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9200000006

第6章 施茶活动

(一)路边茶亭施茶

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亭”的建筑,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之说,而且长亭连短亭,以“亭”为邮驿进行管理,“亭”也成了人们旅途中歇脚的地方。在交通闭塞、交通工具缺乏的封建社会,人们主要以马车、双脚等为交通工具,行动特别迟缓,如果路途遥远,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到达。为了便于人们中途休息、解渴,各地(特别是南方产茶地区)在主要商旅通途、交通要道建凉亭、茶亭、风雨亭。每当旅客到茶亭歇脚时,大汗淋漓,喉干舌燥,喝上一碗茶会感到心旷神怡,精神倍增。

关于茶亭的起源,众说不一,但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早在五代之时,江西婺源有一位方姓阿婆,为人慈善,在赣浙边界浙岭的路亭设摊供茶,经年不辍,凡穷儒肩夫分文不取。她死后葬于岭上,人怀其德,堆石为冢,县志称该墓为“方婆冢”。方婆在浙岭茶亭烧茶礼客影响深远,有的乡人效仿其德,在茶亭中挂起“方婆遗风”的茶帘旗。茶亭的建筑风格一般以古朴大方为主,像前面提到的婺源茶亭那样华美的,还是较少的。

茶亭盛茶的器具都是大瓦缸或木桶,一次可盛水四五十斤。盛茶的容器内备有舀茶的工具,这些工具不像城市茶馆里那么讲究,而是因地制宜。山区一般用竹筒制作的勺子或木制的水瓢;丘陵地区一般将老北瓜一劈两半,去其瓜瓤,便成了瓜瓢。舀茶的工具上都拴有一根麻绳,麻绳的另一端吊有石头或木块,让其垂在缸外,以防舀茶工具掉入缸内影响茶水卫生。喝茶的工具是大粗瓷碗或竹筒碗,也用麻绳系着吊在茶桶或茶缸边,防止掉在地上。茶亭供应的茶叶,一般都是粗老茶叶,是本地村姑自采自制的茶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醇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色。茶亭中的水,也是就地取材,有的是山泉水,也有的是溪涧源头水。所用茶叶虽差些,但泡出的茶并不难喝。来茶亭喝茶的人,可以说是各种各样,但主要是中下层,特别是出以卖劳动力为生的下层百姓,他们当然不可能是品茗,只是为了消暑解渴。

茶凉亭多为人们积功德而出资兴建,其茶水自然免费供应。至于茶凉亭的执行人,一般由公众挑选,他们有的吃住都在茶亭里。茶亭的执行人要为人正派,热情为公众服务,且讲究卫生,一般被人们称为茶老板。他们除砍柴、挑水、烧茶外,如遇婚丧大事,或结婚抬轿者经过,或抬死人路过,主人都要施礼。过路人发了急病或有特殊情况,茶老板一家也有义务尽职责予以帮助。当然,也有人为了谋生,于茶亭中卖茶。如庐山三宝树下的廊茶亭,是一座扇形、长廊状的大茶亭,内有木栏杆、石桌、石凳,供游人在亭间就坐休息。亭的周围有山民在这里用名泉沏的“庐山云雾茶”,卖给游客饮用。

茶亭如同茶馆一样,有丰富多彩的茶联文化,茶联往往写在楹柱、亭柱上。有的咏物,有的说理,有的劝勉。如福州南门外有一茶亭,柱联是这样写的: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这副茶联一语道破了茶亭所处的位置——丛山野外,也道出了茶客为匆匆过客。在广东秀水县的五眼桥通往路边的一座茶亭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从另一个角度解说了茶亭的特点: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叶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说路途长。茶亭的茶联也有很多为当时的名人所撰,博大精深。如英山陶家坊茶凉亭楹联云:三楚远来肩且息,六安前去味先尝。这副茶联相传为清末宦官、名儒李仕彬所撰。

茶亭的粗茶大碗为人解渴的古朴民风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一直为人们所称赞、怀念。有一位学者曾这样写道:“日行上百里,累坏腰和眼。夜里挑脚泡,清晨又跛起。交通闭塞味,学人时忆起。幸有茶凉亭,茶水随你喝。亭里歇阴凉,称心又快意。饮水细思源,慈善好集体。”纯朴独特的建筑、乐施好善的民风,使中国茶亭名气远扬。德国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曾在他的避暑行宫——波茨坦的桑苏西宫(又名无忧宫)里,建造了一座“中国茶亭”,这个茶亭整个建筑呈圆形,双层波顶,廊柱回环,墙体是淡绿色,所有的门窗和廊柱都以金色装饰得金碧辉煌,远远望去,好像一座蒙古包。这个“茶亭”虽以亭名,实际上要比中国的“亭子”高大得多,也复杂得多,廊柱墙壁处,镂刻着精细的纹饰和浮雕。最有意思的是环绕着圆形茶室,竖立着十余尊与真人一般大小的人像雕塑,一个个穿着阔袖长袍,带着奇形怪状的冠冕,手中还分别拿着各种东方的乐器,有锣、古筝、琵琶等。最奇特的是这些人的长相,全都是高鼻凹目的洋人模样,其中一个人还戴着清朝官帽,吹着一支既像唢呐又像单簧管的乐器,真是中西合璧。在茶亭外边的空地上,还摆着一尊中国大香炉,上面刻着“大清雍正元年”。

