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7500000029

第29章 唐词篇(28)

前两句极写相忆之切,笼括全词。在优美的艺术形象之中含蕴无限情致。玉楼明月,总是引起女子对离人的思念;柳丝飘飘,更添无尽伤感。因人之恩极无力,反觉柳丝摇漾无力。“柳丝袅娜春无力”,既喻折柳赠别,又状女子娇慵的神态和依恋情怀,唤起人们多少联想。张惠言云:“次句柳丝袅娜,送君之时,故‘江上柳如烟’,梦中情境亦尔。七章‘阑外垂丝柳’,八章‘绿杨满院’,九章‘杨柳色依依’,十章‘杨柳又如丝’,皆本此柳丝袅娜言之,明相忆之久也。”(《词选》卷一)柳丝如此,人亦如此,词人把一个“春”字置于“无力”之前,一切都是无力的,更主要的还是暗示人的娇慵无力。

三、四句有声有色,所忆当时分别之情景,历历如在目前。眼中所见春草萋萋,耳中所闻君马鸣嘶,无不加重愁绪离情。古诗词里,多有此类点染之笔,如白乐天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等,无不以柳丝、玉骢点染离愁别绪,与温氏此词俱有异曲同工之妙。上片所写玉楼明月、柳丝袅娜、马嘶人去、芳草萋萋,一片迷惘,万般幽思,倍觉含蓄深沉,耐人回味。

下片换头与上片首句遥相呼应,写女子送别后回到玉楼上的所见所思和孤栖苦况。绣帏深掩,香烛成泪,比之于上片的长相忆、春无力,更深更苦更凄凉。“画罗金翡翠”,写女子唯有金翡翠相伴,意犹本调第一首的“双双金鹧鸪”。画罗,同温词中的“罗帷”(《遐方怨》)、罗帐(《南歌子》)、“罗幕”(《定西番》)一样,都指帷帐之类。罗帷上绣着金鹧鸪、金凤凰或者金翡翠,无不成双成对。女子送别情人,踱回玉楼,进入内室,入目而来的首先是画罗上那一对金翡翠,翡翠成双对,自己却孤单一人,怎能不陷入沉思。等进入罗帷,在那晨曦黎明时刻,最使她注目的自然是点燃着的香烛蜡炬。对于一个失落的女子,本来就心绪烦乱,看见香烛蜡泪,一下子就联想到泪水,正所谓“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文学上所说的移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而人呢?自然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借物抒情,一腔幽怨,尽在景物描绘之中。

“花落子规啼”,由室内而窗外。“绿窗残梦迷”,以相忆难成梦作结。窗外花落鸟啼,一片暮春景象,触景伤情,不堪视听。杜鹃啼声凄厉,声声催归,离人何处?倍增哀伤;室内残梦迷离,恍恍惚惚,人既远去,思不堪接,梦绕天涯,难觅踪迹,尤难排遣,真是“字字哀艳,读之销魂。”(陈廷焯《白雨斋词评》)

全词长于抒情,词人往往截取感情的几个片断,善于把握人物情感的每一个细微的转折和突起的波澜,但在意象之间若续若断,似连非连。有时主语模糊,有时景物骤变,喜怒哀乐的感情界限也不清晰,情绪的转换跳跃性又很大。其间许多环节要靠读者驰骋想像的翅膀去补充。含蕴深沉,决非凡响。温氏能够把握她们情绪的转换和心理特点,将细微的变化准确地表现出来,清绮有味,浑厚流转,景真情切,恰到好处。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说的“《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堪称的评。

凤皇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这首词所表现的是词中常见的闺妇伤别的怨情。

上片写闺妇起床后的情景。“凤皇”、“金缕”都是头上的装饰品。清晨起床,乍看窗外,一夜微南后牡丹含潮带露,仿佛清亮的泪珠。接着写闺妇对镜梳妆。但是,她发现自己两鬓轻轻,脸颊显得长了。一个“长”字,把闺妇因相思而憔悴,消瘦的神态表现了出来。爱人远在他方,没有音讯,怎能不引起她的伤怀呢?

