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3200000016

第16章 民主斗士闻一多

郭沫若对闻一多先生有个很新奇的比喻,说他虽然在古代文献里游泳,但不是作为一条鱼,而是作为一枚鱼雷,目的是为了批判古代,是为了钻进古代的肚子,将古代炸个稀巴烂。这番话是在闻一多死后才说的,闻先生地下有知,大约会很喜欢。闻一多生前曾对臧克家说过:“你诬枉了我,当我是一个蠢鱼,不晓得我是杀毒的芸香。虽然两者都藏在书里,它们的作用并不一样。”

闻一多的著名,因为写新诗,因为被特务暗杀,这两件事都具有轰动效应。而容易被人忽视的,却是他的做学问,是他对古典文献所做的考订工作。能否静下心来做学问,从来就是一种缘分,不是什么人都能获得这份荣幸。闻一多算不上科班出身,留学前,他学的是外语,去美国留学,学的是美术,业余的兴趣则是写新诗,所有这些准备,和后来的一头扎在古文献堆里做死学问,似乎挨不上边。类似的例子有很多,鲁迅是学海军出身,后来去了日本,转为学医,日后则以写作为生。郭沫若也是学医的,似乎比鲁迅的程度还强一些,朱自清和顾颇刚在北大读书时学哲学,徐志摩当时只是一名旁听生。徐后来去美国克拉克大学学历史,又去哥伦比亚大学学经济,最后读了政治,据说他去英国是为了向罗素学习,但是等他赶到剑桥,罗素由于行为出轨已被除名。

一个人最终是否有所作为,开始时学什么并不重要,闻一多的有趣,在于他做学问的极端。考察他的生平,写新诗和投身民主运动,时间都不长。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是个地道的书虫,是在“故纸堆里讨生活”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文学院落脚蒙自,闻一多在歌士洋行楼上埋头做学问,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同事因此给他取名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按照我的想法,闻一多所以会走做死学问这条路,多少和他赌气有关。闻一多从美国回来,先担任中央大学的外文系主任,后来又任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任职时间都不长,其中重要原因,和这两所学校的保守学风分不开。一个写新诗的人在大学里没有什么出路,在老派的教授眼里,仅仅会几句外文和弄劳什子新文学,都是没有学问的表现。

闻一多显然想让那些老派的教授们明白,新派出身的人研究古典文献,不仅可能,而且会做得更出色。他身上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的旧书中,压根就没有一点值得保留的东西,声称自己深入古典,是为了和革命的人里应外合,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在一些文章中,他甚至把儒家道家和土匪放在一起议论,“我比任何人还恨那些故纸堆,正因为恨它,更不能不弄个明白。”他身上保持着真正的五四精神,始终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和什么样的东西断裂。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那样让他如痴如醉,其痴迷程度和任何有考据癖的学者相比毫不逊色,为了深人研究,他走的是最正统的学术道路,从训沽和史料考订下手,为一个词一个字大坐冷板凳。

认真研究闻一多学术思想的人并不是很多,首先是个难度问题,没有点学问基础,根本就不明白他究竟说了些什么,考据文章对于外行来说犹如天书。今天的人性情大都浮躁,不可能像他那样陷进去,有人就算陷进去了,也是一种书呆子似的陷人,稀里糊涂一头钻进去,变得很愚蠢,再也拔不出来。今天从事古典文献研究的人并不在少数,以研究条件而论,要比闻一多不知强多少倍,可惜多数人只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当教授而刻苦,学问成为吃饭的本钱,成为谋生的手段,就像作家的专业是写作一样,为写作而写作,为发表文章便不考虑一切后果,所以研究和写作,不是因为内心的迫切需要,而是因为从事这些专业。换句话说,研究和写作于自己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种巧合。

闻一多对神话的研究,对《诗经》《楚辞》的研究,对唐诗尤其是杜甫的研究,都达到了前人所未至的境界。这也许和他留学接受西方教育有关,他似乎一直努力寻找蕴藏在传统中的现代根源。他计划写一本具有独到见解的《中国文学史稿》,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留下许多未完稿的笔记。文学发展中的民间影响和外来影响,是闻一多关注的焦点,他不但研究文化人类学,而且还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来研究中国的原始社会,在方法上,既有最地道的朴学传统,又不缺乏世界最新的人文研究成果。朱自清先生对闻一多的评价很高,认为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年龄仿佛的专家学者,很难有人能与之相匹敌,可惜英年早逝,被暗杀时才四十八岁,正是最应该出成绩的年龄。

