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位于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坐落在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的天寿山上。明十三陵规模宏大,共占地120余平方公里,自永乐七年(1409)作长陵,至崇祯皇帝入思陵,先后修建了13座帝王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埋葬着13位皇帝、23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一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十三陵依山建陵的布局阐释了中国封建的世界观和权力观,它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是风景艺术与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
琉璃宝塔
玻璃宝塔位于南京市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贡妃而建,当时就举世闻名,成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后人誉为“中国之人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玻璃宝塔外观全部是白瓷砖和五色琉璃瓦。白瓷砖嵌于塔的外壁,每块瓷砖中央都有一尊佛像。每层塔楼的层面覆盖、栏杆、拱门,材料均是五色琉璃构件。黄绿相间的拱门上还绘制了精美的飞天、雷神、狮子、白象、花卉等图案,色彩绚丽,造型生动。据说宝塔每层所有的砖数相等,只是砖的体积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明清时代,玻璃宝塔塔顶和每层飞檐下都垂悬金铃鸣铎,门侧、塔心置有篝灯,香火日夜兴旺。入夜,宝塔犹如火龙悬挂,数十里外可见。
1856年,玻璃宝塔毁于太平天国战争中,许多琉璃砖瓦现存英国博物馆内,南京仅留下明代永乐帝与宣德帝先后御制的大报恩寺碑。据载,建造此塔烧制的琉璃瓦、琉璃构件和白瓷砖,都是一式三份,除去建塔用去的一份,其余两份编号埋入地下,以备修补。1958年宝塔附近出土了大批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琉璃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
明长城
明长成是在秦长城的北部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花费了两百多年时间,是我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东起山海关,西达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明长城分段设立了九镇,各屯驻兵防守,对防御蒙古骑兵掠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保护中国与西北域外的交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同秦汉的漆器、唐朝的金银器一样的著名和有特色,后世有“明式家具”的说法。明代家具具有朴实高雅、秀丽端庄、韵味浓郁、刚柔相济等风格,造型以线为主、简洁明快,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木材坚硬、纹理优美,品种式样极为丰富,工艺水平极高,成套家具的概念也已经形成。明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都相对发达。随着园林和住宅建设的兴旺,人们对家具工艺也起义讲究,一些热衷于家具工艺研究的文化名人也参与到家具风格的创造。尤其是正合下西洋从海外运回大量的花梨、紫檀等高档木料,这也为明代家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明代家具日趋完美。
明代家具风格
明代家具风格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来概括,这四个特点共同构成了明代家具最显著的风格特征,后世模仿这四个特点制的家具,统称为明式家具。著名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的“品”与“病”》一文中对明代家具风格作出“十六品”和“八病”说:十六品:1、简练2、淳朴3、厚拙4、凝重5、雄伟6、圆浑7、沉穆8、秾华9、文绮10、妍秀11、劲挺12、柔婉13、空灵14、玲珑15、典雅16、清新。八病:1、繁琐2、赘复3、臃肿4、滞郁5、纤巧6、悖谬7、失位8、俚俗。
紫砂陶
紫砂陶是中国宜兴特产的陶器,全世界只有宜兴有紫砂这种陶土。用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器,无论是黄、红、棕、黑、绿哪种本色,其表面都隐含着若有似无的紫光,质朴高雅,而且紫砂陶器表面都有漂亮立体的粒子,称为“砂”。紫砂陶烧成之后不但不会褪色,而且经过泡茶滋养后呈现温润光和不炫的质感,这是其它陶器混浊不清的色泽无法匹敌的。紫砂陶器始于北宋,初期制作的紫砂陶较为粗劣。随着文人雅士饮茶成风,明代中期宜兴紫砂开始盛行,紫砂器的造型艺术臻于成熟,款式迭出。至乾隆时期,宜兴的紫砂业发展到鼎盛,除了紫砂壶外,各种紫砂制成的陈设品及文房四宝等应有尽有,形式纷呈。清代后期,紫砂名家高手与文人合作把中国传统的雕塑、诗词、绘画、金石、篆刻等技艺与紫砂泥的特质相结合,创造出许多精妙绝伦的紫砂器物。