下片写闺妇久待爱人不归,寂寞难耐,愁肠寸结,无法排遣心中的痛苦。闺妇倚楼相望,时间已久。只见栏杆外柳色青青,又是一个春天到了。爱人还未归来,这种自然景观增添了闺妇的惆怅相思之苦。“久”字,传神地表现了闺妇如痴如醉,耐心等待的心情。末尾两句是说,闺妇一直祈盼了很长时间,然而却杳无音讯,春社前已是紫燕成双,翩翩而翔。“双燕”,一面指出春天里燕子成双成对归来了,另一面,流露出思妇见燕子双飞的触动。燕子知道回来,人却连音信也没有的怨情。钱钟书言:“悲愁无形,侔色揣称,每出两途。或取譬于有形之事……是为拟物。或摹写心动念生时耳目之所感接,不举以为比喻,而假以为烘托,使读者玩其景而可以会其情。”通过衬托(烘托)的修辞手法,使词中的思妇所愁所思跃然于纸上,淋漓尽致,如亲身所历。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这首词是温庭筠《菩萨蛮》十四章中的第八章,是一首再普通不过的“闺怨”词。词所吟咏的主题,所用的词汇都是十分熟悉的。比如“绿杨”、“梦”、“翠钿”、“香闺”等等,在同一时代的词作中,这种热门“话题”所引发的词可真不能算少。但是,我们透过这温情的纱窗,撩开这娇羞的面幕,在词的核心发现的是——一种对孤独的描写,通过对一位孤独女性的描写来隐隐透露作者的孤独。这才是作者写这首词的真实心理。

词是由设置一个凄凉孤寂的境界开始的,在上片完成的这个环境的孤寂上,我们受到了强烈的感染。首二句“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以浓缩的方式把背景的时间、空间点了出来,而且形成一个有感的形象:牡丹花开过了,黄莺的啼声听不见了,时已暮春,杨柳满院,月到中天,正是午夜时分。三、四句“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延续孤寂环境,由上二句的外景进入内景,点明在这暮春良宵之时,女主人公伤怀念远。因离别而相忆,辗转反侧,难以入梦,坐起沉思。室内灯光半明半暗,更觉孤凄。

综合四句看,上片渲染了孤寂环境,描写了一个孤独女性在一个与心境相合的凄冷月夜之下,思念归人,思之不归,而想梦见,辗转反侧,却连梦也做不到一个。“相忆梦难成”一句极好,对于上片有“词眼”之妙用。须知古往今来,无数词作对梦的描写已几尽所有角度。有从正面描写的,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有从梦后着笔的,如“细雨梦回鸡塞运”;也有写怕梦、避梦的,如“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寻”。人们如此钟爱梦境,不仅因为梦中景象往往是久萦于心,思念至切,方能形诸梦寐,而且还因为许多在现实生活中尚未实现或无法实现的事情,只有在梦中或能得到短暂的满足。可是在这首词中,我们的女主人公却竟然连梦也做不成一个,这份苦、这份悲,可相而知了。

如果说上片是描写了一个孤独女性的话,那么下片就是对孤独女性的心情进行描写了。“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翠钿”:用翡翠或珠玉金银等制成的形如花朵的首饰。“金压脸”,形容头饰富丽,并非指乱不成妆。这两句意思是,金翠玉饰,横插满头,富丽堂皇的饰物装扮了美人,可美人独守空闺,孤单寂寞,美好年华也只能消逝在郁郁孤寂之中。这里“掩”有“隐”的意思,也就是隐隐而逝。最后两句“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更深一步地描写孤寂以及由孤寂而引起的燕子来去,春光又逝的痛楚情绪。把孤独感受到极度时产生的各种同期心理——惜春、自怜都表现了出来,使人从中体会到:若没有深深孤独的体验,作者是作不出这样的词的。阑干:交错纵横的样子。《长恨歌》有“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这两句话讲,想到远去的爱人,泪珠纵横,而燕子飞去,春天又逝,不觉又过了一年,更使人在孤独的同时,深感韶华飞逝的痛楚。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也写年华纵逝,急切如水。但是,总觉得有些优雅,纵然婉惜,纵然孤独也是轻微的。而“燕飞春又残”则急切如火中烧,爱人远去,年华又逝,多么令人伤心。这首词写的是深闺的寂寞孤独,但表现出来的却是超越于深闺的人性的孤独寂寞。我们想像一位贵妇人在凄冷的月夜,泪流满面,思念远别的爱人而失眠,她被孤眠的寂寞折磨得喘不过气来。美好的春光已快消失,自己的青春也跟“春残”一样地慢慢凋零了,其凄楚的心情令人同情。“燕飞春又残”,大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浩叹。