今天,在我国各地,仍然可以寻觅到茶亭的踪影。如在南京栖霞寺后,筑有一水泥红柱四角亭,它就是供游客歇脚解渴之用的。在浙江温州永嘉县岩头镇南北各有一个建于南宋年间的古凉亭,每年的端午节至重阳节期间,当地村民们义务在凉亭里烧水泡茶免费供路人饮用,这种纯朴的民风流传至今,在浙南地区传为佳话。即使在大家都忙于致富的今天,当地村民仍把轮流烧水供茶的“接待日”看做是家中的一件大事。有的人抄下“值日日期”压在玻璃板下,有的外出村民干脆抄下来像身份证一样随身携带,从未有人忘记供茶这一义务。轮到烧茶的村民,凌晨五点就来凉亭烧茶,自备茶叶,有的还带来白糖用以泡茶。

(二)寺庙茶堂施茶

佛教主张放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道成佛为最终目的。它讲究轮回,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有一心为善,死后才能成佛。施茶这种简单易行的结善缘方式便被僧人们所普遍接受。

在寺庙里,专门设“茶堂”“茶寮”作为以茶礼宾的场所,配有“茶头”僧,专事烧水煮茶,以备献茶待客;有“施茶”僧专为游人香客惠施茶水;有名僧著茶书、写茶文、作茶诗。如唐代五台山接待香客的普通院,常设茶水用以供应朝圣的香客。寺庙还不定时地举行茶会,招待各方来宾,其规模大小不等。规模最大的恐怕要算西藏拉萨的寺院茶会,其熬茶水的器具是直径五尺、高约四尺的铜制茶釜。明末清初,在西藏的大喇嘛寺里举行过一次四千人参加的茶会,据说,曾有一个小喇嘛在茶釜里舀茶,疲劳至极,掉到茶釜里淹死了。

除了在寺庙内施茶外,僧人们还各处施茶。如在城乡人烟稠密的闹市区,不少僧人在集市上广设摊点施茶,作为修缘行善的途径。在潮州龙溪至今留有两处古迹:施茶庵、赐茶庵。《庵埠志·宗教篇》记载,明代僧人成安佩常在赐茶庵处施茶,住许垅的庄典未得志时常到此品饮。弘治年间,庄典登进士,成安佩已去世,庄典于是建赐茶庵以纪念他。

各地的茶庵也是僧人施茶的主要场所之一。在云南大理地区,据《徐霞客游记》记载,也有许多茶庵,它们多建在山上,远离村寨,与寺庙相隔不远。茶庵较简陋,一般为茅屋三间,多为僧人所建,也有的是地方官、名儒等人修建。僧人们在这些茶庵里煮茶水,为上山朝拜的香客、游人提供方便。一直到今天,当夏季来临时,南昌的佑民寺、南海行宫等寺院,僧人们常常在门前为过往行人提供各种茶水,有红茶、香片茶、神典茶、午时茶等,统称“功德茶”。

(三)庙会茶棚施茶

关于庙会,朱越利先生有一个较完整的解释,他说:“庙会是我国传统的民众节日形式之一。它是由宗教节日的宗教活动引起并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在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冶、集市等活动的群众集会。被引起的活动可能只有一项,也可能有两项或多项。”可见,在庙会期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些方便香客、商人、游客的设施也应运而生,这里面也包括提供茶水的茶棚。

茶棚主要设在进出庙会的道路两旁及庙会所在地,建筑一般很简陋,多用苫苇、帆布或茅草等结扎而成的圆筒形建筑。大多数茶棚都是倚门设灶,灶上置锅,旁边放一些食物。个别茶棚把灶搭在棚外,其上置长嘴高柄的大茶汤壶,供应开水。另外一种茶棚是凉棚式的,里面摆着几条长凳,几张长桌,供过往行人歇脚品茶。在茶棚里,除了免费供应茶之外,还有各种茶汤提供,用开水一冲即可食,如油面茶、米面茶、豆面茶等等。茶食主要以粥为主,有黄米粥、玉米粥、豆汁粥等。一些老字号招牌的茶社饭棚,还提供菜肴糕点,可在此设宴酬宾。

