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59400000035

第35章

当年参加捻乱,做过捻党二团总,成了肖太平永远去不掉的一块心病。随着煤窑业年复一年的兴盛,肖太平心里越发虚怯。总觉得自己这十来年的运气好得有些玄乎,有点像做梦。时常便会为自己当年的叛逆历史忧虑不止,生怕这荣华富贵的好梦过后重新成为官府的阶下囚。

想想也是万幸。同治十年,章三爷和曹八斤险些要坏他的事了,白二先生救了他,把曹八斤画了押的“反贼自供状”还了他,还给了他断然处置章三爷的机会,使他化险为夷。光绪五年打毛子,因为他事先和窑工们打过招呼,白家窑和肖家窑都没人去掺和,又使得他躲过了一场大难。如果当时他手下人也跟着去打了毛子,没准就有大麻烦。钱知县可不是迂腐的王知县,钱大人心狠手辣,沾毛赖个秃,若追根刨底,闹不好当年的叛逆之事就会泄露出来。只为打毛子,钱大人都能让秀才爷家破人亡,对他这个捻党二团总,钱大人更会置之于死地的。

正是因着这份虚怯,肖太平才把成功的喜悦压在心里,不敢过分嚣张。

每每立在大漠河畔煤码头上,看着煤船连樯南下,肖太平总会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如今这天下可不是捻军大汉国的,还是人家大清国的。自己要想把这荣华富贵的好梦长久地做下去,就得看着人家官府的脸色行事。因此肖太平在王大人做知县时,就通过白二先生认识了王大人,每逢年节喜丧,总要备份厚礼献给王大人。王大人在任后期对桥头镇煤窑看法的转变,除了朝廷李中堂拓办洋务的原委以外,自然也还有肖太平孝敬的原因。到王大人因教案下了大狱,钱大人接任,肖太平又贴上了钱大人。钱大人不是吃饱了民脂的王大人,而是一条刚扑到漠河的饿狗,胃口大得很。先是暗示,后就公然告诉肖太平,自己和前任王大人不一样,这七品知县是花了许多银子捐来的,候缺又候了八年,投下去的血本海了。因此钱大人要肖太平除年节喜丧的例礼之外,再按月奉上月规银一百两。

钱大人很和气地和肖太平说:“……肖掌柜,我和你说实话,我这人从心里讲是不愿贪墨的,平时也最是痛恨那些贪墨枉法刮地皮的昏官狗官。一到漠河上任我就想了,本县得为民做主,为官清廉。可话又说回来了,就算为官清廉,我也不能做赔本生意吧?我为官不赚钱,总不能赔上老本吧?我捐出的那么多银子总得多少收回来一些吧?你说是不是?”

肖太平附和说:“是的,是的,如今这年头,哪还有人做赔本生意呀?!”

钱大人愉快地拍了拍肖太平的肩头:“你这人懂道理,很好,很好!你要是不懂道理,我就不和你多说了。不过我总爱把丑话说在头里——这每月一百两的月规银,可是你老弟硬要送我的吧?别日后提起来,诬我向你讨的……”

肖太平连忙声明说:“哎,哎,钱大人,您咋这么信不过我肖某啊?这月规银一事,我再不会和别人说起的!”

钱大人更愉快了:“这就好,这就好啊……”

肖太平不怕送这一百两的月规银——反正白肖李三家窑上分摊,落到自己头上也没多少,怕的倒是那块抹不去的心病。便又藉着这分外友好的气氛,试探说:“……钱大人啊,这月规银的事真是不值一提哩!我们桥头镇四家窑上赚了那么多钱,哪有不孝敬大人您的道理?我们四家窑主都知道呢,没有钱大人和官府的庇护,要把这些窑伺弄好不易哩。没准哪一天就会有人诬我们个什么!”

钱大人笑眯眯地说:“对嘛!一到任,我就问教案,一问教案我就知道了,漠河这地方刁民实是不少,胆子也大,连洋大人都敢打。日后这些刁民到你们窑上闹事,谁来管?还不得靠本县发话吗?!再者说了,你们弄窑,整日和阎王爷打交道,能不死人么?死了人,事主纠缠起来,谁给你们做主?还不是大人我么?所以你们的月规银我也不算白拿的,是不是?”

肖太平说:“那是,那是!日后我们总少不了麻烦钱大人的。”

钱大人连连应着:“好说,好说!肖掌柜,只要你们好生开窑挖炭,一不谋反,二不打毛子,咱就啥都好说!真闹出点小乱子,象塌窑透水死几个人,也不怕的,都由本县为你们做主了——受人钱财,为人消灾嘛,这道理本县懂哩!”