由深闺孤寂归结到精神孤独,正是我们理解这首词所应有的思路。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此词写思妇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词中通过春天到来后庭园中的一系列景色,反衬出思妇想念之切,泪痕沾衣的情景,读之使人感到悱恻缠绵,不忍卒读。

上片开头两句首先点明了节令、地点和缘由。正值春季,月明如镜,梨花点点,这种情景往往会引起人的思绪。在这种花好月圆之夜,思妇想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故人。“万里”,形容道路极远,关山重重。“隔”字,把别离之苦写得恰如其分。“金雁”以下两句,是说雁子在春天双双对对的回去了。而人呢?这不免增加了思妇的哀伤之情,不禁潸然泪下,湿透了绣衣。这是一种多么深情的思念。“泪痕沾绣衣”,仅仅五字,将思妇的心情、爱恋、恨别,逼真地展示出来。

下片描绘了故里。月明之夜,思绪悠悠,故园是多么美好。“越溪”,“越”,古族名,秦汉前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越溪”,指故园的溪水。思妇家住越溪,春天到来,她设想故园里的芳草已绿了。此时,杨柳如烟似雾,青色依依,似在伤别,怎能不使人伤怀?这使人想起《诗经·小雅》中《采薇》的两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常指离别。“杨柳色依依”是女主人公回忆当年与“君”分别时的情景,把思念之情推进了一步。而“燕归君不归”既表示离别又过了一年了,又暗寓燕子尚有归来的时刻,而作为有血有肉的人,却不能回归。这句把思妇的怨恨、伤别,真切地表达出来,使人不能自已。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关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温庭筠的《菩萨蛮》十四首,写的都是女子相思之情。这是其中一首。

宝函,镶嵌着珠贝的华丽的匣子,指首饰盒。钿雀,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鸂鶒是一种水鸟名,成双成对地在一起,俗称“紫鸳鸯”,金鸂鶒是指鸂鶒形状的金首饰。首句就展开了这样一个场景:早晨起床后,这位闺中女子准备梳妆,当她拿起首饰盒,看到珠光宝气的各种首饰,特别是金鸂鶒时,又牵动了思情。于是,目光不由转向窗外。随着视角的变化,映入她眼帘的是“沉香关上吴山碧”。沉香关,有的本作“沉香阁”。这句点出了主人公所处的地点。放眼望去,对面的吴山已春意盎然、绿草如茵了。春日,本来就是相思的季节,主人公的心绪更加沉重,又将目光移动,看到了近处的“杨柳又如丝”。这句既点明了时序,又进一步流露出女主人公内心的隐痛、伤感。特别是一个“又”字,说明了时间的久远。进而,很自然地使她想起了当年与心上人在“驿桥春雨时”伤别的情形:那也是这样的一个季节,在一个春雨潇潇的时刻。而今又见春风至,又闻丝雨声,但此刻却形影相吊,孑然一身,更加剧了难以言明的隐痛。

