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4400000054

第54章 后记

写完《布袋沟》,就像想哭的人,终于哭出来了。

新中国60年是中华五千年最伟大的一个时代,虽然经历了那么多挫折和磨难,可贵的是我们不但没有趴下,而且更增强了奋发的信心和毅力。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得益于8亿吃苦耐劳、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农民。他们以自己的坚强、牺牲和微不足道更显得伟大而可贵。

虽然力不从心,可我一直努力使我的作品与这个伟大的时代相匹配。60年来,社会发展是肯定的,繁华只是表面,繁华的背后会有多少悲惨、悲壮的生活?带着这些问题,我拉读者一起走进《布袋沟》,走进最底层社会。一村人,一沟事,地在变,人在变,变中有苦有乐,有喜有悲。重压下的农民,悲情中有阳光,丑陋里藏伟大,他们只有哭泣、没有哭叫,往往是擦把汗、揩把泪,继续肩负起沉重的挑担。

故事从一开始我在寻找一个理由,农民为什么忠于共产党,忠于毛主席?关于这个问题并不是后来很多文章里描述的那样,是被逼迫下违心喊万岁,而大多数农民是发自心底的,直至今天,他们依旧痴心不改,对于当年所遭受的苦难无怨无悔。这几乎是个谜。

于是就有了黄河发洪水,古老三南逃途中,被国军团长牛金虎买下为亡父作陪葬,逃出墓穴后,走途无路时被李先念的新四军救下,两人逃到布袋沟认亲落脚的故事。同时家住长江边的高敬保与恶霸结仇,举家从长江边逃到布袋沟。于是黄河边的“呔子”古老三与长江边的“蛮子”高敬保在炎帝故里的布袋沟会合了。解放后大队组织青年投击队在布袋沟开荒种地,一群青年男女人恋爱结婚,在这里定居。改革后由于山高人穷,找不到媳妇,布袋沟人走地荒,一个外来女人与众光棍出轨,挽救了布袋沟。高敬保的儿子高禾与春香相爱,由于贪恋城市又与一纺织女结婚,因倍受歧视出外谋生。春香被迫做了卖淫女,有钱后圆了大学梦,又与大20多岁的王教授结婚以换取他到布袋沟教乡亲们种香菇,从而改变了家乡人命运。高禾在南方遭绑架,春香救了他,后来回布袋沟办起了菇业有限公司。这时又有人来这里办起了石材厂。布袋沟一下子又红火起来……农民由最初对共产党的感恩而产生激情,又因激情导致疯狂。改革后,由于放纵了对人性的约束,物欲横流使改革成果被私欲侵吞,致使弱势群体又生存在了利益集团的压榨下。面对而今官场腐败、满世横行的黑恶势力等不良现象,使人们又反思起被称为“错误”的年代。所以毛主席、共产党的光辉在农民的心中一直没有黯淡。

现在的农民都读过书,天天在通过各种媒体接受很多信息,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再也不是某个人说什么是什么的时代了。我讲这个故事是有事实依据的,很小的时候爷爷曾告诉我,我家原住枣阳,被恶霸逼的走投无路逃到随县山里,是共产党使我们不再受人欺负了,还分到了田地和房屋。我相信有这感受的不只我爷爷一个人。我父亲是多年的基层干部,文革时多次被冤屈,挨批斗,吃尽苦头,可直至前年去世,也无一句怨言。

找到根由,我努力展现新中国以古老三为代表那代人的伟大精神,他们的伟大体现在对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对国家、对党、对毛主席的忠,以及吃苦、勤劳、奉献、责任心等众多方面,他们逆来顺受,忍气吞声,要他吃屎不说臭,要他担山不言重。可以说那一代人的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急需记载和传承。

