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6700000002

第2章 除夕饺子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各式各样的食俗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吃饺子的习惯,饺子馅有各种各样,如芹菜馅、韭菜馅、牛肉馅、鱼肉馅等,制作方法也五花八门,如蒸饺、煮饺、煎饺等。人们喜欢在破五(农历正月初五)吃饺子,入伏吃饺子,冬至吃饺子,尤其喜欢在除夕吃饺子。要说这除夕饺子,不仅做法吃法都很讲究,更象征着团圆、喜庆,成为中国食俗的一大景观。

我们都知道除夕夜要吃饺子,可是饺子从何而来,又为什么要在除夕夜吃呢?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饱受饥寒之苦,有的甚至双耳冻伤。南阳有个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他看见百姓受疾病折磨,心里非常难受,决定为老百姓治病。由于人多,他和弟子在空地架起帐篷,支起一口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和汤一起送给人们服用。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老百姓喝了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从冬至吃到除夕,不仅抵御了寒冷,还治好了耳朵的冻伤。于是,人们就在庆祝新年时一起庆祝耳朵复原,模仿张仲景的方法制作这种食物,称其为“娇耳”。以后,为了纪念张仲景,人们常在春节吃“娇耳”,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娇耳”吃是万万不行的,这段故事里说的“娇耳”就是现在的饺子。从这则故事看,饺子和除夕吃饺子的习俗可能都起源于张仲景的“娇耳”。

关于饺子的起源,不仅有民间传说,也有实物和史料考证。1959年在丝绸之路的要塞吐鲁番,从一千四百年前的王墓中出土了作为随葬品的被风干了的完整的饺子,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饺子,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关于饺子的史料记载,就产生了一种说法:饺子起源于中亚,其后普及到全世界,出现了藏饺、沙俄饺、印度饺等,后来传到了中国。还有人认为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关于饺子的史料,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扬雄《方言》中关于馄饨的记载,后三国时魏人张揖的《广雅》中也提到类似饺子的食品。饺子在历史发展中有过很多名称,文献中就出现过“娇耳”“扁食”“汤中牢丸”“时罗角儿”“粉角”等等,现在南方人说的“馄饨”也是饺子的另一种叫法。可见,饺子的历史十分悠久。

至于除夕夜吃饺子,可追溯到明朝。明初,人们常用饺子祭神敬祖,而且要在除夕夜十二点之前把饺子吃掉,因为此刻正是子时,且值年岁更替,吃饺子(交子)可取“更岁交子”之意,有喜庆团圆、吉祥如意的意思。后来的人们沿袭了这个传统,每年都会在除夕夜十二点之前吃饺子。

随着历史发展,除夕吃饺子早已不仅仅限于“更岁交子”一个意义。春节是中国人最重大的节日,在春节期间,长辈们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在家休息,给家人添置新衣新物,并且包饺子庆祝新年,子女们则不管多远,都会赶回家和亲人团聚,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其乐融融,饺子就这样带上了团圆的色彩。在艰苦年代,饺子作为庆祝春节的食物,对穷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很多家庭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饺子,除夕饺子成了一家人心中的期盼,盼除夕饺子,就好像盼着来年的平安、幸福。小小的饺子成了与家人团聚的象征,成了新的一年希望与收获的象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渗入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心中。

