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7300000035

第35章 开天辟地人自立(35)

当代的“土行孙”们不怕困难,而且敢于迎难而上,靠科学,靠智慧穿过沁河。“诸葛亮会”上,大家群策群力,研究了一套套技术方案,决定采取提高泥浆性能,加大泥浆排量,积极改进钻具等措施,全体人员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严密监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钻机吼叫着在22米深的地层中一点儿一点儿的前进,穿越工地上灯火通明,穿越英雄们在昼夜鏖战。自2003年5月3日到5月12日,沁河穿越进度日日刷新,先后进行了18寸、26寸、32寸、36寸、42寸、45.8寸和50寸的七次扩孔。到5月13日晚23时18分,穿越开始对主管道回拖,标志着沁河穿越这场攻坚克难的硬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土行孙”们终于见到了曙光。

2003年5月14日晚21时18分,主管道顺利回拖成功,标志着历时24天的沁河穿越工程胜利竣工。这是管道局继完成淮河、长江、黄河、吴淞江等穿越工程之后,攻克的最后一个要塞。至此,管道局承担的西气东输主干线32条大江大河穿越工程已全部完成。

江河穿越,非常人所能为。所以,我把这些“手牵巨龙过江河”的将士们比喻成古代神仙“土行孙”。“土行孙”坐地日行八万里,神威显赫。我们的穿越将士们不就是当今世界的“土行孙”吗?我在当新闻记者的时候,曾经采访过穿越尼罗河的功勋钻机组,观看过穿越永定河那壮观的场面。我为穿越将士们鼓过掌,也写过赞扬稿,可是我还是对他们了解不够。而今写了这段“土行孙”,才算刚刚找到了一点儿感觉。所以,我真诚的向管道穿越公司的将士们致敬!江河将记住你们那坚实的足迹,祖国和人民将感谢你们所做出的贡献。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行为举动,是中国工人阶级,是石油管道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人间奇迹。当代的“土行孙”,插上了科学的翅膀,不仅能钻入地下穿越江河,而且将来还会飞向蓝天进驻太空。

特种兵

在西气东输施工前线,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被人们誉为西气东输“特种兵”。

一提到“特种兵”,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些经过特殊培养和锻炼的、十八般武器都能熟悉摆弄的特种部队。我之所以想把这篇报告文学其中的一段起名叫特种兵,是因为我对他们十分了解。他们的任务特殊,他们这个团队特殊,所以,他们的精神也很特殊。说句白话,西气东输离开了他们不行。所以,他们所处的地位也很特殊。

公元一九七四年九月二十三日,一个肩有历史使命的工程公司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成立而诞生了。这个公司的名字叫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电力通信工程公司,是当时计划经济制度下的产物。屈指一算,这个公司也有近30年的历史了。一个公司能支撑30年,算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说明它有生命力,也说明社会还需要它。2002年11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决定对所属通信系统进行专业化重组,由电力通信工程公司、通信处、东北通信公司三个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名字虽然改动了一下,可公司的特殊地位却没有改变。所以,在西气东输工程中,被参战队伍称为“特种兵”。

“特种兵”特殊在哪儿呢?很多人不知道。2002年的5月份,我作为西气东输前线调研组的成员,曾到过江南水网地段采访这支特殊的队伍。一周的时间,不算太长,可我感受很多。为弘扬“特种兵”精神,我曾在调研采访前线认真思索,挑灯夜战,除写了调查报告以外,还撰写了一篇题为《鲜为人知的西气东输“特种兵”》的新闻稿。这篇稿子4000多字,一气呵成。投到报社后,很快就被《工人日报》全文刊发。因为这篇文章是我亲自采访来的,写得也如行云流水一样流畅。更重要的,是向世人解释了上面提到的那个问题,“特种兵”特在哪里。现将2002年6月23日《工人日报》四版头条刊发的这篇文章全文摘录,把西气东输“特种兵”的故事如实报告。

鲜为人知的西气东输“特种兵”

2002年2月5日,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务院批准,气源和市场落实,对外招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5个实验段正式开工。

2002年4月2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基本通过审查。这标志着西气东输工程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众所周知,西气东输的主体是敷设管道,但每一条管道都必须有一条通信线路和一条输电线路来保证却是鲜为人知的。能为管道提供通信和电力两条线路保障的单位,目前在石油行业只有一家专业化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因此被称为西气东输“特种兵”。

