱼,不晓得我是杀毒的芸香。虽然两者都藏在书里,它们的作用并不一样。”

闻一多的著名,因为写新诗,因为被特务暗杀,这两件事都具有轰动效应。而容易被人忽视的,却是他的做学问,是他对古典文献所做的考订工作。能否静下心来做学问,从来就是一种缘分,不是什么人都能获得这份荣幸。闻一多算不上科班出身,留学前,他学的是外语,去美国留学,学的是美术,业余的兴趣则是写新诗,所有这些准备,和后来的一头扎在古文献堆里做死学问,似乎挨不上边。类似的例子有很多,鲁迅是学海军出身,后来去了日本,转为学医,日后则以写作为生。郭沫若也是学医的,似乎比鲁迅的程度还强一些,朱自清和顾颇刚在北大读书时学哲学,徐志摩当时只是一名旁听生。徐后来去美国克拉克大学学历史,又去哥伦比亚大学学经济,最后读了政治,据说他去英国是为了向罗素学习,但是等他赶到剑桥,罗素由于行为出轨已被除名。

一个人最终是否有所作为,开始时学什么并不重要,闻一多的有趣,在于他做学问的极端。考察他的生平,写新诗和投身民主运动,时间都不长。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是个地道的书虫,是在“故纸堆里讨生活”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文学院落脚蒙自,闻一多在歌士洋行楼上埋头做学问,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同事因此给他取名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按照我的想法,闻一多所以会走做死学问这条路,多少和他赌气有关。闻一多从美国回来,先担任中央大学的外文系主任,后来又任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任职时间都不长,其中重要原因,和这两所学校的保守学风分不开。一个写新诗的人在大学里没有什么出路,在老派的教授眼里,仅仅会几句外文和弄劳什子新文学,都是没有学问的表现。

闻一多显然想让那些老派的教授们明白,新派出身的人研究古典文献,不仅可能,而且会做得更出色。他身上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的旧书中,压根就没有一点值得保留的东西,声称自己深入古典,是为了和革命的人里应外合,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在一些文章中,他甚至把儒家道家和土匪放在一起议论,“我比任何人还恨那些故纸堆,正因为恨它,更不能不弄个明白。”他身上保持着真正的五四精神,始终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和什么样的东西断裂。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那样让他如痴如醉,其痴迷程度和任何有考据癖的学者相比毫不逊色,为了深人研究,他走的是最正统的学术道路,从训沽和史料考订下手,为一个词一个字大坐冷板凳。

认真研究闻一多学术思想的人并不是很多,首先是个难度问题,没有点学问基础,根本就不明白他究竟说了些什么,考据文章对于外行来说犹如天书。今天的人性情大都浮躁,不可能像他那样陷进去,有人就算陷进去了,也是一种书呆子似的陷人,稀里糊涂一头钻进去,变得很愚蠢,再也拔不出来。今天从事古典文献研究的人并不在少数,以研究条件而论,要比闻一多不知强多少倍,可惜多数人只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当教授而刻苦,学问成为吃饭的本钱,成为谋生的手段,就像作家的专业是写作一样,为写作而写作,为发表文章便不考虑一切后果,所以研究和写作,不是因为内心的迫切需要,而是因为从事这些专业。换句话说,研究和写作于自己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种巧合。

闻一多对神话的研究,对《诗经》《楚辞》的研究,对唐诗尤其是杜甫的研究,都达到了前人所未至的境界。这也许和他留学接受西方教育有关,他似乎一直努力寻找蕴藏在传统中的现代根源。他计划写一本具有独到见解的《中国文学史稿》,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留下许多未完稿的笔记。文学发展中的民间影响和外来影响,是闻一多关注的焦点,他不但研究文化人类学,而且还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来研究中国的原始社会,在方法上,既有最地道的朴学传统,又不缺乏世界最新的人文研究成果。朱自清先生对闻一多的评价很高,认为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年龄仿佛的专家学者,很难有人能与之相匹敌,可惜英年早逝,被暗杀时才四十八岁,正是最应该出成绩的年龄。