除夕饺子不仅意义独特,从选材到煮法、摆法、吃法都有特殊的讲究。

首先是选材。包饺子是件麻烦事,要擀饺子皮,还要和饺子馅。饺子馅有多种,常见的就有猪肉馅、羊肉馅、牛肉馅、三鲜馅、芹菜馅、酸菜馅、白菜馅、野菜馅、鸡肉冬笋馅、鱼肉韭黄馅、香菇肉馅、香菜馅、西瓜皮馅、茴香馅、番茄鸡蛋馅……其中以猪肉馅最为正宗,可与任何蔬菜搭配。除夕时人们包饺子选馅不仅要根据个人口味,还要考虑饺子馅中蕴含的意义。人们通常会根据饺子馅的发音,取它们的谐音意义,在各种各样的饺子馅中寄寓美好的心愿。比如芹菜馅有“勤财”谐音,顾名思义,是对勤奋务实的鼓励和追求;韭菜馅中有“久财”之意,是祈求长久的物质财富,也是对天长地久的祈祷;酸菜馅中酸菜就是“算财”,计算自己的财富;白菜馅是“百财”馅,是对百样之财的祈福;野菜馅是“野财”之意,绿色、健康的意外之财,谁不喜欢呢?此外,还有些饺子馅像香菇馅,人们根据香菇向上鼓起的形状赋予它努力、进取、向上发展的意义;牛肉、羊肉馅中的牛、羊也都是吉利的字眼。饺子馅中都带有美好的祝福,除夕时吃进这种祝福,来年就有个好运气。

其次是煮饺子。除夕夜煮饺子烧火用的柴草要用豆秸秆或芝麻秸秆,代表火越烧越旺,来年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锅里煮饺子不能乱搅,要顺着一个方向,贴着锅沿铲动,形成圆形,有“圈福”的意思。有些地方煮饺子时还要加入少许面条共煮,与饺子一起吃,细细的面条和元宝形的饺子在一起,寓意“银丝缠元宝”,图个吉利,寄托人们的美好希望。

饺子煮好后,不能胡乱摆放,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圈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意思也是“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规定,盖帘无论大小,每只盖帘上要摆放九十九个饺子,意思是“久久福不尽”。 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很穷,大年三十家里没有面也没有菜,听着邻居剁菜包饺子心里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向亲友借来白面,又胡乱弄了点杂菜凑合成馅,包起了饺子。因为饺子格外珍贵,就一圈一圈由里到外摆得非常整齐,也很美观,刚刚从天庭回来的灶王爷看了很高兴。和这户人家同村的有个财主,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根本不把过年这顿饺子放在眼里。财主家用肉、蛋等料包成了饺子后,胡乱放在盖帘上,灶王爷看了很不高兴。吃饺子时,财主家的猪肉馅变成了杂菜馅,而那户穷人的饺子却变成了肉蛋馅的。原来,是灶王爷对财主家包饺子的态度很不满意,为了惩罚他,就把两家的饺子给暗中调了包。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把年三十的饺子摆放得整整齐齐,以讨个“圈福”的彩头。

最后是吃饺子。除夕的年夜饭有很多种,其他的可以不吃,但饺子是必须要吃的,吃饺子时还不能囫囵吞枣,得慢慢品尝,因为说不定哪个饺子里就有一枚硬币。除夕包饺子时,通常会放几个硬币在饺子馅里,谁有幸吃到,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会有钱花,或长命百岁。此外,有些老人还会边吃边念“菜多,菜多”(财多)等古语。饭后,盛饺子的盘、碗,乃至煮饺子的锅,摆放生饺子的盖帘上,都必须故意留下偶数饺子,意思是“年年有余”。

俗话说:“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不仅味美,还为中国人的春节增添了说不尽的节日气氛,意义更美,真可谓是中国第一“美”食。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博览4

    世界文化博览4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流传了五千年的农历正在逐渐走出大众生活。代代相传的习俗在淡化,祖辈们对自然的敬畏已然消失。我们在遗忘的同时也在失去,失去了那么多宝贵的应对造化的经验,以及生活的细节和情趣。原以为控制了自然和生活。其实它们正从我们身边离开。 不知道还能不能留住它们。更想留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历法和风俗。也许留下这些不会带给我们些许经济意义,但是如果忘记,是否就和传统有了割裂?而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大树会枯萎。没有了文化的滋养,满世界都会浮躁不安。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一书的出版虽然多“磨”,但我们仍然从心里感谢广西人民出版社,是他们从出版角度考虑,使我们三易其稿,将一本200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精炼成了一本40余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纲》,这对我们的学术功力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提高。
热门推荐
  • 炼鬼记

