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8000000005

第5章 绪论(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则是政治文明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精辟概括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其中: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体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大特征都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紧密相关,并且民主法治位列其首,这本身就说明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位置,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和制度保证。文明与和谐都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需要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的制度安排,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理念和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政治文明建设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政治保障和推动作用。一方面,政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素质的提高。政治生活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直接相关的,列宁称政治为“人民自己的事情”,孙中山将政治称之为“众人之事”。因此,人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理所当然的也应该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施以影响。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充分重视作为政治文明主体的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未来社会时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页。后来,他们又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在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有现实内容和明确要求的。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第1版。人的全面发展是多层面的、立体的,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要重视人在经济领域的发展需求,还应该重视人在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具体到政治方面,促进人的发展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自主和自治能力,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是说,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体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促进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人只有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才能增强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公正和竞争意识,进而才能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政治保障和推动作用。现实社会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政治文明环境中,政治文明通过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的运行潜移默化地对每个人施加影响,使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观和基本准则,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结构、心理模式、行为方式的改变,从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同时,民主政治的规范化、正常化、法制化建设的加强,推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这不仅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保障。

有鉴于此,我们在大力加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始终坚持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因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也规定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路径,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兴衰成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框架

(一)研究方法

本书以制度文明为核心,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从历史与现实相对照、中国与世界相对比中,进行探讨,并广泛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力求弄清历史,概括特点,阐明优势,找准问题,提出对策。本书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为当前和今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是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得来的,也必然要反过来指导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定要联系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围绕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既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又要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把既定理论外化为感性活动就能实现的,这里面包含着艰巨的思想升华运动。没有思想的升华,就不可能有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思想升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抛弃旧的过时的观念、概念、范畴,形成新的观念、概念、范畴。这一点,我们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绝不能忽视活生生的政治生活现实,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而应该抓住事物的变化,用新观念、新概念、新范畴概括新现象、新实践、新创造,总结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具有针对性的新理论,以指导不断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这既是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理论研究的正确方法。

2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历史的方法是根据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历史规律的方法。为了再现历史发展的完整情景,寻求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在研究过程上,人们必须追随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曲折和偶然性的因素,并通过分析重大历史事件,考察与之相关的有血有肉的历史活动,研究历史的具体发展过程。与之相反,逻辑的方法是舍弃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和偶然因素的研究方法。它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范畴来揭示历史规律,根据问题的不同方面及现实事物的相互关系来建立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应该遵循的基本方法,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必须遵循这一方法。首先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包括弄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体细节;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政治文明的一系列论述,既要研究这些论述当时的客观条件、具体细节,又要理清并把握这些论述的大体脉络、历史联系;还要研究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过程、成就、特点及经验教训分析。其次,是运用逻辑的方法,依据历史事实或经验材料,经过抽象概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进行加工制作,从而把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历史事实是逻辑分析的基础,逻辑分析是历史事实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只有运用历史方法把历史事实研究透了,才能为逻辑分析打牢基础。逻辑的分析是历史事实的“修正”,只有经过恰当的修正,逻辑才能更好地在思维中再现历史。因而我们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作为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3比较法

包括两个方面: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即从纵向的、历史的联系与横向的、国内外的联系中研究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研究的问题放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纵横比较。研究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和现状,用纵横比较法非常必要。从纵向上看,要把政治文明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研究,着重研究政治文明的产生、继承、发展的过程,从中探索人类社会政治文明进化、发展的规律;从横向上看,要把政治文明放在世界的视野之内,研究国内和国外政治文明建设的异同,通过内外比较,寻找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探索政治文明建设的共性及本质规律。为使比较法取得显著成效,本书作者力求做到:一是开阔眼界,全面地、客观地考察历史和现状,全面地、客观地考察中国与外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防止主观性和片面性。二是以我为主,即以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为主。研究外国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能本末倒置,不能照搬外国,不能厚古薄今。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基本原理出发,注意坚持个案研究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坚持静态分析与动态观察相结合,即在仔细考察历史的前提下,从中国迅速发展和世界不断变化的现实出发研究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问题,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

4综合研究法

政治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复杂性,就客观要求多视角、多层面地进行研究,同样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除了以上三种方法以外,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一般思维方法,比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具体、矛盾分析法等,本书中都有运用。鉴于政治文明研究的跨学科性,本书还广泛借鉴了哲学、历史学、法学、国际政治、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及其相关研究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力求做到论证充分、分析有力,对研究对象达到全面、系统、准确、清晰的把握。

(二)叙述框架

本书的叙述框架以制度文明为主线,兼顾政治思想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分为总体叙述(1章)、主体内容(10章)和发展问题(2章)三个板块。主体内容大致沿着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单项政治制度、具体政治制度的顺序展开。

第一章绪论为总体叙述。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相关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空间定位和时间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研究方法以及本书的叙述框架等四个问题,并对全书内容进行概述。