那次谈得不错,就像做成了一笔好生意。

肖太平认为,身为七品知县的钱大人是个不错的生意人,贪虽贪了点,却是直来直去,连“受人钱财,为人消灾”的话都说了出来,甚是痛快。从这一点上看,这位钱大人倒比早先那王大人强,遇事总是可以指望的。故尔肖太平不敢怠慢,打从那次谈话之后,就每月派人把一百两规银悄悄地给钱大人送去,还四处夸赞钱大人是为民做主的清官。钱大人也就觉得肖太平懂道理,常藉着各种由头往桥头镇跑,到煤窑上拉炭,抓银子,也到玉骨儿的暖香阁叫姑娘,讨花捐。有时钱大人来了报国情怀,还会搂着姑娘谈讲些开窑掘煤利国利民的道理。但凡有人在钱大人面前骂起桥头镇的煤窑、花窑,钱大人便无好脸色,也无好声气。

到了光绪七年,肖太平和钱大人已打得一团火热了。钱大人再无县父母大人的官架子,和肖太平称兄道弟,无话不谈。一次酒喝多了,钱大人竟劝肖太平也像他一样,花些银钱捐个七品知县来做一做,说是这生意只赚不赔哩。

钱大人搂着肖太平的肩头,掏心掏肺地说:“……我的老弟呀,我和你说个实话:天底下只怕再也没有比买个官当更好的生意了。你老弟没听前辈圣贤说过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呀!咱虽说不是知府,只是个七品小知县,可只需浊上一些,三年至少也有十万雪花银好赚的。”

肖太平做过捻党二团总,至今还是官府剿杀的对象,哪敢做这种大头梦?便藉着对钱大人的吹捧推脱说:“钱大人,我可不是您哪!您这七品知县虽说是花钱捐来的,那学养本领却非常人可比。在我看来,只怕高过那些科班出身的酸腐书生不知多少倍哩!”

钱大人得意了,马上自吹:“这倒是!别的不说,就说前两年的教案吧,巡抚老大人都夸赞本县有办法呢!别人不知道,巡抚老大人那是知道的,洋大人多难对付呀?惊动了朝廷,把老大人折腾了个半死。本县一到,三下五除二就把事给断了,洋牧师詹姆斯满意,地方百姓也满意,还没杀一个人。这不是本事么?”

肖太平说:“是的,是的!这和洋大人办交涉的本事,就不是能从书上学到的。王大人读书倒多,却是读蠢了。他若是有您钱大人一半的本事,也不至于落到撤差流放的地步呢。”

钱大人认为自己遇到了知音,拍着肖太平的肩头呵呵直乐:“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见略同……”

被钱大人指认为英雄,肖太平那块叛逆的心病消去了许多,自以为有钱大人这官府的后台,自己的富贵梦可以安然地做下去了。他再没想到,在后来的日子里,钱大人这条七品恶狗会一口咬住他的脖子,死死不放,喝了他近十年的血。

事情发端于肖家窑和王家窑的窑业争端。

肖太平大意了,原本压抑着的野心,在和钱大人一日胜似一日的热络之中骤然爆发起来,竟想吃掉王西山王大爷的王家窑,一举统下镇上所有煤窑,完成对桥头镇煤炭业的真正垄断——肖太平总认为王家窑搁在王大爷手上算糟踏了。

王家窑的位置在肖家窑南面不远处,两家的窑地紧紧相连。肖太平看过多少次了,只要在王家窑修一条通往肖家窑的路道,王家窑的炭就能直抵煤码头,两座窑就变成了一座窑,利也丰厚了许多。而各弄各的,肖太平赚不到王家窑上的钱,王大爷的利也薄——王家窑的炭要走旱道经桥头镇去漠河,转运工费太高。

光绪二年,大漠河煤码头建好,肖白李三家煤窑联手时,肖太平就想到了王家窑。指望王大爷也会像李五爷一样聪明,主动找到门上,把窑交给他伺弄。可王大爷却不聪明,对煤船连樯的煤码头竟视若无睹。没办法,肖太平只好让李五爷去劝王大爷。王大爷偏不干,还劝李五爷不要干。说是肖太平和白二先生的关系非同寻常,两个爷又都是财大气粗的主,只怕弄在一起会被肖白两家吃掉。

李五爷不以为然,推心置腹地和王大爷说:“……老哥,咱得承认,要说弄窑,咱谁都不是人家肖大爷的对手。窑在咱手上就出那么点炭,转到肖大爷手上,他就能生出花来。现在肖大爷又有了煤码头和船队,工费更省,四家联手,咱既省心,又多赚了银子,多好的事呀!我日后专管运炭卖炭,再不管窑上的事了!”

