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3400000024

第24章 附 曾文正公国史本传原文(4)

良将者,可幸遇而不可强求者也。嗣后直隶练军统领,臣当悉心察看,遇上选则破格优待,尽其所长;遇中材则随处防维⑥,无使越分;庶几两全之道。部臣复议及兵将相习,可收一气贯通之效;又言转弱为强,不必借才于异地等语。臣窃意就兵言之,断无令外省客勇充补之理,客勇亦无愿补远省额兵之志。就官言之,则武职自一命以上至提镇皆可服官外省,况畿辅万方辐辏⑦,尤志士愿效驰驱之地。是各路将弁有出色者,皆可酌调来直,不得以借才论。

直隶练军,询诸众论,不外二法:一曰就本管之镇将练本管之弁兵;一曰调南人之战将,练北人之新兵。访闻前此六军,用本管镇将为统领者,其情易通,而苦合营无振作之气;用南人战将为统领者,其气稍盛,而苦上下无联络之情。将欲救二者之弊,气之不振,本管官或不胜统率之任,当察其懈弛,择人而换之。情之不联,南将或不知士卒之艰,当令其久处,积诚以感之。

臣今拟于前留四千人外先添三千人,稍复旧观。一于古北口暂添千人,该提督傅振邦老于戎行,安详勤慎。一于正定镇暂练千人,该总兵谭胜达勇敢素著,志气方新。皆以本管官统之者也。一于保定暂添千人,令前琼州镇彭楚汉以南将统之。以中军冷庆所辖千人姑分两起,俟查验实在得力,而后合并一军。此因论兵将相孚而拟目前添练之拙计也。至练军规模,臣仍拟以四军为断,二军驻京北,二军驻京南。每军三千人,统将功效尤著者,或添至四五千人。请旨交各衙门复议,先行试办,俟试行果有头绪,然后奏定简明章程,俾各军一律遵守。”

奏入,允之。其后以直隶练军有效,他省仿而行之,营务为之一振,自国藩始。

① 一定:固定不变。

② 可泥:拘守。

③ 劳勚[yì]:劳苦。

④ 樵汲:打柴汲水。

⑤ 洵[xún]:确实。

⑥ 防维:防备守护。

⑦ 万方辐辏:四方的人才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万方,各地。

九年五月,通商大臣崇厚①奏天津民人因迷拐幼孩匪徒有牵涉教堂情事,殴毙法国领事官,焚毁教堂。上命国藩赴天津查办。国藩奏言:“各省打毁教堂之案层见迭出,而殴毙领事洋官则为从来未有之事。臣但立意不欲与之开衅,准情酌理,持平结案。使在彼有可转圜②之地,庶在我不失柔远③之方。”寻④奏诛为首滋事之人,将办理不善之天津府、县革职治罪。因陈“时事虽极艰难,谋画必须断决。伏见道光庚子以后,办理夷务,失在朝战夕和,无一定之至计,遂至外患渐深,不可收拾。皇上登极以来,守定和议,绝无改更,用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津郡此案,因愚民一旦愤激,致成大变,初非臣僚有意挑衅。朝廷昭示大信,不开兵端,此实天下生民之福。以后仍当坚持一心,曲全邻好,以为保民之道。时时设备,以为立国之本,二者不可偏废。”

八月,调两江总督。国藩沥陈病状,请另简贤能,开缺调理。上谕:“两江事务殷繁,职任綦重,曾国藩老成宿望⑤,前在江南多年,情形熟悉,措置咸宜。见虽目疾未痊,但得该督坐镇其间,诸事自可就理。该督所请另简贤能之处,著无庸议。”十一月,命充办理通商事务大臣。十年,以楚岸淮南引地为川盐侵占⑥,与湖广总督定议,与川盐分岸行销,奏请武昌、汉阳、黄州、德安四府专销淮盐;安陆、襄阳、郧阳、荆州、宜昌、荆门五府一州,暂行借销川盐。湖南巡抚请于永、宝二府试行官运粤盐,国藩复力陈二府引地不必改运,部议皆如所请。十一年二月卒,遗疏入。

