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蓝雀/海马
末入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黄鹂/无
清代马甲
马甲又称坎肩,是穿在里面的上衣,男女皆可。样式比较窄小,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鹿鼎记》中韦小宝抄鳌拜家时得到的那件衣服就是马甲。清末时,马甲稍大,有人就把马甲穿在外面。有一种“巴图鲁看坎肩”(满语巴图鲁是“勇士”的意思),是一种多钮扣的马甲,四周镶边,正胸钉一横排钮扣,共13粒,俗称“一字襟”马甲,或称“十三太保”。这种马甲先在朝廷要官中流行服用,故称“军机坎”,此后在一般官员中也流行,成为当时一种半礼服。
花边
我国服装运用花边的历史至少在两千年之上,清朝是运用花边最为广泛的时期。各种各样的花边对服装款式的变化起到很大作用。清代的花边又称绦子,它的作用于除了一部分作帷幕、桌围、椅披或床沿外,更主要的是用来镶滚衣服的边缘,一般多为领口,袖端、襟边及下摆等。
旗鞋
清代满族妇女不缠足,大多着旗装、穿木低的丝鞋,时称“高底鞋”。这种鞋的形状形似花盆,也有称为“盆底鞋”。有的像马蹄,称“马蹄底鞋”。“高底鞋”鞋跟都用白细布裱蒙,鞋面用刺绣、穿珠,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慈禧太后所传的高低鞋把鞋头做成一个凤头形,嘴衔珠穗,称为“凤头鞋”。这种鞋子初穿起来很不习惯,《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刚穿上这种鞋时几乎走不成路,但走熟练之后,人走起来也摇曳多姿。
清代男子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有一种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马褂多为短袖,袖子宽大平直。颜色除黄色外,一般多一天青色或元青色作为礼服。其它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都可作常服。马褂的形制分为对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对襟马褂多当礼服。大襟马褂多当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缺襟(琵琶襟)马褂多作为行装。
清代龙袍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龙袍属于吉服,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平时较多穿着。皇帝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据文献记载,清代皇帝的龙袍上绣有九条龙。不过实物龙袍多显示八条龙。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称为“水脚”。水脚之上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有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清代还有女龙袍,为圆领、右衽、大襟、左右开气、袖有袖身、接袖、综袖、马蹄袖端的明黄色的长袍。领与接袖、中接袖、袖端为石青色。纹样有三种:而定。皇贵妃龙袍与此相同为黄色,贵妃及妃龙袍用金黄色,嫔龙袍为香色。第二类为织绣五爪金拢八团,两肩、前胸、后背饰正龙各一条。襟饰行龙四条。下幅饰八宝立水,其它与第一类龙袍相同。第三类为下幅无纹样,其它与第二类龙袍相同。
文物史籍
早期邮票
中国的第一枚邮票是大龙票,清海关共设计了三款图案,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清代的第一套普通邮票是法国人麦拉尔设计的一套太极图水印的12枚蟠龙普通票,于1897年10月l日发行。最早的国父像邮票是1912年12月15日发行的中华民国“光复纪念”邮票,共12枚,14度齿,雕刻版,目前该套邮票是无价之宝。
最大的纪念币
“咸丰重宝”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纪念币,状若小面盆,举世罕见。这枚大型的钱币由黄铜、铅、铁混铸而成。横直径22厘米,竖直径21.7厘米,厚1.2厘米,净重2.9公斤。币面上铸有“咸丰重宝”四个大字。据考证,这枚古钱币是1851年咸丰登基为皇帝时特意委托江苏宝苏局铸造,以示国泰民安。
帝王肖像银币之最
1902年,四川总督岑春煊为了抵制印度卢比在当地的流通,防止白银的外流,便仿照卢比的样式,铸成带有光绪皇帝肖像的银币,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铸有肖像的银币。肖像币改变了我国2000多年来外圆内方,仅以文字标明价值、年号的货币格式,由此开创了肖像货币形式,丰富了我国货币的纹饰,成为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创举。民国初年的钱币就铸造了孙中山大总统等半身像的钱币。
故宫
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旧称“紫禁城”,现今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和制作都无与伦比,虽是平面布局,却有立体的效果,它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不但反应500多年前工匠师们的建筑才华和智慧,也集中反应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除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故宫还是我国古代文物的集大成者,故宫博物院中的珍贵文物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历代仁人志士为了保护故宫里的文物作出了很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曾费周折大规模组织故宫文物南迁,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和平解放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基于保存故宫及文物的完好无损。
“紫禁城”的由来
作为明清两代皇帝居住和理政的宫殿,北京的故宫已有500多年历史了。它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大小房屋9000间,可以看做一个城池。故宫又叫“紫禁城”。“紫禁”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当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为《维摩诘像》壁画题词:“一缕香飘带,仙凡紫禁间。”唐朝的皇宫也被称为“紫禁城”。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写道:“芙蓉阙下令千宫,紫禁朱樱出上阑。”后来,人们便用“紫禁城”来特指皇宫。在古代,人们把天帝居住的天宫称为“紫宫”,“紫”是指“紫微垣”。古人把天上的星座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紫微垣”居于三垣的中央。人们认为,主宰世界万物的天帝就居住于此处。而人间的皇帝自称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其住所必须暗合“紫微”之数,而且宫殿的方位、走向都是经过认真勘测之后才确定下来的,于是也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当时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的住处戒备森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皇宫是绝对不允许随便接近的禁地,因此人们便称故宫为“紫禁城”。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清朝前期第二个政治中心,北京之外的陪都。从康熙四十二年到乾隆五十五年,山庄的建筑历时87年,规模宏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宫苑,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山区面积占了整个园林的4/5,形成园中有山,山中有园的特色。园林中群峰环绕,清泉涌流,密林幽深,景色迷人。其中遥遥相对的“南山积雪”和“四面云山”两处是最引人入胜的景点。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庙、等100余处人文建筑的避暑山庄存在众多群体性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纪中国历史的教科书,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象征,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胜之一,承德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北京天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天坛是我国古代历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坐落在故宫正南偏东古松环抱的皇家园林中。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高至上。人进入天坛后就能察觉到视野的开阔,与天的“亲密”接触。天坛总占地面积272万平方,比故宫还大两倍,象征着“天”大于“天子”的理念。北圆南方的坛墙,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观,富有传统文化特色。总之,天坛的设计处处昭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象征,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建筑。