通信线路是保证管道运行生产的重要手段,提供的是调度指挥、数据传输、通信联系而输电线路是为管道增压站提供动力保障。它可以说是管道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是目前石油行业中唯一能为管道提供通信和电力两条线路保障的专业化公司。

特殊的任务:为西气东输提供通信和电力保障。

在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中,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其他两条线路的建设者。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西气东输管线敷设通信线路和架设输电线路。相对西气东输管道建设来说,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的任务是特殊的。

西气东输工程设计之初,是想通过卫星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后考虑到用卫星通信会因受气候变化造成数据传输不稳定,通信畅通无保障,所以更改了设计,变卫星通信为以光缆通信为主,以卫星通信为辅。正因为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单位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通信及电力系统的重要性,才决定在西气东输全线与管道同沟敷设通信硅管,为敷设光缆做好前期准备,以资源投资的形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以“业绩优先”的绝对优势,独揽西气东输硅管敷设的工程任务,现已中标3800多公里,从新疆塔里木轮南至库尔勒、武威至靖边、靖边至皖苏界、皖苏界至上海白鹤镇的千里施工线上,西气东输“特种兵”的旗帜迎风飘扬。

特殊的团队:战斗在施工难度大的标段。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是朱镕基总理曾经工作过的企业,朱镕基曾参与了这个公司组建初期的艰苦创业,在任(丘)(北)京输油管道电力工程会战中,亲自培养了一支作风顽强的通信职工队伍。

西气东输东段共有24、25、26、27四个标段,属江南水网地区,施工难度大而且施工经验缺乏。所以,把东段作为试验段提前开工。西段的轮南至库尔勒为第一标段,也作为试验段同时开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在东西两个试验段的主要工作量,敷设硅芯管464公里,建筑人(手)孔(为接续预留的工作平台)573个。敷设硅管的工作必须要和管道施工同步进行,施工技术上称为“同沟敷设”。

这项施工技术始创于1996年11月15日正式开通的我国第一条沙漠通信光缆。由于这条通信光缆与塔克拉玛干沙漠输油气管道同沟敷设,从而创造了“共和国第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开光缆通信与管道建设同沟敷设之先河,也填补了我国沙漠光缆施工史上的空白。西气东输硅管敷设工程,是该公司继沙漠光缆、新疆轮(南)库(尔勒)、库(尔勒)鄯(善)、鄯(善)乌(鲁木齐)管道同沟敷设光缆,兰(州)成(都)渝(重庆)管道同沟敷设硅管等工程后,又一次创“共和国第一”的工程。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在东段4个标段设立了4个项目分部,每个项目分部对应一个整建制(相当县团级)的管道施工公司。由于有些管道建设参战单位是第一次和该公司合作,对通信硅管与管道同沟敷设不理解,相互配合不那么默契,管道下沟进行大回填时没能及时通告,使硅管敷设时再二次开挖,造成重复施工,进度受阻,麻烦加大。面对这种情况,在项目经理王北朔的率领下,这支特殊的团队,采取“分兵作战”、“定点严守”的战略方针,紧追管道施工进度,严格硅管敷设质量,加强沟通与理解,使硅管敷设与管道敷设并驾齐驱,齐头并进。

特殊的精神: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石油工人王进喜在大庆油田会战中,喊出了“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显示了石油工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爱国情怀。这就是大庆石油工人特殊的精神,也就是被后人们尊崇和学习的大庆“铁人精神”。四十多年过去了,“铁人精神”仍然鼓舞着新一代年轻的石油工人。

西气东输皖苏界至上海段,属江南水网地区,这里水网密布,天气潮湿,阴雨连绵,使工程施工困难重重。施工段内有将近一公里长的大鱼塘,敷设硅管的“特种兵”们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布管。在26标段的甪直镇井头村的南边,身穿雨衣的“特种兵”们在泥泞中布放硅管,没有伴行路,所有的施工作业全靠人拉肩扛,机械设备根本用不上。行进中要跨越一个几十米宽的鱼塘,“特种兵”中的先头部队已在对面等候,有人已把硅管用缆绳拴好,用力将缆绳甩向渔塘对面,对面的人接过缆绳牵引硅管。最后所有的人都是一身泥水和雨水。

