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7300000027

第27章 开天辟地人自立(27)

故事之三:塔里木的五个春节。

张新民1997年进疆,在维修抢修中心塔中项目部担任项目经理,工作地点就是人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地。塔中四油田是塔里木探区的半壁江山,年产原油近200万吨。塔中项目部的任务,就是为塔中四油田生产和生活设施进行维护和抢修。沙漠腹地,条件异常艰苦,300公里远的路程没有人烟,茫茫沙海寸草不生,冬季零下20摄氏度,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每年的浮尘天气在100天以上,遇有沙漠风暴,更是暗无天日。

在这里工作的人,只要呆上两个月就要患“沙漠综合症”。张新民深知,在条件这么艰苦的沙漠腹地,要管理好职工队伍,既要靠铁的纪律,又要靠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生产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张新民组织员工建起了多功能娱乐厅和篮球场,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歌咏、篮球、棋类活动,使沉寂的大漠有了一丝生气和活力。1998年的春节,张新民没有回家,他留在了塔里木。理由很简单,塔中项目部的各项工作刚刚理顺,生产任务非常紧张,岗位值班需要人。尽管他已在前线坚持了7个月之久,早已超过了塔指规定的每工作4个月可以休假一次的期限,可他还是坚持下来,与前线的员工在沙漠腹地一起过春节。

1999年的春节,张新民已是维修抢修中心的副经理,他还是没有回家,依然留在了塔里木。理由还是那么简单,塔里木的工作环境张新民最熟悉,留下来值班属“正当防卫”。

2000年春节,张新民调到塔里木管道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他又一次来到大沙漠腹地,与前线职工一起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除夕之夜。理由更简单,他环境熟悉而且工作需要。张新民在熟悉的环境中同样经受了突发事故的严峻考验。2000年1月29日(腊月二十五)上午,沙运司的一名司机驾驶着D—80铲车作业,无意中将塔中到轮南Φ426的输气主管线铲开了一个400mm的大口子,强大的气压将附近的沙子吹起6米多高,裂口发出了火车汽笛一样的尖叫声,铲车司机不知怎么回事,吓得弃车而逃。事故现场附近就是一座加油站,四五级的大风正朝着加油站方向刮去,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天然气,如果遇有一丁点儿火星,就会引起爆炸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塔指调度把抢险任务落实给管道公司,接到命令后,张新民立即率领有关队伍赶赴事发现场。非常时刻,张新民的大脑像一架机器迅速地转动起来。凭借着多年的抢修经验,张新民在行驶的汽车上用手机与塔指前线指挥部取得联系,并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立即停输,但不能停到零,得让管内有正压,避免空气流进管内;第二,事故现场两边的路口,禁止车辆行驶;第三,准备两瓶氮气,做好带火封堵准备。

张新民等人经过4个多小时的奔波,到达500公里之外的事发地点已是下午5点30分。现场的情况更为严重,事发现场有两条并行管线,一条是输气管线,一条是输油管线,两线之间的距离只有3米,那辆庞大的D—80铲车铲铣插在气管线内,车身却压在油管线上,铲尖已铲破了防腐层,要把这个重10吨的铲车顺利移开管线而且不发生冒火事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此时的张新民已成了抢险的总指挥,他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抢险的成功与失败。张新民沉着地指挥沙漠运输公司的职工开来两台25吨沙漠吊车,先把铲车按“后高前低”的形态平稳地吊起来,然后将铲车链轨下面用沙袋垫平,再浇上水,让铲车能顺利开出来。最难的就是堵漏。补口焊接最怕有明火,明火的来源是天然气。所以补口焊接之前,必须把管道内的天然气燃尽。为了防止管内有负压遇有明火爆炸,张新民冒着危险亲自顶着湿麻袋用长竹竿去点火。大火燃烧了6个小时,仍然不灭,此时已是深夜12点。张新民的脑袋仍然十分清醒,他深知自己此时的重任,责任重于泰山。张新民分析,一定是管道两边的阀门没有关严。由于管线停输,塔指基地的燃气锅炉取暖设施将受到严重威胁,必须尽快想出新的办法。在取得甲方同意后,张新民果断指挥职工将火扑灭,并轮流挥锤将豁口修平,然后用事先预制的一个半圆的钢板胎具扣在豁口上,边焊接边灭火。抢险作战在深夜里进行着,他们凌晨1点多钟开焊,早6点钟焊完,经过试压合格后,正式恢复送气。一天一夜的鏖战,一场更大的事故避免了,张新民以及他带领的工人们看到恢复通气的管线,高兴地乐了。