为挖掘他们那种精神,我抓住一个共性——愚忠。愚忠虽然美,但美的十分沉重。小说中我将农民的勤劳、善良、愚忠尽可能展现出来。如:当革命战士李唤芝向古老三求救时,他媳妇认为李先念的兵救过自己,自己得豁出命来救她;古老三的老婆为救革命战士死了从不向任何人表功,以至后来为此蒙冤,被打的皮开肉绽还说:“我是革命干部,我代替党和毛主席受冤屈值得,自古以来都是官欺压百姓,都是老百姓受冤屈,唯独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今天,才反过来人民批斗干部。毛主席他老人家好啊!他宁可叫自己的干部受冤屈,不让老百姓受委屈,跟着这样的伟大领袖,冤死我一百回也甘心。”而某些所谓的精英就因为那时与人民平等了几天,到如今还在满世界咒骂。小说中还有布袋沟每年多交一万斤公粮任务;古老三将抚恤金全交党费;徐星兰用错了卫生纸,要求开自己批判会;王教授死在布袋沟香菇棚里,乡亲们出资在为他塑像,等等一连串故事都是愚忠的表现。农民的愚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沉重的愚忠开创了一个美好时代。

在重压下,沉重的生活扭曲了农民的行为,有很多扭曲的事看起来很丑陋,我要在这些丑行中挖掘出美来,努力寻找悲情中的阳光。只要你有挖掘美的眼睛,农民身上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哪怕伤疤上、泪痕里。如:古老三嫌雷贤珍不生孩离婚,在与春妞办喜事时,雷贤珍抱着自己生的孩子来骂他是无用男人,致使良缘搁浅;古老三与国军团长小老婆为邻,人们盼望孤男寡女出点花事,以涨无产阶级志气,灭中产阶级威风;豆腐花献身死了老婆的右派王教授,是同情他的遭遇;豆腐花与众光棍们私通是“讨饭的到门前给一碗”;高禾与几个城市女人搞上是为农民争口气;春香做三陪小姐为挣钱圆大学梦,春香与大20多岁的王教授结婚以换取他到布袋沟传授香菇技术;春香与高禾历经曲折终于走到一起,第一次以口交来赎自己不洁之罪;古老三对见钱心就不地道的人们失去了信任,将钱藏墓里;新来的女乡长为给布袋沟修水泥路,找领导以身相许争取下拨资金等等。有的行为不能简单地用“堕落”一词加以形容,因为他们丑陋中包含伟大。小说对丑陋和伤痕没有批判和回避,而是用故事寻找发生与存在的理由,并从中挖掘出美来。

我认为,不能公正地认识过去,就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未来。我把新中国60年简单地划分为激情时代、疯狂时代和改革后的欲望时代。任何时代错误都难免,问题都不少,但对社会的推动是肯定的。每当意识进化走过一定的时间,到达脱变的衔接处,愈接近此进化阶段的终点,就会愈加功能失调,神经错乱,就会有很多疼痛。就像春蚕化蛾、毛毛虫要转化为蝴蝶之前,会功能失调一样。这就需要一些错误催生进化。旧社会的黑暗催生了解放,文革催生了改革,都是这个道理。随着旧意识的瓦解,新意识已经在扬升了。任何人当领导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中国的发展每一步都是在矛盾中前进。不仅中国是这样,西方所谓的民主国家都这样,台湾如今在意淫中的民主,社会矛盾与我们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农民是大多数,他们的感受才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感受,可惜他们不会发声、无权发声。特殊的国情导致了最大的群体,最小的声音。而有些精英们观点是自私的,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忽视了农民的真正感受,认为那个时代自己吃了亏就是万恶的,就满是仇恨,没有站在国家、民族和历史的高度看问题。而小说中的古老三在受迫害、挨批斗时还认为:自己天天训斥人,今天对这个过不去,明天对那个不公平,人家正一肚子怨气哩!不弄个机会让人家发泄一下,那还不把人憋死?让人家揭一揭短处,批一批思想,人家心气顺了,自己也知道哪方面该改正了。

文学作为社会变革的纪录者和历史的见证人,本应该有更博大的胸怀,最好不要陷入谁对谁错中。也许就是因为忽视、扼杀了文革的正面,夸大了负面,以及全盘否定和过分的仇视,而导致了很多棘手新的问题。如:当年的普及教育、合作医疗都很受欢迎,“农业学大寨”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关于干部下放劳动,很多人认为是“迫害”,而农民眼里正是人人平等、劳动光荣的体现。目的是培养教育干部。连毛岸英都要下农村,进工厂,上战场,难道也是迫害?现在干部不下放,没有五七干校了,为什么越来越无作为了呢?我们最大的悲哀就是善于丑化过去、美化当今,先前说蒋时代是万恶的,后来又说文革时代是万恶的,总是以优点去比以前的缺点,以证明正确性,所以我们还停留在头痒了抓脚的盲从中。要知道任何制度都是双刃剑,中国人什么时候学会公平看待历史、正确认识当今就好了。

