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增加了一些重要文学史料,丰富了文学史的场景。例如,在叙述“民族主义”文艺思潮时,除了习见的史实外,作者增加了“文化剿匪”口号的提出、蒋介石倡导的“新生活运动”,以及王新命等十位教授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等史料,为我们了解“民族主义”文艺思潮提供了更丰富的历史细节。
相对于作家作品研究,思潮研究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也导致了思潮流派研究的浮躁和难以深入。面对现代文学史上纷繁多样的思潮和流派,如何不断挖掘和利用新的历史材料,运用新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研究,是目前学界的一个现实难题。
(二)文学思潮个案研究
本地区文学思潮的类别研究不仅包括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主要思潮,对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自由主义、启蒙主义等文学思潮亦有涉及,颇有特色,本文择取有代表性的几部著作加以叙述,以期对本地区思潮研究的全貌做深度剖析。
1.陈国恩著《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和现实主义思潮相比,浪漫主义思潮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显得相对冷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认为浪漫主义是小资产阶级文学现象,对其随意加以否定;也有现实原因,此前人们一直在着力恢复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浪漫主义一度被搁置。或是在宣扬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认为浪漫主义已经过时。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状况有所改观,一些研究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著述纷纷出版,其中陈国恩的《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作,它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做出新的理解和阐释,给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首先,《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对浪漫主义做了新的解释。它认为,“自由”才是现代浪漫主义的本质特征。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时的产物”(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2000年10月版,安徽教育出版社,第382页。),它的主观性、情绪性的特点,其实也是它的自由精神在艺术上的表现。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最重要的学术贡献。
《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通过对自由精神在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之中的差异性比较,进一步彰显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质。陈著认为,浪漫主义的自由精神是主体超越客体,个人获得了“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的产物,因而也是自由精神贯穿于知、情、意相统一的完整人格的产物。它与批判现实主义不同,后者也有自由精神、个性意识,但它是在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关于自由的神话即将破灭的背景中,已升华为带有批判意向的理性准则;现代主义也有自由的精神,但现代主义所争取的自由不是具体的自由,而是抽象的自由,它从社会领域转向人的存在本身,并且揭开了人的潜意识。同时,陈著认为,自由精神在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三者之中的艺术表现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浪漫主义的自由精神在创作中表现出主观性和自由化的特点;批判现实主义的自由精神在艺术上体现的是以客观描写、冷静剖析见长,现代主义的自由精神则更多地表现为用象征、意识流等手段来表现人的抽象存在和自由本身的意义。
其次,《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还细致地考察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状貌。
根据对浪漫主义所做出的新理解,《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结合中国具体语境,系统地考察了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各阶段的具体形态、前后联系、内在动因等等。《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将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由西方传入中国的特点归纳为两点,一是浪漫主义在中国很多时候是寂寞的,随着社会变动的加剧,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不断的转换形态,后来又由政治化的浪漫主义蜕变成为伪浪漫主义,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学现象。二是受到西方文艺复兴以来除古典主义之外的各种文艺思潮的共时性影响,中国20世纪文坛一开始就形成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各种思潮交错并列、相互渗透的发展局面,没有西方文艺流变中不同思潮相继而起的那种明显的阶段性。整体而言,“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命运,是跟个性主义思潮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相关的,与人们是否普遍地尊重艺术规律,允许作家充分发挥创作个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自我表现的、主情的艺术倾向能被时代接受,浪漫主义者的创作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浪漫主义思潮就会发展壮大;反之,它就会遇到重重阻力,经历种种曲折。”(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2000年10月版,安徽教育出版社,第353页。)《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认为,浪漫主义思潮发展的两条途径也是浪漫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边缘化的浪漫主义,一条是政治化的浪漫主义。随后,《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对中国具有典型特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作出了见解精辟的论述。
最后,《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突出特点,还在于它综合运用了多种思潮研究方法:
一,中西对比研究。《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西浪漫主义文学的对比之中,凸现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它认为,虽然浪漫主义的某些内涵在中国被简化和缩小了,如舍弃了西方浪漫主义的宗教色彩、“回到中世纪”情绪以及没有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反资本主义性质等;但是,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些西方浪漫主义没有的要素,丰富和拓宽了浪漫主义的疆域。
二,文化研究的角度和理路。《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全书的论述基本上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展开的,文化研究因此成为基本研究视角和理路。如第八章,作者综观古今,将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宗教、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放置到一起研究,给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开放的视域和新的研究角度,从宗教与传统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得到了一些崭新的结论。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例,作者认为至少有两方面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产生了影响。一是传统文学的抒情传统为吸收外来文明提供了内在的依据,或者为改造外来文明提供某种准则;二是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西文化冲突的重要一极与外来文明形成了一种张力,在彼此相生相克的过程中使自身得以更新,从而推进中西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以波浪形的形式向着具有活力的民族传统回归。
三,宏观研究与微观剖析相结合。在对各种浪漫主义的具体形态进行分析时,作者总是把历史评价与艺术分析结合起来,力求达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在论述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演化路径的同时,作者还详细论述了郁达夫、废名、沈从文等代表性作家,丰富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形象。
