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6700000005

第5章 端午粽子

粽子,是中国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时必吃的一种美食。在世界上有华人的角落,无论是内地还是海外的唐人街,一到端午节前夕,都会按照传统,提前准备各种各样的粽子应节。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已久,源远流长。那么,端午粽子由何而来呢?

民间一般认为,粽子出现于屈原所处春秋时代的楚国。相传楚国忠臣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悲愤而死,楚国的老百姓知道后十分悲痛,纷纷赶到江边悼念屈原。为了避免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人们想了一个办法,他们把米装进竹筒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祭奠,从未间断。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有个叫欧回的长沙人梦见一个自称是屈原的人,他对欧回说:“你们给我的祭祀品虽好,竹筒中的粽子却总是被蛟龙偷吃,以后你们就用菰叶把竹筒塞上,再缠上彩丝,蛟龙就不会偷吃了。”以后,人们就在端午节用“菰叶裹黍”做成粽子祭祀屈原,并产生了吃粽子的习俗。

这是流传最广的说法,此外,还有几则关于粽子的民间传说。一个是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国人,他在父兄被楚王杀害后奔向吴国,帮助吴国伐楚,成功后反遭陷害,被吴王赐死。伍子胥死前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后自刎而死。吴王夫差知道后大怒,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另外一个传说认为粽子也是为了纪念现代著名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很大,预谋起义,开会时被清兵所捕,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英勇就义。后人敬仰秋瑾的诗和其忠勇事迹,她又是在六月初五牺牲,于是就把她与五月初五去世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于五月初五端午节一起吃粽子纪念。

这些说法当然只是传说,实际上,粽子在屈原时代之前就已经有了。根据学者研究,粽子的起源与宗教祭神有关,粽子在北方原为角黍,在南方为筒粽。在古代北方,黍是一种主要农作物,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有重要地位,殷朝时,人们每年都会用黍祭祀祖先和神灵,而且还要举行用牛角来祭黍的仪式,后来,就逐渐出现了祭神、祭祖的食品角黍,这就是最早的粽子。这时候古人吃粽子的时间是每年夏天和端午,和屈原并没有关系。在南方,筒粽产生于民间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人们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灾害,便认为龙是拥有最大法力的神,能保护他们,于是,每年的五月初五,他们就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把各种食物装在竹筒里或树叶里,一起扔进水中给龙吃,剩一些自己吃,这就是南方最初的粽子。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将最早作为祭祀品的北方角黍与南方筒粽统称为“粽子”,粽子的品种也逐渐增多,米中掺杂了肉、板栗、红枣等,一些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而此时也逐渐产生了粽子源于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唐朝时,粽子在民间已经成为节日和四季出现于市场上的美味食品,而且有了专卖店,品种有锥粽、菱粽、七子粽、角粽、九子粽等等,九子粽是形状像三角形的小粽子串在一起而成的,据说唐明皇吃了九子粽赞不绝口,还赋诗称赞:“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到了宋代,出现了“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还有了以枣、栗、柿子、银杏、赤豆为馅的粽子。到了明代,不仅开始用芦叶包粽子,粽子馅也更为丰富,有蜜糖、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各种品种。清朝清乾年间,出现了至今还很受欢迎的火腿粽子。

粽子发展到今天,品色花样越来越丰富,其品种之多、风味之异以及花式之繁,可谓数不胜数,已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道风景线。粽子叶因地域不同,所选的原料也不一样,常用的有芦叶、菰叶等。而粽子的区分主要还是根据粽子的用料,大体可以分为纯米粽子和带馅粽子两种,此外也有一些地区食用夹果粽、豆棕、荤料棕等。我国北方一般食用纯米粽子蘸糖吃或加一些小枣、红豆沙、芝麻做成甜口馅,南方则多食用咸馅的粽子,西北地区一般吃夹果粽、豆棕、荤料棕等。此外,粽子的形状一般是由南到北逐渐减小,南方的大粽子很出名,广西南宁有一种大肉粽,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甘润不油腻。在诸多粽子中,以南方的咸馅粽子较为受欢迎,尤其以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不仅馅变化多端,粽子的糯米原料也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此外著名的还有浙江嘉兴五芳斋粽子、湖州诸老大粽子、苏州粽子、西湖的辣粽、山东黄米粽、贵州的酸菜粽、北京粽子、台湾粽子、西安蜂蜜凉粽等,这些粽子风味都很别致。

尽管粽子品种多样,风味各异,买来吃更简便美味,但很多人还是会在端午节当天亲自动手做粽子吃。做粽子要提前准备,人们往往五月初一就开始买粽叶,买回来后用清水泡上,然后再一张张放在平整的地方刷洗干净。糯米也要用水浸泡,水沥干后就可以包粽子了。包粽子很有讲究,不同的粽叶和粽馅要求的松紧程度不同,各种粽子都必须做到松紧适中,因为粽叶包松了会往外漏米,包紧了粽子又会收缩,吃起来不爽口。煮粽子时,一定要等水烧开以后再下粽子,水要浸过粽子表面,等水再次沸腾以后再用旺火煮,在煮粽子的过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以后趁热取出。

