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7500000041

第41章 宋词篇(3)

绿杨芳草长亭路[1],年少抛人容易去[2]。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3]。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4]。

【注释】[1]长亭:古时建于路边的亭子,供远行之人休息避风雨烈日之所,亦为送别之处。此处指送别处。[2]抛:离去,舍弃。[3]五更钟、三月雨:皆怀人之时。[4]“天涯”两句:应是对白居易《长恨歌》诗句“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诗意的化用。

【鉴赏】此词当为抒写男女相思之苦的作品。缠绵悱恻,意趣幽远。

上阕从写离别之景起,到写怀人之情。“绿杨”、“芳草”、“长亭”,莫不是典型的构成恋人送别场景的自然事物。作者站在闺中女子的角度,发出“年少抛人容易去”的幽怨。“抛人”是怨,“容易去”更是怨。由此情绪基调铺垫,自然引出三四句。“楼头”两句因情设景,以典型景物寄托情感。“五更钟”敲醒“残梦”,使人无奈在“楼头”惋叹;“三月雨”浇凉“花底离愁”,让人心意凄迷而凝重。因年少不知事而轻易抛人离去的那个人给女主人公带来的相思之苦、孤独酸楚,在这里被写得如此生动形象。

下阕以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表现思念缠绵幽远。“无情”二句在强烈对比中进一步直白地表达怨恨之意,心绪更为不平,同时引出结尾二句所表达的痴等。“无情不似多情苦”,既与上阕意蕴脉脉相承,又点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主题。“一寸还成千万缕”既是苦的具体化,也是“多情”的写照,更为重要的是,自然过渡到结句忠贞痴心的表白:“只有相思无尽处”。结尾二句颇有“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感人力量。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评价说:“言近旨远,善言也。年少抛人,凡罗雀之门,枯鱼之泣,皆可作如是观。‘楼头’二句,意致凄然,挈起多情苦来。最后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极为恰当。

宋祁(993—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县)人,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宗天圣二年(1024),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号称大小宋),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升宋庠为第一名。累迁知制诰、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首席学士),是《新唐书》编撰人之一。卒谥景文。近人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一卷。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毂皱波纹迎客棹[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2]?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1]縠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纹。縠皱,有皱褶的纱。棹:船桨,此代指船。这是古诗文常见的用法。[2]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崔驷《七依》诗有“回顾百万,一笑千金”句,此化用其意。

【鉴赏】此篇通过对春光的生动传神的叙述,表达了热爱生活、珍惜春天的情感。

上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画面。“东城”句以叙述语气写春游时的总体感受:“风光好”。“渐”字写出了春天的脚步轻轻到来的感觉。“縠皱波纹”以下三句具体描述了“风光好”的景色之美:春水盈盈,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楚楚动人;火红的杏花在枝头开放,透出勃勃生机、浓浓春意。“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作者因为写了这首词,被当时人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认为:“‘春意闹’三字,尤奇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下阕为慨叹春光有限、人生苦短,流露出珍惜爱与美的感情。“浮生”两句以一个反诘句表达珍惜欢乐时光和美人一笑的惜春之情。最后结尾“为君持酒”两句奇妙地将此情以奉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来含蓄地表达,意味深远。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幼年丧父,家贫,发愤苦学。仁宗天圣八年(1030)二十四岁中进士甲科。曾任谏官,刚正直言。累迁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晚年因反对青苗法和王安石不合,辞官归隐。卒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史称他“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他也因此屡遭贬谪。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在诗歌创作上反对浮艳的诗风。诗、词、文均有较高地位和较大成就。曾撰写《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他好提携晚辈、奖掖后学,苏轼父子、梅尧臣、苏舜钦及王安石、曾观等均曾受到他的提携和培养。其词以写恋情游宴、伤春怨别的题材为主,词风深婉清丽,承五代词风,受冯延巳影响,与晏殊相近,词作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三卷及《醉翁情趣外编》六卷。