天气潮湿,阴雨连绵,施工人员回驻地睡觉,被褥潮湿,很难入睡,衣服不能洗,就是洗了也晾不干。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作为中国石油这面大旗下的特殊团队,继承和发扬了“铁人精神”,在西气东输工程会战前线,在长达4000公里的施工线上,高扬着“特种兵”的旗帜,唱响了具有“铁人精神”内涵的英雄赞歌。

西气东输“特种兵”,

万里管线显雄峰,

愿洒满腔青春血,

誓让中华舞巨龙。

……

《鲜为人知的西气东输“特种兵”》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在《工人日报》上发表,还要感谢编辑王冬梅同志。王冬梅同志是《工人日报》能源版的编辑,她说她是慧眼识珍珠,能在成千上万篇来稿中一眼看中“特种兵”,的确功夫不浅。对我来说,《工人日报》是国家数得着的大报,能上条消息就不错了,真没想到会上那么一大篇,而且我和王冬梅互不相识。因为发表《鲜为人知的西气东输“特种兵”》这篇稿子,王冬梅给我打了电话,我说了几句感谢之类的话。她电话里说,是你的稿子写得好,我应该感谢你。后来见了面,她说了那次选稿件的过程。“那么多的稿件,我都看累了,见了《西气东输“特种兵”》这篇稿件,我眼前一亮,断定这是一篇难得的好稿。认真一看,不错,是篇好稿,星期五阅稿排版,星期日就印出来了”。王冬梅很爽快地说,其实编辑也都十分喜欢有亮点的好稿子。

“特种兵”确实有独特之处。西气东输4000公里长的战线,只有“特种兵”从头走到尾。因为他们特殊,独家承揽了西气东输的通信工程。敷设管道的参战单位很多,可他们只能一个标段一个标段地干,谁也不能从头干到尾,所以,他们绝没有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这支“特种兵”队伍那么牛气,那么有自豪感。在西气东输,“特种兵”的名字叫得最响,“特种兵”们也特别能吃苦,也特别能战斗。2003年2月18日,“特种兵”的事迹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西部频道。随着各新闻媒体的关注,“特种兵”的旗帜,由西气东输工程试验段到全面开工,从江南水网一直到中原大地、太行山区和沙漠戈壁。通信硅管与钢铁管道一路并行,凡是管道施工遇到的困难,“特种兵”都同样遇上了。可困难锻炼了“特种兵”的意志,培养了“特种兵”战胜困难的精神。“特种兵”讲团结和顾大局的大协作精神,是这个公司西气东输项目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所结出的物质文明成果。

项目部主办的《西气东输通信工程快讯》,成为前线和后方、领导和员工、工程监理、业主及合作方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传播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好经验的阵地和平台。项目部所属各项目分部的施工经验,先进事迹,通过这本《快讯》得到了有效传播。《西气东输通信工程快讯》已经编辑出版了15期,每期都有感人的故事,《快讯》如实记录了“特种兵”鏖战西气东输的每一个脚印。可以断言,这份《快讯》将成为西气东输工程中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我的文件夹里收藏了很多报刊杂志报道“特种兵”的稿件,角度各有不同,内容都大同小异。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建设报》、《石油商报》到《石油管道报》,“特种兵”的名字是遍地开花,“特种兵”的故事更是到处传颂。“特种兵”江南水网敷“小龙”是故事,“特种兵”威风凛凛上太行是故事,“特种兵”茫茫戈壁战风沙也是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登了报纸的真实故事,是很感人的故事。所以,我这篇报告文学,单独拿出一部分写“特种兵”,是想告诉人们:“特种兵”在西气东输工程中是一支了不起的队伍,他们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还是讲讲黄土塬吧,这是《石油管道报》上刊发的一篇文稿,讲的是“特种兵”鏖战延川黄土塬的故事,现摘录如下:

鏖战延川的“特种兵”

西气东输十五标段全线位于延川县境内,从子长延川界出发,绕过延川县城,一直抵达黄河岸边,全长82.4公里。管线经过地区由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区内地貌类型可分为两个地貌单元:黄土高原地貌和河谷川台地貌,经过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7-9月的降雨量可占全年降雨量的61.4%,这样的地形加上这样的气候特征,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面对困难“特种兵”们充分表现出了不怕困难,奋勇顽强的“作战”精神。全体施工人员团结一心,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之歌。