2001年的春节,张新民还是没能回家,依然是在塔里木度过。原因又多了那么一点儿:由于张新民在历年节日期间组织各种抢险有了知名度,甲方非常希望他再留下来值班。张新民过年没松心,又一次组织了抢险维修。1月29日正月初四,张新民接到报告,塔指哈得四油田一口单井输油管线出现凝固,需要快速抢修。张新民带人赶到现场,面对3.8公里长的管线,他们采取等距离切割分段扫线的方法寻找凝固点。找到凝固点后,用火烤加温再吹扫的方法进行疏通。尽管正值天寒地冻的春节,前线职工和施工机具又很少,维修抢修工作困难重重,张新民和他的弟兄们硬是奋战了12天,圆满地完成了抢修任务。

2002年春节,已经连续四年在塔里木值班的张新民该回家过年了,可他还是没有回家。原因更简单了,工作离不开。为了开辟哈得四油田,塔指决定架设一条110kV的输电线路,这条线路从轮南到哈得四全长130KM,任务急,张新民担任了这项工程的工程总指挥。由于工程春节期间不能停工,施工队伍不放假,他这个总指挥也就不能离开塔里木了。在施工现场,张新民亲自协调甲乙方关系,帮助施工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多次慰问参战队伍,使电信公司承建的这项工程进展顺利,而且将按塔指要求提前竣工。

张新民五年春节没回家,不是他不想回家。他的父母远在内地河北秦皇岛,而且都已年近8旬,老父亲从78年患脑血栓已24年卧床不起,需要人照顾。想到了这些,张新民很是内疚,他常说,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作为儿子欠父母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张新民明年的春节能回家吗?他自己也不知道。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和塔里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已经在这里过了五个春节,如果今后过春节时工作还需要我继续留守,咱还是没有二话”。

故事之四:在塔里木巧遇朱总理。

《中国石油报》2000年9月24日第一版刊登了记者韩吉人的摄影报道,题为《朱总理巧遇老部下》。文中提到的这位老部下,就是20多年前朱镕基在管道电信公司工作期间亲自培养出来的徒弟张新民。

现将《朱总理巧遇老部下》全文摘录:

(2000年)9月7日,秋阳下的塔里木,风和日丽。这一天对于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管道公司副总经理张新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下午5点20分,在西气东输首站选址地——轮南输气首站,他和管道职工一起迎来了风尘仆仆的朱镕基总理一行。当总理握着张新民的手时,他激动地一口气说出了:“总理,您还记得20多年前有个叫张新民的小徒弟吗?在电信公司电力安装队有个年轻的小队长,跟您到北京去学习……”总理一下子想了起来,更紧地握着张新民的手,深情地说:“想起来了,新民啊,怎么在这里见到你了,真是想不到!”并转身向陪同的领导们激动地说:“我当年在你们石油系统工作时是工程师,他是队长,年轻的小队长!”张新民想起了当年逢周末朱总理带他回家吃面条的情景,情不自禁地问总理:“劳安阿姨好吗?”总理马上把在后面远处的夫人劳安叫了过来,他们沉浸在久别重逢的欢喜之中。这时,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廖永远插话说:“他现在已经当经理了。”管道公司总经理王文彦接着说:“他干得很好。”张新民顺手从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总理说:“我在这个单位工作。”总理欣然收起了名片。看着总理这样平易近人,在场的石油人都沉浸在一片温馨欢快的气氛中。

1976年,朱镕基等电力专家组织和指挥了任京线石油会战的电力工程施工。他和一线职工同甘共苦,人们亲切地尊称他为“朱工”。时任电信公司电力安装小队队长的张新民与“朱工”朝夕相处了两年多,“朱工”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和关爱他人的人格魅力一直深留在张新民的心中……《石油管道报》2000年9月13日一版头条以《总理对管道人情深意长》为题,报道了朱镕基总理与管道职工在轮南纪实。这篇纪实报道,也记录了朱镕基总理与20多年前的徒弟张新民会面的情景。作为徒弟的张新民,曾在朱镕基的亲自带领下到北京供电局学习。那时候,他与“朱工”朝夕相处,共同度过了6个月的日日夜夜。相隔20多年后,能在新疆塔里木相见,朱镕基总理不会想到,而张新民却已经想到了。所以,张新民说:“2000年9月7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为了这个日子,张新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撰写了题为《惜别二十载,今日得有缘》的文章,回忆了自己与朱镕基总理见面时的情景。这篇文章,刊载在《石油管道报》2000年9月18日第一版。现全文摘录:

惜别二十载今日得有缘2000年9月7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惜别22年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塔里木油田视察工作,我有缘与他再次见面,此时此刻的情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1974年底,我从河北“八三”工程指挥部调到管道局电信公司时还是个带级学徒的徒工。1976年任京线会战时,朱镕基、皮以椿等电力方面的行家组织和指挥了这场会战的电力工程施工,我们都尊称他们为朱工、皮工。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公司成立了电力大队,下设电力外线和电力安装两个作业队,并决定培训一批技术骨干。当时由朱镕基带领30名徒工到北京供电局学习,我是其中的一个。在历时6个月的学习中,白天跟师傅上现场,晚上听朱工亲自授课。结业后朱工没有回在北京的家,直接带领我们乘车赶到高碑店参加任京线电力工程会战施工。方官泵站变电所就是我在朱工、皮工亲自指导下带队承建的第一座35千伏变电工程,以后又独立组织承建了沧州变电站、参建了雄县变电站等工程,此间在朱工的教诲下工作了两年多。1978年,单独成立了电力安装队,我被提为副队长并带队参加了马惠线的会战,待1980年初回来时,朱工已调离了公司。每次回忆起与朱工朝夕相处的日子都感到非常亲切,也为在他调走前未能见上一面感到遗憾。这次朱总理亲临塔里木油田视察工作,我有幸能在轮南输气首站等待总理的接见,心情既激动又自豪。

下午5点20分左右,我们迎来了陪同总理视察的车队。在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政府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和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廖永远等领导的陪同下,朱镕基总理从第一辆车上下来健步走向我们早已排队等待的迎接队伍,首先和站在前面的管道局塔里木管道公司王文彦总经理等一一握手。我当时排在第四位,当总理来到我面前握住我的手时,我激动地说:“总理,您还记得二十年前有个叫张新民的徒弟吗?”总理因为没有准备,注视着我答了一声:“哦”。我又说:“在电信公司电力安装队有个年轻的小队长,跟您到北京去学习,还有印象吗?”总理一下子想了起来,满脸笑容,更紧地握住我的手说:“想起来了。新民啊,怎么在这儿见到你了,真是想不到。”我说:“我是管道职工,是来塔里木参加石油会战的。”总理握着我的手转身向各位领导介绍说:“我当年在你们石油管道系统工作时是工程师,他是队长,年轻的小队长。”这时廖永远总经理插话说:“他现在已经当经理了。”我顺手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总理说:“我在这个单位工作。”总理拿着名片看了看扬着手说:“好,我收下。”然后装到口袋里。可能是国务院总理还没有收别人名片的先例,看到总理这样平易近人,在场的领导和同志都热烈地鼓起掌来。这时,总理握着我的手已经有4分钟之久,依然握着,我不知说什么好,问总理:“劳安阿姨好吗?”总理向旁边一指说:“这不是吗?”我赶快握住她的手说:“阿姨您好,还记得我在您家吃面条吗?”劳安阿姨连连点头。之后,总理又依次与欢迎队伍的其他同志握手,并在西气东输的展示板前听取马富才、廖永远等领导的汇报。由于陪同的领导很多,我跟随大家向前走时,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史兴全来到外面拉着我向里走说:“你赶快进去,总理点名找你呢。”我赶忙随史助理进去与劳安阿姨并排站在总理身后,一边听各位领导的汇报,一边与劳安阿姨叙旧。总理在输气站上视察了大约有10分钟左右,临上车前,在场领导争先与总理握手话别,总理又喊我的名字,我和王文彦总经理赶紧上前与总理和劳安阿姨握手告别。总理临上车还问:“你们在塔里木参加会战,家安在什么地方?”王文彦说:“我们在这参加会战,家都在廊坊,感谢总理的关心,同时代表管道局和全体管道职工感谢总理为管道局八三会战三十周年的题词。”总理笑着向我们挥手。同时,我又把事先写给总理的问候信交给劳安阿姨,她欣然收下。在车上,总理和劳安阿姨还频频向我们挥手告别。

惜别二十载,今日得有缘。首先感谢塔里木油田公司各级领导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同时也更加为总理依然平易近人风范所感动。我将以此为鞭策,更好地为石油管道事业的发展和塔里木石油会战第二个春天的到来贡献光和热。

故事之五:沙漠腹地的蔬菜大棚……

故事之六:西部管道的坚强卫士……

有关张新民的故事还有很多,在采访中,我曾有意识地接触了张新民的领导、同事、部下和普通员工,他们都能讲出张新民立足塔里木为新疆建设做贡献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很平凡,可却真实感人,在平凡之中蕴涵着不可忽视的伟大。张新民作为西部新疆管道人的杰出代表,他的敬业精神是伟大的。是值得人们肯定和赞扬的。

