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7500000020

第20章 唐词篇(19)

开笔气魄不凡。两个坚定有力的否定句,表达了诗人对坎坷命运、不幸遭遇的愤怒抗争。想当初,反对政治革新的宦官权贵在唐宪宗耳边进谗,掀起一场政治风波,一时黑云压城,浮谤如川。贬官外放后,宪宗又颁下“逢恩不赦”的苛酷诏令,要让刘禹锡等人沙沉浪底,永无出头之日,真可以说是“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了。然而,刘禹锡这位坚强的政治家、思想家,并没有为残酷的打击和长期的压抑所屈服,他是身沉而心不沉。“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就是对谗言的蔑视,对前途的自信和对谪迁的达观。诗中采用了民歌中常见的排迭形式,在“莫……”的排比句式中,“道”与“言”、“如”与“似”同义而又避复;“浪”与“沙”、“深”与“沉”词性相同,字形相近;“谗言”、“迁客”又词意关联。上下两句似对非对,整齐而又有变化,兼得民歌和文人诗之妙。诗人这种无畏的精神、刚强的意志是基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后两句就用沙里淘金为喻,揭示了作者从自身遭际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正像沙子终究埋没不了真金一样,千淘万漉真金自现;横遭诬陷,含冤受屈的正直之士,尽管历尽千辛万苦,终将战胜邪恶,得以平反昭雪,大白于天下。“狂沙”喻政敌,“真金”况自己,“千淘万漉”喻自己经受的长期折磨。这同前面的“如浪深”、“似沙沉”照应关联、似断实连,巧比妙喻,耐人寻味。意思是说:那些迫害他的政敌,原以为他会像沙沉江底一样倒下去,而诗人却坚信自己是不可磨灭的真金,那些得逞一时的权贵才是终将被历史长河的大浪淘尽的“狂沙”。

这首词比喻奇妙、立意精警。通篇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却又句句不离形象的比喻,使诗意化的形象同哲理性的议论融为一体。作者从长期的贬谪经历中总结的真知灼见,又吸取了民歌中善用比兴表达哲理的艺术营养,才锤炼出如此理趣浑然的警策之语,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寓有哲理美、诗意美。“浪淘沙”三字巧妙贯穿、排比回环、浅而不俗,又造成结构上的整饬回环之美,加强了言情达理的艺术效果。

江南春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江南春》是一首描写闺情的七言绝句,从形式和内容看,它和唐诗中七绝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没有标题,却标上《江南春》这个词调名,遂被派定为“词”。崔令钦《教坊记》没有著录这个名字,而《花间集》中也没有第二首。清人《填词名解》云:“梁,柳恽《乐府》:‘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而宋寇准词有云:‘江南春尽离肠断。’词调遂名《江南春》。”《词律》收《江南春》一调为三十字,亦以寇准词为例,并无二十八字七绝这一体,可见前人也未把刘禹锡之《江南春》作为词看待。这种例子,如李白的《清平调辞》三首,或列之词,或著于诗,并无严格之界限,这首亦然。

诗的开头著“新妆”一词,很容易使人想起李白的《清平调辞》的句子:“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新妆”二字有二个意思:一是与宿妆相对而言,一为时世之妆。这里是二者兼而有之。“宜面”,说的是脸部的化妆。用一“宜”字,显示这个化装是大有讲究的,既合乎时宜,又适己之容,也称心如意,入时而适称,浓抹淡施,适时而宜人,故用“宜面”二字。从“新妆宜面”四字来看,这不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妇女,必然是华门之少妇,在晨妆之后下了“朱楼”。“朱楼”显贵之家也。少妇的这副时世装束、粉黛兼施,谁与为容?诗里没有说,但“深锁春光一院愁。”一个“愁”字,传达的是少妇的内心空虚和孤寂。“春光”是写当春的景色,反映的却是少妇惜春的情绪。重门深院“锁”住了春天风光景色,却约束不了少妇内心的活动,所以当少妇“下朱楼”的时候,感受的不是春的明媚,而是“一院愁”。愁满一院,又在深锁之中,说明其愁怨之深,内心之孤寂,无可与诉,以故百无聊赖地行到中庭,数起花朵来。

“数花朵”为什么?一般地说,为爱花、惜花、赏花,这是人之常情;但更有深层的意义,即关心花的荣衰的命运,亦即关心人生的荣衰。她把惜春的心情寄托于“数花朵”上,用以排遣内心的空虚和寂寞的情绪。最后一句突出地描写少妇之美貌,与第一句相呼应。她的美貌,如同美丽的花朵,所以使蜻蜓也难以识别,竟飞到她头上,错当作鲜花了。“蜻蜓飞娠玉搔头”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不说少妇容颜美丽动人,芳香扑鼻,而写蜻蜓飞到她头上,成了“玉搔头”(用玉精制的头饰),可见其姿容绝伦了。这比正画描写,更具有形象性。

