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9100000004

第4章 “松江派”的精神领袖董其昌(2)

他后半生对唐宋名家的作品,朝夕揣摩,临池不辍。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董其昌49岁之时,他对晋、唐以来名人法书加以评定题跋,编纂成《戏鸿堂帖》。《戏鸿堂帖》因梁武帝评钟繇法书“群鸿戏海”之语而命名。初刻以木板,板毁于火后,模勒上石嵌于“香光室”。此帖集历代名家法书凡十六卷,这是他艺术生涯中值得记载的一件大事,但因其中有伪劣之作及摹勒不精,此帖历代评价不高。

60岁时,董其昌书艺渐趋成熟,他真正领悟到“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的真谛,从而开始进入旺盛的创作阶段。他出入钟繇、二王、颜真卿、杨凝式、米芾、李邕等诸家,形成了古淡、率真和萧散的个人风格。

董其昌对自己取得的书法成就很自负,常常有意无意地和赵孟頫相比。在李日华所著《味水轩日记》中就载有董其昌这样的题签:“行间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赵书无不作意,吾书往往率意。吾当作意,赵书亦输一筹,第作意者少耳。”

他又在《论画》中说:“吾与书似可直接赵文敏、第少生耳,而子昂之熟,又不如吾有秀润之气。”

董其昌多次用“生”“率意”“秀润”和“萧散”评价自己,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在书法上的审美追求。在绘画方面,董其昌也多得益于他的书学成就。

和对书法的自我评价一样,董其昌对自己的绘画水平更为自负。他常常说,他和赵孟頫同学于北苑(即五代时的董源),但“未知鹿死谁手”,而对于明代画家,文征明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吴门画派的领袖,董其昌认为自己与文征明不分上下,各有短长。他认为,他的画虽不如文征明精工细制,但在古雅秀润方面,他要更盛一筹。他甚至说自己的画,没有一点儿李成、范宽的俗气。李成、范宽都是北宋的山水画大家,可见董其昌自我期许之高。

董其昌17岁学书,22岁学画。他从临摹“元四家”中黄公望的作品入手,后来又从收藏家手中借来宋人真迹临摹,尤其对南宋画家马远、夏圭、李唐的作品焚膏继晷、用功极猛,并把自己和这些大家作品的沉浸与周旋,说成“望见古人门庭”,犹如“与诸家血战”。

37岁时,董其昌告病还乡,搜集“元四家”的作品临摹,悉心揣摩他们技法的渊源所在。后来他领悟到了“元四家”多以董源为师,他也应该追根溯源,从那以后,董其昌就特别注意收藏五代画家董源的作品。据《画禅室随笔》所记:“吾家有董源《龙宿郊民图》。”又如:“董北苑《蜀江图》《潇湘图》,皆在吾家……又所藏北苑画数幅,无复同者,可称画中龙。”以及“余家所藏北苑画,有《潇湘图》《商人图》《秋山行旅图》……”这里所说的“北苑”即是指董源。

万历二十四年,他通过一位任中书舍人的同僚,设法购得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并惊喜地发现此画胜于当朝项元汴和王世贞收藏的所有黄公望的画作。第二年,他又购得《潇湘图》,这是后来传入董其昌手中的董源两幅大卷轴中的第一幅。董其昌对这幅《潇湘图》特别珍爱,几次巡游都身携此图,手不释卷,展玩不已。

在“元四家”中,他特别喜爱黄公望和倪瓒,尤其是倪瓒,董其昌认为他平淡天真,既得荆、关、董、巨遗意而又能自成一家。董其昌山水画受传统影响,主要是以这两人为主。比如在63岁所作《高逸图》中,山石皴法以侧笔为主兼用折带、披麻皴。侧笔效擦,正是倪云林山水的面目。

董其昌43岁所作的《婉娈草堂》(私人收藏),是写赠陈继儒的。乾隆题诗几满通幅,后曾为端方所藏。可称中年时期的精品。45岁所作的《山水图卷》(藏南京博物院)是他这个时期的又一代表作。上海博物馆藏的《山庄秋景图》扇面,上题“癸卯秋日画赠新宇丈,玄宰”,是他49岁时的作品。画面用柔润阔绰的线条勾写,并加以水墨渲染,一望可知其技法源自黄公望和王维。

董其昌认为自己的绘画,到了50岁以后,才得以“大成”。从50岁以后,董其昌笔下的山水虽仍以董、巨、米、黄、倪画风为主要面貌,但已融会贯通。这一时期的作品看似平淡无奇,但静静细观,就会觉得他的运笔含蓄凝练,墨彩沉静而耐人寻味。

他52岁时作的《秋山图》(藏广东省博物馆)、59岁时作的《烟江叠障图》(藏上海博物馆),还有万历四十一年所作的《山水图卷》,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其实,不论是仿董、巨还是仿子久和云林,他都是借助于他们的笔法,以追求自己的“生”“拙”“真”“秀”“润”。

