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健康就是财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是毫无意义的。所有凭借自己的双手劳作的人,无论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把健康看作是一切财物中最宝贵的东西,没有它,生活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享乐是人类的一个主要生存的目的;从人体的结构上看,无论是排列还是功能,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设的。
人类的每一种器官都是那么的妙不可言,例如,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体力。但是在人类感受到的种种快乐中,又有哪一种快乐能够与感受健康、享受生命更美好,更快乐的呢?索思伍德·史密斯博士说:“享受快乐不仅是生命的一种归宿,而且是延长生命的唯一途径。越幸福的人则越长寿,越不幸的人则越早逝。享受的幸福越多,生命就会越延长;经常遭受痛苦,就会缩短生命。”幸福是健康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痛苦和不幸只是一种例外现象。但是,痛苦并不全是罪恶,有的时候它还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它可以使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放纵、堕落和挥霍。它就像一位专职督察员,时刻警告我们要调整正确的生活状态。它的言下之意是希望我们“回归自然、单纯的一面,遵循其中的原则,重新被幸福怀抱”。这样一来,痛苦不就未免显得自相矛盾?——它竟是保持健康的一个前提。在托马斯·布朗博士眼中,他把死亡当作是享受生命的前提。
所以,我们在享受幸福的同时必须要遵守自然法则。上帝赐予人类理性的目的就是要让人类发现并遵守这些自然法则。如果有人不能妥善地利用它们,并且不屑于这些生存的法则的话,痛苦、厄运、疾病就会接二连三地向你袭来。
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些自然法则,那么他很快就会受到惩罚。例如,如果有人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没有正常的饮食习惯的话,他就可能会患痛风病,或者是瘫痪,或者是消化不良一类的疾病;如果喜欢酗酒,则会使人全身浮肿,四肢发麻,周身无力,从而导致食欲不振,体力不支,体质下降;酒鬼身上表现出的种种不幸与痛苦,必然会一件一件地体现在他的身上。
人体由于违背法则就会遭到损害,对于社会来讲,也是如此。如果某地区的排水不畅,清洁力度差,人们居住在肮脏、拥挤的环境中,整天被污浊的空气包围着,很容易引发流感、霍乱或者是瘟疫。这些疾病不仅多发于简陋的茅屋中,也出现在豪华寓所中。凡是这些疾病经过的地方,遍地横尸,令人触目惊心。面对这种种的不幸与苦难,可以说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因为人们可以很容易地避免它的发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所有人群聚集的地方,空气质量一定会遭到破坏,除非人们时刻保持空气的流通。如果没有做到很好的通风,那么空气中就会聚集大量的碳酸成分——它主要是人体通过呼吸而排泄出的废气。如果将人体排出的物质再次吸入到肺部,那么它就会影响肺部的功能,对身体十分有害。从而我们可以看出,纯净的空气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如果食物供应不足,它带给我们的危害不比污浊的空气带给我们的危害大。一个14岁的青少年,一天之中大约要呼吸600立方英尺的空气;如果他在一间狭小的卧室中呆上一整天的话,他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时间再长一些的话,他甚至会窒息。
如果把一只活蹦乱跳的小老鼠放进一个密封的玻璃器皿中,它会反复呼吸自己呼出来的气体,不久就会死去。如果换成一个人的话,他也会窒息而死的。被关押在加尔各答的漆黑的监狱中的英国士兵,之所以会毙命,就是因为监狱中严重缺少纯净的空气。在那些以制造业、重工业为主的城市中,有许多儿童活不到5岁就不幸夭折了,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中缺少纯净的空气。洪堡曾讲述过一个水手的故事:这位水手在轮船密封的货舱内,发现了一个即将死于热病的人,他的同伴将这个快要死去的人抬出了货舱,他们只是为了不让他死在货舱里。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把他抬出货舱之后,那个人非但没有死,反而渐渐地苏醒过来,不久后竟奇迹般地复原了。他之所以能够从死神的手中逃出来,主要就是因为他呼吸到了纯净、清新的空气。
