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7700000041

第41章 英雄永存心中

作者:冯辉/[血碧玉]

一直想写写自已的工作,但觉得我只是普通平凡的一位老百姓,没有什么事迹,每天都是那么平凡,默默无闻的贡献着自已一份微薄之力。

曾经我们这支队伍一度辉煌,我经历了四届换任所长,每一任所长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而如今因为工资以及各种因素已经辉煌不再,我个人想说因为人心不是靠收买的,不是靠强压政策,而是靠真心去感动的。

自已三十多了,老了,不再有年少时的激情和冲劲,近几年的工作其实真的没啥好写,倒是我们沈队长带领我们这支队伍的时候真的是辉煌,就个人而言,他瞧不起我,但也挺照顾我。对同事对工作对集体更是处处为我们着想,年年评为区级先进单位。先进事迹和经典成功案例也屡见不鲜,而这份荣誉真真切切靠实力和努力打拼出来的。

我的同事,我的好战友值得一写,因为他是英雄,人民的好卫士,我们心中的英雄,心中的好榜样,他的精神和行动值得我们用心学习,实际操作。我们心中的好同事,好战友杨群利同志。2007年4月,市人民政府追认杨群利为革命烈士,并向杨群利烈士家属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2005年10月24日早晨六点,急促的手机铃声把我从美梦中叫醒,我朦胧中接听电话。

沈队长说:“马上过来上班。”我应了一句,挂断电话,马上穿衣服。

短短一句话,突然让我意识到肯定出什么大事了,不同寻常的大事,脑海中思索着会是什么事,可让人猜不到的是如同晴天霹雳击打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而在城镇另一边,照往常,88岁的婆婆陆*珍还要在床上多睡一会儿。但是一听儿子儿媳说:“杨小弟没了。”,她赶紧起床。不顾初秋的寒冷,披件外套、顶块头巾、拄着拐杖,陆*珍颤颤巍巍地摸索到了“杨小弟”家。一路上,老人忍不住泪眼婆娑。“谁走了,我都可以不去看;杨小弟走了,我一定要去看看他,他可真是个好人哪!他才39岁,还不到我一半的年纪,让我换他去吧。”

老人所说的“杨小弟”就是我的同事,治安联防队员杨群利,正是他,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与歹徒殊死搏斗。

到了所里,沈队长给我们分配任务,蹲点守候,我们来到案发现场,案发现场旁边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我们每隔几十米二人一岗,其余人员进树林进行地毯式搜索。

根据当晚值班的同事回忆。2005年10月23日下午4:30,杨群利从家里吃完晚饭,随后到派出所与民警一起执行巡逻任务。22:45许,杨群利按要求从值勤地高楼村返回派出所汇报当夜巡逻情况。当他途经高林路时,突然发现前方三元机械厂附近有两个鬼鬼祟祟的人影。他赶紧用对讲机呼叫派出所。

“朱行所、朱行所,听到请回答。”

“听到,请讲。”

“我是杨群利,这里发现有可疑情况。”

“我们马上到,你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朱行中学后面。”

“请告诉详细地址。”

“喂喂喂……”

这是我们的英雄留给我们最后的话语,也是留给我们他最后的声音。殊不知,从此我们阴阳两隔,永远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永远再也看不到你和蔼可亲的笑容!

这之后,派出所值班民警就再也没有收到杨群利的任何讯息,数分钟后,派出所增援警力迅速赶赴朱行中学附近。

到达现场的民警及联防队员将朱行中学附近的几条马路包围起来,兵分几路,遍寻杨群利的身影。参加搜寻工作的联防队二分队副队长何**打着手电,沿朱行中学西侧的一条小路上找去,突然发现一辆还没有熄火的摩托车。仔细一看,这是杨群利的车子,那他肯定就在附近。再走几步,何**看见地上一件衣服,不远处又发现在路上有一个头盔。杨群利的头盔?何**的心马上“咯噔”了一下。他晃动手电,沿着路边的池塘射去一道光线。

深夜,附近又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夜静得可怕,冷风吹过,越发增加了寒意。何**凭借手电筒微弱的光线,看到了一张布满水草的熟悉的脸。

“杨群利!杨群利在这里!”何**大叫着把周围的一部分同伴吸引了过来。池塘里,杨群利的头微露出水面,整个身子都被浸泡在池塘中,双眼睁着,嘴巴张着。池塘边上的一大片芦苇被压断了。岸边有两只深深的大脚印。何**试着一个人去拉,但因为人高马大的杨群利穿着厚厚的大衣,大衣又被水浸泡,整个人沉得怎么也拉不动。在几位同事的合力拉搀下,杨群利被抬上了岸,并立即将他送往金山医院。

