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你看,那穿黑衣戴黑斗笠的人手里拿着铃铛和黄旗令。还有,你他妈看看,那几个额头贴黄符纸的,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竖直排着。那……那分明就是赶尸!”
“赶尸?”
这一个全新的名词出现在我脑海,赶尸?是什么?这不由问起大麻。
大麻深吸一口气,似有忌惮地说道:“还好老子之前研究过,这他妈所谓的赶尸,是苗疆蛊术的一种,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蛊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之分,赶尸就是属于白巫术。”
赶尸夜行人避开,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在一个以上时,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夜里行走时,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
路上有“死尸客店”,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
听了大麻所说,我心里不由得一颤,说:“那……那,那红门后面的就是尸体,这,这,这家旅馆就是‘死尸客店’了!”
大麻点点头说道:“理应是这样。”
“妈的,这不是太邪乎了?!”
大麻微微一笑,再次开口说道:“尸有三赶,三不赶之说。”
“三赶,三不赶?”我问道。
“没错,三赶,三不赶!”
凡被砍头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理由是,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凡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阎王勾去,法术不能把他们的魂魄从鬼门关那里唤回来;而投河吊颈者的魂魄是“被替代”的缠去了,而且他们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来,旧亡魂无以替代岂不影响旧魂灵的投生?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属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烧死的往往皮肉不全,这两类尸同样不能赶。
“啊!!这也太邪乎了吧!”我惊讶得差点没叫出声来。
大麻哼哼道:“还有!死人随后,举腿跨步硬技硬杆,其状至为恐怖,见者唯恐避之不及呢。”
学这行业的,必须具备有两个条件:一胆子大,二是身体好。而且,必须拜师。赶尸匠从不乱收徒弟。学徒由家长先立字据,接着赶尸匠必须面试。一般来讲,要看满16岁,身高1.7米以上,同时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条件,相貌要长得丑一点。
赶尸匠先让应试者望着当空的太阳,然后旋转,接着突然停下,要你马上分辨东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则不能录用。因为你此时不分东西南北,就说明你夜晚赶尸分不出方向,不能赶尸。接着,赶尸匠要你找东西、挑担子。
因为尸体毕竟不是活人,遇上较陡之高坡,尸体爬不上去。赶尸匠就得一个一个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后,还有一项面试,这就是赶尸匠将一片桐树叶放在深山的坟山上,黑夜里让你一个人去取回来,只有这样,才能说明你有胜任赶尸匠的胆量。这三关顺利通过了,你便取得了当赶尸匠学徒的可能。
不过条件太苛刻,再加上如今新中华解放,导致赶尸这一行业逐渐落没,一众赶尸匠都组合集中起来,创建了一个名为“赶尸教”的教派!
说是邪教,又不算是,说是不是,又算是。
而就在我们说话间,那穿黑衣戴黑斗笠的赶尸匠已然不知从哪儿背来了个背框,见他把黄旗令插进背框里,又从背框里取出三支香和一个铜锣及敲锣棒。放在地上。
见他又从黑色的衣服里取出火柴,刮燃火柴把三支香点燃后,对着竖直并排的“尸体”拜了一拜。
随即将那三支香插在门旁,拾起铃摇了摇,便把铃挂在腰间。
再次将铜锣和敲锣棒拿起来,敲了一下,随即是两下,再一次三下。
等敲后,那赶尸匠忽然用不大的声音喊道:“天悠悠,地茫茫。路归路,桥归桥。魂魄归去喝药汤,身首归家路长长,落叶需归根,莫叫乡人念断肠。人也好,鬼也好,切莫挡住回家道。三叩首,起——路——”
“他叽叽歪歪念的是什么?”我问大麻。
“他念的是赶尸出店的咒语。”
“念了有什么作用?”
“据说念了出店的咒语,赶尸出店后就不会碰见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之类玩意了。”
我半懂不懂地点点头。
大麻随即将我推开,把门缝关好。
做好这一切后,厚重地吐出一口浊气,说道:“赶尸最忌讳别人看到他们赶尸,所以老子们还是好好地坐好,睡好。井水不去犯河水。这一看来,这旅馆应该没有问题了,老子们还是好好睡吧,明天十点走去村庄与画皮鬼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