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奴生活的长轴画《七月》
《七月》是《豳风》中的杰作。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是周的祖先公刘率领族人由邰(今陕西武功西南)迁居至此而开发的。《豳风》就是这一地区的诗,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周是重视农业的民族,豳诗大多有务农的地方色彩。但这首诗历来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体现了《豳诗》的特点,而在于它以连续性的画面,具体全面地描绘了三千年前我国农奴的生活和劳动,真实反映了周代奴隶社会阶级对立的本质。
《七月》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全诗八十八句,分为八章,以时间为顺序,逐月叙述了农奴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生活。
全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章叙述农奴们的农桑田猎劳动,后三章叙述农奴们的杂务劳动,第五章为两部分间的过渡。以劳动贯穿全诗始终,从衣、食、住三个方面把农奴和农奴主的生活作了对比。
这首诗有如画幅中的长卷,比较完整地展现出奴隶制社会的全景。它深刻地揭示出奴隶们沉重的劳动负担,受凌辱的地位,贫困的生活,悲惨的命运。男奴隶从年初便整治农具下田,在田官监督下劳动。到了粮食归仓,一年农事完了,还要为奴隶主做家内劳务,白天打草,夜里搓绳子,给奴隶主修缮房屋。冬季还要打猎,为奴隶主提供毛皮与肉食,此外还有酿酒、凿冰等等。总之,奴隶主生活所需的一切,都由奴隶劳动承担。女奴隶呢?春天采桑养蚕,秋天纺绩织作,还随时有被贵族胁迫、糟蹋的危险。奴隶们承担了全部劳务,生活却困苦异常。寒冬腊月没有衣穿,吃的是苦菜,烧的是臭椿,住的是不蔽风寒的破陋房屋,要用泥巴涂上门窗才能勉强过冬。奴隶主贵族则完全是另一种景象。他们一切坐享其成,奢华异常。夏衣是鲜丽的织物,冬衣是狐貉等皮毛,住的是防风耐寒的房屋。他们饮酒食肉,祭祀宴享,祈求多福和长寿,还随意蹂躏女奴,发泄兽欲。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七月》具有落尽芳华的古朴平淡风格。全诗似一农奴在低声吟唱自己的苦难生活:无穷无尽的劳作,不能温饱的生活,无人身自由的忧惧,精神上受蹂躏的辛酸。一词一句,一景一物,一情一事,都从他胸中溢出,是那么的自然流畅,不假思索,没有夸饰。诗人寓鲜明倾向于事实叙述中,这种生活真实具有铁一般的力量,有着无可争辩的逻辑性,它不可辩驳地证明了奴隶社会的残酷不合理,也透露了农奴的朦胧觉醒和不满。这种古朴平淡的特点使诗篇产生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二)战争徭役诗
以战争与徭役为主要题材的叙事和抒情诗称为战争徭役诗,这类诗大概有三十首。战争与徭役在作品中一般被称为“王事”:“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唐风·鸨羽》),“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小雅·北山》)。
参加战争和徭役,是周人必须履行的义务。由于周人重农尊亲,所以从总体上看,战争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的意识。从而凸现了较强的周民族农业文化的心理特点。
《诗经》反映战争徭役有两种情况:
其一,对周边民族的抵御与进攻(积极防御)。自西周建国,不断受到外来侵扰,北方的 狁(戎狄),东南的徐戎、淮夷,南方的荆楚等部族尚处于游牧阶段,未踏入文明之门,文化水准的差异及对子女财帛的垂涎,使他们对农业为主体的较为富庶的周民族发动进攻,于是就有了战争诗。周人创造的是农业文明,周人热爱和平稳定的农业生活环境。因此,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是出征 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北方 狁侵犯周朝,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狁之故”,说明其所怨恨者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
其二,对内镇压叛乱。武王灭殷之后,囚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国,并让管叔、蔡叔、霍叔监督武庚。武王死后,周公当政,武庚、管叔和蔡叔及徐国、奄国相继背叛,周公率兵东征。经历了三年的激战,最后平定了叛乱。《豳风·东山》反映的就是士卒的厌战情绪。出征三年后的士兵,在归家的途中悲喜交加,想象着家乡的景况和回家后的心情。“我”久征不归,现在终于脱下戎装,穿上平民的衣服,再不要行军打仗了。归家途中,触目所见,是战后萧索破败的景象,田园荒芜,土鳖、蜘蛛满屋盘旋,麋鹿游荡,萤火虫闪烁飞动,但这样的景象并不可怕,更令人感到痛苦的,是家中的妻子独守空房,盼望着“我”的归来。遥想当年新婚时,喜气洋洋,热闹美好的情景,久别后的重逢,也许比新婚更加美好。这里既有对归家后与亲人团聚的幸福憧憬,也有前途未卜的担忧,整首诗把现实和诗人的想象、回忆结合在一起,极为细腻地抒写了“我”的兴奋、伤感、欢欣、忧虑等心理活动。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君子于役》也是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全诗分为两章。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他。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诗中主要运用“赋”的手法,语言本色质朴。仅用“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十二个字,就勾画出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面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以此来反衬女主人公的心情,是很耐人寻味的。
这首诗反映了西周晚期和周室东迁以后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战争频仍,徭役繁重,丁壮被迫长期在外从事征役,不能跟家人团聚,土地无人耕种,民不聊生。这种状况是由“刑政之苛”(《毛诗序》)造成的,人民对此极为不满,所以用诗歌的形式来抒发他们对统治阶级的怨恨以及内心的悲伤,也表达了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前人说“国风刺多于美”,由此便可以看出,这类“刺诗”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