晚上23:40分,永远定格在了这个时间,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杨群利永远的离去了,他用自已39岁年轻的生命捍卫了人民群众财产的安全。

与此同时,留在案发地点继续搜寻的民警,在附近的草丛中发现了一位上身赤膊、口吐白沫、身边还有一把大力钳的男子。民警迅速将其带到派出所。经调查,该名男子名叫翁*华,33岁,四川CD来沪人员,曾因抢劫被判刑。

当夜与同伙刘*三携带作案工具欲对三元机械厂实施盗窃。警方连夜对他进行审讯,在缜密侦查之下,10月24日下午3时50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刘*三在奉贤区被警方顺利抓获。

据犯罪嫌疑人交待,23日晚,犯罪嫌疑人翁*华、刘*三经事先踩点,翁持大力钳、刘扛扶梯,一前一后准备对三元机械厂实施盗窃。22:45分,走在前面的翁*华和杨群利不期而遇。杨群利见两人可疑,上前问讯,刘*三见状撒腿就跑。杨群利一把抓住翁*华,欲将其扭送派出所。翁不从,杨群利一边通过电台呼叫,一边紧紧抓住翁不放,并与翁展开搏斗。搏斗中,双方滚至路边水沟中,杨群利继续与翁在水中搏斗,几度将翁揿住。但意想不到的是,杨群利身着的大衣被水浸泡,终因体力不支而被狗急跳墙的翁*华残害在水中。

当年,29岁的薛*是杨群利最要好的兄弟,同事四年多,薛*最了解他的脾气。“他这个人待人特别真诚,脾气很好,有事同他好商量。”一边说,一边眼泪就顾自簌簌地掉下来,有道是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薛*刚开口,眼圈就红了。慢慢地,几乎泣不成声:“碰到事情,他总是冲在第一个。”

杨群利的追悼会在殡仪馆举行,很多听说他光荣事迹的群众,发自内心对他的崇拜和感激前来为他送行。

本来我也想去,我们一分队的同事都想去见他最后一面。但是那天我们全体上班,离不开我们的岗位,我们要坚守我们的岗位,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他一路走好,我们一定会秉承他的精神,做好工作,为维护社会安定而努力。

杨群利以前当过兵,身手很好,是一块干联防的料。有次,一名醉汉在恒信家园闹事,从晚上十点多一直吵到凌晨四点,居民实在忍无可忍,就报了警。民警带领杨群利赶到现场处置,好言规劝无效后,他协助民警将醉汉带到派出所,还居民一片安宁。

当年二三月份一个晚上的7时许,薛*、杨群利在民警的带领下顶着寒风在开乐街西首巡逻,忽然看见前方一个推着摩托车的男子形迹可疑。看到杨群利他们过去,该男子就拐进了一条小弄堂。杨群利和民警马上冲上去。该男子慌不择路,摩托车卡在弄堂里。杨群利紧追不放,逼急的犯罪嫌疑人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家用剪刀。说时迟那时快,杨群利眼疾手快,几招就将犯罪嫌疑人制服。经警方审讯,该男子果然是偷车贼。就是因为杨群利,让他刚刚到手的“鸭子”又“飞”走了。

2002年6月9日凌晨3点,天空下着密密麻麻的小雨。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亭卫公路朱漕公路东150米左右的机耕路上,有5只缝纫机头。值班民警带着杨群利、薛*、何**等人迅速赶去,我们几乎是全体出动。到那后,他们发现路边有几个可疑人员正在慌慌张张地四处张望,看到民警及联防队员转身就跑。薛*立即骑上摩托车,载着杨群利追上去。民警和何**则在后面穷追不舍。一会儿,一名犯罪嫌疑人逃到了一条小道上。杨群利马上跳下去,一路追上去,将其擒获。经警方审讯,该犯罪团伙是一个在江浙沪一带流窜作案的盗窃集团。在这个案件的背后,还牵扯出了另外30余起刑案,涉案金额高达80余万元。

2004年七月的某一天,杨群利和薛*两人穿着便衣在镇上例行巡逻,当他们两人走到红绿灯的时候,杨群利警惕的双眼发现了穿梭在人流中两个年轻人,他们身着白色衬衫,蓝色牛仔裤,杨群利发现他们宽大的衣服显然不合身,似乎腰间隐藏着什么东西。他一边指示薛*向所里汇报,一边两人悄悄跟着他们。没多久,两名穿着便衣的警察来到杨群利身边,四人加快脚步,拦下了两名男子,正当警察掏出证件亮明身份时候,两名男子见状欲逃跑,杨群利他俩眼疾手快一下擒住这两名男子,当警察亮明身份,对其搜身,果然在其腰间发现螺丝刀,扳手等作案工具,带所进一步调查。