庙会一般时间较长,最短的也有几天。为了方便大家住宿,每年开庙之日,除了部分庙堂可暂供香客住宿休息外,各茶棚也是香客们主要的食宿场所。接受各茶会、茶棚施茶的,主要是一些乡民百姓,也有一些官吏、侍从。由于庙会是定期举行的,所以庙会的施茶活动也因时而行。

同类推荐
  • 长河风·文汇集

    长河风·文汇集

    《黄土谣丛书》作品立足宁夏、纵横西北、放眼黄土高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赞美了家乡,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本书编选了作者撰写的论文、评论、评介、随笔、诗词等,是一部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朴实的著作。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本书研讨了生肖蛇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热门推荐
  • 火影之智能系统

    火影之智能系统

    话先说在前面,这是:种田文!不喜勿进,出门左拐右拐随便。月隐:“卧槽!我这个不是尘遁啊!只是个炸弹而已啊!你不要来找我啊!”土影指着灵魂炸弹爆炸后的地面:“这种痕迹怎么可能不是尘遁?你给我站住!你哪里学会的尘遁!”月隐:“卧槽!怎么你又来追我!”小南:“你是从哪里学会我的招式的?给我站住!说清楚!”……原本三好少年月隐在与三位好友在回家的路上发生意外掉下山崖。原本以为自己死定了,可没多久后月隐既然清醒了过来?还发现自己穿越到了火影忍者的世界?还莫名拥有一个智能系统?从而得到了许多“特殊招式”。他将要如何凭借系统在这个死亡率爆表的世界中存活下来呢?他还能否回到原来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三位好友呢?
  • 青仙曲

    青仙曲

    仙途盛行的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诸多种族,该只身前行,还是携羁绊同往,仙路一途茫茫不可知,我当自在由心,寻属于我的路。
  • 鸳鸯泪

    鸳鸯泪

    少年易天承蒙天地不弃,武功平平,屡建奇功,除阉党,平辽东,卫北京,镇起义,压流寇。皇上有旨:封易天为一等子爵。封易天为一等忠义伯。一等护国公。镇东王。易天:臣易天谢皇上恩典。“宸儿,皇上说待天下安定就让我俩回镇江老家享清福!”“这一生替皇上办事,我累了,也够了,皇上常说民为天,天将降大任于帝王,犹如百姓信任皇帝,他想做一个好皇帝,我便陪他,伺候他一辈子。”
  • 颠乱浮生

    颠乱浮生

    一个毕业大学生,一个万年的老怪物,不拯救世界,不惊天动地;有生活、有热血、有冷幽默、有时代元素,有理论和现实的各个阶段。
  • 奠定资本(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奠定资本(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 智慧创造一切! 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 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 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野枪

    野枪

    他是英雄的后人,他具有中国军人特有的坚韧与倔强,他是脱掉了军装的中国特种兵,被称为铁骨铮铮的中国硬汉。天生便是职业军人的陶野曾是大名鼎鼎的老虎团中最出色的突击兵,离开倾注了理想和青春的军营后,为了继续从军梦,他毅然加入法国外籍军团,成为黑桃小组的一员。法国外籍军团和黑水公司是世界上两大超级佣兵公司,为了占据佣兵市场,捍卫军人荣誉,黑桃小组成为这场战役中举足轻重的筹码。飞溅的鲜血,奔涌的热泪,爱与恨。憎恶与怜悯,阴谋与荣誉,时刻发出惊天动地的碰撞,中国军人的传统理念与当代佣兵信条的冲撞恍若惊雷。不弃不离,自己搞定!看陶野和他的战友谱写一曲当代中国军人的赞歌。
  • 从火影回归现实世界

    从火影回归现实世界

    在一次车祸中~天道的全家死在车祸,天道切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带到火影世界。然后在那度过好几年,回归了现实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呢?是不是会像在火影世界里一样有牛逼哄哄的忍术呢?
  • 南木:秋晨薄荷园

    南木:秋晨薄荷园

    自己一步步将她推入深渊......她却依旧微笑着爱他......
  • 邪王的萌妻:活宝闯天下

    邪王的萌妻:活宝闯天下

    身为一个21世纪的宅女一朝穿越变废柴,穿越几天就要嫁人。大婚之日她坐上花轿,他去迎亲,却没想到只有一只癞蛤蟆,她却早已逃之夭夭,一路上她闯的祸他替她收拾好。一辈子,无怨无悔。可事实上..你以为你手段多就能把调皮逃妃抓回家。没钱的时候抱着上古神器卖钱,身后的人全是后备箱,外加萌兽跟班。
  • 叶罗丽精灵梦之新泪

    叶罗丽精灵梦之新泪

    场景一“洛水妍!你真是给我丢脸!”“爸爸。。我”“水妍,闭嘴!”“妈,水妍还是小孩子…”场景二“没想到这么久了,你还是没变,呵呵。”“但是你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