①崇厚:崇厚(1826—1893),姓完颜,字地山,内务府镶黄旗人,河道总督完颜麟庆次子。咸丰十一年(1861)充三口通商大臣,办理洋务。同治年间,署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后,出使法国谢罪。光绪四年(1878),出使俄国,擅自与俄签订《里瓦几亚条约》,被弹劾入狱,后降职获释。

② 转圜:调停,斡旋。

③ 柔远:与邻国保持和睦关系。

④ 寻:不久。

⑤ 宿望:素负重望。

⑥ 楚岸:湖北湖南及相邻的一些州县。楚岸历来是中国最大的食盐销售市场之一,清朝规定某产区的盐限定在某区域行销,清前中期,楚岸一直由淮盐独占。太平军起事后,阻碍了淮盐通道,朝廷允许食盐自行销售,于是川盐便大量销往楚岸地区。

谕曰:“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学问纯粹①,器识宏深,秉性忠诚,持躬清正。由翰林院蒙宣宗成皇帝②特达③之知,洊升④卿贰⑤。咸丰间创立楚军,剿办粤匪,转战数省,叠著勋劳。文宗显皇帝⑥优加擢用,补授两江总督,命为钦差大臣,督办军务。朕御极后,简任⑦纶扉⑧,深资倚任⑨。东南底定,厥功最多。江宁之捷⑩,特加恩赏给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历任兼圻,于地方利病尽心筹画,实为肱股心膂之臣。方冀克享遐龄,长承恩眷,兹闻溘逝,震悼良深。曾国藩著追赠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赏银三千两治丧,由江宁藩库给发。赐祭一坛,派穆腾阿前往致祭。加恩予谥号‘文正’,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于湖南原籍、江宁省城建立专祠。其生平政绩事实宣付史馆。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衙门查例具奏。灵枢回籍时,著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其一等侯爵即著伊子曾纪泽承袭,毋庸带领引见。其余子孙几人,著何璟查明具奏,候旨施恩。”

① 纯粹:精纯。

② 宣宗成皇帝:即道光帝(1782—1850),1821年—1850年在位,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

③ 特达:特殊知遇。

④ 洊[jiàn]升:被提拔。

⑤ 卿贰:次于卿相的朝中大员。曾国藩道光二十九年(1849)已官至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时年39岁。

⑥ 文宗显皇帝:即咸丰帝(1831-1861),1850年—1861年在位,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⑦ 简任:拔擢任用。

⑧ 纶扉:明清时期称宰辅所在之处为“纶扉”。

⑨ 倚任:倚重信任。

⑩ 江宁之捷:指攻克南京,平定太平天国。

兼圻[qí]:清代总督多管辖两省或三省,称之为“兼圻”。

遐龄:长寿。

溘[kè]逝:突然逝世。

震悼:惊愕哀悼。

藩库:清代布政司所属的粮钱储库。

赐祭:大臣去世,皇帝派遣使者前往祭悼。

穆腾阿:穆腾阿(1824—1884),字瑞亭,正白旗人。生长于官宦世家,学识渊博。曾随僧格林沁与太平军林凤祥部北伐军作战,屡建战 功。官至江宁将军、镶黄旗蒙古都统等。

文正:文指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致,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往往不轻易把这个谥号赐人,而死去的臣子一旦得此谥号,将是极大的荣耀。

昭忠祠、贤良祠:昭忠祠是为纪念阵亡将士而建的庙宇或祠堂,有昭示忠良将士之意。贤良祠为清朝祭祀王公大臣中有功国家者的专祠。

开复:清代指官吏被处分后恢复其官衔。

曾纪泽:曾纪泽(1839 —1890),字劼刚,曾国藩次子(曾国藩长子曾纪第早夭)。自幼受严格的教育,学贯中西。曾国藩死后,袭父一等毅勇侯。曾担任清朝驻英、法、俄国大使,任职期间,极大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寻湖广总督李瀚章①、安徽巡抚英翰②、署两江总督何璟③奏陈国藩历年勋绩。