第二章至第十一章为主体内容。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共产党。主要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如何进一步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个问题。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章回顾了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与优势;探索了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方法和途径。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本章在回顾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这一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这一政党制度提出了建议。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和现状,特点和优点,提出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几项措施。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立法制度。主要论述政治文明与民主立法的关系,以及实现立法机关的民主化、立法程序的民主化、立法内容的民主化的途径和方法。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行政制度。本章考察了政治文明与行政制度的关系,分门别类地论述了行政组织制度、行政行为制度、行政程序制度、行政救济制度,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司法制度。本章回顾了我国司法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当代司法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中国司法制度的措施。

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廉政制度。本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制度建设的特点和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的举措。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权利义务制度。主要阐述了公民权利和义务与政治文明的关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保护的方法。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基层民主。本章从历史和现状、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完善的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村民自治、社区自治、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三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建设情况。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为发展问题。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道路。主要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的形成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的战略和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原则和内容。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及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和人全面发展的方法。

(执笔人:席文启,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政治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仲计水,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助理)

同类推荐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工人政治

    工人政治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兴起,工人阶级作为新兴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就是由工人阶级主导的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推动着现代世界向前发展。站在历史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运动似乎渐渐偃旗息鼓。然而,工人政治并没有结束。工业化早期的工厂生产结构和模式,及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矛盾,均发生了巨变,传统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含义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使得当代的工人政治正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

    本书介绍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投资领域政府行为及其基本框架、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行为比较研究、1998年以来中国投资领域地方政府行为分析、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政府行为的思考等内容。
  • 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感悟辉煌——《苦难辉煌》读后感;有错必纠,知错必改——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读《不速之客》有感而发;读好“无字书”——读《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有感;领导干部要“好学”,还要“善学”等。
  • 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热门推荐
  • 这样便好

    这样便好

    再见,一场分别。再见,一次重逢。不求你聪明,你傻,我不嫌弃,你找不到路,没关系,我牵着你。你还在我身边,这样便好。
  • tfboys之年少有你

    tfboys之年少有你

    年少时,因为有你,她在迷茫中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也因为你们她认识了两个好闺蜜,三人一同追梦,一起努力,只是想平凡的过日子,可是,却在无意中邂逅了那三个完美的少年......青春的梦被一点点发现,三人却不知道自己是否依然喜欢他们,而三只也在这场遇见中慢慢沦陷......
  • 罗生门

    罗生门

    罗生门下,竹林丛中。他们理直气壮,强取豪夺;他们为了私欲,编织谎言。披着生存的外衣,他们肆无忌惮。——“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探究人性深层的真实。
  • 叔本华的智慧

    叔本华的智慧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叔本华的思想也是一种令人迷惑的哲学。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叔本华个人的偏见,文中不少地方感情用事,用语欠妥。在此,敬请读者在阅读时予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怎样,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觉”、“痛苦”、“死亡”有广泛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 万古寻道

    万古寻道

    一位少年误入奇地,因发现一段残缺的经文而走上了修行之路,却也因此遭到天谴。他跟随着先贤的足迹,掸去岁月的尘埃,揭开了一个个惊天之秘。那一代代天骄生灵最终都去向何方?破碎的世界埋葬了逝去的万古,这是终点还是起点?神魔叹息的岁月,谁可逆战古今,世间无敌!……“一个将死之人,竟还能笑得出来?”“我一个将死之人,有什么不能笑?”
  • 王俊凯:今生今世我追你

    王俊凯:今生今世我追你

    樱花树下,你站在那里,享受着我给你沐浴的温馨,片片的花落,我很痛,真的很痛,但每次看到你开心的样子,我真的觉得很值得,这辈子,我们不一定要真心相爱,我繁花尽落,你赏心悦目就好,我不求太多,只求你能给我一个回眸微笑
  • LOL之我的狐妖女友

    LOL之我的狐妖女友

    我看着面前倒在地上呻吟不起的三个混混,耸耸肩,走向身后已经被我英雄形象震惊的美女,一边在心里嘀咕着。嘿嘿,这种程度的小混混也配跟我斗?我现在可是召唤师。九尾妖狐阿狸可是我的爱宠加女友!好吧,我承认,如果这事传出去的话,我一定会被当做网瘾少年,被砖家叫兽抓走电击。我的女友怎么可能是九尾妖狐?
  • 豪侠行天下

    豪侠行天下

    本书采用古代话小说,写书豪侠闯江湖的英勇,在某个地方遇到的困难,他们以自己的机智战胜了困难。
  • 石人

    石人

    一个是传说又不是传说的传说,竟让一个小小的李庄变成无数强者的坟地。堪比仙器的血符、古剑,偷命几百年的修行者,可怕的南洋降头师,更有一些让我感到绝望的人物。他们,让李庄的浑水越来越深。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可为什么我会突然拥有别人一辈子都不会拥有的生活?又为什么我会成为邪魔一枚棋子?当我努力想摆脱棋子的身份时,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拼命想找出答案,却发现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一个地方,石人墓!
  • 魔攻

    魔攻

    初七。柔和月光,潺潺的溪水,天籁寂静。一个锻造中级兵器的绝佳夜晚。泰羽升旺的铁炉的火,照亮了半个溪水。“打铁的,你没见过女人身体吗?”她的肌肤一定很细腻,光滑得如同火炉中那把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