采桑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1],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2],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注释】[1]急管繁弦:指在船上助酒兴的乐队演奏的管弦乐器,管乐急促,弦乐纷繁。[2]“行云”句:写湖水碧澄,倒映蓝天白云,仿佛云天在行舟之下方。

【鉴赏】欧阳修《采桑子》共十三首,其中联章歌咏颍州西湖景物者十首。颍州治所汝阴,在今安徽阜阳。“西湖好”,是欧阳修十首《采桑子》所要表现的共同主题,所以第一句都以这三个字结尾。但每首所表现的角度都不同。本词描写的是“画船载酒”游西湖的情景。

上阕写船中饮酒泛湖之快乐。人们乘坐彩绘的游船,喝着美酒,荡漾于湖光山色中,是多么快乐啊!再加上有种种音乐助兴,这种乐趣便达到了高潮。管乐的声音高亢嘹亮,节奏急促;弦乐的声音纷繁齐鸣,紧和着管乐的节奏。这一“急”一“繁”将音乐欢快热烈的气氛和节奏渲染出来。在这样的乐声中,人的情绪更加高涨,朋友间不停地举杯,行令助饮,你斟我劝。“玉盏催传”的“催”字,形象地传达出了主、客之间亲密无间、开怀畅饮的情景。这样的豪饮不免要醉,湖上风平浪静,醉了尽可以放心地躺在船上休息,任凭小船平稳地在水上自由漂行。

下阕写酒后醉眼观湖之快乐。人们俯视湖水中,只见白云朵朵、蓝天悠悠,飘流于行船之下。船在行走,云也在移动,似乎是人和船在天上飘飞。这自然是醉眼带给大脑的错觉。“空水澄鲜”言天空与湖水同是澄清明净。这一句是下阕的关键。“空”与“水”结合上句的“云”与“舟”及下两句的“俯”与“仰”、“湖”与“天”,可谓四照玲珑,笔意俱妙;并恰切现景,妥帖自然。“俯仰留连”句又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言人从水中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一会儿仰头望望天,一会儿又俯首看看水,更被这空旷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存在,而自己行舟在两层天空之间。说“疑”者非真,说“是”者诚是,“湖中别有天”的体会系作者别出心裁之笔,却给人以活泼清晰之感。

全词贵在真切地传达出了“画船载酒”游西湖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感赏,堪称一时之秀。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1],狼藉残红[2],飞絮漾漾,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1]西湖:此指颍州(今安徽阜阳县西北)西湖。[2]残红:落花。

【鉴赏】欧阳修早年曾知颍州,因政治原因晚年辞官隐居颍州(1071—1072)。美丽的西湖风光令他陶醉,于是情不自禁地一口气写了十首《采桑子》,歌咏颍州西湖春夏美景,每首均以“西湖好”结第一句,以示其激赏之情。这首是第四首。作者一反前人及时人伤春情调,而以赞叹的语言表达西湖残春的美丽动人。

上阕第一句挈领全篇,直言群芳凋谢之后,正是西湖美丽迷人的季节。“群芳过后”既点明暮春季节,又不同凡响地表明西湖之美的独特魅力所在;“西湖好”既是格式使然,更表明作者对西湖的真挚深厚热爱之情。第一句既为全篇抒情定下基调,又显出词人不同流合污的情怀,达观、开阔、明朗的人格尽现。“狼藉残红”以下三句具体描述暮春西湖之美。虽然落花遍地,飞絮漾漾,但靠着阑干的垂柳在和煦春风里漫舞,显示出勃勃生机。至此,作者把赞叹“群芳过后西湖好”的原因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三句没有细致地描绘,只是淡淡白描,但恰到好处地显示出作者不俗的审美情趣。

下阕由写实景转而虚写人情。“笙歌”二句既暗示西湖之美曾吸引众多游人驻足观赏和笙箫悠扬、歌声嘹亮等内容,又使读者感悟西湖恬静、安宁美的一面。结最后二句再次落笔于景,以动写静,写出作者进到室内静静欣赏细雨中双燕归来图景的好心情。