李瀚章奏略云:“国藩初入翰林,即与故大学士倭仁、太常寺卿唐鉴④、徽宁道何桂珍⑤讲明程朱之学,克己省身,得力有自。遭值时艰,毅然以天下自任,死生祸福置之度外。其过人识力,在能坚持定见,不为浮议所摇。用兵江皖,陈四路进攻之策。剿办捻匪,建四面蹙⑥贼之议。其后成功,不外乎此。”

英翰奏略云:“自安庆克复后,国藩督军驻扎。整吏治,抚疮痍,培元气,训属寮⑦若子弟,视百姓如家人。生聚教养,百废具举。至今皖民安堵,皆国藩所留贻。一闻出缺,士民奔走,妇孺号泣。以遗爱⑧而言,自昔疆臣汤斌、于成龙⑨而后,未有若此感人之深者。”

① 李瀚章:李瀚章(1821-1899),字筱泉,安徽合肥人,李鸿章长兄。为曾国藩门生,初为湖南知县,湘军建立后,一直为曾国藩管理钱粮事务,官至两广总督。

② 英翰:英翰(?—1876),字西林,萨尔图氏,正红旗人。与捻军战,有功,官至安徽巡抚、两广总督、乌鲁木齐都统。

③ 何璟:何璟(?—1888),字伯玉,广东香山(今中山)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官至福建、山西、江苏巡抚,后任闽浙总督。1884年(光绪九年)8月,法舰袭击福建水师,未能速筹救援、固守省城,并伺机逃走。马尾战后,被革职。

④ 唐鉴:唐鉴(1778—1861),字镜海,号翕泽,湖南善化人。勤奋好学,嘉庆十二年(1807)进士,后为太常寺卿。为当时义理学派的巨擘之一,对曾国藩影响很大。著有《朱子年谱考异》、《学案小识》等。

⑤ 何桂珍:何桂珍(?—1855),字丹畦,云南师宗人。道光十八年(1837)进士,官至督贵州学政、安徽宁池太广兵备道。率兵与太平军作战,有功。咸丰五年(1855),在英山县被哗变降兵杀害。何桂珍为倭仁门生,服膺宋学,与唐鉴、曾国藩为师友。

⑥ 蹙[cù]:压制。

⑦ 属寮[liáo]:下属,属官。

⑧ 遗爱: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等。

⑨ 汤斌,于成龙:汤斌(1627—1687),字孔伯,河南睢州人。为清初理学名臣,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他著书立说,发展理学,为官清正廉明、体恤民艰、政绩斐然。他生活简朴,任职期间鱼肉荤腥概不入衙署,每日只买三块豆腐作菜肴,人称“豆腐汤”。二十六年改任工部尚书,被劾,忧惧而死。雍正十年(1733),入祀贤良祠,谥“文正”,从祀文庙。著有《汤子遗书》。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山西永宁人。官至两江总督、大学士等职。为官二十多年,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著称,有“天下廉吏第一”的美誉。

何璟奏略云:“咸丰十年,国藩驻祁门,皖南北十室九空。自金陵至徽州八百余里,无处无贼,无日无战。徽州初陷,休、祁大震,或劝移营他所。国藩曰:‘吾初次进兵,遇险即退,后事何可言?吾去此一步,无死所也。’贼至环攻,国藩手书遗嘱,帐悬佩刀,从容布置,不改常度,死守兼旬①,檄鲍超一战,驱之岭外。以十余载稽诛②之狂寇,国藩受钺③四年,次第荡平,皆因祁门初基不怯,有以寒贼胆而作士气。臣闻其昔官京师,即已留心人物,出事戎轩④,尤勤访察。虽一材一艺,罔不甄录⑤,又多方造就以成其才。安庆克复,则推功于胡林翼之筹谋、多隆阿之苦战。金陵克复,又推功诸将,无一语及其弟国荃。谈及僧亲王及李鸿章、左宗棠诸人,皆自谓十不及一。清俭如寒素⑥,廉俸尽充官中用,未尝置屋一廛,田一区⑦。食不过四簋⑧,男女婚嫁不过二百金,垂为家训,有唐杨绾⑨、宋李沆⑩之遗风。其守之甚严,而持之有恒者,曰不诳语,不晏起。前在两江任内,讨究文书,条理精密,无不手订之章程,点窜之批牍。前年回任,感激圣恩高厚,仍令坐镇东南,自谓稍有怠安,负疚滋重。公余无客不见,见必博访周谘,殷勤训励。于僚属之贤否,事理之源委,无不默识于心。其患病不起,实由平日事无巨细必躬必亲、殚精竭虑所致也。”