四、横空出世牵龙人

“西气东输”举世瞩目。

同类推荐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五十多年里,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加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地位、功能及素质要求也不断变化,并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发展为研究主题,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先回顾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及其启示,使我们对中西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专业素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和专业素养结构;最后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是关于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创新激励篇,下篇为创新环境篇:上篇主要是反映“适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主要是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每篇可以自成体系,均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四部分内容。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热门推荐
  • 公主大人爱作怪

    公主大人爱作怪

    尤乐儿在被暗恋矿长拒绝后,在棒球场上打出了一击HOME RUN!原本以为可以就此成为棒球明日之星,谁知那击全垒打却砸坏了学生会长的什么,从此尤乐儿开始了被冷面冷心的学生会长崔神义奴役的日子。在海边勤工俭学的时候,她机缘巧合地救了不良少年尹龙一。谁知转眼崔神义和尹龙一就狭路相逢在校际棒球赛上一一他们竟然还是宿敌!于是尤乐儿的生活注定要被这两个风云人物搅得风生水起,不得安宁。正经历了学生会夺权风波以及背叛等下愉陕的事件后,尤乐儿突然接到了崔神义的表白。什么?这个冰山一样话都懒得多说一句的崔神义竟然会喜欢她?这是在开宇宙无敌霹雳大玩笑吗?
  • 阴阳鬼师事务所

    阴阳鬼师事务所

    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吗?你相信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能够看到鬼吗?随着阴阳事务所的壮大,阴阳鬼师这一职业的出世,A市的一桩桩离奇案件的发生,事务所的众人合力解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谜团,却意外地卷进另一场阴谋之中。
  • 界雨

    界雨

    生命无所不在,生命极其脆弱,生命何尝又不是天地间的一大界限,拿起放下,执念的最后是失去所有吗?世界将要崩塌,我们应当何去何从
  • 韩娱之与你同在

    韩娱之与你同在

    一个韩国女孩,和边伯贤是青梅竹马,然而,他们踏上了韩娱之路,越走越远,到达巅峰……再一次偶然和边伯贤逛街的途中,遇到了星探,而她的命运就就此改变,踏上了登上巅峰的路途,最终能否能事业,情感都能有个圆满的结局,敬请期待!本文有女二女三女四和她们的攻略男主,可能会有你的菜
  • 游杭州诸胜记

    游杭州诸胜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品狂妃:邪王,别乱来

    一品狂妃:邪王,别乱来

    【全文免费】一朝神穿越,特种杀手变废人?欺她身无元力、没有契约兽?逆天元力现,神兽排队当小弟!废柴逆袭,手段毒辣,奈何某妖孽就是喜欢这样的她!从此妖孽美男缠上身,脸皮一扔,衣服一脱,眼神如狼,将某女一把扑倒!“小卿卿,我们来玩生宝宝。”【新书已开】:《绝世盛宠:邪帝妖妻太嚣张》强强联手,虐遍天下渣男贱女无敌手。欢迎小可爱们入坑哟~(欢迎加入肉肉酱读者群,肉酱屋群号码:422626181,欢迎来浪~)
  • 绝世太子妃之创世之旅

    绝世太子妃之创世之旅

    21世纪的高中生—宁可,她,本想着放纵一生却没料到自己身上背负着巨大使命,下定决心要去完成这一使命,但临走的时候她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被情愫所困。“爱妃不怕,本王护你一生。”“不好意思,本宫不需要。”“那.....本王要独占你一人,可好?”“那要看你能不能打过你的情敌了。”“本王已经完胜了。”“哦?”“从一开始你便是我的,所以到最后你仍然会是我的。”“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你了,你要怎么办?”“那么本王会找到你,直到死亡。”“嘘,放心吧,我不会离开你”
  • 悠闲高手

    悠闲高手

    【有点热血有点骚】王小春是个苦逼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在一家情侣宾馆打杂。白手起家干事业,吊儿郎当混日子,乐在悠闲。
  • 罪祸

    罪祸

    2149年12月10日,整个太阳系的θ角成14.8度,这一天:太阳系的所有行星在星空中连成了一条直线,一道神秘的星门在太阳系上空洞开...为了纪念在这一天死去的100亿同胞们,人类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原罪日’...受到X射线辐射后的地球,表面体积足足扩大了7倍,无数的昆虫、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开启了一场进化之路...而我们的故事,发生在新纪元107年,也就是末世来临一百多年后...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