王大爷是小气的肉头,窑不攥在自己手上总不放心,仍是摇头不止。李五爷无奈,回去如实向肖太平传话。肖太平心里虽气,却也拿王大爷和王家窑没有办法。后来几次想向王大爷下手,逼垮王家窑,可总因着早年叛逆的心病,怕惹急了王大爷,闹出不可收拾的大乱子,便不敢造次。这就有了五年的相安无事。

五年里,王大爷小心伺弄着自己的窑,就像伺弄着一块上好的庄稼地,虽没大发,倒也风调雨顺。王大爷没有野心,也就没有气生,眼见着李五爷跟着肖太平发了,心气仍是平和,断无因嫉生恨的样子。因为势单力薄,王大爷从没梦想过把自己窑上的炭直销江南,只安分地守着邻近三省四县的老主顾过日子。

没想到,到了光绪七年冬天,王大爷的日子过不下去了。

这年冬天,肖太平宣称煤炭销路不畅,江南的煤价不动,却把销往漠河城里和周围三省四县的炭价降了一成半。王家窑只好跟着降价。降了价,肖太平厚利不减,王大爷就苦了,卖完一冬天的炭后算算账,几个月竟是白忙活。

王大爷黑着脸找到了肖家窑掌柜房,和肖太平说:“肖大爷,你可把我挤兑苦了。”

肖太平说:“我咋挤兑你了?你卖你的炭,我卖我的炭,咱是井水不犯河水。”

王大爷说:“你把炭价降了一成半。”

肖太平说:“炭卖不动,我自得降价,与你何干?!”

王大爷说:“那你在江南咋不降价?”

肖太平说:“你这话问得无理——江南卖得动,我为啥要降价?”

王大爷说:“我知道,你这是坑我,想把我往死路上逼。”

肖太平说:“这话又错了,我才不逼你呢,却是你硬要往死路上走。你现在要是不想走这死路了,咱就好商量……”

王大爷问:“商量啥?”

肖太平说:“商量把窑盘给我嘛!我不欺你,会给你一个好价钱。”

王大爷说:“肖大爷,我劝你别做梦,我这窑就是开不下去,也不会盘给你的,你要真有本事,就按这价把炭一直卖下去!”

回去后,王大爷主动歇了窑,单看肖太平这降了价的炭能卖多久。

肖太平却又换了副笑脸,派李五爷找到王大爷门上,不谈盘王大爷的窑了,只说要像包白二先生的窑一样,包王大爷的窑。还挺大方地提出,按王家窑上一年的出炭量加一成算,要炭给炭,要银子给银子。王大爷一口回绝,声言,自己再不和姓肖的打交道。实在没办法,肖太平请出了白二先生。

白二先生和肖太平好得像一家人,自然愿为肖太平帮忙,便把王大爷请到漠河城里来,知心朋友一般,好言好语地和王大爷说:“……王大爷呀,你和肖大爷闹个啥呀?肖大爷想包你的窑,不也是为你好么!我白某都信得过肖大爷,新窑、老窑都敢包给他,你王大爷咋就信不过人家肖大爷呢?肖大爷十来年让我赚了那么多,还能有亏给你吃么?你要怕肖大爷说话不作数,我就来做个中人,好不好?”

王大爷说:“二爷,你别劝我,我知道的,我和你不一样——你有恩于肖太平,又是大窑主,肖太平自然不便黑你,也黑不了你。我就不同了,我这窑只要落到肖太平手上,就别想再好生回来了。再说我也得争口气哩。”

白二先生说:“争哪口气呀?只要能多赚些银钱,我看比啥都好。”

王大爷却摇头说:“说起来,二爷您也算是桥头镇的老户了,是桥头镇第一家弄窑的,您咋就不想想,咱桥头镇的煤窑现如今都落到一个外乡侉子头手里,咱脸上有光么?”