下片进一步表现了闺中妇人的思念、等待和叹息。“画楼音信断”,这位女子还在痴痴地等待,而那远行的游子却长久没有音信传来了。“芳草江南岸”与上片中“杨柳又如丝”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时间长,也衬出女主人公在恼人的东风里更加惆怅的情绪。鸾,凤凰一类的鸟。鸾镜,据刘宋刘叔敬《异苑》记载“罽宾王有鸾,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鸾见影则鸣。乃悬镜照之,鸾睹影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以后,人们就称镜子为鸾镜。但此处鸾镜理解为雕鸾饰凤的妆镜为好,正与温词错彩镂金,雕绘满目的风格相合。花枝,是自喻。这位女子天天囿于画楼这个小天地里,百无聊赖,不是倚栏远望,就是对镜长叹。唉,这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凝视镜中自己如花似玉的容颜,一股春能几何,韶华难留的滋味涌上心田。然而,这一切,远在他乡的心上人又能知否?其悲怆、凄凉之感可想而知。于是,发出了“此情谁得知”这样饱含血泪的叹息。

这首词与作者所填的同调其他词一样,风格上一脉相承,通体只做客观的描述,但手法颇有独到之处。首先,全词在景物上只做了扼要的勾勒,让读者自己从中想像丰富的意境及其蕴含着的深刻、激荡的情绪,使人感觉包蕴深远,体味无穷。如“杨柳又如丝”句,“只一个‘又’字,有多少眼泪”(陈廷焯《云昭集》),不但说明时间久远,闺中女子在这一“又”字中,已流淌了多少晶莹的泪珠,而且又把思绪拉到了从前,使下句对往事的回味变得自然、灵巧。它还唤起读者众多的联想。杨柳,是春的象征,也是离别的象征,古人自有折柳送别的习惯。李太白曾作“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之句。另外一个特点是它的跳跃性较大,如上片中前三句,都是目前所见之景物,第四句则是虚景,非眼前所见之景物。这是虚实结合,时空交叉的写法。由于衔接得体,又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像空间。再如词中女子是否已容颜憔悴,不得而知,但是从“杨柳又如丝”、“芳草江南岸”两句所透出的消息,说明她等待归人已不止一载了,也含有她的青春与美貌正在逝去的成分。

词人还善于选择富于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在特定的环境中、气氛下表现人的情思。如“宝函”、“钿雀”、“金鸂鶒”、“画楼”、“鸾镜”,就是一系列色彩鲜明金碧辉煌的小镜头。这些尽管都是富贵、华丽之物,但都没有生命,动弹不得。把女主人公放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使人感到她肯定不会有“金雀钗”、“红粉面”、“花面交相映”的欢愉了,只如同这些毫无生机的物件,失去了活力,更何况“金鸂鶒”、鸾凤也都是成双成对的哩!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鸂鶒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独处闺中的女子在一个雨后黄昏的孤寂惆怅。

上片四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暮春时节的图景。杨花满地,一阵清明时节的小雨过后,斜阳西照,只闻到凋落后杏花的余香。这本是一些平平常常的景色,然而词中的女主人公是以“愁”来面对这一切的,于是这一切景致就因人的心情而发生了变化。“满地堆轻絮”,莫不是也堆起了女主人公万端的愁绪?这时,我们感到这一霎清明雨是多么地凄冷,这雨后的斜阳又是多么的无奈和孤独,而在这如血的残阳里飘来的零落的花香,又怎能不使青春如花的女主人公黯然情伤呢!在这最容易牵发人们百般情感的凄冷的画面里,在这空虚寂寞的衰暮景色中,我们只感觉到一位“愁闻”者的存在,这愈发使画面增添了一种冷寂凄凉之感,而这大概也正是女主人公“愁”的原因所在吧。

同类推荐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本书介绍了中国著名的行书字帖三希宝帖、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蜀素帖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故事。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本书包括了亲情之暖、友情之暖、爱情之暖、陌生人之暖四部分。全书收录《十四岁少年失忆事件》、《永远的粉丝》、《不寻常的生日礼物》、《神秘的刘教授》、《我欠父亲一颗真心》等36个故事。
  • 世界比较诗学史

    世界比较诗学史

    本书由四编组成:第一编世界诗学的滥觞;第二编世界诗学体系的形成;第三编世界诗学的发展;第四编中外诗学的相互交流。共计十三章全方位阐释了古今中外诗学的发展演变历史。
  • 苏轼文集2

