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8500000008

第8章 火药——热兵器时代的来临(2)

宋代由于战争不断,对火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国家也加强了对火药的研究和生产。并设立了专门制造火药的国防工场,制造技术严禁外传。11世纪编成的《武经总要》,详细记载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书中记录了三种火药方子:“毒药烟球法”含有13种成分;“蒺藜火球法”,含有10种成分;“火炮火药法”含有14种成分。它们分别以不同的辅料,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的不同目的。另外,书中还简要记述了当时火药的原料配比,其中硝石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硫磺和木炭的总和,接近于现代黑色火药的比例。

宋神宗时朝廷设置了军器监,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军器监雇佣工人四万多人,监下分十大作坊,生产火药和火药武器各为一个作坊,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史书上记载了当时的生产规模:“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这些都促进了火药和火药兵器的发展。

到了南宋时期,火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火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防御金兵的侵扰,南宋的军事家们不断改进武器。南宋初,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有一个叫陈规的军事学家,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火枪,这在火器史上是一大进步。

火枪是由长竹竿作成,先把火药装在竹竿内,打仗的时候,由两个人拿着,点燃火发射出去,喷向敌军。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管形火器,有了管形火器,人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发射和适当地操纵火药的起爆了。陈规守安德时就用了“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

火枪发明以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到了南宋末年,又有人发明了突火枪。1259年,寿春地区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竹筒做的,这种管状火器与火枪不同,火枪只能喷射火焰烧人,而突火枪内装有“子巢”,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巢”射出去。“子巢”就是原始的子弹。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河,成为近代枪炮的开端。现代枪炮就是由管状火器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管状火器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

宋代的火器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可以作为中国古代火器的代表,是中国火药制造与使用技术的标志。

3. 明代

到了元明时期,宋代原始的管状火器开始改用金属来制造,竹制的突火枪改用铜或铁来打造,铸成大炮,称为“火铳”。1332年的铜火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管状火器实物。

这些火铳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口径小、细长轻便、铳尾安装木柄、由单人持击的手铳,用来发射石制或铁制的散弹。另一类是口径大、粗短较重、需要安于架上、发射球形弹丸的碗口铳。这两种火铳后来分别演变为枪和炮。火铳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它的出现,使火器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明代在作战火器方面,发明了多种“多发火箭”,如同时发射十支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三十二支箭的“一窝蜂”;最多可发射一百支箭的“百虎齐奔箭”等。明燕王朱棣(即明成祖)与建文帝战于白沟河时,就曾使用了“一窝蜂”。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发齐射火箭,堪称现代多管火箭炮的鼻祖。

值得提出的是,根据茅元仪《武备志》一书的记载,当时水战中有一种名叫“火龙出水”的火器。这种火器可以在距离水面三四尺高处飞行,远达两三里。这种火箭用一根五尺长的大竹筒,做成一条龙,龙身上前后各扎两支大火箭,腹内藏数支小火箭,大火箭点燃后推动箭体飞行,“如火龙出于水面”。火药燃尽后点燃腹内小火箭,从龙口射出。击中目标将使敌方“人船俱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二级火箭。

另外,该书还记载了“神火飞鸦”等具有一定爆炸和燃烧性能的雏形飞弹。“神火飞鸦”用细竹篾绵纸扎糊成乌鸦形,腹中装有火药,由四支火箭推进,可飞百余丈,着陆后可以烧敌人的军营粮草。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多火药筒并联火箭,它与今天的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工作原理很相近。

明朝时候,技术水平最高的火箭,发射出去还能再飞回来。这种火箭叫“飞空砂筒”。根据《武备志》记载,这种火箭是把装上炸药和细砂的小筒子,连在竹竿的一端;同时,再用两个“起火”一类的东西,一正一反地绑在竹竿上。点燃正向绑着的“起火”,整个筒子就会飞走,运行到敌人上方时,引火线点着炸药,小筒子就下落爆炸;同时,反向绑着的“起火”也被点着,使竹竿飞回原来的地方。这种“飞空砂筒”,不但是一种两级火箭,而且还能飞出去又飞回来,设计非常巧妙。