粽子香味特殊,吃的时候打开粽叶香味就会扑鼻而来。吃粽子时,可以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帮助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这是因为虽然粽子清香可口,却因其油性及黏性较大,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吃粽子不可贪食。另外,肉粽及猪油豆沙粽等油腻的粽子含有较多脂肪,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用后,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因此,有上述病症的人不宜食用此类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盛行不衰,不仅如此,还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成为中国食俗的一大景观。年年端午节,年年粽子香,当大街小巷飘满粽子的清香时,端午就到了,天气也变热了,用一句谚语来说就是:“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这端午的香粽不仅送来了温暖,让我们一饱口福,还能使人们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因此,尽管我们的端午节已经有了香包、艾草等装饰和赛龙舟等活动,却也永远缺不了喷香的粽子,当家家户户飘出粽子的香味时,端午的空气都跟着凝固了。

同类推荐
  • 《高兴》大评

    《高兴》大评

    这本书收有关长篇小说《高兴》的评论、重要报道等40余篇文章。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三十六计》品读

    《三十六计》品读

    本书对《三十六计》作了解读,内容涉及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流传了五千年的农历正在逐渐走出大众生活。代代相传的习俗在淡化,祖辈们对自然的敬畏已然消失。我们在遗忘的同时也在失去,失去了那么多宝贵的应对造化的经验,以及生活的细节和情趣。原以为控制了自然和生活。其实它们正从我们身边离开。 不知道还能不能留住它们。更想留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历法和风俗。也许留下这些不会带给我们些许经济意义,但是如果忘记,是否就和传统有了割裂?而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大树会枯萎。没有了文化的滋养,满世界都会浮躁不安。
热门推荐
  • 巨星外挂光环

    巨星外挂光环

    这一年,林天参加了比赛,却意外开启了“巨星外挂系统”从此,他便是歌王,影帝,全球最顶级的电影导演。从此,属于他传奇生涯开始了。横扫大陆,攻伐欧美。
  • 所以转世最讨厌了

    所以转世最讨厌了

    这是第一次写小说。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转世没有失忆的灵感来自漫画,但是会努力不去写和别人一样的剧情。这是个貌似年龄差很大的姐弟恋…相信我。
  • 易少年路还要自己走

    易少年路还要自己走

    楔子【易少年让我陪着你好不好?永远】嫣然【跟着我你只会受伤】千玺【不,我不怕只要能陪着你】嫣然她,是一个千纸鹤只爱千玺一人她,并没有那么漂亮的容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她,离家出走一个人来到北京是勤工俭学只为千玺她,与黑粉打架抗争只为千玺没有一个人比她还了解千玺她一直守候着千玺,他的每一次笑,都深深的印在脑海里,那个带有梨窝的少年有着苏苏的声音他的一切都让她无法自拔。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他,很需要别人的保护,而她就是少年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只是想默默无闻的保护嫣然正因为她的不离不弃易少年开始关注她,离不开她了。【我渴了】千玺坐在树荫下,但旁边并没有人理他。她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 青春淙淙

    青春淙淙

    乔誉喜欢余初,义无反顾。余初喜欢陈泮嘉,也义无反顾。青春时的我们,会用最纯洁的喜欢陪伴着一个人,不求回报。
  • 妃本倾城:误惹妖孽夫君

    妃本倾城:误惹妖孽夫君

    乔欣然一朝穿越成为太子妃,本以为以后可以过着坐享其成的生活。可没想到,堂堂太子竟然是个占有欲极强的闷骚。这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稳定更新,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谢谢大家了。)(群号:217732839,看书的亲们可以加群一起聊天哦。)
  • 侦探传说

    侦探传说

    侦探X,一流私家侦探,收费贵得离谱,但遇到感兴趣的案件的时候也会免费。只会在网络上接受案件委托,从来没有人见过他(她)的真面目,有人说是学生、有人说是退休警察、有人说是上班族白领。可以确认的是,神探榜排名第三位,破案率99.9999%。(极烧脑,略恐怖)
  • 邪王宠妃:废柴崛起要逆天

    邪王宠妃:废柴崛起要逆天

    叶凝冰,21世纪金牌杀手,人称“杀戮女王”,一场意外,穿越到以武为尊的星月大陆,废柴二小姐身上,你以为她会被家族抛弃,不,相反,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邪王遇见了废柴,她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冰儿,你今生今世,不,是永生永世都别想离开我!”
  • 生途

    生途

    一碗饭,一碟菜,年过三十,行走江上,他以为就这样行至自己的终点,赎罪余生。那夜风平浪静,他不知载了谁;那日晨光明媚,他在书页上看见她姓名。赶不走,躲不开,后来……船长在船头掌着舵,肤白的少女在船尾念着诗,他心里的小火人烧啊烧,春风吹又生。江河辽阔,生命不息,他们找到了彼此的冀柏树。
  • 九黎仙朝

    九黎仙朝

    有仙侠世界的快意恩仇,也有对江山美人的热血争霸。一个书虫对自己心中仙侠世界的诠释,还有葫芦娃哦,希望诸位兄弟能支持,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谢谢!
  • 三生石之曼陀罗泪

    三生石之曼陀罗泪

    第一世我为舞女你为食客,我写谱你拟曲。第二世我为孤魂你为人类,我孤独你配偶。第三世我为青年你为老人,我已生你已老。三生石前盼三生,彼岸花开不相遇。奈何桥上孟婆汤,化为枯骨不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