这首词一定程度上表明作者退隐后的超然、恬淡、自由的心情,暗含一种人生感悟和寄托。同时,词风的明朗也为宋词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开拓作用。

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1]。都缘自有离恨[2],故画作远山长[3]。思往事,惜流芳[4],易成伤[5]。拟歌先敛[6],欲笑还颦[7],最断人肠。

【注释】[1]呵手:呵气暖手。梅妆:梅花妆,古代年轻女子的一种面部化妆样式,起于南朝宋武帝刘裕之女寿阳公主。相传她于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卧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正好落在她的额上,拂之不去竟达三日,宫女竟相效仿,名梅花妆,后渐成年轻女子化妆定式。[2]缘自:因为,由于。[3]故:有意地。远山:古人常借远山表现离情,如欧阳修的词作《踏莎行》中有“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亦常用远山来形容女子的眉毛,葛洪《西京杂记》有“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的句子。[4]流芳:如流水般逝去的青春。[5]成伤:引起悲伤。[6]敛:敛容。[7]颦:皱眉。愁苦悲伤的样子。

【鉴赏】此词细腻地表现了满腹酸辛的歌女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可悲处境和她感伤的内心。

上阕叙述女主人公梳妆情景。第一句点明初冬季节和清晨时间。“卷”字意味深长,既有动感,又引出女主人公的形象。“呵手”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公柔弱娇美的神态。“试”字准确地表现了一个爱美的女子对自己形象的慎重。三四两句则作了一个特写,专门描写其眉的化妆,并用典故深入表现其内心的忧愁。

下阕重在对歌女神情心态的描写和挖掘。前三句拟女主人公内心弧独,忆昔伤今,感伤悲叹。结最后两句则将立足点转到善解人意的第三者角度,正面表现歌女强颜欢笑但难掩心中苦楚的情景。“拟歌”二句为白描,结句“最断人肠”为感慨般的抒情。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1],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寸寸柔肠[4],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5]。平芜尽处是春山[6],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1]候馆:旅舍。迎候宾客之所,故称。据《周礼·地官·遗人》载:“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郑玄注:“候馆,楼可以观望者也。”[2]薰:香草,此引申为香气。征:远行。辔:驾驭马的嚼子和缰绳。此句是说:在风暖草香中骑马远行。江淹《别赋》有“闺中风暖,陌上草薰”的句子,此处化用其意。[3]迢迢:形容遥远,所谓千里迢迢。此有绵长之意。[4]寸寸柔肠:意即伤心之极,如肝肠寸断。[5]危栏:高处的栏杆。危,指高。[6]平芜:平坦草地。

【鉴赏】此词写离情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着离别。征人之路,渐行渐远;闺中人的愁绪,愈益深重,直教人揪心落泪,肝肠寸断。

上阕从远行人着笔,写他途中见到恼人的春色而引发愁绪。旅舍周围的梅花已然凋谢零落,溪畔桥边的柳丝弱不禁风,前二句写征人旅途所见初春景象。在这草香风暖的美好季节,征人却不得不离家远行。一个“摇”字既写旅途颠簸之苦,更写孤独跋涉心神不定的糟糕心情。“离愁”二句直接表达心中离愁,随着离去的路途越来越远而愈益加重加深,好像是春水绵绵不断、无穷无尽。此以春水喻愁,正如李后主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个“渐”字,承接紧凑而又对比鲜明,形象真切,符合情理。

