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7200000044

第44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4)

梁武帝萧衍晚年崇信佛教,不但借佛教之名愚弄人民,还搜刮民脂民膏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同泰寺,专为自己诵经拜佛之用。527年,梁武帝亲自到了同泰寺,做了三天的住持和尚。529年,他再次出家,大臣们劝不回,只好用钱将他赎出来。后来又闹了几次这样花钱赎身的事。梁武帝信佛教后,不近女色,不吃荤,和尚吃素的习惯就是从梁武帝这里来的。他还要求全国人效仿自己戒荤。即使祭祀,梁武帝也规定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后才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梁朝就这样被梁武帝折腾得日趋衰弱,灭亡也便成了必然。

天花乱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南朝梁武帝带头求神拜佛,还聘请印度僧人波罗末到中国讲经。波罗末翻译了不少印度佛经,培养了许多中国弟子,讲经的风气非常兴盛。为了扩大佛教的影响力,佛教徒编了许多讲经的传说。其中一则是: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佛祖,天上的鲜花纷纷坠落。后来人们就以“天花乱坠”来形容说话极动听,却过分夸张,不切实际。

和尚为什么要烧戒

宋朝有个皇帝非常崇尚佛教,他对佛教中的密宗(喇嘛教)尤其优待,所馈赠他们的衣、食、钱等物品要优于其他佛教派,这样就引起佛教中的另一大派显教派和尚们的嫉妒和羡慕,于是他们也学起密宗派的各种仪式活动,还穿上喇嘛教的衣服。结果全国的喇嘛由几十万增加到一百多万。皇帝很吃惊,问大臣:“喇嘛怎么这么多?”大臣回答:“不是多,是很多其他教的和尚穿着喇嘛的衣服。”于是皇帝下令除喇嘛以外的和尚都要在光头上烧疤,这样慢慢形成入佛教前烧戒的制度。还有种说法,在南朝梁代时期,梁武帝对佛教信仰狂热,曾三次出家当和尚,但此被大臣用重金赎回。他当政期间,大赦天下死囚,希望这些人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他又怕他们继续犯罪,所以在光头上烧疤以示区别。这种做法逐渐传入寺院,即成为和尚烧戒的由来。

侯景之乱

梁武帝晚期,朝政黑暗。太清元年(547),河南王侯景作乱,攻入建康。武帝子孙虽带兵来救援,但因各怀争夺皇位的野心,不肯以实力进击。侯景攻破建康后,围城百余天,梁武帝被饿死。侯景纵兵烧劫,建康化为废墟,史称“侯景之乱”。

梁武帝之死

梁武帝晚年崇佛,不理朝政,朝廷黑暗,争权夺利不断。河南王侯景见皇族内部矛盾不断,便勾结萧正德发动叛乱。叛军攻入建康,包围宫城,引玄武湖水灌宫城。梁武帝被困,大发脾气,左右不敢过问,连他的饮食也没人去送。梁武帝忧愤成疾,据说因口中发苦,想吃蜜糖,侯景拒绝供应,梁武帝口喊“荷荷”而死。

陈霸先平叛

陈霸先是萧梁的振远将军,是侯景之乱中萧梁王朝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侯景之乱后,侯景立萧纲为帝,自己为丞相。551年,侯景干脆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之后,侯景派兵进攻巴陵,被荆州刺史萧绎的大将王僧辩击败。552年,陈霸先与王僧辩军队联手打败了侯景。侯景在东逃的路上也被部下刺杀。持续四年之久的侯景之乱终于结束。

陈朝

陈建立后,陈武帝陈霸先亲自领兵三下广陵,以图收复失地。他的继承者文帝、宣帝先后消灭了王僧辩、王僧智等反对势力,又在建康附近打败北齐军,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陈的统治。由于中国南方长期遭受战乱,经济严重破坏,即使统治者有心改变这一局面,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陈朝毕竟国力衰微。583年,陈宣帝死,后主陈叔宝即位,他迷恋女色,陈朝更加衰弱。而此时,隋朝已经统一北方,统一全国也指日可待。589年,隋文帝杨坚率军渡江灭陈。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结束。