2.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自由主义由于强调个人价值、理性秩序、法律公正、经济上的公平自由竞争等价值观,在社会各个领域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也表现出对自由主义文学研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一批突出的成果,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研究热潮:如谢冕先生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丛书,其中多册(如旷新年的《1928:革命文学》、李书磊的《1942:走向民间》、钱理群的《1948:天地玄黄》等)都以专节探讨了发生在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文学现象;《百年文潮》丛书中沈卫威的《自由守望——胡适派文人引论》、倪邦文的《自由者寻梦——“现代评论派”综论》、解志熙的《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等著作以自由派唯美派现代作家为主要研究对象。不过总体而言,上述成果大多仍停留在对某些自由主义作家或流派的个案研究层面,没能将自由主义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史整体,从学理上对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刘川鄂的《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则填补了整体研究系统梳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性著作。
Δ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近代以来,自由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是一种客观存在。一些论著对“自由派”、“自由作家”、“自由主义作家”、“自由主义文学”有过一定程度的研究。但真正从学理上对这一概念进行探讨的却不多见。《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首先对“自由主义文学”这一概念进行了严格的界定:“所谓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大体是指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他们创作的那些具有较浓厚的超政治超功利色彩,专注于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武汉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1页。)《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认为,自由主义文学以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影响为前提。自由主义作家通常抱着远政治近艺术的创作态度,追求文学独立性;自由主义文学作品注重人性的挖掘和艺术美的构造、注重文学自身的价值,推崇文学主体性;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也总是处于非主流状态,具有边缘性。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指出,自由主义是贯穿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几百年的一种主要社会思潮,它在西方有其特定的含义。近现代西方的主流作家大多是自由主义作家。而在中国却不同,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当中几乎是“无根”的,直到近代它曾经作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在中国兴起,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只是作为一种学说得以保存下来,并深入影响到文学创作当中。因此,《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进一步提出“自由主义文学”具有的两个典型的文学史参照系:“就不同时空来说,它相对于中国古代无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和近现代西方没有明显的非自由主义文学反自由主义文学;就同时空来说,它相对于中国现代文坛的左翼——无产阶级文学、民主主义文学、右翼文学、大众通俗文学而言。”(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武汉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1页。)由此,《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不仅廓清了自由主义文学的概念及范畴,也解释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产生和存在的理由。
自由主义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作为一个文学社会学概念,自由主义文学无疑是“针对中国现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政治色彩较浓、思想意识纷繁复杂的现象所作的一种社会学概括,是对原有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社会学概括的一个补充。”(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武汉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0页。)譬如,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也是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两大社会思潮,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文学进行社会学阐释仍然存在研究视角的狭隘,尤其是从自由主义角度入手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它不仅影响到文学史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整体评价,也容易造成对中国现代文学整体框架认识的片面,这些对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都是极为不利的。从这方面说,《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的提出为今后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树立了提供了重要参考。
Δ整体研究:自由主义文学的全景观照
从“自由主义文学”概念入手,《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首次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做了深入的全景式观照。历时方面,《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首先从宏观方面梳理了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它将1949年前的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划分为四个时期:一、近代的移植与萌芽。这一阶段自由思想开始由西方传入中国,但彼时的“自由”只是社会变革者的政治学说而非人生哲学,他们没有把自由主义精神融合到文学中去,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创作思潮也并未出现,只有王国维的超功利美学思想散发着自由主义的光芒,标志着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二、五四及20世纪2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与民主主义文学、有初步社会主义倾向的文学同途而殊归。这一阶段自由主义作为启蒙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被介绍进来,并开始形成较为独立的创作力量,出现了胡适、周作人等在内的许多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和作家。三、20世纪30年代,与左翼文学、民主主义文学既对立又互补。这一阶段自由主义文学在与阶级意识的对立和互补中扩大,是自由主义文学独立发展较为全面的时期,涌现出众多的作家群落(包括梁实秋、胡秋原、苏汶、沈从文、林语堂等)。但总体而言,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仍处于边缘状态,这鲜明地体现了自由主义文学在中国的限度。四、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挣扎与断裂。这一时期自由主义文学的发展明显势弱,在理论界和创作界时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出现,但立即遭到打压。如朱光潜的文艺观、李健吾的美学批评以及钱钟书、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等等。四个阶段的划分基本上以时代分割为界限,充分体现了自由主义文学发展的历史性与阶段性的特点。在划分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之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还对各阶段重要的自由主义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进行了精彩的阐释,对周作人、梁实秋、张爱玲等自由作家都得到了充分的叙述。
除了历时层面的精心梳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还试图突破自由主义文学发展的表层线索,在共时层面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作家创作心态展开深度论述。在具体论述过程之中,把自由主义文学作家创作心态解剖为自觉的作家意识、对中外文学遗产的开放态度、对人性的深切关注、鲜明的文体意识等几方面,并把它们作为贯穿线索来论述自由作家的创作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