下阕转向闺中人,在心上人离开之后登高望远,遥念离人,泪眼迷茫,哀怨满怀。开头三句生动描绘她登高远眺时脸上的表情,心中的感受。“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工整的对偶,恰当的叠字,一个断肠美人儿的楚楚动人形象栩栩如生。妙在“楼高莫近危栏倚”句,既似怨妇心中怨语,亦如远行人遥遥传来的劝慰。结最后二句由近及远,由人及景,意味幽远,意境开阔,是情景俱佳的警句。哀而不伤,俨然一幅隽永的写意画。卓人月在《词统》中赞曰:“‘芳草更在斜阳外’,‘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不厌百回读。”李攀龙在《草堂诗余隽》中说:“春水写愁,春山骋望,极切极婉。”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赞曰:“‘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又:‘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此淡语之有情者也。”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1],花市灯如昼[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1]元夜:农历正月十五日夜,即元宵夜。自唐代开始于元夜张灯,民间有观灯的风俗,故又叫“灯节”。[2]花市:卖花、赏花的集市。

【鉴赏】此词一题朱淑真作。南宋初曾慥所编《乐府雅词》将此词列为欧阳修词。况周颐《蕙风词话》也认为是欧词,考证其“误入朱淑真集”。这首小词叙写了主人公在元夜观灯时引起的回忆和感想。通过今与昔、闹与静、悲与欢的多层次的强烈对比,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出主人公为物是人非、旧情难续而感伤的情怀。

上阕写主人公甜蜜的回忆。起两句交待了与情人约会的时间和地点。去年元宵佳节,华灯齐明,夜市如昼。此观灯赏月的元宵不禁之夜,正是青年男女秘会传情的大好时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进一步交待了约会的具体时刻。圆月与柳丝相映创造的幽境,为约会增添了绵绵情意,言有尽而意无穷。“人约黄昏后”的甜言蜜语也溢于言表,令人浮想联翩。

下阕写主人公凄惨的现实。前两句由“依旧”二字点明今年闹市佳节良宵的美景都与去年一样,这就为下文的“人非”作了“物是”的铺垫。景物依旧,而去年的情人已不在,空余只身孤影。抚今思昔,触景伤情,此情此景,怎不教人感伤怅惘,终于不堪忍受而“泪湿春衫袖”了。

全词构思巧妙。上、下阕文义并列,调式一样,基本重叠,颇类歌曲回旋咏叹之致,有增强表情达义之功。同时,这首《生查子》吸收了民歌明快、浅切、自然的风格,语言明白如话,内容情事几乎一目了然,情调却又清丽委婉,隽永含蓄,耐人寻味。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1]?夜深风竹敲秋韵[2],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3],梦又不成灯又烬[4]。

【注释】[1]鱼沉:古有鱼雁传书的传说。鱼沉入水,指鱼不传书,没有音信。[2]风竹敲秋韵:风吹竹林,构成秋声悲凉的韵味。[3]故欹单枕:有意地斜靠枕头,意谓急于入睡成梦。欹(yī),通倚,倾斜。[4]灯又烬:灯灭。烬(jìn),结灯花。

【鉴赏】此篇表达了闺中人怀远思人的感情。

上阕直抒胸臆。“别后”一句表明闺中人对远行人的体贴与思念。“触目凄凉”既写自然环境,也写心境。“多少闷”情感表达直接而强烈,显得有些粗疏和随意。第三句叙事,征人越走越远,本该有书信报平安,但都是“渐无书”,所以发出“水阔鱼沉何处问”的疑问和哀叹。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四大悲剧”,也是最淋漓地表现其伟大之处的作品,其中尤以《哈姆雷特》在世界上享誉最高,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难以企及的巅峰之作。而莎士比亚在喜剧创作方面也同样成就斐然,“四大喜剧”是他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同时还富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成为世界戏剧创作史上的典范之作。
  • 隔岸风尘

    隔岸风尘

    本套书是女作家张廷珍的散文随笔集,分为《张廷珍散文随笔集·倒挂的玫瑰》《张廷珍散文随笔集·隔岸风尘》两本。作者以女性的视角从人性入手,发现人性之美,歌颂爱情,并用今天的视野,看历史人物情爱世界。作者行文流畅,语言个性突出。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天使专属纯纯爱

