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600000025

第25章 敦刻尔克大撤退(3)

29日,蒙哥马利奉命率第3师撤退到敦刻尔克海滩东面的周围阵地,去填补中央的空隙。德军4个师的兵力正在对这里展开进攻,蒙哥马利在路上看到大量的卡车、物资、装备扔弃一旁,包括不少受伤的英军士兵。他们的呻吟声,听到蒙哥马利耳朵里,心里很不好受,这么多年的军旅生涯,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使他对这一切都能够熟视无睹,不过想起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造成损失的责任者,他的悲悯之心,就被调动起来。次日拂晓,进入预定防区,指挥所设于拉庞郊区的一片沙丘地上,前面不远,可以俯瞰到波涛汹涌的大海。炮兵、工兵都被蒙哥马利当成步兵编人防守部队,因为这种时候,再带他们的装备纯属多余。第8、第9旅很晚才到,由于缺乏睡眠,所有人都快顶不住了,只有蒙哥马利神采奕奕地视察阵地,一点没有疲倦的样子。在撤退过程中,他的起居习惯仍然雷打不动,按时进餐、睡觉,以便保持充足的精力。他总是那么充满着自信,他对部下开玩笑说:“我们都被放到一个极不寻常的集会里来了。”并且毫不谦虚地说,自己是英国陆军中最好的师长,他的第3师,就是最好的师。他的自信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人们为他的精神感动,激发心底的豪情,条件再困难、艰苦,也被置之度外,对未来、对前途,扬起美好的希望。

一大早,军长布鲁克来到指挥所,他是来辞行的,陆军部已经来令调他回国整训新军,今晚就必须启程。对他的离开,蒙哥马利感到恋恋不舍,对他而言,布鲁克是一位老上级,更是一个老朋友,蒙哥马利忘不了,他多次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有时也呵斥他,但都是出于爱护,不仅如此,布鲁克对整个军、整个远征军部队,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要不是他经常同戈特据理力争,说服他改变许多错误的决定,英军今天的情形还不知是个什么样子。想到这些,蒙哥马利一阵难过,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也搞得有点心神烦乱。布鲁克似乎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感,但还能克制,他们一边聊,一边走到一座沙丘上面。

诺曼底登陆中的盟军士兵。

“我就要走了,不知道下次还能不能再见到你。”布鲁克叹了一口气,说着,眼圈红了起来。

“会的,再说,这只是暂时离开嘛,说不定有一天,我还会成为你的手下哩。”蒙哥马利表面上笑,其实,他心里也蛮苦涩。

“我搞不明白,陆军部为什么非要我回去?”

“这也是为了保存精英,因为战争还早着哪。我们都可以死,像你这样的,却不能。”蒙哥马利半开玩笑地说。

“说实在的,我真舍不得离开,尤其是你,唉!”布鲁克说到这儿,再也忍不住,眼泪扑簌簌流了下来,同时抱住了蒙哥马利的肩头。蒙哥马利从来没见过他这样,在他心目中,布鲁克一贯是坚强严肃的人,很少动感情,他只好拍着他的背,以示安慰,除了这个,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

布鲁克恢复了平静,临走前,想起了什么,对蒙哥马利又说道:

“噢,我忘了告诉你,我走后,你将接替我的职位,这是已经确定好的。”

蒙哥马利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军长?这么快,让他来当?他可是几个师长当中资历最浅的呀,即使论战功,也不能说就绝对超过别人,迄今为止,真正值得他炫耀的还没有一件。布鲁克好像看出他的心思,解释说:

“是我推荐的你。琼森太老,富兰克林能力不够,马特尔也好不了多少,第2军几个师长中,只有你最合适。”

当天下午5点,蒙哥马利正式接任第2军军长,他的第3师师长职务,由肯尼思·安德森准将接替。晚上,布鲁克乘船回英国。

6点,戈特召开了远征军司令部在法国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他的指挥部设在拉庞的海岸线上,良好的通讯设备可以保证与伦敦畅通联络。蒙哥马利作为军长首次参加,与会的另一名军长是巴克中将。因为离总司令部很近,他步行很快就到了,别的人还都没来,只有戈特一个人孤独地等候在餐厅里。这是自5月10日以来,蒙哥马利第一次看到远征军总司令。戈特一脸愁闷地坐在那里,见蒙哥马利进来,装出很高兴的样子,对蒙哥马利说:

“你好,蒙哥马利将军,祝贺你荣升军长,我为你感到高兴。”

“谢谢总司令阁下。”

“今天夜间,你要切实加强你那里战线上的战斗巡逻。”戈特紧接着说道。

会议中间,戈特拿出一份电报,是陆军部发给他的最后指示,他将之展开,读了起来:

为掩护正在顺利进行的大规模撤退,必须继续全力守住现有环形防线。每隔3小时通过拉庞向我们汇报一次。如果我们仍能够保持联系,在我们认为你的指挥部已小到可以交给一个军长指挥时,我们将向你下达命令,要你返回英国,并随带经你挑选的军官。你现在就可以指定这位军长。如果联系中断,在你们的实际战斗力量相当于不超过3个师的时候,你可按上述规定把指挥权移交后返回英国。这样做是根据正确的作战程序,务必遵照执行,不得擅自处理。从政治上考虑,在你指挥的部队已经所剩不多时,没有必要让你被俘,给敌人取胜。你所选中的那住军长必须受命与法军协同防御,并从敦刻尔克,或者从那些滩头撤退。但当他认为已不能给敌人一定损失时,他有权与高级法军司令官商谈,正式投降,以免遭到不必要的屠杀。

戈特读完,用眼光扫视一下会场,说道:

“我打算让巴克将军留下,担当这个重任。蒙哥马利的第2军先走,时间或者明天,或者后天。不知诸位对此有何意见?”

在座的人互相对视了一下,都没有吭声。

“巴克将军,之所以留下你的第1军,是因为你们防守的敦刻尔克港西翼,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到最后。远征军能不能安全撤走,全看你们了。”见无人反对,戈特转向巴克,解释自己这么做的理由。接着他又补充一句:

“实在不行,必要时就投降。”

“我服从总司令部的一切命令。”巴克显示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他在说完话后,即低下头去,闷声不语。投降,这是一个让军人感到耻辱的字眼,蒙哥马利心想,巴克此刻一定很难受。

会开完了,人陆续散去,屋里只剩下戈特和蒙哥马利两个。

“蒙哥马利将军,有事吗?”

“我想单独和你谈谈。”

“好的,你说吧。”

“我认为,派巴克留下来担任指挥官,很不合适。最好换一个头脑清醒、临危不乱的人,如果再运气好的话,第1军撤出来一点没问题,谁也不用去投降。”蒙哥马利直截了当地说道,也不管是否引起戈特的不快。事实,他这样说超越了权限,作为一个下属,同僚的任免他是无权置喙的,但是,在事关数万人生死存亡的关头,良心和责任感,迫使蒙哥马利必须出面。

“依你说,换谁来合适?”戈特好像并没怪罪他的意思,向他询问道。

“第1师师长亚历山大将军。只有他才能担此重任。”

戈特沉默了一会,轻轻动了动嘴唇,说道:

“好吧。”

于是巴克将军被取消职务,送回国内,亚历山大代替了他。从那以后,蒙哥马利再也没有听到过他的任何消息。巴克不久便退役,在1946年死去。

从总司令部回来后,蒙哥马利立即召集所属几个师长开会,通知准备第二天晚上登船撤退。他拟订了一个撤退计划,这个计划简单而直接:当德军逼近时,用炮兵和空军给予打击,尔后第3和第4师趁夜色掩护撤退到海岸沙丘,从驶人海中的运输车辆临时搭建的简易码头上船。为了尽快建好这样的码头,31日上午,蒙哥马利动用3个师的所有工兵。由于天气恶劣,工兵作业几乎无法进行,但蒙哥马利一直保持乐观。下午2点半,他召开最后一次会议,参加的为军所属各级指挥官,会上,蒙哥马利下达最后一道书面命令。他在海滩沙丘上设立了一个接待站,并专门指派一名军官负责登船的指挥工作。晚上8点半,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见面,两个人都对顺利地撤退极具信心。一个半小时前,心瘁力竭的戈特乘一艘驱逐舰已经离开,亚历山大向他保证,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将第1军全部撤回国,决不投降一兵一卒。