陈后主亡国

陈后主是南朝最后一个皇帝,迷恋贵妃张丽华,整天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他还收刮民膏大兴土木,为嫔妃们建立临春阁、望仙阁等,每日与她们在此宴饮,还为每人们作诗兴文。陈后主曾作一首《玉树后庭花》:“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后两句悲凉哀怨,他却非常喜欢,被后世当作亡国之音、不祥之兆。杨坚渡江南下时,陈后主仍沉湎声色。隋兵攻破建康时,陈后主与两个妃子躲避进了一口枯井,后又被捞上来,那口井也被后世称为“胭脂井”。陈后主后来成为隋朝的俘虏,不久病死,被隋文帝追封为长城县公。

北魏建立

随着历史的发展,活动于大兴安岭一带的拓拔族逐渐兴起并强大起来。十六国时期,拓拔氏曾建立代国,于376年被符坚所灭。淝水之战后,中国北方再次陷入分裂。386年,拓跋珪重新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450年,北魏大举南伐。为了推动鲜卑人与汉人融合,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王。北魏进入全盛时期。后来北魏政府歧视北方军镇居民,引起了六镇之乱。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北魏灭亡。北魏统一北方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它的建立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

北魏统一北方战争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发展起来的,居于今东北兴安岭一带,后渐南迁至蒙古草原。北魏建国和发展时,北方有西秦、夏、北燕、北凉、蠕蠕等割据政权。拓跋焘统治北魏后,开始了统一北方的战争。拓跋焘闻夏主赫连勃勃已死,趁其内部不稳时,兵分二路先攻夏国,一路攻长安,一路趋统万。经过两年多的奋战,北魏终于拿下长安和统万夏国两处要地。正欲攻灭夏国,北魏北方的蠕蠕不断南下骚扰,拓跋焘转而北击蠕蠕。拓跋焘亲征,一举大败蠕蠕,虏获蠕蠕牲畜人口数以百万计,蠕蠕从此一蹶不振。在拓跋焘回头收拾夏国残余力量的同时,夏联络南方的刘宋,计划共同进攻北魏。拓跋焘一方面分军抗击打破南方刘宋的北上进军,同时对夏进攻,不久即收复长安,略取平凉,占有关中。次年,夏灭西秦,在还师的路上,首领被吐谷浑王遣军捉拿,后被送至魏京师平城被拓跋焘杀,夏亡,接着拓跋焘掉转兵锋,东指北燕。拓跋焘亲征前,先派使者与刘宋通和,以防其北上。此后军经濡水至辽西,进围和龙,燕属州郡纷纷降魏。次年,拓跋焘拒绝燕的求和,在孤立北燕的同时再攻和龙,北燕亡。北方的割据政权只剩下北凉了。北凉为匈奴人所建,在今甘肃一带,尽有酒泉、敦煌等地,长期称霸于西域诸国。北魏兵临其境下,北凉也亡。至此,北魏结束了北方100多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

冯太后临朝称志

冯太后是北魏第六任皇帝拓跋濬的皇后。她出身显赫,又经历过跌宕遭际的磨练,人情练达,这些为她的政治生涯提供了条件,根据北魏风气,“后宫产子将为储,其母皆赐死”。拓跋弘立为皇储后,其生母李氏即被赐死,冯氏就被尊为皇太后。因拓跋弘年仅12岁,冯太后先杀阴谋篡位的丞相乙浑,后临朝听政,朝廷“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史载,冯太后“性俭素,不好华饰。”“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杀戮赏罚,决之俄顷。”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就是她当国时期颁行。她亲政时期,北魏由一个习惯掠夺的游牧民族国家汉化为一个文明的国度,间接促成了后来的隋唐盛世。由此看,冯太后不失为一个贤明君主。

孝文帝改革

为了缓和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太和年间孝文帝和冯太后进行了一些列的政治、经济改革,又称又称太和改革。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1.整顿吏治。推行官吏俸禄制;严禁官吏贪赃受贿;政绩不好的要受到处罚。2.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3.颁布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4.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即采用邻、里、党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5.改革租调制度。6.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改胡服为汉服;朝廷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改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与汉通婚;依照汉人习俗改革礼乐、刑法等典章制度。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六镇起义