说闻一多是一名斗士,应该没有问题。他似乎对“死”有着特殊的兴趣,做的是死学问,下的是死功夫,面对的是永恒的死亡: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五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一定非常喜欢涅梁这个词,在此境界,贪、镇、痴,与以经验为根据的我,都已灭尽,不复存在,于是达到了寂静、安稳和常在的状态。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一头扎进古典文献,在绝望中获得永生,在枯燥里获得快乐。他在给减克家的信中,曾说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他浑身疼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他的地壳。他写诗,做学间,后来投身民主运动,都是为了获得爆发的能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闻一多始终是一名斗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对闻一多的研究,无论是他学术思想,还是他的民主精神,其实都远远不够。自从有五四运动,这以后一到五四实质的应该是闻一多这代人,他生于1899年,与海明威同年,十二三岁的时候,清朝没有了,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社会至此宣告结束,皇权在闻一多的脑海中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到二十岁,他积极参加五四学生运动,担任学生会书记职务,又去美国留学,充分接受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

在闻一多的世界观中,最不容忍的就是独裁。天赋人权,不可侵犯,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公朴被暗杀以后,很多人告诉闻一多,他已经被列人黑名单,形迹可疑的特务就在他家门前闲逛,而且派人送了恐吓信进来。闻一多如果理智一些,就不会去出席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但是他并不承认这就是中国的铁定现实,不愿意在独裁面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过去的十多年里,他一直埋头书斋,是中国最传统的读书人,与世隔离,现在,沉寂的火山突然爆发,他拍案而起,成为最激烈的民主斗士。在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上,闻一多定有一种寂寞之感,他没有料到偌大的昆明,只有他一个教授来出席这样的纪念活动。据目击者说,那天本来不准备安排闻一多说话,可是他很激动,跳上台去,言辞激烈地说了一通,演讲辞后来被收进了中学课本。

闻一多在会上的演讲成为民主的绝唱,他离开会场不久,就被暗杀在大街上,凶手对他连开几枪,其中一枪击中头部,白色的脑浆流得到处都是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一位著名的教授,光天化日之下被打死在大街上。重温这一段历史,我总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同为五四一代人,同样是接受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教诲,有人为民主献身,有人却明目张胆唆使别人去杀人。多年来我一直在傻想,为什么当时那么多教授,只有闻一多去参加李公朴的追悼会,后来终于想明白,当时学生已经放假,西南联大刚刚解散,很多教授离开了昆明。特务不过是钻空子,这至少说明当时还有些顾忌,真正内心深处感到恐惧的应该是独裁者,因为暗杀本身还是一种恐惧。

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是当时中国的现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权者害怕文化人,这仍然是当时中国的现实。闻一多的死,自然不是毫无意义,它是民主和独裁的一次历史性决战,为后来的共产党获得天下提供了良机。从表面上看,闻一多的身体被消灭了,在独裁面前,个人的反抗很渺小,微不足道,但是却不能说它和国民党的最终垮台没有关系。闻一多的被暗杀,客观上造成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和当局的彻底决裂,国民党政府因此大失人心,李公朴的追悼会,只有闻一多一个教授去参加,可是为了悼念闻一多,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此起彼伏,谁也拦不住。

朱自清先生曾写诗歌硕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先生具有极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这些精神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他一生爱憎分明,为民主自由而奔走呼号,与一切敌对邪恶势力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尽管被国民党反动特务所暗杀,但他那拍案而起的斗士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所有追求正义、光明和自由的人们的心里。

同类推荐
  • 形象决定命运

    形象决定命运

    形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穿农打扮和外表长相的概念,而是一个人全面素质在人际交往中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求职、工作、会议、商务谈判中,个人形象的好坏部是影响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冈素。因此,无论你是什么性别,无论你是多大年龄,无论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无论你是领导还是员工,无论你是金领、自领、蓝领还是职场菜鸟或正准备踏入职场的新鲜人,你不可不知——形象可以创造价值,形象可以决定命运!
  • 在痛苦的深处微笑

    在痛苦的深处微笑

    “越是遥远和高不可攀的目标越容易摧毁一个人的信心,当你把目标定的低一些,你会发现,成功不过是明天的事。”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是因为他们从没迈出过第一步,去实现的才叫理想,不然只能叫做幻想。幻想的最大害处是它会让你停滞不前,只有理想,真正去完成,去寻找的理想才会让你不断超越之前的自己,到达胜利的彼岸。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关键时刻做事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态度。它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战略举措,小到一个人日常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它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的绝妙策略,也包括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说无数成功人士都是精于做人之道的高手,他们纷纷将成就归功于做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策略。
  • 用心工作