德军出动了飞机,对敦刻尔克猛烈轰炸,使这个港口城市到处起火,满眼断垣残壁,对抢运士兵的英国船只也进行了袭击,幸运的是,德军威力巨大的火炮尚未达到射程,对白天的撤退工作进展影响不大。但到了晚上11点,继续从海滩撤退已经不可能,一方面是因为码头被炸毁,另一个原因,则是潮汐太低,码头的作用已经失去,蒙哥马利只好命令所有来不及上船的官兵,沿海滩奔向港内,从那里登船。

最后一批撤离部队必须赶在6月1日拂晓进入敦刻尔克附近的环形防御区内,蒙哥马利站在沙丘上,亲自指挥,看着一辆辆运输车和一队队士兵从身边通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在此时,只听“轰隆”一声,一发炮弹落在身后几米远的地方,爆炸开来,蒙哥马利吃了一惊,回头望去,看见他的侍从官查尔斯·斯威尼捂着头,龇牙咧嘴,原来被弹片擦破了头皮。蒙哥马利大声呵斥他:

“查尔斯,你这个笨蛋,为什么不戴钢盔?”

“军长,你不也没戴么?”

蒙哥马利朝头上摸了摸,果真是这样,不由得笑了起来。他看了看表,凌晨3点30分,于是他一挥手,带头朝港口走去,身边除了斯威尼,还有他的参谋长尼尔·里奇,和一个勤务兵。从海滩到敦刻尔克足有五六英里,他们一行步行了一阵,发现一辆卡车,扔在路旁。他们开车找到海军岸勤站,顺利被引到一艘驱逐舰跟前。蒙哥马利一边上船,一边放眼朝周围看去,天色已渐渐发白,刚才朦胧的情景看得比较清楚了,水面上漂浮着救生衣,还有其他各种东西,偶尔露出一两个黑点,那是被敌军击沉的舰艇和船只的烟囱和桅杆。远处敦刻尔克海港冒着浓烟,火光映红了天空,一阵阵零星的爆炸声,破空传来,岸上的英国士兵都急急忙忙地等待登船,有的互相拥挤,把后面的队伍弄乱了,指挥的军官高声吆喝出来制止。这种撤退的场景,蒙哥马利似曾相识,一战最初时的记忆浮荡在脑海里,可又和那完全不同,也许是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也许是天生的坚强性格在起作用,他没有过多的感慨,而是把思绪拉回,去考虑以后的事……

6月1日午前,蒙哥马利乘驱逐舰到达多佛尔,登陆上岸。他的第2军总共撤出64000人,其中23000人从海滩上直接被救走,其余的从敦刻尔克防波大堤上撤退,期间,几乎没受什么损失。

2日黄昏时,亚历山大也成功撤出第1军,他忠实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英军后卫部队没有一人投降,全部回来。蒙哥马利没有推荐错人。远征军副参谋长布里奇曼战后给蒙哥马利写过一封信,谈到此事,他说道:

“第1军参加敦刻尔克最后撤退一幕的全体同仁,他们有很好的理由感谢你,因为是你设法让亚历山大留在那里。”

诺曼底登陆中的盟军士兵。

的确,如果最后担任指挥官的不是亚历山大,而是激动慌张的巴克,第1军或许就是另外一种命运了。也许,敦刻尔克的土地上,将多埋万具尸骨,纳粹的集中营里,又将增添几万英国军人的身影。仅仅一句话,蒙哥马利的一句越权的话,使这两种命运都避免了。而正是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创造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至6月4日,整个撤退工作基本结束,总共有33.8万名盟军士兵逃出法西斯军队的虎口,这其中,英军有21.5万,法军和比利时军队12.3万,大大超过英国海军部原来希望救出的人数。保存下来的人,成为未来抵抗法西斯的重要力量,意义是深远的。但仍有几千法军没能来得及撤走,为德军俘虏,远征军的重武器和装备,也全部丧失。

英军从敦刻尔克成功撤退,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的镇定指挥,功不可没,但也与希特勒的犯错有重大关系。当古德里安率领坦克部队势如破竹,一路进至敦刻尔克附近的阿运河,准备围歼盟军的时候,却接到了要他停止前进的命令,因为纳粹元首认为,敦刻尔克周围布满沼泽、沟渠,使用坦克,绝对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错”。直到5月26日,才取消停止前进的命令。但是正是他自己犯下了大错,远征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一边抵御,一边从海上撤走了。气愤不已的德军将领有的指责,是希特勒故意放了盟军一马。