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与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当时称为清漪园,是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它是基于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灵气,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慈禧太后曾筹集经费对该园进行修增,并改名为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1961年,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卓越的管理工作被评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园林
中国园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系列。其中苏州园林是私家园林的代表,建造于11至19世纪,是历史文化的产物、中国传统思想的载体、最能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典型的苏州古典园林产生于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相对于皇家园林的宏大的堂皇,苏州园林的小巧精致,写意淡雅,更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内涵深广,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总之,苏州古典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神通,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意境的深远。所以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盛赞。
山西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是灵石县历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院落,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是清代民居建筑的抗鼎之作,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典范。王家大院总的建筑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继承西周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南北情调兼融,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原汁原味王家大院体现中国“家”的观念,堪称中国北方民居的明珠,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民居艺术珍品,受到国内外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艺美术、影视、摄影等各方面专家及新闻媒体的关注,海内外游客络绛不绝。
圆明园遗址
历史上的圆明园地域规模宏大,造园艺术杰出,建筑精美,文化收藏丰富,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自1860年英法联军血洗圆明园后,这座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就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修复工作艰难,空留一座遗址供后人凭吊。圆明园被毁后仍为皇家禁园。同治帝曾试图重修圆明园,但开工不到10个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慈禧太后一直没放弃对圆明园的修复,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还下令修葺圆明园双鹤斋、课农轩等景群。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圆明园残存的建筑及文物又被拆抢一空,各种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圆明园此后的遗物又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当局政府还多次公开变价批卖园内的大城砖、虎皮石和云片石等珍贵砖石,圆明园终于沦为一片废墟。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挨打的证明。潇潇秋风中的残垣断壁,时刻提醒着中华民族不忘国耻,发愤图强。
佘山天文台
佘山天文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境内的佘山上,1899年由法国传教士所建,是我国最早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我国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现为我国天文研究中心之一。佘山天文台中的天文望远镜是我国最早的天文望远镜,为我国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天文资料。佘山天文台法式风格的主楼等丰富的文物和史料,显示着中外天文交流史。
虎门硝烟池
虎门硝烟池是1939年林则徐进行虎门硝烟的大池子,为了纪念林则徐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1957年党和政府重修了硝烟池,并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和鸦片战争博物馆。为了销毁祸国殃民的鸦片,林则徐特命人修筑了两个长宽各45米的大池子,池底平铺石板,四周栏桩钉板,池旁开一涵洞,池后通一水沟。在销毁鸦片烟时,先将池内蓄水,撒盐成浓盐卤水,将鸦片分批投入池内,用浓卤水溶化。然后再投入生石灰搅拌,引起反应而产生爆炸,分解销蚀的鸦片及废品残渣经江水冲走,一滴不留。就这样,经过三个星期的辛苦奋战,林则徐终于带领当地人民将收获而来的鸦片尽数销毁,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统治当局。今天的鸦片战争博物馆里还陈列着销烟池中的池板、木桩等遗物。现在林则徐纪念馆区的两个销烟池是1972年在考古挖掘基础上初步复原而成,它是见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抵抗侵略者的决心和意志。
瓷器的发展
瓷器的发明,始于东汉晚期,距今1800多年。虽然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原始瓷”的出现,但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成熟,故认为中国由陶向瓷的过渡完成于东汉。瓷器的产生,与高温烧成技术,制瓷原料的精选,以及釉的发明这三个条件紧密相关。“瓷器”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四大名瓷
景德镇四大名瓷指的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制而成。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花纹清新明丽,幽静雅致;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色泽青翠欲滴,永久不褪。因此青花瓷被誉为“瓷国明珠”,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玲珑瓷又称“米通”瓷,因其玲珑剔透、晶莹雅致而蜚声中外,被外国人称为“镶玻璃的瓷器”。玲珑瓷制作工艺十分精细,艺人在制作时需先用小刀在泥坯上细心地刻出各式各样的镂孔,再填入玲珑釉料和配上青花纹饰,然后入窑焙烧。粉彩瓷创于清康熙晚期,该中瓷器画面线条纤细秀丽,形象生动逼真,色彩粉润柔和,富有立体感,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粉彩的技法多种多样,图案装饰形式丰富多采,品种繁多,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颜色釉瓷是在釉料里加上铁、铜、钴、锰等金属的氧化物,经高温或低温焙烧后形成色泽丰富的颜色釉瓷,被人们誉为“人造宝石”。
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