我国的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最先进的。元初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就是凭借这些武器称王于中亚、波斯等地,扬威一时。但是在我国,火药除了应用于武器制造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娱乐方面,如爆竹、流星、烟火等游艺。《事物纪原》中就曾记载“魏马钧制爆仗,隋炀帝益以火药为杂戏”,北宋以后,这方面的记载就更多了。《会稽志》一书中提到:“除夕爆竹相闻,亦有以硫磺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在我国民间还有在一二丈高的木架上施放的烟火,这种烟火与今天施放到天空中的烟火不同,燃放时间可长达两三个小时,其间可出现各色灯火、流星、炮仗等,有时还有重重帷幕下降,出现亭台楼阁、飞禽走兽等布景。

元朝书法家赵孟頫就曾写下千古名诗赞美燃放烟火的绚丽多姿。可见当时施放烟火时的壮观情景。古往今来,不仅在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在节日期间燃放烟火以示欢庆的习俗,以其蕴含的文化艺术和民族风情,增添喜庆欢乐的气氛。

赠放烟火者

赵孟頫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柳絮飞残辅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乱向东风。

随着火箭的发展,14世纪末,我国还有人想借助火箭的力量来飞行。这件事被记载在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书中,他提到:14世纪末年,有一个中国官吏叫万户,曾经在一把椅子后面,装上46支大火箭,人坐在椅子上,两手拿着两个大风筝。然后叫人用火把这些火箭点着,他想借着火箭推进的力量,再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使自己飞向前方,结果没有成功。这位官吏的幻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十分可贵,它和现在喷气式飞机的原理是非常相近的。尽管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万户被誉为利用火箭飞行的第一人。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行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

(五)火药的传播

火药在我国诞生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25—1248年间,火药由商人经印度传入了阿拉伯。后来在12世纪后期,西班牙人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书籍逐渐了解到火药,而主要的火药武器大多是通过战争西传的。

13世纪,成吉思汗发兵西征中亚,蒙古军队使用了火药兵器,1260年元世祖的军队在与叙利亚作战中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药武器,从而掌握了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火药技术这才传到阿拉伯世界,又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阿拉伯人与欧洲一些国家进行长期战争的时候,由于使用了火药兵器,使欧洲人逐渐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英、法各国直到14世纪中期,才有应用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记载。

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要获得火药和火器,就要有工业和金钱,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用。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以城市为领先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骑兵同归于尽,土崩瓦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精锐的火炮在欧洲的工厂中制造出来,装备着威力强大的舰队,扬帆出航,开始去征服新的殖民地……”。

(六)火药的影响

火药的诞生和火药武器的出现,是世界兵器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使军事作战武器发生了飞跃性的进步,揭开了兵器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人们从使用冷兵器向使用火器阶段迈进,一场伟大的军事变革正在孕育,终将使战争的面貌彻底改变。

火器的应用,使人类由冷兵器时代开始进入到热兵器时代。士兵在战场上的肉搏再也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热兵器时代下,装备先进火器的军队在和冷兵器的军队作战时,基本占有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

中国作为火药的故乡、现代枪炮始祖的发源地,在将火药应用于军事斗争的实践活动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仅以《武经总要》所明确记载的火药武器来说,就比欧洲出现的火药武器早了约三个世纪。据悉,一直到19世纪为止,黑火药都是唯一的推进燃料和炸药。

正是由于火药的广泛使用,才使大规模地开采矿产成为可能,才有了近代的矿冶业,从而推动了近代工业的长足发展。

中国火药火器技术的西传,影响和推动了其他国家军事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不仅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法,而且成为欧洲市民阶层反对封建贵族的锐利武器,帮助资产阶级把封建骑士阶层彻底打败,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但是进入近代以后,由于我国封建制度的落后以及长期闭关自守的政策,使一度先进的火药使用与火药武器的制造技术逐渐落伍,并逐渐被欧洲人赶超,中华民族发明了火药,却没有用自己的火药制造出威力强大的枪炮,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抗侵略者的进攻,人民饱受压迫,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历史教训。