这首词,主要描写闺情和少妇之美,但联系刘禹锡政治上的坎坷遭遇来看,也可以从他“深锁春光一院愁”中,窥见他内心的苦闷。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词写作的年代,大概是在诗人出任杭州刺史以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卸任苏州刺史以前(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这一段时期。(见王汝弼《白居易选集》,291页)这时白居易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白发苍苍,但被贬谪的忧惧创伤已经愈合,生活安定,心情舒畅,在杭州和苏州这两个经济繁荣、景物秀丽的城市中,经常与歌妓交往,有《听琵琶妓弹略略》、《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代卖薪女赠诸妓》等诗作,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花非花》是一篇描写歌妓容貌和生活的诗,既写出了歌妓姿色的美丽,又写出了她生活的特征,还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后人采用《花非花》作为词调名,系即采此词首句而得。此词前四句皆为三言,后两句为七言。

“花非花,雾非雾。”这两句描写歌妓的容貌如花一样美丽,但她却不是真的花;她风姿绰约,体态轻盈,像雾,像仙女,却不是真的雾。“雾”与“婺”同音,婺为婺女,也叫女宿,指明歌妓为女性。“雾”与“婺”谐音双关,既指云雾,又指婺女。

“夜半来,天明去。”承上句,写歌妓的生活。既说女宿(星座名)夜半在天空出现,天明在天空隐去;又说歌妓晚上来,天亮后离去。她们的生活是供官僚玩乐,既不同于一般妓女,也不同于妻子。这也是以写星来写人,语意双关,名为写星,实为写人。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描写歌妓来去匆匆,相会之时短暂,相别之时长久,流露出诗人对歌妓依恋、怀念之情。这两句用了比喻,以“春梦”比喻相会之时短暂,以“朝云”比喻去后无影无踪。“梦”和“朝云”,见于宋玉所写的《神女赋序》和《高唐赋序》,写楚襄王梦中与巫山神女幽会的故事,以后人们就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喻男女的幽会。

《花非花》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词作,形式短小活泼,运用双关和比喻的手法,将歌妓的神韵描写得缥缈而形象毕肖,将诗人无限爱慕留恋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所以杨慎在《词品》(卷一)中说:“白乐天之词,予独爱其《花非花》一首,盖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花非花,雾非雾’,虽《高唐》、《洛神》,奇丽不及也。”因为诗人“因情生文”,又写得空灵,所以使这首词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成为唐词中的千古绝唱。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一首在词坛上久享盛名的小词,而且饮誉国外,日本人近藤元粹说:“诗余上乘”,就是说它是词(词又名诗余)中最好的。徐士俊《古今词统》说:“非生长江南,此景未许梦见。”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说:“较宋词自然有身份,不知其故。”沈之评论,调子比较低一点,所谓“不知其故”,也许是指没有明白它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佳妙吧。这一联确是此词的精华,它描绘出一幅绚丽多采的江南风景。如果去掉了,这首词就不复存在。

我们不要以为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诗人,就不敢挑剔它的毛病,大书法家会出现败笔,大文学家也不可避免会出产次品的,本不足为奇,人无完人吆。问题在人们把白氏宝库中的燕石当作美玉。

既说“江南好”,又说“风景旧曾谙”,那么作者对江南的风景一定熟悉得如数家珍,而能够提炼出最具有江南特色的,然而却令人十分失望。“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出来了,江岸上的花儿红得比火还红。景是美的,可不是江南的特色,凡是有江河之处而稍具风景规模的地方,譬如重庆、昆明、九江、闽粤甚至号称寒冷的北国,也一样有可能出现这幅画面的,何必一定要到了江南才美,才令人“忆”。如果说这是白居易的对江南有深厚的感情所寄,那么难道偌大一个江南。竟然找不出能代表地方色彩的景物提供作者去“忆”吗?所以拿含有周遍性的普通景物作为地方所特有,实在不怎么高明。“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比上句更差劲。原来作者是想颂扬江南是水土非常肥沃的好地方,你看,春天到了,江河两岸的草木等植物(当然也包括庄稼)叶子,肥得绿沉沉的,倒映在江水里,连江水也染成蓝色了。不错,植物的肥瘠,首先反映在叶子上,缺肥的植物,因光合活动不良,其叶子是绿里带黄的,肥足的叶子是墨绿色的,望上去似乎乌油油的。我们知道,修辞上的比喻格有一个原则:同类不比,唐代皇甫湜在《答李生书》中说:“凡喻必以非类”,绿和蓝是同类,怎么能构成比喻呢?我们能这么比吗?红如紫,白如灰,青如黑……行不行呢?如果认为作者是说江水绿得像蓝草一般,可以成立。试问江水是怎么绿的?江河之水本来是无色透明的,其成为“绿”,不外是一、河底是绿色的;二、河水中生长了藻类植物;三、倒映河两岸的植物;四、蓝天的颜色,这里的“绿”显然是第三种情况。那么,蓝草也是绿色植物,只是比一般绿色植物深浅的程度不同而已,一样不谓睥其为比喻。另外,只要有江水有植物的地方,哪儿都是一到春天即是一片绿色而倒映江中的,岂独江南如此?如说江南的水土特别肥沃,超过其他地方,那是空泛的比较,打动不了读者的。