蒙哥马利在6月1日撤返英国的当天下午3点,去伦敦向陆军部报到。他在伦敦的旅馆里饱饱地睡了个美觉,第二天上午,径直来到帝国参谋总长约翰·迪尔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了最后撤退阶段的情况,包括拉庞会议的经过。

“蒙蒂(蒙哥马利的昵称),你明白吗,我们国家1000多年来正第一次面临敌人入侵的危险?”神情沮丧的迪尔冲蒙哥马利说道。

蒙哥马利笑了起来。他和迪尔是老朋友,在他面前,蒙哥马利举止很随意。

“这有什么可笑的?”迪尔不满地白了他一眼。

“如果英国人还能看到几个废物赖在指挥岗位上时,他们就根本不会相信,有这种危险。几个星期以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某些人不适合自己的职务,不如让他们退休,享清福好了。”“你指哪些人?”

蒙哥马利一口气说出几个名字。迪尔一边听着,一边随着那个名字的出口,情不自禁地轻轻点头,似乎和蒙哥马利有同感。当听到“戈特”两个字时,就停住了,惊讶地看着蒙哥马利。

“戈特?你是说远征军司令官戈特勋爵?”

“对,没错。”

“他怎么了?远征军正要重建,我们准备让他再当总司令。”

“自打远征军到了法国,一切就乱糟糟的,缺乏有效领导和指挥。这一次,不能让他干了。”

“谁来干好?”

“依我看,只有阿兰·布鲁克将军最合适。”

“也许你说的都对。”迪尔叹了口气,话锋一转,开始埋怨起来:

“可这种时候说这样批评的话,不怕有点那个了吗……现在远征军刚撤回来,正需要士气和信心,切不可说丧气话……”

“你怕传出去?没关系,房间里就你和我。”蒙哥马利笑嘻嘻地说。

“那倒不是。总之这种评论,不大好……”

“我认为进行这样坦率的谈话,有益无害。”

“你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虽然迪尔当面没再说什么,蒙哥马利却在第二天收到他的一封信,他告诫蒙哥马利,以后不要再发表类似昨天的言论,因为那样,终究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影响军心。蒙哥马利对帝国总长这种小心谨慎的作风,打心里头不以为然,不过,毕竟是他的顶头上司,至多唧咕两句,蒙哥马利还不至于不服从。

3天后,蒙哥马利又接到一封信,开始以为还是迪尔写的,定睛一看信封,是从白金汉宫新成立的远征军司令部发来的,心下好生奇怪,拆开后才发现是戈特的参谋长鲍诺尔写来的,信上说道:

亲爱的蒙蒂:

现在谣言四起,我听说与总司令有关的一宗,据说是出自你之口,夸大其词,作不实的散播,我并不认为可能,因此特地写信告诉你。我们所经历过的艰险与危厄,痛苦之深,没有人能比得上你,因此发泄怨气,一吐为快可以理解(我也有此倾向)。但是你要知道,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对英国远征军的名誉有损无增,不能不说遗憾。据我了解,总司令对所有师长的评核,你高居前茅,假如真的如此,希望你不要辜负总司令对你的厚爱。

亨利·鲍诺尔

这家伙在威胁我,一定是戈特叫他这么干的!蒙哥马利气哼哼将信揉成一团,扔到一边,过一会想了想,又捡了回来,他抓起铅笔,在信的末尾写道:

“亨利·鲍诺尔爵士中将,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戈特属下参谋长——此人是一个废物。”