沉稳生拙,外柔内秀,正是董其昌晚年绘画表现出的审美风格。

70岁以后,董其昌的创造力更加旺盛,南京博物院藏《松溪幽胜图轴》作于71岁。辽宁省博物馆藏《书画合璧卷》作于73岁。全幅墨色沉郁,风格清润。远山娴熟地运用了“米点山水”的技法。

董其昌在书法方面审美风格的取向,得自于书法心得,也得益于广博的见识。陈继儒曾记载了这样一则轶闻,陆以宁对董其昌开玩笑说:“今日生前画靠官,他日身后官靠画。”这两句戏谑之语的意思大致是说,因为官职,你有了这样高的画名,以后别人会因为你显赫的画名,才了解你的官职。

特殊的社会身份与政治地位,使董其昌得以接触大量古代书画传世名迹,这为他开阔眼界、直登艺术堂奥并成为一代宗师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能成为一代领袖、在书画创作和理论上卓尔不群,无不得益于这种广博丰厚的积淀和识见。因为他作为书画家和鉴赏家的双重身份,收藏家们也渴望自己的收藏品得到他的题款和认可。

由于他的政治地位,通过那些活跃于政界的朋友,他比任何一位同时代的画家所能观赏到的历代书画大师的精品都多。

董其昌初进翰林院时,作为当朝首屈一指的收藏鉴赏家,韩世能恰巧是董其昌在翰林院的馆师之一。董其昌在书画方面表现出的才能,自然很快得到韩世能的赏识,并由此而成为他的得意门生。在《容台集》中多次出现韩世能的名字,几乎总是与他提供给董其昌研究的书画收藏联系在一起。如《画禅室随笔》卷一《临王右军曹娥碑跋》:“余为庶常时,馆师韩宗伯公所藏《曹娥碑》真迹绢本示余,乃宋德寿殿题,元文宗命柯九思鉴定书画,赐以此卷。赵孟頫跋,记其事甚详,且云:‘见此如岳阳楼亲听仙人吹笛,可以权衡天下之书矣。’当时以馆师严重,不敢借摹。”当时因为官职小,董其昌不敢贸然向韩世能提出借临。但后来,随着韩世能对他的器重,这种情况很快得到改善。如《临十三行跋》卷一载:

“此韩宗伯家藏子敬《洛神》十三行真迹。予以闰三月十一日登舟,以初八日借。冷。是日也,友人携酒过余旅舍者甚多。余以琴棋诸品分曹款之,因得闲身仿此帖。既成,具得其肉,所乏神采,亦不足异也。”

这是董其昌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乘船南行前借出韩世能《洛神赋》十三行真迹临摹研习三天的记载。当年春,韩世能延邀董其昌为其收藏的陆机《平复帖》题签。

董其昌推崇“元四家”,尤其把四家中的倪瓒看作元代文人画的极致,他认为:“……吴、黄、王三家皆有纵横习气,独云林古淡天然。”又说倪“以天真幽淡为宗”。云林即是指倪瓒。而董其昌自己的画,也是“以天真幽淡为宗”的。

董其昌竭力反对北宗“刻画细谨,为造物役”。但又并不完全否认宋画的成就。他的创作审美理想是“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雅去其佻”。对宋人和元人,董其昌是采取取长补短的态度。他取宋人画中的骨力,但避开它的刻露强硬。学习元人的风雅逸趣,避开轻佻荒率的习气,由此致力于创建一种可以与宋人和元人并称的画风。可见,董其昌有意突破前人局限、着力创建自己画风的远见卓识。

在意境上,他追求秀润与平和,避开元人的荒寒。在树木山石的结构、造型方面,他选取了宋人山水画精微刻画的长处,在笔墨趣味上,他追求在率意中不失法度。

对于宋人画法的吸取与融会,使得董其昌的山水画在意境上既具有元人的韵味,但又不同于元画的荒寒、寥落与枯索,而是富有宋人的秀润、平和与妍美。

可以说,这种对笔墨形式趣味的有意追求,是在山水画发展的特殊时期,对文人绘画的一大发展和特殊的贡献。当然,这种追求,在当时画坛已见萌芽。董其昌强调笔墨的形式美感,把山水画从形象化再现转变为书法性的笔墨表现。他认为,“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自然景物);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他把元人提倡以书入画重视笔墨表现的观念,提升到绘画第一要义的层面,认为山水画创作的目的不在于描摹自然界的真实山水,而在于体现笔墨自身的形式美感。

他主张以书法入画。他说:“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不尔,纵俨然及格,已落画师魔界,不复可救药矣。”

董其昌把画中“士气”的体现做为追求,并竭力避免“画师魔界”,认为那样是不可救药的。

同时,他十分重视墨法。他的山水画中的墨色沉静、简淡、温润、明净,即使是仿米氏云山之作,也不是墨色混沌,一片狼藉,而是以浓破淡,层次明晰。水墨点染中含有凝练的笔法,墨彩明润。清代画家王原祁特别推重董其昌的墨法,他评道:“董思翁之笔,犹人所能。其用墨之鲜彩,一片清光,奕然动人,岂人力所得而为?”