① 兼旬:二十天。

② 稽诛:稽延被诛戮的期限。

③ 受钺:大将出征前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此处指担任主帅。

④ 戎轩:兵车,借指军队、军事。

⑤ 甄录:选择录用。

⑥ 寒素:门第寒微、地位卑下的人。

⑦ 一区:表数量,指一块田地。

⑧簋[guǐ]:古代用来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⑨杨绾[wǎn] (?—777),字公权,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等。他德行方正,俭朴廉洁,卒后,代宗下诏称赞:“历官有素丝之节,居家无匹帛之余”。

⑩李沆[hànɡ](947—1004),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宋真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秉性亮直,清正廉洁,时称“圣相”。

源委:原由曲衷。

上谕:“据何璟、英翰、李瀚章先后胪陈①曾国藩历年勋绩,英翰、李瀚章并请于安徽、湖北省城建立专祠。又据何璟遵查该故督子孙,详晰复奏。披览之余,弥增悼惜。曾国藩器识过人,尽瘁报国,当湘、鄂、江、皖军务棘手之际,倡练水师,矢志灭贼。虽屡经困厄,坚忍卓绝,曾不少移,卒能万众一心,削平逋寇②。功成之后,寅畏③小心,始终罔懈。其荐拔贤才如恐不及,尤得以臣事君之义,忠诚克效,功德在民,允宜迭沛恩施,以彰忠荩④。曾国藩著于安徽、湖北省城建立专祠。此外立功省份,并著准其一体建立专祠。伊次子附贡生曾纪鸿,伊孙曾广钧,均著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⑤。曾广镕著赏给员外郎,曾广铨著赏给主事,俟及岁时,分部学习行走⑥。何璟、李瀚章、英翰折三件,均著宣付史馆,用示眷念勋臣,有加无已至意。钦此!

① 胪[lú]陈:逐一陈述。

② 逋[bū]寇:流寇。

③ 寅畏:恭敬戒畏。

④ 忠荩:忠诚。

⑤ 会试:明清科举制度,各省举人每三年会集于京城考试一次,称为“会试”。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揭榜后,中式进士须于下月应殿试,殿试合格后为进士。

⑥ 行走:入值办事。清制,凡不属于专设官职,调充某项职役的都用此称。

同类推荐
  • 白话黄帝内经

    白话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最伟大的奇书,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季时节气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是一部统领中国医学、古代养生学、气功学的绝世巨著。它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泉源,是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典范,所以它已成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这书《白话黄帝内经》以现代语加以语译和解释并配以专家点评,使学习者易读易懂。
  • 玉娇梨

    玉娇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 楚辞

    楚辞

    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朴素的言辞,还原激扬悲慨的民风;敬畏的情思,激荡豪迈徜徉的英歌;旖旎的心绪,歌咏唯美温柔的多情。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热门推荐
  • 逐梦青春——祝福你,亲爱的

    逐梦青春——祝福你,亲爱的

    追逐梦想的青春才是青春。宇然,女,广告创意文案,执着倔强,努力打拼。陈曦,男,演员,高颜值有演技,靠绯闻维持人气。杨潇潇,女,国企职工,压抑孤独,追寻新生。苏雨薇,女,广告创意总监,干练精明,事业初成。金皓明,男,广告公司经理,富二代,帅气高冷,聪明睿智。卓一涵,女,当红明星,优雅美丽,乐观上进。不管你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还是被现实你逼到毫无出路的绝境,你都要选择坚持,梦想终会实现。
  • 青春幽梦散文诗集