如果一个成年人长时间吸入不纯净的空气,那么他就很容易引发热病——这一种最常见的病。索思伍德·史密斯博士曾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的负担就是“热病的负担”。据相关部门统计,仅仅在利物浦,每年就有近7000人患有热病,并且这些人中多数是一家之主——他们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因而,热病不仅使这些人失去了生命,而且造成了许多孤儿寡母;这种现象对于那些较大的工业城市来说,是当地人最沉重的负担。在做了十分细致的研究之后,普雪菲尔博士指出,由于发生了太多原可以避免的疾病或死亡的事件。使南开郡地区每年都要损失500万英镑。当然这仅仅是财物上的损失,真正无法计算的损失是精神上的损失。
在英文的古诗中,那些“贫穷艰辛但生活得幸福快乐的乡村情郎”和“那些温柔、开朗的牧羊人”,不知道他们现在都到哪里去了。今天,我们似乎再也找不到他们了。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里,乡村姑娘和她的情郎只不过是一对非常普通的恋人,居住在一间简陋的小茅舍中,每个星期只能靠12先令的收入维持生活。这位情郎永远都不再会像诗歌中描述的那样,终日坐在淙淙的小溪边,吹着笛子,在优美的笛声中享受自己的愉快时光。可怜的人儿啊!他必须为了生存而整日忙碌、奔波。即使这样他也不会得到更高的收入,他怎么会有那样的时间、闲情,享受那分安逸、恬静呢?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中,他也许是一个既不识字又不会写字的笨蛋。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菲尼埃斯·弗莱彻的“牧羊人之家”:
不管朝廷的那些爪牙是否快乐,牧羊人总是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虽然住在低矮简陋的茅屋里却可以把不属于自己的财富连同那些讽刺或者奉承的话语全部关在门外。他不用担心臣仆是否会背叛自己,因此也就不会辗转反侧。他照看着自己的羊群,放声高歌,他自己就像是一只纯洁的羔羊。他的生活甜美而充实,也不必担心是否会上当受骗。当狂风怒号的时候,旷野中的山毛榉树将会为他遮风挡雨,直到自然界重新回到平静。他的生命之舟也不会在充满风险的世俗大海上颠簸,也不会在慵懒安逸中迷失方向。只要上帝高兴,他的生活就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哦,这位温柔、开朗的牧羊人,如今他到哪里去了呢?倒是那旋转如飞的纺织机,把他吞灭了吗?也许哈里斯夫人说得很对,“这样的人儿从来就不存在。”他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吗?对此我们表示非常的怀疑。也许这样的人真的没有存在过,他只是诗人凭借自己的想象而创造出的一个形象。
传说阿卡迪安人在没有铁路,没有进行公共卫生改革的时代里,人们就过着牧歌般的生活。但是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神话罢了。因为政府的一份调查报告将这个美丽的神话完全摧毁了。这个地区的农民生活在极为简陋、破旧的小木屋里——根本谈不上是一个整洁的屋子。因为无论是多么庞大的家族,拥有多少人口,也都只能住在两间屋子里,有的家庭甚至是所有人都挤在一间屋子里勉强度日。白天,除了一家人呆在屋子里以外,屋里还要摆放各种炊具、洗漱用具、生产工具,以及堆积成山的未洗的衣服。夜里,父母和子女躺在一张大床上。如果来了投宿的人,也要与大家挤在这唯一的一间屋里。这样的屋子通常是没有窗户的,只是在屋顶,透过那些还没有盖严实的茅草,会射进一丝亮光;如果天气稍有一点改变的话,人们呆在屋里就能感觉的到。这样家庭中的丈夫往往不能感到家的舒适与温馨,他们经常到酒店里打发日子。孩子在长大之后,也不知道什么是文明礼仪。而他们妻子、女儿们的命运就更加悲惨了。
村子里的事情几乎极少能够见诸报纸,因为媒介并没有能力把触角延伸到遥远的乡村里。但是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消息往往是:某个地区的整个村庄被夷为了平地,这样做的唯一目的竟是为了不让乞丐们把它当作安身之地。有的议员竟会在议会委员会上不知羞耻地公开承认,他“大约推倒了30座村舍;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它便会成为年轻夫妇或者是乞丐们的住地”。但是他没有想过那些被夺去家园的人们又将怎样生存下去呢?如果这些人得到主人的同意,又会拥挤在推倒的村舍里,或者是拥进济贫院;一个更常见的办法就是涌入市镇。进入市镇,他们或许还有一丝希望,因为他们可以为自己、为孩子找到一份可以谋生的职业。
在那些以制造业、和重工业为主的城市中,空气、卫生和管理机构都不够完善,并没有达到它应该有的样子。但是在那些乡里人眼中,城市中的这些不幸要胜过乡下的那些不幸。为了有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他们年复一年地,像潮水般地涌入城市。这些走出村子的人才是“值得夸耀的农民、村里的骄傲”。这是他们最真实的状况。