    苏轼文集2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本书作者以亲身感悟、亲身体验为主线,以优美、诗意的文笔,抒发了自已对颐和园的爱、悟、情,全书文笔优美、飘逸,极富诗意。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王俊凯:你好,旧人

    王俊凯:你好,旧人

    本文是继《王俊凯:深爱》反正,坏人我都做了把安慰你的机会都给了别人紧要关头迷失的黑夜骂醒你的还是我救你出来的还是我而你却只记得那个甜言蜜语的人
  • 焱曜九天

    焱曜九天

    重阳节,重阳劫。那一日,人类终于回忆起,被妖族支配的恐惧。数年之后,一个身患绝症,背负着许多秘密的少年悄然踏入尘世间。妖族觊觎,人族憎恨,无心介入却偏偏成为两族争斗的中心。人族与妖族之间的血海深仇,是否能够化解?被封印的神秘记忆,究竟又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命有定数,如何才能逆天改命?上古神剑,洪荒妖兽,绝世功法……翱翔于九天之上,他能否像星曜一般亘古闪耀着自己的光辉?
  • 邪恶三公主与单纯三王子

    邪恶三公主与单纯三王子

    邪恶三公主遇上单纯三王子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带着写轮眼异界成神

    带着写轮眼异界成神

    万年前,天元大陆百族林立,各种强者层出不穷;万年后,大陆圣阶为王,神阶不可见,职业不全,到底是什么导致万年前大陆强者陨落。带着写轮眼穿越的龙昊天穿越到天元大陆,又会有怎么样的际遇,一切都在本书带着写轮眼异界成神中。
  • 春汐漫漫独欢歌

    春汐漫漫独欢歌

    苏泯死死地抱住血肉模糊的女子,心里忍不住颤抖,失声痛哭道:“谢独欢……你别睡……给朕醒过来……”“你的命不是很硬吗?所以,你不会死的……”“你的命不是归我了吗?我命令你,不准死……”“谢独欢,你居然敢不听我的话……我错了好不好?你睁眼看我一眼好不好?”怀中人依旧闭着双眼,安静冷清。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告诉他,她真的累了……没有醒过来的趋势,还是说……她真的不要他了?可是,他想听到她,羞红了脸,在梅花树下,再一次羞涩地对他说:“苏泯,你是我的爱人,我想和你在一起一辈子……”
  • 雷神传

    雷神传

    这是一片光怪陆离的大陆,有宗门林立,种族万千。这里有以吸纳元气的修行者,他们举手投足间便有令天地色变,翻江倒海之威。这里有修习魂力的术师,他们以魂力操纵天地万物,绚烂的术法有着惊天动地之能。一个生活在宗门内的少年,他自小无法修行,受尽欺凌,而后偶有奇遇,为能修行,他开始走上了一条逆天之路。
  • 李小龙传

    李小龙传

    英雄之魂并没有轻易消散,且看李小龙来到2078年,实现他未竞之志,创建浩天伟业。
  • 我的日记选

    我的日记选

    从《我的日记选》的全部内容来看,成老师还是有这样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的。如“校长篇”的首则日记《我当校长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就谈到了她如何“抓领导班子建设的”,如何“抓教师队伍的提高”的,如何“抓管理制度的改革”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用事实说话”,不能不令人佩服,令人瞩目。正因为他在校长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以才收到省教育厅中教处的充分肯定,她不但出席了全省模范校长会议,作了交流发言,而且被评为全省中学模范校长,可喜可贺。
  • 宸妃天下

    宸妃天下

    上一世,她为大宁的护国皇长公主,史上唯一一位以国号为封号的公主。这一世,她为南陵国文相之女,一代鬼才,上得朝堂,入得账房。多年后,她依旧是一个亡朝的公主,而他是南陵王朝的一代明君,她与他之间的是千年的羁绊,她所爱的,注定要亡,爱她的最终不得而终,她不是不爱,是不能爱,不知何从去爱,亡国之仇在面前,又怎容得儿女私情,她与他的结局又改如何,大宁亡朝与南陵王朝之间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