    用心工作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紧紧围绕“用心”二字,详细讲述了用心工作的理念,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书可读性、启发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适合员工个人阅读,也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培训教材,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企事业单位员工的个人阅读和培训大有裨益。本书由郑一群著。
  •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针对现代女性的生活现状,围绕女人在人生中最实用的三大本领即说话、交际和理财,详细介绍了口才、社交和理财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提升口才、社交和理财技巧与能力的方法途径,适应每一位渴望幸福的女性的要求,启发女人做一个说话办事游刃有余、理财投资样样拿手、家里家外独当一面的聪明女人。
热门推荐
  • 挽言黎歌:愿君淡淡爱

    挽言黎歌:愿君淡淡爱

    他拉住她的手微微一笑:我们回家吧!她温柔回挽住他的手……
  • 下一站我等你

    下一站我等你

    小学,他是我同桌的男朋友撕名牌第一次见面很帅很酷我有了一见钟情的感觉初中,我们奇迹般的分在了一个学校一个班和小学同桌分手了和我在一起我成了小学同桌(闺蜜)的眼中钉高中,他被一家娱乐公司看中成了明星而我切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大学,我继续追逐我的影视梦,上了中央戏剧学院他还是与我分在一班但我们慢慢疏远了他是光芒万丈的明星我永远不可能和他在一起。。。三年下一站我等你。。。三年后我们还在。。。
  • 重雨录

    重雨录

    生于安乐却不愿死于安乐本是明州小人物却不知道身世扑朔迷离入都城赶考身陷大国纷争武道千法,他根骨无双,先立后破再而立本是同路人却入殊途有个少年名重雨重复的重落雨的雨
  • 未来超级光脑

    未来超级光脑

    屌丝男刘辰在一次偶然中获得了来自未来的超级光脑,从此,借助着金手指,他甩掉了穷屌丝的称号,最终成为世界的主宰。
  • 畫家知希錄

    畫家知希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猎爱夺情:调教未婚妻

    猎爱夺情:调教未婚妻

    他的眼眸中反射出她的痛苦和无助,就如同他一样。他们在爱情中相互折磨,彼此撕咬。在伤害与被伤害的同时。他们的心在沦陷,情在纠缠,当他终于妥协在爱面前时?如果没有遇见你的话,如果没有对你动心的话,如果我能对你再冷情一些……那么,我们会不会快乐一些?
  • 惟愿此生与你相守

    惟愿此生与你相守

    失而复得的小女孩变灭绝师太?装,好好装。我见证了你学生时代的田园小清新,现在还会相信你这一套职场女精英的伪装?不要再伪装坚强了,有我在。霸道总裁学生时代的青涩暗恋和职场女精英“灭绝师太”的清纯校园生活并无交集,而现在却再次相遇,一个璀璨的动人心魄,一个耀眼的无法忽视,再续重缘,不准再离开,余生请你多指教!
  •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身体不舒服了,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送医院治疗。其实,一些孩子常见的疾病,只要不是急症,有时妈妈完全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治疗,效果不错,孩子也不受罪。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呢?有很多西药、中草药和其他天然制剂都可以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在家庭治疗中使用,你知道怎么用吗?妈咪们快快仔细看过来吧。
  • 苍白这风

    苍白这风

    没有灵魂的人闯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只猫,一个人……好吧,还有一个男人。“你跟着我干嘛。”男子一笑,温温的说“我担心你。”女子死鱼眼盯了好久,转身“我累了。”男子呵呵一笑“我背你吧。”……“把他杀了。”男子阴暗的眼闪过一丝凶狠,谁都不能抢走她!
  • 王之守墓人

    王之守墓人

    每个守墓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世界上存在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有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太多的未之数,比如,仙灵、鬼魂、法术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叫陌凌,在一所叫,帝陵高校就读,没女孩子喜爱,但是一个潻黑的晚上,我喝醉了,走向学校后方,那里是一个墓地,让我人生发生了改变,一切,不为人知的秘密将会,解开。欢迎大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