董其昌学习古人,善于摄取合乎他审美趣味的技法要素,并不拘执于一家一派之法。他十分推崇米芾,他认为米芾的画,打破了传统画家的观念,有很高的格调,没有一点儿职业画师的习气。董其昌常用“米氏云山”法入画,取其水墨点染的潇洒、灵逸,而舍其简率、混蒙。但他能够把米氏的“墨戏”与董源、巨然的法度相结合,笔墨既含蓄滋润潇洒,又避免了率易流滑,从而自成一格。

董其昌提倡学习传统,但主张学古而要能变。他用理想中的技法来改造和变革古人的法度,综合众家之长,最终形成他既萧散、率真,又秀润、妍美的个性笔墨风格。

对古代的书画作品,他收藏颇丰。董其昌先后收藏了王维、董源、巨然、米芾、赵伯驹、赵大年、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倪瓒等前代大师画迹。同时,他也是鉴识广博的书画鉴藏家,在自己和别人收藏的许多书画名作上,留下了鉴赏性的题识。他善于从艺术风格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着眼,往往能独具法眼,发表精到的鉴赏见解,为时人所服膺。

同类推荐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热门推荐
  • 奉子成婚

    奉子成婚

    相恋第十年,那个说会爱她疼爱宠她一辈子的男人移情别恋不说,还差点搞大了别人的肚子。黎曼安慰自己,这样的渣男不要也罢。狠心踹掉,却无奈,根本放不下。有人建议说,既然放不下,那就想办法再次降服他,如果降服不了,那就干脆毁了他。女人不狠,怎么站稳?
  • 一品妖妃

    一品妖妃

    初次相遇时,他是妖狐一族尊贵的皇子,她是山野中身藏两个灵魂的孤儿,被命运选定的他与她几经纠缠,终究分开。再次相遇,他只是为情所伤的男子,而她则已贵为妖螭王宫的王后。搀杂着利用与阴谋的爱情,混合着泪水与无奈地命运,天意不可测。“倘若命运可以让我选择,我依旧会选择这条虽然鲜血淋漓却能够遇到你的路,我是你的桃花,亦是你的苏曼。”
  • 绝品仙少

    绝品仙少

    两年前的一次校友聚会,令姜凡卷入到了一个阴谋当中。于是,一个本应有着大好前程,无限美好未来的名牌大学生,却是这般成了一个从此无人问津,泯然众人的阶下囚。然而,谁都想不到的是……就在姜凡距离出狱的前三个月,监狱内的一场莫名火灾,恰恰是唤醒了属于他前世修真者的记忆……而这一切,却不过仅仅只是开始罢了……PS:新书上传,点击,推荐,收藏,还望诸位能援助一二,拜谢!
  • 心灵旅程

    心灵旅程

    几个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职业的底层社会青年,因为一场很普通的旅行而相遇相知,这一路上,他们各自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有的震撼人心,有的发人深省,有的让人义愤填膺,有的让人潸然泪下……这些故事的主角,就是平凡的我们。这些故事不传递任何价值观,不想说明任何道理,只是想告诉你们,在世界的另一端,有这样一群和你们价值观不同的人,他们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 13号基地

    13号基地

    本书描写的是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故事,末日危机中交织着主人公的爱恨亲仇,衷心希望大家喜欢!
  • 限时逼婚:霸道总裁的宠妻

    限时逼婚:霸道总裁的宠妻

    手握繁城尊贵神豪甘石霓的软肋,毫无背景的宋淇文做了一个疯狂的事——强嫁,逼娶。本想顶着甘太太的称号兴风作浪,丢尽甘家的脸,可是……神豪因为娶她而被甘老爷子净身出户。从此,神豪变成了土渣。“老婆,我没钱吃饭。”“老婆,水管漏了。”人人都知道她这个穷剩女养了只妖孽小白脸。甘石霓这人,逆性狂傲,目中无人,唯独喜欢对她又搂又抱。他压抑着怒火跟她玩了一场,却从没想过会玩上瘾。
  • tfboys之王源我恨你

    tfboys之王源我恨你

    王源对不起,我爱你只能欺骗你了——安然(张夕晗)安然对不起,我也爱你可我做了一件你不可能原谅我的事——王源
  • 绝剑天域

    绝剑天域

    世上唯一的亲人刚刚去世,未婚妻却带着男人前来悔婚,少年撕掉一纸婚书,立于樽前发誓“此生,若不洗刷这番耻辱,愧对列祖列宗,当灰飞烟灭,万死不足兮”一个剑域的神话就此开始!
  • 秘本诸葛神数

    秘本诸葛神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时兴起得来一世欢喜

    一时兴起得来一世欢喜

    她的一时兴起,他的恰好出勤,得来他们一世的欢喜。白梓轩:“若当初你未想自杀,我懒得出勤,那我们是不是可能永远不会相交,我们是不是过着各自的生活。人们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那么我们在前世有多少次回眸,才换来今世我和你在这大千世界的相遇。所以...我又怎么会放你离开!小辞,我爱你.”于是,之后的乔小辞开始了打BOSS,生猴子的路程。本文为暖暖的宠文,无虐无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