如今,现代火药的发展使火药在军事、航天、建筑、交通等各行各业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烟火药、双基火药、雷管、TNT等的出现,使现代意义上的枪炮、火箭、炸弹、导弹等武器得以产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正在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迈向未来。

同类推荐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古村落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俞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奇异的布局,罕见的古建筑群和精致的木雕、砖雕,以及一个个不解之谜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俞源古村落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貌、重要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古韵氛围必将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独具魅力的新市场。本书从神奇的太极星象村入手挖掘其古村落特有的魅力。
热门推荐
  • 希法世界

    希法世界

    小小法师迷茫穿越,与伙伴们一同成长,战斗的成长史,一部热血,奇幻的异世战纪
  • 总裁大人太妖娆

    总裁大人太妖娆

    “狗狗,喔咬此(哥哥我要吃)”她咬着小手歪着头看着他手里的蛋糕口水顺着小手流下来嘴边还沾染着蛋糕渣,他冷冷的看着她没有说话。他用十年来爱她护她,用生命去保护她但是却因为一场意外昏迷不醒,雨洛儿坐在病床前看着习虞舒“虞舒你怎么还不醒呢?你要我怎么办呢?我真的好累啊,我要撑起你的心血还要每天担心你离我而去虞舒你睁开眼看看我好不好,醒来吧好不好”他的眼角流下了泪水手指懂了但还是没有睁开眼
  • 攻心计:春寒乍雨,卿卿我我

    攻心计:春寒乍雨,卿卿我我

    她,身份不详,却常伴君侧,因一个女人的妒火,君王陨,被迫不远万里奔赴异国,从此命途多舛;他,冷眼旁观,身负血海深仇,伺机以待雪耻之时;他们相识,匆匆离去,回首却沦为陌路;再次启程,会否相依相偎,一如往昔。
  • 独宠小宫女:参见皇上

    独宠小宫女:参见皇上

    一朝被蛇咬,醒来时竟发现自己华华丽丽的穿越了?!沈安颜不得不抱怨:为毛别人穿越是皇后妃子,而我却只是一个洗衣坊的小宫女啊?还好-生了一副好面容被生在帝王家的皇上给看上了都说帝王无情偏偏把柔情都给了她……对付狡诈皇后,腹黑贵妃也是步步惊心呐……
  • 甜心公主的约定

    甜心公主的约定

    小时候,一个巧合,他们之间许下诺言。长大后,那个说要当他的守护天使的女孩,却忘了这个诺言。再见,是遵守承诺?还是分道扬镳?“我会永远等你的。”千雨辰“我喜欢的,当然不是你。”夏溪“什么?!”千雨辰“可我一生只爱你。”夏溪
  • 浅爱:男神走开

    浅爱:男神走开

    一次偶遇,彻底让两人就这么杠上了,我说“你能不能不要就这么在我后面打转了?你是不是很闲?!!”
  • 逆乱虚元

    逆乱虚元

    天地动荡,乾坤虚妄;时空错乱,混天为元;究其根本——时空之门!
  • 似水芳华

    似水芳华

    她平凡,普通,也执着而可爱,她喜欢他,即张扬又收敛。当她以为,她可以放弃的时候,他告诉她,他喜欢她,喜欢了整整一个青春年少。
  • 神奇的楼兰公主

    神奇的楼兰公主

    一个预言家曾经预言;一个美丽的楼兰小国,会在一夜间永远消失。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聪明胆大的楼兰公主。为了振救自己的国家,她学到了惊人的魔法。她除恶扶善振救生灵,正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她带着全城的老百姓,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 TFBOYS下雪时的樱花约定

    TFBOYS下雪时的樱花约定

    雨,依旧下着;我,依旧想你。直到世间不再落雨的那一天,我便停止了爱你如雨般深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