398年,拓跋氏建都平城。为了防御来自北方柔然汗国的侵扰,道武帝在北魏边境(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以东,阴山山脉以南地区)设置沃野等六个军镇,自西向东依次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北魏后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523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的匈奴人破六韩拔陵率兵杀死镇将,发动起义,其它五镇兵士纷纷响应。530年,在北魏政府和北方柔然族人的共同镇压下,六镇起义失败。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的腐巧统治,导致了北魏的分裂。

北魏分裂

北魏后期,统治集团腐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六镇起义时,国势衰微。528年,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年仅三岁的族子元钊为帝,自己临朝称制。在镇压六镇起义中成长起来的胡族酋长尔朱荣以此为借口,率兵攻入洛阳,拥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胡太后和元钊被沉死黄河,尔朱荣掌握朝中大权。孝庄帝不甘心充当傀儡。于530年设计诛杀了尔朱荣。尔朱荣之侄尔朱兆带兵入洛阳,杀庄帝,另立元恭为帝。后来,北魏大将高欢击杀了尔朱兆及其党羽,进入洛阳,杀元恭,另立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534年,为了摆脱高欢控制,孝武帝率轻骑西入潼关投靠大将宇文泰,在宇文泰的扶持下建立西魏。同时,高欢在洛阳拥立孝静帝,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是为东魏。

盖吴起义

盖吴起义是卢水胡人盖吴于公元445年领导的反抗北魏的起义。公元445年9月,杂居于今陕西北部、甘肃南部和山西西部的汉、氐、羌、屠各、蜀(即叟)等族人民为反抗北魏的压迫,在盖吴领导下起义。10月,盖吴义军歼灭前来镇压的魏军,杀死魏长安镇副将拓跋纥。11月,盖吴派白广平向西进军。盖吴自号天台王,署置百官。此次起义前已在河东起兵反魏的蜀人薛永宗,也与盖吴联系,接受其领导,互相呼应。盖吴起义波及地区西起陇东,东至今山西西南部。北魏调来骑兵8万多对付强大的义军,公元446年初,太武帝率领大军围攻义军,激战中,义军由于缺乏有力的作战指导,使得魏军得以各个击破。5月,盖吴重新集结义军力量,占据了杏城,自号秦地王,从5月至8月,坚持与围剿的敌军顽强战斗。最后,由于义军内部屠各反叛,盖吴死于军中。接着义军将领白广平英勇牺牲。路那罗被俘,死于平城,起义失败。

莫折大提起义

公元524年6月,秦州(今甘肃天水)人薛珍等聚众起义,擒杀刺史李彦,推羌人莫折大提为统帅,大提自称秦王。当时,南秦州(治今甘肃成县西)人张长命等杀刺史崔游,响应大提。大提派遣将领攻克高平(今宁夏固原),杀镇将赫连略和行台高元荣。不久大提亡故,他的儿子莫折念生继承父亲的遗志,自称天子,年号天建。同年7月,魏孝明帝元诩派遣吏部尚书元修义为西道行台,率领军队讨伐莫折念生,念生派遣将领率兵迎敌,双方数次交战。公元525年正月,莫折兵力强盛,北魏再一次派大军镇压,义军遭到官军的攻击,损失惨重,只好撤兵。后来,莫折念生被他的部将杀害,其他部将都散了,也有些投奔其他义军,起义失败。

杜洛周起义

公元525年8月,北魏柔玄镇人杜洛周于上谷(今河北怀来)聚众起义,改年号真王。附近的郡县被义军一一攻陷。当时,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人高欢、尉景等都响应杜洛周。杜洛周率义军围攻燕州(治今河北涿鹿)刺史崔秉。9月,魏帝元诩派遣幽州(治今北京)刺史常景为行台,与幽州都督元谭同率领官军征讨起义军。当时,官军在险要之处沿途设防,阻止义军南攻。公元526年正月,北魏驻扎安州(治今河北隆化)的官军约2万人背叛了北魏,响应杜洛周,加入起义军。杜洛周率领义军和他们会合。魏将军常景派兵于军都关拦截,被义军打败。4月,杜洛周率领义军自上谷南下,进攻蓟城(今北京大兴),遭到官军阻击,只好退回。11月,杜洛周领义军围攻范阳(今河北涿州)。12月,范阳城内居民暴动,擒获魏将军常景和幽州刺史王延年。紧接着,杜洛周等义军入城。公元528年2月,杜洛周被另一支义军首领葛荣所杀,他的部众都归入葛荣麾下。