从此,蒙哥马利对戈特的成见加深,他本人和戈特在此以前建立的工作关系不久也宣告终结。

蒙哥马利的座车正驶过塞纳河。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本书所撷选的名人均为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节选,无论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诸领域,都广有涉及。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能:从不同的人生角度去体会名人,从不同的价值角度去看待名人。本书对名人的表述更为人性化。名人往往被神化,这便隔绝了名人与平凡人之间的共性。
  •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20岁的面容是与生俱来的,30岁的面容是生活塑造的,40岁的面容是我们自己负责的。可可香奈儿的单身宣言:假如终其一生,找不到最合适你的另一半,不要懊恼,更不用沮丧,冥冥之中,一定有个更大的使命在等待你——老天必定会赋予你特殊的才能,让你专注自己的特长。做出一番对全人类都更有裨益的事业来。婚姻反而会把你变小。所以,单身时请珍惜,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一个人,照样一生精彩。
  •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就勤奋好学,饱读诗书,这和他的家世是分不开的。相传林则徐的家谱,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本书介绍法布尔——不朽名著《昆虫记》作者的故事,阐述其“苦难的童年、揭示昆虫世界的秘密”、及诗一样文字的《昆虫记》的完成等。
热门推荐
  • 那年春天我们正好

    那年春天我们正好

    光阴如水,匆匆间,那些年的我们是否还能真正的开怀大笑,在这成长的过程中,是否还存在着所谓的单纯,曾经的你我,终究只是那段回忆里已经回不去人物。
  • 最终进化之路

    最终进化之路

    击杀契约者之后成为被选中进入到连接无数平行世界的梦魇空间中的林方,《金刚》世界中探寻埋藏在的遗迹中的最终奥秘,《加勒比海盗》中执掌七海贼王的巅峰权利,直面深海阎王大卫琼斯的霸气,漫威大世界中代表九头蛇硬抗《复仇者联盟》的锋芒,伏击《霍比特人》中最后的巨龙史矛革。在职业的强者之中获得最强的名号,在绵延数个电影世界的梦魇空间战争中,在这不断变强的最终迷雾之中。追逐那最后的进化之路。
  • 血百合:恋殇爱绝

    血百合:恋殇爱绝

    惊变突至,她不敢置信地抓起她的衣领:“为什么背叛我?你说过会等我的!为什么!”面对她的质问,她看她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白痴,无声地冷笑:“这都是你自找的。难道你以为我还像曾经那样傻傻的任你玩弄吗?当你背叛我的时候就该想到今天的一切!”变化来的太突然,她们的幸福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若时光倒流,你会后悔吗?我后悔……了吗?是的。觉,我只后悔当初为何没毁掉你。至终,纯洁无暇的百合花染上的是谁的血……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魔剑主

    魔剑主

    机缘巧合得到一把短剑,魔气蚀心,童毅走上了魔剑道……
  • 绝宠娇妻:陆少的宠妻

    绝宠娇妻:陆少的宠妻

    她是他最爱的人,几年来都一直找寻的身影,奈何她一直在他的身边,他却不知,错将别人认作是她,等到她离开之后,他才发现,原来她已经住在他的心里,这一辈子他绝对不能失去她。
  • MID蜕变

    MID蜕变

    强者归来,看国产MID的蜕变,继而称霸世界电子竞技的舞台。
  • 拉着你,绝不放手

    拉着你,绝不放手

    林初看着对面这个一身打扮似邻家哥哥的男人,皮肤微白,穿着白色T-shirt,更显清新。但却有着一双深邃幽远的眼睛。林初心想,妈介绍的人,咋这么不靠谱呢!?两人一比较明显我要大些嘛,这整的~林初微笑着,露出自认为甜美的笑容说“先生,我不玩姐弟恋,我还有事,拜拜咯。”男人盯了林初好一会儿,眼底波澜不惊,与起年龄有这不符气息男人淡淡口气:“大概我保养的好吧,合不合适,处处再说,既然小姐有事儿,改日打扰。”林初顿时一股罪恶感涌入心中,这不是女版吃嫩草吗!!这怎么好意思!然而再次相见,邻家男转身酷霸拽,一身man气十足!“女人,跟我结婚,我护你到老!”这叫林初如何招架?何不从了官人吧?故事都是一波三折的
  • 天使神话

    天使神话

    流放的天使之子,得知天使之国被灭国,他会怎么做呢?
  • 远离心理误区(人生高起点)

    远离心理误区(人生高起点)

    《远离心理误区》是一本讲解心理健康的通俗读物,适合普通大众以及心理学爱好者阅读,通过阅读《远离心理误区》可以消除常见的心理误区,如克服自卑、力戒依赖、战胜懦弱、战胜沮丧、化解焦虑、抛弃嫉妒、远离猜疑、战胜自负等。相信本书将使读者对心理学的了解更深入一些,更科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