农民工的物质状况不过如此,他们的智力水平也并不突出。无论是伦敦西部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民,还是东部地区的贫民,他们都是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根据赫拉福德县主教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我们这片教区中,到处都充斥着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迷信思想。有些人把某些日子、节令看作是吉利的或者是不吉利的——在这里,这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有的人怀着敬畏的心理观看月相,认为某一时刻应当服药避邪;某一时刻又要向神灵供奉祭物;许多人家,都会在门外把两根树枝摆放成十字形,而且不能有一丝的移动;许多马厩里的马蹄铁始终保持着原有的位置。这个地区的人们虔诚地相信符咒的力量;他们认为从教会那里得到的一先令指环,具有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如果头顶长了粉瘤,只要用死人的手触摸一下颈部,它就会立即消失。许多年来,在这个未受教化的乡村里一直流传着‘罪恶的眼睛’的一种迷信说法,人们对它充满了敬畏,但是经常会为之感到恐慌,村民一直生活在她的阴影之中。人们又传说,如果病人突然暴死,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总会有一些人能够看到他的灵魂。”
西尼·史密斯曾说过,所有民族,在它幼年时代都过着一种污秽、混乱的生活,即使是最开化的民族也不过如此。史密斯的这句话不是修饰,更是一种实情。如果在那个时代就有今天的这种卫生报告的话,我们就会很容易地了解到那些乡村情郎和牧羊人的真实生活状况,知道他们的住处的情形,这些情况也许与菲尼埃斯·弗莱彻所描述的完全不同。因为与萨克逊或诺曼时代最富有的土地贵族相比,即使是今天的一位普通机械工人,他的居住条件也要舒适得多。但是说实话,今天的农业劳动者虽然生活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中,但是他们的祖辈们的生活条件却远不如他们好。
假如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生活不同于动物般的生活的话,首要任务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家庭。健康、优秀的家庭是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在这里,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人或者是温柔善良的女人;人们最高上的品行,或者是最恶劣的行为,都是出自家庭的教化。由于人们受到了良好的家庭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智力程度渐渐地形成一个系统。通过家庭教育,人们可以变得有礼貌、有教养、有爱心。一个思想进步的家庭是干净整洁,优雅高尚的;而一个堕落腐化的家庭却是脏乱不堪,有伤风化的。
正规学校的校长在培养儿童性格方面几乎无能为力。而真正决定孩子性格的,只有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同伴。即使学校里的教育体制十分完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而这些学生仍旧天天都回到他们的那个杂乱、腐化、不幸的家庭中,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都抵不过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家庭教育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倾向;如果这种性格倾向受到一些恶劣的物质和不道德因素的影响而遭到破坏、扭曲的话,学校教育也许更助长他们作恶的心理,而并非使他们走上正路。
家庭对于我们来说,它并不仅仅是提供我们起居食宿的地方,它还为我们提供了自尊、舒适、温馨和融洽的生活氛围。如果人人都讲自尊,那么我们将会看到,社会上各种败坏社会风俗的恶行将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家庭,如果要使它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要使它对所有成员,尤其是儿童产生良好的影响的话,我们就必须营造出一种舒适、整洁、温馨、高雅的生活氛围。而要在家庭中营造出这样的氛围,就必定要有一位温文尔雅、勤俭持家的主妇。一个家庭生活的品质,几乎完全取决于这个主妇。可以说,家庭的幸福与否,都归因于主妇的好与坏。小家庭的品质如果不能提高,那么国家就不能获得进步;如果没有一位称职的主妇,那么这种提高也是痴人说梦。作为决定家庭幸福的主妇,她们必须知道怎样做才能使一个家庭舒适安逸,温馨幸福;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她们必须先接受良好的教育。
所以为了使这些主妇们能够成为未来生活中的优秀女性,她们必须接受正规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必须使她们能够轻松地应付未来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状况,并且使她们扮演好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她们不仅是妻子,还是母亲,并且是持家的主妇。但是,在今天的家庭中,即使是社会最上层的家庭,都不能以这种观念来教育待嫁的少女。在工人阶级的家庭中,女孩子都被推出去做工;而在上层社会的家庭中,女孩子则被教授了一些华而不实的技能。英国男人就是在这两种类型的女性中选择他们未来的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