    青春幽梦散文诗集

    一本关于爱情,亲情,人生感悟的现代散文,诗集。无论是相思,还是单恋,都是一种感情成长。我们得到的并不一定是最初想要的,只要自己记得初衷就好。
  • 寄曾经最好的自己

    寄曾经最好的自己

    "呐,顾勋,我喜欢你啊,你喜欢我吗?""啧,喜欢啊。""有多喜欢呢?""就像你喜欢我还要多那么一丢丢的喜欢。"-"呐,顾勋,我们这是爱情吗?""不啊,马上就要变成亲情了,去领结婚证吗?"-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步入社会寄曾经最好的自己
  • 她心他城他的人

    她心他城他的人

    她说想去看看首都的繁华,他为她办理好一切事宜。两年后她再度北上,这个城里从此有他,也有她。目睹他结婚生子全过程,她依旧彷徨于此,直到他抱住她说,我们结婚吧,她却无比哀伤。身边已有良人,如何不负如来不负卿?
  • 我遇见了我

    我遇见了我

    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我”的仇恨和无奈,我和“我”的斗争一直到文章结束才最后结束,“我”原来是作者用文字塑造出来的自己,这个“我”的完美就是杀人的利器。作者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塑造想真正告诉读者的是“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本书叙述的故事是矛盾的:假主角扮演着真主角,真主角到最后却不敢承认自己是真的。冒充者身在异地干着卑鄙的勾当,然而当被冒充者举起刀子,却发现冒充者已经和自己合二为一。小说赤裸裸的展现了现代人性格的两面性,对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 殖民纪元

    殖民纪元

    地球已被欧夫劳尔统治……人类已沦为“家畜”、劳动工具、任意交易的货物……殖民纪元已开启……人类是就此堕落,还是披荆斩棘,缔造出新的人类不朽篇章?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死神的陨落

    死神的陨落

    大地昏睡,我主荣光。所谓的活着便是最大的惩罚。在黑暗荣光教廷的统治下,被残害的巴尔斯家族的唯一幸存者巴尔斯·希莱走上了复仇之路。他从荣光第十六队一路走到了荣光第一队,以一己之力灭掉了四大帝国的两个,摧毁了卡叶堡,收了三大精灵族并迎娶了精灵族的公主,杀掉了他的大哥和主教以及一切敌人,进行了完美的复仇,而后成了仅次于教皇的荣光魔法师。然而,十年后,九张诸神卡牌齐聚,九大主神齐现,帝国三十万大军讨伐于他,而他所信仰的荣光教廷也完全将他丢弃,深爱的血精灵以及最好的朋友也被教廷所杀,而后希莱更是成了荣光史上最大的通缉犯,一切,不过刚刚开始。
  • 爆宠萌妃:娘子求亲亲

    爆宠萌妃:娘子求亲亲

    21实际第一杀手被追杀,竟然穿越了?还是个废柴,身上灵力全无。。。。。。睁开眼,她已不是以前的那个他,我要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之后她遇到他,他一席白衣,神似妖孽,居然是帝国的四王爷。他护她,宠她,即使倾尽一切只为博她一笑。他缠着她,天,不是说四王爷有洁癖吗,那我眼前这个男人是谁?----疯子精心制作,q群:306943871敲门砖:疯子。管理员是疯子小号。欢迎骚扰-0-
  • 凤逆天下:灭世妖瞳

    凤逆天下:灭世妖瞳

    她是二十一世纪人人畏惧的妖女,出生之时,血色樱花满城盛开。当她站在世界顶端时,为了唯一给过她一丝温暖的少女,选择了死亡。再次睁眼,却成了朱雀世家的废物三小姐。“废物?呵,我倒要让你们看看何为妖孽!”他是魔界魔尊,初见,他夺走了她的初吻,从此死缠烂打。“凰儿,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凤羽凰妖魅一笑,“确定不是你翻不出我的五指山?”妖瞳之主,金发金眸,她妖魅慵懒;魔界尊主,黑发血眸,他邪肆狂妄。强强联手,且看他们如何乱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