所以这一联反映的美景,是“大路货”,可用之于四川、云南,也可以用之于江西、福建,不是由江南独家经理,这样也就丧失了江南之“好”了。

“能不忆江南”,前面说了“江南好”,又说“风景旧曾谙”,那么不说“忆”也忆在其中了,此句大可不必。或许以为上文有了“忆江南”的含义,下文再点明一下,起到前后互相照应的作用,在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可以反复吟咏的篇章呢,词中还有叠句哩。可此词是重意,不是反复与叠句,不能相提并论。那么一首《忆江南》,总共只有二十七个字,能让这占全部五分之一点四的篇幅去说些可有可无的话么?建议读者,不防读一读皇甫松的《梦江南》“兰烬落”(见本书219页)及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见本书页),试着比较一番,比较之下,高下自明。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在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到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出任过杭州刺史,诗人对杭州美丽的景色,对西子湖和山寺十分喜爱。他常去宴游,并且为兴修钱塘湖(即西湖)的水利花过不少心力。他写过很多这方面的诗,如《钱塘湖春行》、《孤山寺遇雨》、《湖亭晚归》、《杭州春望》,都是描写杭州的湖光山色,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

长庆四年五月,白居易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月底离开杭州,秋天到达洛阳。白居易离开杭州以后,对美丽的杭州城,是十分怀念的,于是就写了《忆江南》词三首。

这是《忆江南》组词的第二首,就是写诗人对杭州的深沉的怀念的。诗人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写了杭州城最令人难忘的景物,最令人留恋的生活。正因为这样,所以诗人身在洛阳,心系江南杭州,梦萦魂牵,不能相忘。

词的第一、二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正抒发了词人这种最强烈、最真挚的感情。这是“以情为文”,从心中流出,那么有感染力!但它又是最朴素,不需任何雕饰。两个极普通的动词“忆”,一个极普通的副词“最”,在这里能传达出词人多么丰富的感情!可见修饰要切合题旨情境,才能收到良好的修辞效果;雕章琢句,只追求辞藻的华美,往往会弄巧成拙。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两句是上句“忆”的内容,也是诗人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诗人在杭州日,曾多次去天竺、灵隐等寺游览、住宿,为寻月中桂子坠落,他在《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中说:“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这“山寺月中寻桂子”,正是他往昔生活的回忆。诗人“寻桂子”,难道仅指寻月中桂子落吗?不!他所寻求的是美好的生活,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者在《东城桂》诗中自注:“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据《南部新书》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因此,“山寺”句是写实的。“郡亭枕上看潮头”句与“山寺”句相对偶,不但文字上对得工整,意义内容上也相联系,也是写在杭州观潮之事。诗人在《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兰溪作》诗中,已对浙江潮心向往之了:“余杭乃名郡,郡廓临江汜。已想海门山,潮声来入耳。”海门山在钱塘江入海处,有龛、赭两山,南北对峙如门,每逢潮汛,水势浩大,如万马奔腾,颇为壮观,故浙江潮为天下名胜,诗人早想一游了。“郡亭”,即虚白亭。诗人有《郡亭》诗:“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又疑指杭州城东楼,在钱塘江边。诗人在《郡楼夜宴留客》诗中有:“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这“山寺”、“郡亭”两句,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在宁静的山寺中,在银色的月光下,诗人在寻觅着月中堕落的桂花;在临江的虚白亭里,在安卧的床枕上,诗人在观赏浙江潮的奇观。一个“看”字,一个“寻”字,包含着诗人对杭州的多少情意,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多少追求!