一个苹果,五毛钱

10月6日,晚上10点多钟。平常人家的这个时候正是躺进热被窝,舒舒服服睡觉的时刻。可是对于“特种兵”来说,却正是准备出发的时刻。

这一个多月来,由于管道工程的特殊性——先对管道投入大量焊接,然后进行回填。再加上计划完工时间的迫近,使得管道工程进度不断增加。这样就要求硅管敷设工程也必须密切配合管道施工,才能提高整个工程的进度。

但是管道工程的这种施工方法和进度加快使通信施工人员和设备数量就显得相对不足。

同类推荐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广播电视资源状况和配置实用效率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在国民经济和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产业现状与结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从产业理论、行业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等角度,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进行了深刻剖析。本书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广播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爱弥儿(精典教育)

    爱弥儿(精典教育)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热门推荐
  • 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古代有“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现在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一句话也可让人跳”。由此可见,口才的重要性。卡耐基说:“好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只有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和原则,才能够达到“一语惊起千层浪”的效果,才能够掌握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 王俊凯之爱你不放手

    王俊凯之爱你不放手

    少年偶像组合TFBOYS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与泼辣女生童瑜,可爱女生夏之远,霸气女生张墨怡,活泼女生林晨滟,腼腆女生林晨雪之间发生的故事,他们发生的点点滴滴,有开心的,有有趣的,有难过的,有伤心的……(感兴趣的点击以后进来吧!!!!!不感兴趣的也进来呀!!!!!!相信你后面会感兴趣的!!!!)...加大大QQ,随时可以问问题:2992311461,么么扎?
  • 甜妻粉嫩嫩:OK,总裁大人

    甜妻粉嫩嫩:OK,总裁大人

    【1v1宠文】外人眼中,江彦衡帅气多金,霸气专情,很少有女人配得上他,但在乔奈眼中,这个男人傲娇毒舌,腹黑霸道,自己时时刻刻都想要远离他。当二人被一纸合约绑住,乔奈严守底线、低调做人,却依旧被扑倒吃掉。对此,她表示无法接受:“宝宝我拿你当boss,可你特么的居然想shui我!”
  • 颠覆大清之强人穿越(完)

    颠覆大清之强人穿越(完)

    喜欢清穿,但看来看去都是穿得很悲的,一时手痒,写篇喜剧,颠覆历史,不喜慎入.此坑是我开,此文是我掰.如有从此过,留下脚印来!主角:韩洛芙 ┃ 配角:康熙众阿哥 ┃ 其它:颠覆
  • 明明很爱你

    明明很爱你

    3年前,他前女友出现,他对她说:“彩儿,对不起!我们分手吧!”她不明白:“为什么?”他说女友的孩子需要一个父亲!可是她已经怀了他的骨肉…她最终决定独自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独自一人踏上异国之旅,本以为就此可以平凡过一生,然而…命运之神带走了她的孩子,她曾向他求助过,可他断然拒绝了,孩子因他而死,她发誓她恨他!3年后,她回国了,他们又相遇了…
  • 都市之戏剧人生

    都市之戏剧人生

    乔飞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一次昏迷改变了他的人生。“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抱负,我只想简单的过完我的人生”
  • 女孩混社会的日子

    女孩混社会的日子

    叶棂原先是一个被同学无视的女孩,在种种的故事中,她先是加入黑社会,后来又遇见了那个他………
  • 不灭苍穹录

    不灭苍穹录

    武者,逆天证道也。苍穹之下,莫非蝼蚁,唯习武一途,逆天而行,若不破天则心志不成,若不碎地则神躯不得。破碎虚空,踏平天道,万古不灭。天若不破,我即不破,苍穹不灭,我即不灭!
  •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常人们说某某人“会来事儿”。大都是一种肯定性的评价。可以说,学会来事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门深谙人情世故的学问,是一门以精通实用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前提的大学问。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会使自己少吃亏。少碰壁。少栽跟头。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在社会上常立不倒和百战不败的人才。
  • 末日农主

    末日农主

    末日废土,一群饿得快发狂的人;一个没人会做菜的时代,一本多年前保存下来的菜谱……故事就从一座很多的岛上一个很大的城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