说闻一多是一名斗士,应该没有问题。他似乎对“死”有着特殊的兴趣,做的是死学问,下的是死功夫,面对的是永恒的死亡: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五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一定非常喜欢涅梁这个词,在此境界,贪、镇、痴,与以经验为根据的我,都已灭尽,不复存在,于是达到了寂静、安稳和常在的状态。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一头扎进古典文献,在绝望中获得永生,在枯燥里获得快乐。他在给减克家的信中,曾说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他浑身疼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他的地壳。他写诗,做学间,后来投身民主运动,都是为了获得爆发的能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闻一多始终是一名斗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对闻一多的研究,无论是他学术思想,还是他的民主精神,其实都远远不够。自从有五四运动,这以后一到五四实质的应该是闻一多这代人,他生于1899年,与海明威同年,十二三岁的时候,清朝没有了,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社会至此宣告结束,皇权在闻一多的脑海中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到二十岁,他积极参加五四学生运动,担任学生会书记职务,又去美国留学,充分接受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

在闻一多的世界观中,最不容忍的就是独裁。天赋人权,不可侵犯,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公朴被暗杀以后,很多人告诉闻一多,他已经被列人黑名单,形迹可疑的特务就在他家门前闲逛,而且派人送了恐吓信进来。闻一多如果理智一些,就不会去出席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但是他并不承认这就是中国的铁定现实,不愿意在独裁面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过去的十多年里,他一直埋头书斋,是中国最传统的读书人,与世隔离,现在,沉寂的火山突然爆发,他拍案而起,成为最激烈的民主斗士。在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上,闻一多定有一种寂寞之感,他没有料到偌大的昆明,只有他一个教授来出席这样的纪念活动。据目击者说,那天本来不准备安排闻一多说话,可是他很激动,跳上台去,言辞激烈地说了一通,演讲辞后来被收进了中学课本。

闻一多在会上的演讲成为民主的绝唱,他离开会场不久,就被暗杀在大街上,凶手对他连开几枪,其中一枪击中头部,白色的脑浆流得到处都是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一位著名的教授,光天化日之下被打死在大街上。重温这一段历史,我总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同为五四一代人,同样是接受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教诲,有人为民主献身,有人却明目张胆唆使别人去杀人。多年来我一直在傻想,为什么当时那么多教授,只有闻一多去参加李公朴的追悼会,后来终于想明白,当时学生已经放假,西南联大刚刚解散,很多教授离开了昆明。特务不过是钻空子,这至少说明当时还有些顾忌,真正内心深处感到恐惧的应该是独裁者,因为暗杀本身还是一种恐惧。

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是当时中国的现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权者害怕文化人,这仍然是当时中国的现实。闻一多的死,自然不是毫无意义,它是民主和独裁的一次历史性决战,为后来的共产党获得天下提供了良机。从表面上看,闻一多的身体被消灭了,在独裁面前,个人的反抗很渺小,微不足道,但是却不能说它和国民党的最终垮台没有关系。闻一多的被暗杀,客观上造成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和当局的彻底决裂,国民党政府因此大失人心,李公朴的追悼会,只有闻一多一个教授去参加,可是为了悼念闻一多,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此起彼伏,谁也拦不住。

朱自清先生曾写诗歌硕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先生具有极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这些精神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他一生爱憎分明,为民主自由而奔走呼号,与一切敌对邪恶势力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尽管被国民党反动特务所暗杀,但他那拍案而起的斗士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所有追求正义、光明和自由的人们的心里。

同类推荐
  • 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本书遵循“圆融做人,老练做事”的理念,将做人寓于做事中,通过平易通俗的语句、生动有趣的案例来阐述做人做事的实用策略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教给你一把开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钥匙,智慧做人,机敏做事,在人性丛林中占据主动,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在重重困境中扭转乾坤,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事业舞台越做越大。天下之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圆融做人,处处通达;老练做事,事事顺畅。两者都修炼到上乘工夫,并能完美结合,双管齐下,则攻守兼备,无懈可击,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如鱼得水,说话办事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进而开创高屋建瓴、无往不胜的成功人生。
  •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你是个快乐女人吗?你的快乐来自于老公、孩子、工作,还是你自己?你懂得享受寂寞,善于和自己独处吗?你喜欢自己的生活吗?还是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呢?其实,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生活都是要继续的,所以不如选择快乐,做一个人人称羡的快乐女人。本书旨在告诉每一位女性,快乐其实很简单,哪怕是午后喝一杯咖啡、午夜看一场电影、偶然接到一个好久不联系的朋友的电话等,都可能成为你快乐的来源。
  • 人海茫茫路何方

    人海茫茫路何方

    本书是指导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健康生命教育的最佳读物。通过一些具体的典型故事来启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 和马云一起创业