紫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铅、氧化锰等,矿物组成主要是高岭、石英、云母等,这些矿物以适当的化学组合使得紫砂器的吸水率小于百分之二,这使得紫砂陶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因此,以紫砂器盛放茶水,几日而不馊,宜兴的紫砂壶是宜兴紫砂陶品中最具代表的陶器。另外,紫砂器物还有吐纳的特性,贮存茶,就会吐茶香;贮存油,也会吐油香。因为它的贮换功能,紫砂壶用来泡茶效果是最好的,而且效果越来越好。
明中都遗址
明中都遗址是明代都城遗址,位于朱元璋的故乡安徽省凤阳县,兴建于洪武二年至八年(1369—1375),1383年后废弃。明中都城址共有3道:外城平面近方形,周长约29860米,共有9座城门,城外有护城河;皇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8040米,有4座城门;宫城平面近方形.周长3700米,也有4座城门。宫城南门(午门)和西门(西华门)的门楼、台基雕刻精美,保存尚好,城内有奉天殿、文华殿和武英殿遗址。建城所用的砖质地细密,规格整齐,烧造考究,上面还刻有供砖单位名称、工匠姓名、烧制时间等内容。中都遗址虽然没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对明北京城的规划有深刻的影响。
明代冠帽
元朝灭亡后,明代重新恢复了汉族人民服饰习惯,并对冠帽制度作了重新规定。冕冠是皇帝穿冕服所戴,前圆后方,前后各十二旒。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之后。忠靖冠是一种官帽,以铁丝为框,外蒙乌纱,冠后竖立两翅(当时称“山”),正前上方隆起,以金线压出三梁。三品以上,冠用金线缘之,四品以下,不许用金。
明代公差服饰
从明万历年间刻本《古城计》和《题红记》插图来看,当时衙门皂隶杂役穿青色布衣,交领、窄袖长袍,下打密褶,腰间系束红布织带。地位更低的,穿青衣外罩一件红布马甲,腰系青丝带。
明代百姓服饰
明代普通男子一般服饰为搭护(属于半臂一类的衣服)、直身(与道袍相似的宽大长衣)、程子衣、裤褶、裙等。妇女的服饰,随各人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主要有襦裙、背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袍服低领、对襟、宽袖,领、袖花边较少或不用,衣长及足。现代人可以从明崇祯十年刻本《天工开物》插图、万历年间刻本《人镜阳秋》插图等典籍中直观看出当时的服饰特色。
明代士人服饰
士人的冠帽以四方平定巾为主,也有戴“皂条软巾”的,后垂双带,俗称“襦巾”。圆领大袖衫为明代儒士常穿的服饰,与官吏一样,他们的服饰特色也都有详细的制度规定。如“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凡举人监者,不变所服。”《儒林外史》里的士人就多穿这种服装。
《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纪效新书》写成于戚继光调任浙江抗倭的第6年即嘉靖39年(1560年)。《纪效新书》原本十八卷。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练兵理论和计划。《纪效新书》语言通俗,结合士卒实际讲道理,情深意切,易学易记;特别重视选兵,在练兵方面,《纪效新书》特别强调按实战要求从难从严训练,反对只图好看的花架子;《纪效新书》要求将帅不仅要有带兵制敌的文韬武略,而且要精通各种技艺,要作士卒的表率,不仅战时与士卒患难与共,而且平时也要处处与士卒同甘共苦;《纪效新书》特别强调赏罚在治军中的作用,主张赏罚要公正,赏不避仇,罚不避亲;《纪效新书》还很重视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纪效新书》是明代著明兵书。它出于抗倭名将之手,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又反映了明代训练和作战的特点,尤其是反映了火器发展一定阶段上作战形式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军事学术价值。但是同时里面也夹杂着一些糟粕,如用所谓“相法”选士等,是我们在肯定它的价值的时候特别需要指出的。
《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练兵实纪》写于《纪效新书》之后,起笔于1568年,成书于1571年。它既注意吸收南方练兵的经验,又结合北方练兵的实际,其练兵思想在《纪效新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练兵实纪》是明代一部重要兵书,备受后人重视。该书详尽地介绍了戚继光练兵的方式、方法、技巧。内容广泛,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是戚继光练兵中编写的各种教材和条规的汇编。《练兵实纪》自隆庆年间问世后,传播很广。流传于世的《练兵实纪》,一种是由本集九卷、杂集六卷组成的十五卷本,一种是不包括杂集的九卷本。目前所见的最早的两种刻本,都刊行于万历年间。
明史
《明史》是清代共花费95年时间编写而成的史籍,也是二十五史中编著时间最长的官修史书,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明代200多年的历史。全书由24本纪、75志、220列传、13表组成,共332卷,是二十五史中在篇幅上仅次于《宋史》的史学巨著,却无《宋史》的冗繁。《明史》由于对《明史》的专撰修时间较长,参加撰修的人数也较多,且都是当时名流学者,所以无论是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还是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经过三次改稿的《明史》有很多的优点: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代社会全貌;对历史基本能秉直书写;在体例上创造性地新加了阉党、流贼和上司三类列传;叙事清晰,文字简洁,编排得当。《明史》以详实的内容,得体的编纂著称于二十五史,历来为史学家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