2000年5月杨群利参加朱行镇联防队。

2003年9月,朱行镇成为上海市级工业园区——金山工业区后,区域面积达到58平方公里,治安巡逻任务更重了。杨群利不嫌苦,不嫌累,更不怕危险。据统计,5年多来,协助民警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人,其中刑事拘留16人,治安拘留8人,共收缴被盗摩托车20余辆,自行车10余辆。

2005年9月杨群利因为表现突出,被提升为三班班长。提升班长后,杨群利更是恪尽职守,事事坚持以身作则。新来的队员仇**与他共事才1个多月,已经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仇**说:“杨群利很会替人着想的,同志间的关系处得特别好。杨群利分配任务时对年纪稍大点的,没有摩托车的同事,特别照顾,把他们分在离镇区较近的,治安形势比较好的地块,他自己则去那些地处偏远地方巡逻。”

杨群利工作认真,平时无论在家还是上班,他都深入群众,和群众们多交流,多沟通。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群众反映案件多发的地方,当晚的案发地就是一个平时老百姓反映较多的地方。杨群利本可以从一条大道返回所里的,但他可能就是特地去那边看一看是否有情况。谁知道,这个池塘竟成了他和战友及亲人永别的地方。

杨群利走后,全小组老老少少的人都来看他,务农在家的如此,即便一早要上班去的,也特地跟单位请了假来看看杨群利。吊唁的人中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叫张*。张*现在在市区上班。听说杨群利叔叔“走”了,她说什么也要请假回来给叔叔送行。杨群利的家在欢兴村群力,是个非常偏远的角落,离村里还有五公里多的路。要在以前白色水泥路面尚未铺好时,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张*还清楚地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和双胞胎妹妹每天要走很长的泥路。但只要顺路碰到杨群利叔叔上班去,他总会背她们一段,送她们一程。

从群力村到镇上去,靠步行,没有半天是打不了一个来回的。10多年前,村里家家种西瓜。一到卖瓜季节,怎么把瓜运到镇上去,运到市区去对农民们来说十足是个大问题。可是杨群利就利用当时在制药厂当卡车司机的便利,跟单位领导事先请假好,方便时就利用“职务之便”,为邻里们把一车车、一袋袋的西瓜装上车,运到市场上。最多的一次装了足足有150袋西瓜。

杨群利的嘴巴特别“甜”,见到村里的老老少少,人人都要打个招呼。像陆*珍这种上了年纪的老人,眼睛又不好,最怕人嫌弃。但每次路上碰到杨群利,他总会主动上前来搀扶她,而且还一个劲地跟她“阿婆长阿婆短”。

30多岁的青年在农村正是一个强劳力。像眼下这种农忙时节,正是强劳力最派用场的时候。家里还有3亩多农田,父母年迈,每年的农活都是杨群利一人扛下来的。非但如此,邻居家谁需要帮忙的,特别是扛粮食之类的重体力活,只要杨群利知道,总会及时帮上一把。

杨群利的家很简陋,不到那里一看你还真难以想象。三层楼房就是前几年借钱造的。客厅里一张八仙桌,卧室里除了一张老式床和一台电视机之外,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

即便这样,有杨群利在的日子,一家5口还是过得和和美美。杨群利女儿如今已经参加工作,那年杨群利走的时候她才17岁,还在读高二。妻子在某台资企业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省着点花,日子还算过得去。

杨群利的家离镇区很远,为了女儿上学方便,为了妻子上班便利,他毅然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部分钱在镇上租了一间房。杨群利只有一个宝贝女儿。所以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一人身上。女儿有什么要求,只要他能满足,他都会答应下来。暑假,儿女要学电脑,他就把省下来的钱给她买了一台电脑。女儿脸上有一颗胎记,怕明年高考填志愿时受限。为了女儿的前途,他答应女儿要带她上医院做手术,先后3次到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杨群利是个粗人,但女儿分明能从点点滴滴感受到父亲如涓涓细流般流淌的父爱。杨群利做事永远是先替别人着想,他永远是女儿的好父亲,妻子的好老公。

杨群利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早些年父亲患肺结核住院,杨群利不顾通宵值勤的辛苦,轮到休息就会呆在父亲的病床边服侍他。父亲怕没钱治病,想早点出院。杨群利就想方设法借钱给父亲付医药费。老人喜欢喝点酒,杨群利就每个月备足足够黄酒。父亲身体不好,他就遵照医嘱,给父亲限量供应……

杨群利父亲每每想起儿子的种种好处,满头白发的老人怎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失声痛哭。老人说:“23日下午,杨群利还是好好地出去的,谁知道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不过,他这么做是应该的,这是他的职责,否则联防队员还要来做什么?虽然他撇下我们先走一步,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我为他感到自豪,感到骄傲,他没给我这老头子丢脸,他是好样的!”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当区领导刘正贤、薛小明、袁晓林等前去慰问的时候,老人翻来覆去说的最多的也是这几句话。