最后一句,“何日更重游!”正是全词思想感情的最高音,也是“最忆是杭州”的具体说明。诗人身在洛阳,心在杭州,他希望有一天能重游杭州,再过着这“寻桂子”、“看潮头”的美好生活,但而今年老体弱,恐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里又包含着诗人多少人生的感慨!

这是一首抒情诗,字里行间,处处含着丰富的感情,第一句是感叹句,最后一句是反问句,都起了强调感情的作用。中间两句是叙事,写昔日在杭州的游览生活。全词风格清新,不尚雕饰,感情真挚,很有感染力。

竹枝

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闲鸟一时啼。

《竹枝》是巴渝(今川东重庆一带)的民歌,白居易和刘禹锡根据流行的民歌,创作了能反映当地风土人情、人民疾苦的《竹枝》词。《乐府诗集》将《竹枝》词列入“近代曲辞”,在题解上说:“《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今湖南),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间。禹锡曰:‘《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其音协黄钟羽,未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焉。’”

白居易创作的《竹枝》词共四首,今选一、二两首。这些词都是用来赋风土、写人情,非流连光景之作。如这一组诗的第四首:“江畔谁家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就从“前声断咽后声迟”中反映出巴渝人民生活的苦难,也反映诗人自己的苦闷。

《竹枝》(一)既写巴渝风土,又写人情,前两句写景物,后两句写人民的悲苦。

同类推荐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 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作家。她的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三者的交织融合,既充满了女性的温柔婉丽,又有学者式的聪慧睿智,同时还隐含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忧时伤世情怀,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简单与复杂、宁静与喧哗、婉约与雄浑、静态与动态多元化的审美风格。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热门推荐
  • 血炽剑神

    血炽剑神

    上古大陆,万族林立,一剑破苍穹,一剑镇天地。修罗剑出,血溅杀伐路,染红上古星辰,舞出万世上古。以剑踏路,一柄剑,迎战上古神,魔,鬼,妖,灵,兽。修罗剑徒,修罗剑士,修罗剑师,修罗剑灵,修罗剑王,修罗剑皇,修罗剑尊,修罗剑圣,修罗剑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本书主要以甘肃高校(兰州商学院为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比较理性的解读,分为社会实践概论、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基本程序、社会实践活动范文、附录共6大部分,旨在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提高它的可操作性,使这项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
  • 黎世风月

    黎世风月

    我飘浮在死海之上,永不得沉寂。我哭泣在迷茫战场,血染透白裳。若我没有睁开双眼,世界的大门会不会不向我敞开。若我不再披甲执锐,安宁的秋日是否会再次安慰我。不行的话,那便为你们扫墓。
  • 24K纯爱:CEO的错误婚姻

    24K纯爱:CEO的错误婚姻

    一场毫无预警的风波,让她的人生陷入低谷,为了救父亲和爱人,林若纤不惜放下尊严去找恶魔做交易。可是她的尊严值几个钱?答案:一文不值他曾经说过要保护她的笑容那她的笑容值几个钱?答案:物美价廉配上了自己的一切,最后的最后,她才明白,于他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冷少宠婚:首席霸主追妻

    冷少宠婚:首席霸主追妻

    千沫因一次鲁莽,在五彩缤纷的,人来人往的繁华的大街上,撞到了冷少冷胤安,当千沫跟他说对不起的时候冷少冷漠无血没有一点表情,直接无视了她的存在,便用居高临下的口气甩了她的肩膀,远去,她不知道做错了事情,一次次的相遇,让他们的爱情更加坚定。。。。。。
  • 你在耳边的呢喃细语

    你在耳边的呢喃细语

    两年前一张录取通知书让沈清韵的人生守得云开见月明。谁知!一向傲娇的她居然被老妈叫去相亲。她不得不为老妈的封建思想而感到一阵抽搐。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明明是她先把他抵到墙上的,结果“你干嘛别动你干嘛,你再动我喊了啊!”刚准备出声,唇已被某闷骚男堵住。一向没心没肺的她竟为个意外的吻落荒而逃,世界是怎么了,禁欲男神也会动情。NO我不信!某航班上。“你好!先生,请问要什么。”薛丽蓉标准地微笑。“要你”那男人一脸玩味地看着她。薛丽蓉一脸嫌弃。事实证明:送上门没好货!果然某男堪称世界第一不要脸。“我可以陪吃陪喝陪旅游陪逛街,如果你要陪睡我不介意。”一双桃花眼向她暗送秋波,不过为何他一副娇羞的姿态。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 天佑大周

    天佑大周

    如果后期的张士诚没有那么不问世事,如果张士信不再愚不可及,如果朱元璋没能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接下来的历史该是怎样的,而世间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