    炼鬼记

    不得不说,世界这么大,没见过的东西多了。陆杨是一个普通人,意外见到一个神秘男子后,她离奇的冒险之旅就展开了……姥姥成了驱魔师,洗个澡被水鬼抓住溺死,溺死还不算完,还穿越了。她又不是什么超人,怎么在异世活下去?陆杨怎么可能告诉你,她有秘密功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当真、模仿!)
  • 微雨中的蝉声

    微雨中的蝉声

    夏日去川南玉屏山森林公园小住,令人感到新奇的是:满山蝉鸣,此起彼伏,自晨至夕,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方知遍山所植之树,名日“柳杉”;此类树的特别之处,一是颇利于蝉的繁衍与栖息,二是它的气味能驱蚊灭蚊,所以山中整日蝉声不绝,而蚊蚋则不见踪迹。
  • 拯救工作

    拯救工作

    本书以幸福为切入点,从如何得到幸福的各个方面展开叙述,从直面的询问:你工作幸福么,到深入的剖析为什么不幸福,怎么才幸福。从当今职场打工者的心理出发,针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和启发,帮助人们走出迷茫和困境。旨在打开职场人士的思维陷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的苦役;工作不是放置抱怨和烦恼的垃圾堆,工作才是人生幸福所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塑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才获得,当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热情、专注、勇敢、并有了管理自己的理想以及时间的能力的时候,幸福自然会飘然而至!
  • 名牌师叔

    名牌师叔

    本阵龙虎腾跃起,麾下狼骑横九里。脚踏七星展黄旗,天命归我谁睥睨!没错!我就是姬铭川,传说中鬼谷的那个名牌师叔。来来来,叫声师叔听听先!要是叫得师叔我舒坦了,我就跟你们讲讲我当年精彩奇幻的穿越故事。剧情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江湖骗

    江湖骗

    武功不高也能行走江湖,不会江湖黑话却寸步难行!宅心仁厚走天下,一剑一刀闯江湖!中州城内惹恩怨,儿女情长传千古。孤儿龙飞靠小骗术混迹江湖,中州城内演绎江湖恩怨情,江湖套帮纷争不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儿女情长,书写传奇。中州五大帮派和套帮会演绎怎样的江湖爱恨情仇?忠诚和欺骗之间到底谁跟谁终成眷属?古代骗术有着怎么的奇闻秩事?套帮前途命运几何?现代社会套帮又延续着怎么的江湖黑话、江湖传奇和江湖骗术?江湖纷争谁主沉浮?江湖欺诈真实再现,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一切精彩尽在《江湖骗》!敬请关注!
  • 阎王驾到:我家相公鬼见愁

    阎王驾到:我家相公鬼见愁

    林阮阮倒霉了整整十九年,终于因为自己的乌鸦嘴在十九岁那年挂掉,挂掉就挂掉呗,当一游魂好了。偏偏被黑白无常抓去地府当差,当差就当差呗,没人告诉我要当暖床啊。阎王大笔一挥邪魅一笑,暖什么床,暖床是主要职责,副职你就去勾勾魂好了。于是我魂穿古代阎王紧紧跟随,他说我一共要找够一万个魂魄才能回去地府。于是我就和阎王一起“度假”他闲来无事欺负欺负我,我闲来无事吆喝一嗓子:“谁快死了快喊我啊。”
  • 伏龙诀

    伏龙诀

    净坛使者临危受命,转世为一个名叫司羿的人,刚成年就被上古伊祁放勋时代尧帝身边的大臣览冥通过时空门带回到上古尧帝时期,司羿肩负拯救三界的使命与九头龙九婴斗智斗勇殊死搏杀,最终收服了九婴.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三界众生.....
  • 暗恋着幸福

    暗恋着幸福

    《暗恋着,幸福》这是一本关于暗恋的作品深刻的解剖了暗恋中的感受勾起你曾经心中的那个暗恋不敢告白的错过告白后的拒绝还是你暗恋的人,正好也暗恋着你无论哪种结局都是值得珍藏,回忆,祝福,并幸福。
  • 种芋法

    种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道总裁的甜蜜无限期

    霸道总裁的甜蜜无限期

    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磨难重重,却分不开彼此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