    和马云一起创业

    本书结合马云创业的经历,为正在准备创业或刚刚起步的人以具体指导,成就人们的创业梦想。
  • 岁月繁花

    岁月繁花

    岁月繁花是一部女人的经历与心灵杰作,女人它们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一个女人的手就是一个故事,手与手连在一起,就等于与女人的人生、家庭、品质和生命的质量连在了一起。
热门推荐
  • 仙魔纪年

    仙魔纪年

    余常读仙侠,总羡其逍遥,每叹其无情.人,生来非仙,大道晋级路上当有挫折与热血,当有杀伐和柔情,当有爱、有悔、有憾。一个平凡的现代少年,一场奇特的机缘,带你领略一个别样的仙魔世界。
  • 那些年的那些年

    那些年的那些年

    记得那些年,我们依旧是那样幼稚可笑。记得那些年,我们依旧是那样热血拼搏。记得那些年,我们依旧是那样无所畏惧。记得那些年,我们依旧是那样痴情绝恋。那些年的那些年,我们依旧在一起。那些年的回忆,至今我也没有淡忘。那些年我爱过的女孩,那些年我追过的梦想,那些年我拼搏的努力,那些年我的那些好兄弟,那些年我的……那些年的事情太多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和你们一起来看我的那些年的那些年。
  • 婚然天成:惹火娇妻别想逃

    婚然天成:惹火娇妻别想逃

    新婚夜,婚房里面阵阵哭声:“王八蛋,你不是说了我们不来真的吗?”他嘴角带笑层层逼近,声如鬼魅:“那个时候不来真的,这个时候又没有说不来真的?证都领了总要实至名归吧。”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你这个混蛋,我的老腰哇!我还在做报表。”“你做你的,我保证不耽误你。”她很想知道究竟有什么办法不耽误她工作,还能嗯嗯啊啊。这个男人外表这么冷,为什么里面这么热呢……
  • 全能坏学生

    全能坏学生

    我叫易浩明,是一个坏学生。英语它认识我,我并不认识它。数学分数从来没有跨出两位数。可是.....一次意外后....我的生活就开始改变了,美女纷纷堵我,神秘老头硬要收我当徒弟。谁说坏学生就没出息?谁说坏学生就不能逆袭?
  • 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事

    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事

    《资治通鉴》不是历史书,二十四史里面没有它,宋神宗说它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可以说这是一本政治参考书。只是它的参考基础是从周朝末年到五代末年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国历史,把其中对为政有帮助、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提取、汇总、分析,供后代人学习。但对现代人来说,流水账式的纪年模式、晦涩的文言、略显苍白的表述方式都影响了人们对于它的深度阅读和仔细分析。今天我尝试把《资治通鉴》用故事的形式,一篇一篇讲给各位听。
  • 爱上毒药大叔

    爱上毒药大叔

    一个九零后女孩,因为赌气,爱上了一个颓废堕落的离婚男人。世俗的压力,未泯的良知,家庭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 英雄联氓

    英雄联氓

    渺小的凡人,接受审判吧无论你是天使还是恶魔只要你破坏我脚下的土地我必殺魔弑神
  • 女配逆袭之绝色女仙

    女配逆袭之绝色女仙

    一场穿越是人为还是意外?做为一个反派女配是否能摆脱原定的剧情?一路的陪伴,一路的守护。逆袭之路很难,前有女主等着,后有与她一样穿越女配虎视眈眈。夜若离;想要我命的人最后都会命丧我手。
  • 黑篮:逮捕,吃货呆萌巨

    黑篮:逮捕,吃货呆萌巨

    ||〖WAF〗盛白||她是天朝的正常初中少女,他是二次元世界中的大型吃货外带路痴。一家奇怪的小店,一串可爱的钥匙环,却使两个原本会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人碰面了。面对某位面瘫路痴外加吃货,奈美却表示自己积攒十几年的的智商已经不够用了。“奈美,我要吃蛋糕。”“恩,我帮你做。”“奈美,我要吃零食。”“恩,一起去买。”“奈美抱起来像棉花糖一样呢。”“恩,我给你吃,咦!不对!”面对某只赖在自己身上又满脸写着无辜的吃货,某女可谓是打也舍不得骂也舍不得,最终只能无语仰天。而某人还正好讲也讲不听,听又听不懂,懂了又不做,做又做不好!最后某女只能无奈咆哮:“啊!谁能给我收了这只吃货!”
  • 无双守护神

    无双守护神

    少年在天赋未觉醒时被强迫吞下废晶险送命,意外和守护之石达成共鸣。意外觉醒出三个天赋技能,却是鸡肋技能。鉴定魔晶,魔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品阶还需要鉴定吗?把战气转化能魔法力,再把魔法力转化成战气。一个战士要魔法力有个鬼用。能量转移!好吧,只能给魔晶充充能而已。少年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让鸡肋成为神技,让自己成为前所未有的强大存在,成为新一任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