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告别山女怨,东去蓬莱山
话说梁祝二蝶听了山女怨树一席话后,思绪万千。二蝶合计不能只顾眼前幸福而忘了人间亲人,忘了还有类似自己遭遇的千千万兄弟姐妹,忘了仙界忍痛割爱的朋友。决定按山女怨树指的路走,不管路程多么艰难、多么危险,一定要到蓬莱仙山找到普九,修炼转人间,报答亲人与朋友。
此意已决,他俩慢慢飞到孩子们身边。祝英台用亲切的口气说:“孩儿们,我俩明早准备出趟远门,要离开这里一段时间。我俩走后,你们一切全听山女怨树的,她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她会很好地照顾你们,一定要听话。记着了吗?”
梁祝二蝶的子孙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老祖宗,老祖宗突然宣布出远门,肯定有缘由。一个个也不敢多问,低头齐声答道:“是,一切全听山女怨树的,望老祖宗放心,孩儿们不会给您们惹事的。”
梁祝二蝶看到孩儿们这样懂事,心里安慰了许多。祝英台此时有些激动,没和梁山伯商量就发话:“孩儿们,咱们今天下午到另一个山沟野餐去好吗?”
“好!好!好!”孩儿们听老祖宗说带他们去另一个地方玩,顿时高兴起来,忘掉了即将分别的痛苦。梁祝二蝶当天下午带孩儿们游了好几个山沟,吃遍了各种野味,直到夕阳西下,才带着孩儿们回到了山女怨树旁休息。
第二天清晨,出生的太阳温暖的照在蝴蝶泉边和山女怨树下,不知是昨天玩的太贪心还是吃的太饱撑着了的缘故,梁祝二蝶的子孙们酣睡不醒,忘记了老祖宗上路送行一事。倒是白鹳、丹顶鹤不知从哪听到音信,早早带着几个子孙飞到山女怨树上,等待为梁祝送行。
梁祝二蝶因决定离开此地,彻夜未眠。回想起千里跋涉来到这里能平平安安的生存,还有了数十万的子孙,真不忍心离开这里。但又想到人间未了的情和责任,离开这里也可能是一种高尚的选择。二蝶一夜相对无言,天一亮就早早地来到蝴蝶泉边梳洗打扮起来,这一洗感觉清醒了许多。为了不惊动孩子们,他们轻轻的来到山女怨树前,向其道别。
刚要开口,就听白鹳、丹顶鹤等说:“二位功臣,别来无恙。邻居这么多年,走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们不能为您们饯行,就送您们一个锦袋吧,里面装着我俩和子孙们每人拔下的一个彩色羽毛,将来可能用得上。俗话说,千里送羽毛,礼轻情意重,权当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您们收下。”说话间,一个小白鹳叼着锦袋飞到他俩面前,放下锦袋,深深鞠了一躬后才飞回到树上。
梁祝二蝶赶紧给白鹳、丹顶鹤施大礼,谢道:“我俩有何功德,受您如此大礼。以后定让我俩的子孙们报答您们。”
山女怨树说话了:“你俩不用客气,凡事自有恩源。我这里还有积存多年析出好的五个黄色晶体花露膏,两个供你们路上食用,三个送给普九法师。一来当作你俩的见面礼,二来也表达我的一点心意。”
说着,树上掉下五个类似珍珠般的黄色晶体,梁祝二蝶小心收起,装进了锦袋后双双跪下,再次感谢山女怨与白鹳、丹顶鹤的大恩大德,并拜托他们关照一下自己的子孙。山女怨说,你俩放心去吧,我们会尽心尽力照顾他们的,愿你俩一路顺风,心想事成。
梁祝二蝶辞别山女怨,展翅东飞。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蓬莱仙山。不顾旅途劳累,到处打探普九法师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名叫丫丫的喜鹊口中探知普九法师就住在蓬莱仙山东侧的一个叫蓬莱湾的地方。
看官,你道这个地方怎样?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山高林密,绿草成荫。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百鸟齐鸣。在这里曾修炼过的一个道士编了个顺口溜赞美此地:
日出见太阳,日落返霞光。冷风吹不进,热气无处藏。
雁过停止飞,廘过就迷茫。修炼来此地,胜过去天堂。
梁祝二蝶听丫丫说知道普九下落,忘记了疲劳,兴奋的围着丫丫跳了起来,舞了起来,缠着丫丫带他俩快去见普九法师。丫丫说:“我是普九法师手下的一个信差,专门做报信迎客的事。前几天普九法师就把我安排在这里,让我接一对生死恋人,原来接的就是您俩。”梁祝听罢感叹道,真神人也!
话不多叙,丫丫带着梁祝来到蓬莱湾。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