    天使专属纯纯爱

    成长,是一种必须的疼痛在我们挣扎了很久终于懂得了珍惜,一切是不是还会重新再来?你还记得么?那最初的感动。如果忘记,请记住,用心去,悉听幸福
  • 洞虚仙阁

    洞虚仙阁

    来自地球的少年华起,因想为结拜兄长创造出时势,不惜搅动天下风云,使得各国,各家各派陷入到了战乱之中,后华起身中血毒,命不久已,本就心灰意冷的他,再助兄长一臂之力,将三大仙域也搅进了战乱之中,最终以天地大棋局,定下了四大仙域,三足鼎立的仙界大格局。而命不久已的洞虚阁阁主,又将何去何从,一切尽看尔虞我诈的仙界风云。新人新书,求呵护,求收藏,求推荐,求关注!
  • 千年生

    千年生

    一个机密任务将我和战友带进一个古墓,经历了生死的的考验。当我走出古墓的那一刹那,我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可没想到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本《长生诀》引发了无数人的贪欲,到最后才发现竟是一个千年阴谋!千年生,生千年......
  • 异界之假面骑士系统

    异界之假面骑士系统

    一个喜欢假面骑士的少年,穿越到异界发现自己的金手指是假面骑士系统,他会怎样。他为何会穿越,为何有假面骑士系统,这一切是天意?还是阴谋?
  • 江流不曾殇离别

    江流不曾殇离别

    ‘’我与你本就毫无干系,为何还要如此纠缠于我?这战争来的如此凶猛,恐你此去便再也无命回来。”“我们就此别过吧”姜久寒,你我从此再无瓜葛...
  • 长殇阙—秋居

    长殇阙—秋居

    有人出征,就得有人守城。此情已成往风,可怜了追风人。
  • 重生之相濡以沫

    重生之相濡以沫

    一朝重生,却成五岁女娃。天赐父母疼宠,便誓言不求轰轰烈烈只求与父母平淡幸福过完这一世。“没有无双美貌,没有至高智慧,不能运筹帷幄帮你扫平坎坷助你扬名百世,但是我会守在你身边,陪你一同被辱,被捧,被伤,被赏。这样平凡的我,你可要?”“要!”我自会运筹帷幄,自会策鞭马上,自会扫平一切。只是,丫头,我不为扬名,只为你。为你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真心。只为你,为你打下一世安稳。
  • 莫若乐

    莫若乐

    若乐不曾想过,王爷会为她走到这一步。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她还是愿意回到那个春天。草长莺飞,桃红柳绿。一身白衣的王爷站在尽头,朝自己挥了挥手。满怀着喜悦,急匆匆跑了过去,听得他温柔地责怪:“不要那么急。”心脏“嘭嘭嘭”地跳动,是幸福的声音。
  • 冷血公主之蓝色妖姬恋

    冷血公主之蓝色妖姬恋

    个十八岁的少女,在一幢别墅的阳台上,轻轻靠着窗台,手里端着世界珍藏版红酒。少女白腻,纤细的手指轻轻捏着酒杯,一双冰蓝色的双眼盯着眼前嗜血的红酒,眼里面满是不谑,冰冷。少女淡然地说了一句:“是时候了!”脸上只有冰冷,不动声色地捏碎了手中的酒杯,玻璃四处溅开。少女不变表情的抬起头,看着月亮。脸上浮现了让人寒颤的表情。嗜血,冰冷,恐怖,犹如彼岸花的绝望,加上绝美的面孔,反而成了蓝色妖姬的邪魅……
  • 夕阳无限好

    夕阳无限好

    逐鹿中原,问鼎华夏;风云再起,群雄争霸。上承“射雕”、“神雕”,下接“倚天屠龙”;人物挣扎于生死之际,故事发生在宋元之间。面对家仇国恨,君臣反目;为了江山美人,兄弟相残。金戈铁马,九州狼烟顺势而起;沧海桑田,谁知“天下”二字之真谛?前世今生,画里画外,皇室帝胄到底何去何从?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巾帼红颜不知孰胜孰败?熙来攘往,且看当代风流;是非对错,自有后世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