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树火红,梧桐金黄。
在这容易感怀的秋日,散文集《回望昙华林》编辑完成。
回望因为怀念。回望因为眷恋。回望因为友情。回望因为感恩。回望因为反思。
回望是因为我们受到昙华林的滋养;因为昙华林是我们人生道路的出发地。
我们离别昙华林时还被称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尔后,经历了“而立”、“不惑”、“耳顺“等人生之旅的各个驿站,顺应自然规律,或抵达或跨越“从心”之境,直面霜天晚霞,于是,“昙华林”这三个字,自然而然漾起了昙华林人不绝于缕的青春的记忆。
把纷至沓来的青春的记忆编织为一篇篇散文,使破闸而出的青春的激情渗透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用一部散文集让武昌昙华林的厚重文脉链接不断,让华师中文系朴实、敬业的传统得以承继,正是昙华林里1949~1964年共15届中文系学子的共同愿望,也是编辑本书的缘起。
于是,呼朋引类,策划一番,聚齐七位编者,拉开了编书的架势。
我们约稿、组稿,忙碌之至,辛苦之至,也快乐之至。因为我们邀约的、组织的,是昙华林的缘分。同学约同学,校友寻校友,同学邀老师,老师找老师的老师,滚雪球一般聚成一支写作队伍,让我们十分欣喜地体验到“缘分就是这样的:在你不经意间,悄悄地十面埋伏;当你发现时,原来就在身边”!
一年来,每收到一份来稿,我们就会增添一份欣喜,仿佛看到作者们不畏寒暑,不辞辛劳,不顾年迈,伏案挥笔的身影和至今未变的文学情怀。
每读到一篇文章,我们心中都强化着一种遥远而又亲切的梦幻感觉,好像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当年学习求知的昙华林,一件件开心的事、烦人的事、有趣的事就在身边发生;又闻到了从花园山麓樟树林中吹来,带着文华楼桂花香甜的风,清新醉人,勾起我们沉睡的记忆和记忆中曾经有过的理想的飞扬和青春的激情。
一年来,一百多篇文章来自昙华林华师中文系前后十五届学生,来自祖国的天南地北,乃至远隔重洋的异国他乡。
一百多位作者捧出了心中几十年的珍藏,倾诉了当年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情感。
我们将收录的八十余篇文章分别镶嵌进《带露拾花》、《钟声楼韵》、《雨丝风片》、《芳林撷趣》、《青春华章》、《学缘师恩》、《同窗留影》、《书斋内外》、《博雅回眸》九个记忆的“相框”,展现一个真实、完整、清晰、鲜活的当年(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昙华林。
和所有的历史一样,昙华林里有过辉煌,也有过遗恨;和所有的记忆一样,我们当年的生活中有过欢乐,也有过忧愁。本书要显示的是真实的珍贵,真情的温暖,真诚的美好,真理的光芒。
老师、同学和朋友的积极支持,作者的写作热情,是编辑本书的最大动力。
61级一位同学的忘年交,尊师重教,热爱文学,为向昙华林的文学青春致意而欣然解囊,承担了《回望昙华林》的印制费用。
石尚文学友特别关注本书的编辑出版,早在书稿编校之初,便奉出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书号。
王先霈先生于百忙中披阅二十八万余字的书稿,欣然作序,字里行间尽现拳拳之心,眷眷之情;真知灼见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陈东成学友为本书封面题字,笔走龙蛇,高雅朴茂,秀润遒美,寄托了他对师长、学友,对昙华林的绵绵心意。
涂光雍学友就方步瀛先生咏昙花诗原韵,为本书赋诗一首,那律诗的优雅音韵和书法的圆活清新,蕴含着朝华夕拾的况味,洋溢着带露拾花的激情。
短短一年,又是长长一年。一年间,作者与编者之间,书信频传,电讯不断,亲密互动。友情推动写作,写作加深友情。作者与编者共同追求“更丰富、更真实、更生动、更有趣”的目标,这是本书编辑的一大特点。在此,我们对为本书组稿、出版给予支持、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以及各位作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愿《回望昙华林》这本书成为昙华林人的收藏,当作永久纪念的“备份”。
愿你会在这记忆的“相框”中找到你想找的你、我、他。
【王一民】
2012年10月29日