鲜于修礼、葛荣起义

公元526年正月,原怀朔镇兵鲜于修礼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领导起义,原怀朔镇将葛荣积极参与起义。8月,鲜于修礼被叛将元洪业杀害,请降于魏。葛荣杀死元洪业继续率领起义部众。9月,葛荣率军至瀛州(今河北河间),在白牛逻(今蠡县境)杀死了魏章武王元融,葛荣自称天子,国号齐,年号广安。不久,葛荣率领义军又擒斩魏广阳王、骠骑大将军元渊。第二年正月,攻陷殷州(今隆尧东),杀死刺史崔楷,进围冀州(今属河北)。11月攻陷冀州,俘虏刺史元孚。魏派遣都督源子邕为冀州刺史,率兵讨伐葛荣。葛荣率领10万起义军大败魏军。528年2月,杀死另一支起义军首领杜洛周,杜洛周领导的义军也都归属了葛荣。3月,葛荣又率众攻克了几个城池,9月魏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率精骑攻义军于滏口(今河北磁县西北),葛荣恃众轻敌,兵力分散,被尔朱荣出奇兵击败。葛荣在战争中也被俘杀,起义失败。

高洋建北齐

高欢在洛阳拥立孝静帝建立东魏后,一直掌握着朝政大权。547年,高欢去世,长子高澄继承相位。两年后,高澄被人刺杀,高欢次子高洋掌握了东魏朝政。高洋不甘当傀儡皇帝的丞相,于550年就废掉孝静帝元善见,自立文宣帝,建立北齐。高洋自幼聪慧过人,建立北齐时,他才20岁。高洋在位期间,勤于朝政。他削减州郡,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加强兵防,北齐在很短的时间内强盛起来,是同时代的陈朝、西魏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高洋还出兵柔然、契丹、高丽等国,皆获全胜。高洋晚年昏庸,为了维护鲜卑贵族的权利,他大肆屠杀汉族人民。此外,他还沉湎于酒色,大兴土木,致使朝政腐败,国势的衰落。559年,高洋去世,年仅31岁。

北周灭北齐

高洋死后,北齐统治阶级内部更乱,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此时,西魏已经被北周所取代,国势更强。575年,北周武帝率军讨伐北齐,次年,北周大军攻破北齐都城邺,北齐灭亡。至此,北周统一了北方。

北周

同类推荐
  • 局内局外:中国历史中的游戏规则

    局内局外:中国历史中的游戏规则

    本书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围绕“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及“权威至上”两条核心线索展开论述,试图理清这“局内局外”的人际游戏规则。
  • 明末之争战天下

    明末之争战天下

    朱慈照,一个孤儿,生性冷酷奸诈。上学的时候欺负同学,长大后进入黑涩会,被仇家追杀到了金三角,学会了一身本事,灭了仇家,成为了黑涩会老大。就在他志得意满时,却被仇家后代暗算报复,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明末,成为了崇祯四儿子朱慈炤。面对即将国破家亡的处境,朱慈照步步惊心,有惊无险;就在他一步一步统一华夏,扬威海外时,却发现……
  • 华夏大同

    华夏大同

    本书为《华夏大同》系列第一部《逐清》。某大学历史戏研究生王兆华在梦中接到一个神秘的穿越任务:推翻满清,光复神州。为了在三年内完成任务他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穿越满清咸丰皇帝。面对势力强大的既的利益集团,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间便叫大清朝土崩瓦解、灰飞湮灭。本书是一本爽书,不过大部分情节均经得起推敲,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
  • 秦帝国的兴衰全史