无论文革中还是改革后,都有很多成绩和错误,都发生过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文革时疯狂的灭私欲,改革后疯狂地纵私欲,其实犯的是一个错误。根本无须把精力防在否认哪个时代,需要的是农民身上那种特有的宽怀与包容。记得前年培训时吴教授讲中国经济腾飞的三大绝密武器,其中就有廉价的土地和劳工。试想如果不是当年土地公有化哪有现在的廉价的土地?如果文革时不犯计划生育错误,并千辛万苦养大这么多人,哪有现在的廉价的劳工?也有人仇视改革,将现时看得一无是处,但想想现在经济的腾飞、幸福生活,更没有理由批判改革。有些事纵然在某一时段真的错了,那也是历史和时代需要的错误。有时错误也对社会进步产生过积极意义。所以,对小说中的很多荒唐故事,甚至失位的价值观我都不忍心批判,而是找到发生和存在的理由。同时还要告诉人们,无论什么时代的错都不是农民的错,愚忠的农民从来都是将错误造成的恶果默默吞咽,背负起更沉重的生活,以加倍的努力和忍受来抵消社会对他们的不公。这就是那一代人、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

对于此部小说,我能保证思想、观点真实公正,健康向上,不能保证所有人认同;能保证故事情节精彩好读,不能保证完美无缺。

最后我首先要感谢方方主席,是她破天荒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民作家,培训期间亲自深入到宿舍手把手指导我们。感谢高晓辉、钱道波等省作协领导在组织、培训、辅导,以及组稿审稿中做了大量工作。感谢未留姓名的专家组老师们,对我这部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何子英,在她的指道下,我对情节和故事作了大幅调整,增加了多处环境、细节、心里等方面的描写,使主题更深化一些,故事、人物也更加丰满,人物性格也凸显出来了,还融进了一些乡村文化,为我的小说走向成熟做了大量工作。

李旭斌

同类推荐
  • 爱刻三生石

    爱刻三生石

    纵然是缘来缘散分分合合又何妨,命中注定刻在三生石上;就算无法抵挡心会伤,三生石上也会留下雕刻时光……三生石,三生路,三世情缘尘归土。但相思,莫相负,再见时盼如故。
  • 浦之上:一个王朝的碎片

    浦之上:一个王朝的碎片

    有时候忍不住问自已:历史究竞有什么用?人生背负的东西已经如此之多,为什么还要把那些破砖烂瓦强行留在身边?有说服力的答案一直没有出现,可是那些古人,宋朝的人,他们已经不可遏止地呐喊挣扎着向笔端跑来了:三百多年的王朝历史有些庞杂,千头万绪的陈年旧事有些凌乱,在最初的彷徨之后,一条叙述的路出现了:小小的林浦村是个支点,通过它.再将目光往宋朝深处望去。小说?散文?口述实录?新闻纪实?文体的界限此时真的无关紧要,且让它们都交汇在一起,历史给我制造的琐碎而复杂的感慨与多种文体的交汇竟是这般畅快地不谋而合了。
  • 闪电窗(残本)

    闪电窗(残本)

    《闪电窗》,清代世情小说,酌玄亭主人著。本书仅存6回残本,原书回数不详。小说叙述福建漳州,举人林鹍化为人正直,与新举人邬云汉等三人不投缘。林进京会试,船停苏州,富户陆家失火,其家小姐匆忙中赤体逃入林船,为林救护。陆未婚夫沈天孙亦为举人,闻此退亲……
  • 丑女无敌(第1季)

    丑女无敌(第1季)