白二先生说:“王大爷,你这话就错了。人家肖大爷一没把咱桥头镇的煤窑背走,二没让咱少赚了银子,倒是把咱桥头镇闹腾得一片红火,咱脸上的光还小了?没有这个能弄窑的肖大爷,咱桥头镇煤窑就没有今天嘛!你我不服气是不行的,凭你我,如今江南断不会知道有咱桥头煤嘛!”

王大爷那时可不知道桥头镇地下的煤炭重重叠叠,竟有十层之多,能开采一百二十多年,又忧心起煤窑的命运来,对白二先生说:“二爷,你想过没有?肖太平终究是外来人,他自己的窑咱不说,咱的窑在他手上,能有好么?他不发了疯似地给你往死里挖?等把咱窑下的炭挖光了,他赚足了,拍拍屁股走人,咱咋办?咱就守着破窑眼喝西北风么?”

白二先生觉得王大爷心眼太死,便说:“窑下的炭不论谁挖总要挖完的,到时咱再开新窑嘛!谁会守着破窑眼喝西北风呀!”

然而,不论白二先生咋着说,王大爷就是不吐口。

肖太平见白二先生出面都没和王大爷谈通,这才动了手,趁着王家窑歇窑的机会,从地下炸通了王家窑的煤洞子,把肖家窑和王家窑连成了一气,公然在王家窑下掘起炭来。起初王大爷不知道,待知道后,气疯了,带着上百号弟兄打到肖家窑上,遂引发了肖家窑和王家窑的窑业战争。

这场窑业战争爆发于光绪八年春天。其时,正是青黄不接的四月,王家窑上歇了窑的窑工没饭吃,早已对肖太平和肖家窑一肚子怨气,一听说要去和肖家窑打架,都来了精神。周围三省四县拥过来的季节工也多,王大爷便不愁人手。素常小气的王大爷,这次很大方,开打之前,给每个弟兄发了五斗陈高粱,还言明了,伤养死葬,打死了对方的人算他的。

是从地下打过去的。

光绪八年四月的那个早上,跛脚王大爷盘起自己头上的辫子,包了包头布,还喝了点酒,才带着百十号弟兄从王家窑这边下了窑。先也没打,只让手下的弟兄用棍棒逼着肖家窑上的窑工向后转,把刨出的炭全往王家窑窑口背。肖家窑的窑工还算识相,见王大爷手下的弟兄都攥着家伙,便老老实实听了王大爷的话。后来肖家窑窑口老没有炭背上来,护窑的窑丁就起了疑,下到地下去看,这才打了起来。王大爷有备而来,人多势众,肖家窑的十几个窑丁不是对手,一开打就吃了亏,哀号着抱头往肖家窑窑口窜。王大爷的弟兄打得性起,在地下一路追过去,冲到了肖家窑上口。

这时,形势起了变化。

肖家窑上口紧连着大漠河煤码头,当日聚着的窑工和装煤船工有三百多口人。这些人开始还不知道是咋回事,待见得跛脚王大爷指挥着王家窑的弟兄抢运煤场上的炭,还乱打人,才蜂拥而上。弟兄们纷纷抄起手上的铁铣、扁担、镐头和王家窑上的人拼打起来,直打得窑口和码头上一片血肉飞溅……

这一仗打得惨烈。王家窑死了一人,伤了三十多人。肖家窑这边死了两人,伤了十几人。王大爷本人也受了伤,肩上被人劈了一铣,生生劈折了锁骨,鲜红的血浸透了宝蓝色的夹袍。最后时刻,王大爷是被四个王氏本家弟兄抬着,才逃出重围的。

说来也巧。这一日,肖太平不在桥头镇,更不在肖家窑战场上,而是在漠河城里,正由白二先生陪着和钱大人一起喝酒。席间,得到护窑队队总肖太忠气喘嘘嘘的禀报后,肖太平和白二先生不说话,都盯着钱大人看。

钱大人火了,借着酒兴,拍桌子对手下的差人喊道:“……这个王西山真是目无王法了,大天白日敢打到肖家窑上,还打死了人,这还了得!快给本县把刁民王西山一干人等全用铁绳锁了来!”

