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诗社组织活动去四川,两个目的,一个是去看一看全校师生们资助的小学,另一个就是去蜀南竹海转转。因为是学校拿钱,基本上大家都报了名,陈暮雨实习的科室特别忙,被赵轻寒这么折腾自己已经不好交代,本来是不打算报名的,结果她另一个室友,也是她最好的朋友张聪颖因为没人陪她去,结果硬硬拉着陈暮雨去报了名。
“去吧,你能放心我一个人去吗?”聪颖说。
“有什么不放心的,你身边一堆男生,谁都能保护你,我不去他们准特别开心。。。”陈暮雨一脸坏笑。
“你知道一群男生,你还让我自己去?你存的什么心啊你”
张聪颖不管三七二十一,拉着陈暮雨报了名。
“你不就是担心实习吗?我去找人,放心”张聪颖举起三根纤细的手指头。
“我知道你厉害,可我。。。哎,算了,我陪你去吧,要不我也不放心。我先走了,我们老师还等着我给病人做术前检查呢”然后一路小跑,消失在去病房的小路上。
出发的日子如期而至,已进初秋,天气微微转凉,陈暮雨一行拖着行李箱乘飞机来到了距离宜宾只有5公里的村子,张家村。
“张聪颖,你老家吧?”几个男生调侃到。
张聪颖瞄了他们一眼,“对,我老家,我们家一堆弟弟妹妹没钱上学,赞助点呗?”
一路上调侃着终于到了张家村,刚到村口,从车上就看到了一群小朋友站在土路上,
“你看,那里好多小朋友”张聪颖指着
“是啊他们难道是。。。”
车停了下来,一个小朋友冲上来就问“我想找陈姐姐”“哪个陈姐姐?”司机问道
“暮雨姐姐”
坐在前排的带队老师下车跟小姑娘说了什么,然后就听王老师喊道“陈暮雨,快过来”陈暮雨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快步冲了过去,刚一下车,一个瘦瘦弱弱的身影扑到了她身上,陈暮雨还没缓过神来。发现自己怀里头抱着一个十二三岁上下的男孩子,“暮雨姐姐”“暮雨姐姐”
陈暮雨抱着她,轻轻的问“小朋友别哭,你是?”虽是口上问着,心中已有了大概。
“姐姐,我是天天,我一直盼着能见到你”孩子竟然哇的哭了出来。其他的孩子也跟着哭了起来。
大家见状,也都下车纷纷哄着孩子们。最后干脆拎着行李箱跟着孩子们走到了入住的老乡家。
这群孩子都是学校资助学费的孩子,每次大家仅仅只是从生活费里拿些零用钱作为资助,毕竟自己的生活费也是家里人给的,所以并不多,大部分资助款项都来自学校.唯独陈暮雨,每次都会写封信,大多数内容就是叮嘱孩子们好好吃饭睡觉,好好学习的话,顺便也会讲讲周遭的故事,自己的心情,有时会偷偷夹带一些小玩具放在小布袋里头捎给孩子们。谁知这封信却是孩子们最盼望的,透过简单的一封信,可以感受到一个大姐姐浓浓的关爱之情,可以了解到大城市的样子,新鲜的没有听到过的物件。所以这封信就像打开了一扇孩子们心中的大门,久而久之,陈暮雨也习惯了写信,开心的时候写,不开心的时候也写,当是一种倾诉。孩子们越来越想念这位大姐姐,于是来到村口等了足足一上午。
这么多人来到村子里,村里头一下子热闹起来,甚至还有人放炮,声音大的连附近的小动物们都跟着叫了起来,真正的鸡犬相闻。
孩子们最初还是有些认生的,后来又被炮仗吓了一跳,战战兢兢的站在大家伙面前,大哥哥大姐姐们赶紧哄着,过了好一会,孩子们才终于敢跟大人们说话了,话说这村里头的条件极差,除了留守儿童就是家里开不了锅的孩子,一个个瘦骨嶙峋的,看着十分可怜。乃至于天天已经14岁了,可看上去还像是12岁的样子。
天天带着陈暮雨东逛西逛,不停的介绍着他的小朋友和村民们,带着陈暮雨一行参观了学校,教师,操场。
看着简陋无比的教室,师生们心中一惊,都说要回去继续募集一些钱帮助孩子们重建教室,让孩子们真正的有书可读。话说回来,这可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事情。
夜晚,星星看着比城里头清楚了好多,天天靠在陈暮雨身边,打起来瞌睡。陈暮雨穿着白色的T恤,黑色的长裤,轻轻地抚摸天天的头发,这一幕两人竟真的像是亲姐弟一样。陈暮雨一遍摩挲着,一遍问道“天天,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天天用小胳膊拄着下巴颏,想了半响,突然直了直腰板,“我要像姐姐一样上大学,学本事,保护姐姐。”
陈暮雨听到,心中洋溢着暖暖的爱意,“好吧天天,那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学习,争取将来能去北京,上清华,那可是中国最好的学校。”
“嗯,我听姐姐的!”
姐弟俩手挽手,星星和月亮低头讲着故事,望着这对姐弟,月光显得格外明亮。陈暮雨没有兄弟姐妹,是家里头的独生女,对于感情的珍重不似一般孩子。对于天天更是如此。嘴里哼唱着,
“是什么付出让我们坦荡
是什么结束让我们成长
无论走到任何地方
都别忘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