    毕业于重点大学金融专业的女研究生林无敌,因为相貌的问题,屡次求职受挫。但家庭经济的困难让她不得不愈挫愈勇,直到国内著名的广告公司“概念”给她打来了面试的电话。不过这次同无敌竞争总裁秘书职位的是美丽性感的留学生裴娜,她还有另外一重身份——概念公司制作总监李安茜的闺中密友,面对这样的对手,无敌哪里还有胜算。人算不如天算。当新总裁费德南得知未婚妻准备在身边安插一个眼线时,马上提高了警惕,同时录用裴娜和林无敌担任自己的秘书。不过,只要谁在实习期内出了任何问题,马上走人。尽管麻烦不断,处境艰难,丑女孩林无敌还是凭借着一颗善良的心,和她始终坚持的勇气,帮助英俊潇洒的费德南拆东墙补西墙,过五关斩六将。
  • 紫晶月季花

    紫晶月季花

    《紫晶月季花》是残雪短篇小说系列之一。该系列为残雪近十年来的短篇小说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首次结集出版。本书共13篇,12万字。有《美人》《小潮》《石桌》《雪罗汉》《二麻进城》《都市里的村庄》《红叶》《紫晶月季花》《贫民窟的故事》(系列5篇)等篇目。这些短篇小说短则几千字,长则一万多字。这些作品大多写底层人们对生活的充满独特性的体验。细细品味,可以感悟到残雪文字中浓郁的先锋意味和独特的文学情怀。
热门推荐
  • 搞定你的员工

    搞定你的员工

    本书从搞定事业必先搞定员工这一主旨出发,根据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古今中外成功领导者的管人经验,系统归纳了18条不可违抗的管理员工的大原则和180条行之有效的小手段。每一位领导者或管理者若能认真学习、参考并灵活借鉴这些原则和手段,就一定能搞定你的员工,并顺利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 圣级魔导

    圣级魔导

    大梦不曾醒,一觉一千载!平凡宅男穿越一千年以后,用无数记忆中的经典在这个时代书写了一篇篇英雄史诗!你有数百年科技发展,我有几千载历史支撑!
  • 逆天女凰

    逆天女凰

    嘴角噙着冷笑,她抬起头,眼里的光芒名叫倔强:“你,输了!”
  • 六界血歌

    六界血歌

    停息万年的争斗,漂流在异域的人族,飞腾的科技,都只为了一个目的,为人族在这空间内争得一片地域,远古的传承,上古的辛密,需看我林逸轩踏异界,诛异族,荡妖除魔,踏漫天尸骨筑我人族无上威名。
  • 恶魔武神

    恶魔武神

    一夜之间天之骄子落魄为扫把星,这种痛谁能懂?恶魔能懂!所以恶魔帮助扫把星重新登上天之骄子!额不!是天之帝皇!这种牛逼谁又能懂?我相信所有读者能懂!!!
  •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父母、孩子、教育,这几个词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中,不断的提醒着为人父母者要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
  • 鬼岛伯爵

    鬼岛伯爵

    原本炎皇一脉,奈何同室相戈,身死异地。正是心愿末了,恨意不尽。再睁眼时,已居幽冥之渊,仙魔相争,遂使鬼门关大开,令他得以重返人间,一了心愿。
  • 兵王之双重身份

    兵王之双重身份

    兵王,将军手中的利刃,兵锋所指,利剑出鞘。特工,国家手中的暗刀,收敛锋芒,一击见血。……
  • 全职天神

    全职天神

    穿越了!我是个现代都市的地球人!做为穿越者,我很不情愿,所以无奈的我只能做点什么!所以在我的实力和智慧下,那片大陆很快就成了另一个地球,不过比地球要好哦!
  • 胡同里的女孩

    胡同里的女孩

    十年生死两茫茫,风雨人生共牵手;问苍茫大地,谁忧我思;携手共同风雨,演绎曲折乐章;一曲海韵谣,诉尽人间情;立金沙海岸,思人间冷暖;观沧海心潮涌动,浪淘尽千古情缘;椰风轻吻伊人颊,斑驳树影俩情人;风过,雨过,爱过,恨过,方知今宵是何年,待到山花烂漫时,那人却在沙滩上。独守清幽,写一首情诗,听一曲情殇,品一壶清茶,尝一生忧思。宁静致远,与世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