肖太平这才说:“钱大人,一切就要靠您做主了,兄弟和白二先生都是有身份的人,往日总不愿和这种无赖多纠缠,没想到,这无赖得寸进尺,今日竟打到我们窑上了……”

钱大人说:“你们放心,你们放心,本县自有修理这无赖的好办法……”

同类推荐
  • 紫玉轩的女人

    紫玉轩的女人

    民国时期,北京的一处豪门大宅——紫玉轩中,七个女人的命运因为一张照片而连在了一起。雍容华贵、美艳脱俗的女主人,勇于追求真爱的贵英,坚毅刚强的团座夫人,追求真爱、义无反顾的千金小姐……一个个跳动的身影,让人目眩。故事中充满了豪门贵族的爱恨情仇、情欲纠葛,异国的人文风情、浪漫情怀,以及女性特有的柔情似水。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大时代里,她们各自涂抹着自己的色彩,演绎着一段段精彩的人生。
  • 7月39日

    7月39日

    赵刚小说的异端性暗藏在他的写作生活中。他已经通过写作和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相互游离的互动关系,《活在树上的狗》如此,《7月39日》更是如此。赵刚小说中那些极端具体的生活是从结构不稳定的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从结构和故事中取得生活),这一点显然与其他小说写作者的小说理念相悖,日常生活中的小说人物直接活在作家的想象中。也许赵刚就是一位小说与生活双重身份的僭越者,面对小说传统,当其他作家在常规招式前潜心修炼时,赵刚已经悄然抵达了小说的另外一面,所有的差异由此而生。
  • 朝三暮四女子

    朝三暮四女子

    和朝九晚五相对,北京有这么一群朝三暮四的女子,来历不明,衣着光鲜。生活轨迹是早上三点回家,下午四点起床。约会、跳舞,衣锦夜行,然后散场。她曾经是她们其中的一员。她一直想有一天她会写一本关于这些女子的书。这些别人眼睛里时髦漂亮的都市女子。她们心里的秘密花园。她们甜美笑容下的眼泪和害怕,她们洋洋自得的小聪明,她们不为人知的大委屈。
  • 月光城

    月光城

    瑰丽的幽蓝色光芒神秘地照耀着这片一望无际的海洋。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的宁静。短短数秒之后的雷鸣声惊醒了一只正在海上漂流的枯木上休息的乌鸦,乌鸦受惊地拍打了几下翅膀,之后又合上了翅膀闭目休息。枯木随着海风的吹动缓慢地摆动着。
  • 上班族孕育全程指导240个细节

    上班族孕育全程指导240个细节

    本书是为上班族孕妇精心准备的一款“孕育知识”套餐,包括上班族女性工作时的孕前计划、工作中的10个月妊娠保健,孕期如何减少工作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应对产后的工作和新生儿的喂养等。
热门推荐
  • 妖魅四公主pk邪魅四王子

    妖魅四公主pk邪魅四王子

    她们拥有妖媚的脸蛋,魔鬼的身材,足以让男人着火。当遇见他们,爱情是否能像摩天轮的预言一样走在一起…
  • 腹黑男神哪里逃:壁咚99次

    腹黑男神哪里逃:壁咚99次

    他对她说:“我喜欢你。”她说:“我考虑考虑。”第二天,她约他出去:“考虑到你昨天说的话……”她把他壁咚在角落,踮起脚,吻住他的唇,她主动,他更主动,一个转身,反壁咚她。他问她:“你喜欢壁咚还是桌咚?或者床-咚?”她浅浅一笑:“不然我们全部做了吧。”(绝对甜宠文)
  •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阑珊

    正阑珊

    一琴,一剑,一人,原本于她而言已足以立足于这乱世。可习惯了独来独往的她却阴差阳错的遇上了一个又一个性格迥异的男子。是缘?还是孽?她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吗?江湖很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新人来报道,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提意见哦~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王大人请留步

    女王大人请留步

    命运的变故,让一个曾经纯洁无邪的女孩蜕变成了冷漠无情的傲娇女子,信任的人寥寥无几。凭着自己和朋友们闯出的天地,在黑白两道行走自如。在那个季节,她遇见了他,桀骜不驯的他在她面前犹如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她在对他无奈的同时,又渐渐的喜欢上了他。落叶纷飞的季节,女王大人可否为他留步?
  •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该书追述了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十余年间激荡的历史,前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旨在照亮后来者的路,鼓舞网络文学爱好者继续前行。
  • 半鬼天师

    半鬼天师

    命!你信么?有鬼!你信么?这里没有高大上的人生,没有飞檐走壁的绝学,当然更不会上天!本书将带您走进一个阳光青年无意间撞鬼后的悲催故事,平凡都市,平凡生活,略微不凡的酸爽......
  • 我的总裁女朋友

    我的总裁女朋友

    他走后门成了美女总裁的保镖,从此后展开了一段神奇的人生。
  • Glinda of Oz

    Glinda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