杨群利走了,他走得那么突然,那么勇敢,那么令人怀念!他用爱滋润着生他养他的乡里,他用忠诚实践了治安联防队员的使命,他用生命维护了这一方土地的平安……

同类推荐
  • 缘份太浅

    缘份太浅

    此文献给我的爸爸,没有“亲爱”做定语。老天给了我们缘份,却只有6年的时间。写下这些,我只是想让爸爸在天有灵,知道他并不孤独,世界上是有一个人爱他的,那就是他的女儿,他有一个值得骄傲、自豪的女儿爱着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是无法否认的。……
  • 白鸽掠过蓝天

    白鸽掠过蓝天

    这是一座很小的城,原来只是一个小镇,后来在全国县改市的浪潮中,才改称县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细腻县,在川西平原上,一条叫牧马河的小河穿城而过。把这个小城点缀得生机盎然叶云南认识李月玫那一年才十二岁,那时候的李月玫是一个小小巧巧,爱穿蓝色连衣裙,爱扎两个翘翘的蝴蝶结的小女孩。在这个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的小城,他们的相遇是无法避免的,叶云南常常看着这个可爱的姑娘,像蝴蝶一样在教室里穿来穿去,却从来没有想到把自己的未来和她联系到一起。
  • 那十年,黄粱一梦

    那十年,黄粱一梦

    《那十年,黄粱一梦1998-2008》改革开放后,内地经济开始向两极分化。乡村受到的影响略晚,不少人开始背井离乡去大城市闯天地。故事的主角在这股洪流之下,面临着很多选择,可往往很多时候又由不得自己选择,就这样一步步地向前迈进……
  • 总裁情未了

    总裁情未了

    发烫年代悲情出发,带着照片隐情插队。落魄赢得真情抚慰,返城并非忘情失信。未婚先孕殉情嫁人,为爱甘心痴情守望。人工受精偷情生子,打拼商海激情演绎。上学撞车亲情输血,亿万富豪乡情感恩……审视青春岁月的苦乐,仰视纯真年代的爱情。正视承诺守信的忠义,凝视城市乡村的对话。透视人物命运的悲喜,揭示身世背后的隐秘。窥视富豪家庭的隐秘,剖视人性本质的善恶。扫视商海潮涌的波澜,探视励志人生的梦想。
  • 生存的记忆

    生存的记忆

    这是一部继承父母遗志,参军上高原,脱下军装后,改革开放,承包经营,艰苦创业者之歌。
热门推荐
  • 大四那场婚礼(06年出版)

    大四那场婚礼(06年出版)

    此书已上市,全国各大书店有售!她叫林薇。他叫六天。一段匆忙而至的爱情,能延续几个世纪。一千年,一万年,还是烟花一般匆匆飞逝。街头的相遇,是老天送给她们的礼物,还是一次不怀好意的玩笑。临死前她的那场没有男主角的婚礼,他挺身而出……http://***.***/m/dingzhenbo
  •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

    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为配合国家科普进校园活动,我们组织多位经验丰富的学者精心策划、编写了本书
  • 星辰木谨

    星辰木谨

    有些人是注定不会在一起的,即使相爱了,也不过是上天开的玩笑。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我不坑你我坑谁

    我不坑你我坑谁

    介绍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坑!坑死人不偿命!
  • 坊记

    坊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珍珑记

    珍珑记

    一个现代女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成为称霸一方的仙二代。没想到一朝家破人亡,只好一路求生兼寻求真相,从此踏上修仙路。珍珑记书友群:156699670
  • 佛说证契大乘经

    佛说证契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无泪潇湘

    穿越之无泪潇湘

    同样的红楼,却穿越来了一个不流泪的林妹妹,看拥有现代记忆的她如何演绎不一样的潇湘路,精灵古怪的她如何赢得冷面王爷的那颗心,看热情善良的她如何解救红楼里的苦命女,且看一个不一样的林黛玉,如何玩转红楼,玩转大清朝——纯洁如仙子,高贵如公主的黛玉搅动了现代一片优秀男子的心之后,再完成了贾府的事情之后,她是选择回到现代,还是继续呆在古代?
  • 守望月亮的星星

    守望月亮的星星

    传说高悬在空中的月亮就好象是男生,是那么光华四射,天宇清澈,只要你抬起头看向那冷月时,你会发现冷月他身边有一颗离他有一光年距离的星星。而这颗星星就是传说中守望月亮的女生,星星是在守望他的爱人月亮,她只想守望着他,默默的看着他一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