    秦帝国的兴衰全史

    本书每日更新一章,希望大家支持。本书从秦国开源到秦国灭亡,可观的、真事的给大家一个完整的秦国全史。一个民族的兴起,崛起,骤然成为大国,在变革时期,又沦为小国,之后再度崛起,并且马踏终中原,一统九州天下,就在它的巅峰时期,帝国大厦轰然倒塌。透过几千年的岁月,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冷兵器时代,站在那里,看看历史所发生的往事。本故事不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复制+粘贴。呵呵朋友们来点推荐、收藏、点击以及回复吧,你们的支持才是我的动力。
  • 尚武大明

    尚武大明

    有人说大明亡于流寇,有人说大明亡于异族,有人说大明亡于天灾,更有人说大明亡于党争。大明亡国的原因,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可是,对于张武来说,大明亡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失去了尚武精神。大秦时期,人人从军入伍,贵族发于行伍,大秦锐士横扫天下,震慑匈奴。汉唐时期,武风强盛,文人以投笔从戎为荣,华夏扬威天下。大明初年,大明将士驱逐鞑虏称雄四方。到了明末,文贵武贱,文人统兵,当朝大将可以被文官肆意欺凌杀戮,普通士卒生活朝不保夕,好男不当兵,备受歧视。当年的尚武精神,早就被磨灭了。“想要挽救华夏,不但要驱逐鞑虏,更是要找回当年华夏的尚武精神,这个是我一个赳赳武夫的责任!”张武说道。
热门推荐
  • 极冰传说

    极冰传说

    鑫源大陆,一个魔法文明程度极高的世界,几乎每个人都能施展魔法。但是却只有少部分人站在金字塔的顶端!是的,虽然魔法文明程度极高,但是对于魔法亲和力没有超过50%的人来说,顶了天也就是三级初等见习魔法师。这个就是这个世界的法则!一个生活在现实地球上的愤青,一个面对社会巨大压力的普通百姓,一个在烈日炎炎下还要出去工作的低阶层劳动者罗浩,他的到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月琼舞

    月琼舞

    星河中苍月下大地上三少年踏破大陆忠于月之国抛头颅洒热血有谁看的见为国为民死于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霸道世子毒爱妃

    霸道世子毒爱妃

    她和她,本来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为一场变故走到了一起,穿越到异时空。且看她们强强联合,如何在古代闯出一片天,收获美男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谁去了那个地方

    谁去了那个地方

    曾经的往事随风而去,踏上一段新征程,走,去那个地方。
  • 天命孤独

    天命孤独

    末法时代,随着绝世强者的逝去,周元大陆逐渐衰落。在魔兽与异族以及自然的灾害中人类陷入挣扎这种局面是如何造成的?所有人都在寻找答案。一切都在这里开始!
  • 良辰遇美景

    良辰遇美景

    琉璃从未想过会穿越到古代,既然这具身体原先的主人已经死了,那么就让我来替你活着,替你报仇......看废柴小姐如何称霸天下,如何笑看江湖。
  • 无心娇妻

    无心娇妻

    好不容易就决定埋葬一切,嫁做人妻,以为就此平淡一生,因为医院的一张不孕检验单,那个曾经许诺永远爱她的丈夫扔给了她一张离婚协议,声明继承人比天重要。她耸了耸肩,利索的签下了大名,笑靥连连,大方的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 御风鬼道士

    御风鬼道士

    人称“鬼道士”。做人,做鬼,也做道士。不是残杀同类,只为胸中一股正气。人有人伦,鬼有鬼道。以特殊的灵体存在,以道法为行事准则。除妖灭怪,伸张正义!南派三叔曾说过:比鬼怪更可怕的是人心。降妖除魔的同时,也打击一下犯罪,顺便撩撩妹,挣挣钱。不是正义使者,也不是王道正统,只是一个鬼里鬼气的鬼道士。(感谢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收藏一下!随便评论一下!大家聊聊天吧!)
  • 上古世纪:新的征途

    上古世纪:新的征途

    两千年前发生了什么?远征队的英雄们为何反目成仇?神之庭院又究竟有着怎样的力量?两千年后的今天,新的远征队正在集结!追逐英雄们的足迹,向着神之庭院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